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鲁迅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文本里的绘画意象,他喜欢借用各种丰富多彩的绘画意象来表现其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哲理思考。绘画意象使鲁迅的作品更富有直观性和视觉表现力。本文从绘画意象的角度对鲁迅作品进行了全新分析,通过雪意象、枣树意象、月亮意象以及夜色意象等分析说明:绘画意象为鲁迅文本拓展出别具一格的艺术世界,使其作品超越具体事实,创造一种超然变幻的美;昭示了绘画艺术对鲁迅文学创作、艺术思维方式的影响,表现了鲁迅在文学作品与美术的审美关系。
关键词:鲁迅 作品 绘画 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鲁迅在美学偏好上不同于一般的作家,其美术眼光的世界性和超前性是绘画界公认的。因此,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幽玄深邃的绘画意象。他所描绘的文字画面里多了新颖别致的绘画意象,使其作品带有黑白分明的传统木刻特点,同时又带有西方油画的丰富色调。如他在《阿Q正传》中所描绘的“钱家的粉墙上映出了蓝色的虹形的影子”。又如,《秋夜》中“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鲁迅通过这些描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正是丰富多彩的绘画意象和色彩运用,使其作品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一 关于意象与绘画意象
什么是意象?意象是一诗学范畴,从内涵而言,涉及诗学、美学等;从外延而言,涉及文学、绘画、心理等。意象不同于意境。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的审美想象空间。而意象的基本特征是象征性或荒诞性,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先有“意象”而后才能产生“意境”。
本文所说的“意象”都是指情思和物象的结合,在整个形象思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作家主观情志的体现。在西方文学理论界,从亚里士多德到乔伊斯、奥登、兰波等人都认为意象属于诗学范畴,认为意象主观情思和客观物象交相辉映的结果。总的来说,意象是主体审美的产物,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它是经过主体的加工改造,在审美客体的基础上,心与物相互交融的产物。意象为表意之象,是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思的结合,意象可以说是作家主观意志的体现,是借助于外在之象和内在情思相互转化而生的形象。
什么是绘画意象?绘画意象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意象造型范畴。画家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结合而创造出的视觉形象就称之为绘画意象。中国绘画在造型方面既重视客观造型的“形似”,又强调主观的“神似”,绘画意象是创作过程中主体对客体情感化的观照,是艺术家心物交融的产物;绘画意象是情感的表现。艺术家以审美的心态来观照生活,在心中形成一个崭新的审美意象,它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觉把握。作家借助于文本之中的绘画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读者通过绘画意象体验到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鲁迅提出文人画要重视“立象”,他笔下的绘画意象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象神韵。鲁迅作品的艺术世界是一个充满意象的存在,其艺术感受敏感而细腻,对于中外绘画均有精深的研究。在鲁迅的作品中,他所创构的意象丰富多彩,作品的意蕴通过深刻的哲理和炽热的情感融入绘画意象之中,并具有中国传统黑白木刻色彩分明的韵味,这在《呐喊》、《朝花夕拾》、《鲁迅诗歌全集》、《彷徨》、《野草》等诸多作品中均有表现。可以说,鲁迅作品里的山水景物描写像是一首首中国传统的抒情诗。例如,鲁迅在他文本中对于黑暗的描摹,黑夜、黑暗、寒夜、深夜、夜色、秋夜、暗夜、昏沉的夜、空虚中的暗夜等,以其固定的色彩表现和意象表征存在于人们的认知意识中。
二 绘画意象在鲁迅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鲁迅喜欢借用各种丰富多彩的绘画意象来表现他的哲理思考和心理活动,通过潜意识和梦的组合形式,借助绘画意象进行暗示和自由联想,使其作品超越了具体事实的感官描述,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审美。下面,我们通过四种绘画意象:夜色意象、月亮意象、雪意象、枣树意象,来详细分析鲁迅文本的艺术底色。
1 鲁迅作品中的夜色意象
在鲁迅作品中,多次出现夜色这个意象。他在《夜颂》中自称是一个“爱夜的人”,这种所谓的“爱夜”,正视与解剖了自己心中的鬼气与虚无。鲁迅生活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对于中华民族抱着一片黑暗的悲观,致使其形成了一种痛苦和黑暗的人生观,而他精神中的那种不安于黑暗的呐喊常常侵扰着他的灵魂。他向那黑暗奋挣,以自我的反抗显示人的价值,他把视野放入夜色的审美观照之中,把内在情思外化到文本,夜色意象给他的作品带来了独特的审美。鲁迅专注于夜色,夜色意象蕴含着深刻的涵义,成为他文学作品中的一种情绪表达。如他的作品《孤独者》中的夜色,阴冷黑暗。《狂人日记》中的狂人目睹吃人惨剧发生的夜,《祝福》中神秘诡异之夜等,构成了鲁迅文学作品的永恒基调。夜色意象在鲁迅的审美中贯注了一种灰暗阴郁的色调,他充分运用色彩的对比烘托,真实书写了主人公的绝望与痛苦。
鲁迅笔下的夜色意象描摹带有传统写意手法的特征。他使用单线条的组合,将精神潜伏在深层结构中,在夜色意象中,鲁迅将中国传统写意手法与西方现代主义巧妙结合,更多运用了这种写意的手法以传达出某种情绪。通过夜色意象的描绘,黑色色调渲染了某种精神氛围。如在《孤独者》中,夜色的描摹渲染了人物的黯然与悲凉:“我快步走着,仿佛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而在《祝福》的结尾里,则通过除夕之夜渲染了祥林嫂的凄凉:“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又如,《白光》里,暗夜渲染了陈士成发疯的心理情绪:“独有月亮,却缓缓地出现在寒夜的空中。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鲁迅一生过着痛苦的生活,他通过传统写意笔法的渲染烘托,表现了现实的残酷与黑暗,使夜色成为了鲁迅作品中自然景物及心理情绪的独特艺术描写手法,成为了鲁迅文本的底色。
2 鲁迅作品中的月亮意象
在鲁迅笔下,月亮代表某种象征意味的意象,通常表现为阴冷、孤独、寂寞、凄凉。鲁迅喜欢写月,在他的笔下,关于各种月亮的描写都极其生动,恰如鲁迅心灵上的投影。这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所描绘的金黄的圆月、雪白的月亮、灰白色的月影、生铁一般冷而且白的月亮等,都集中表现了他对于笔下意象的描摹。少年时代阴冷的情绪记忆外化带来了他作品中的阴冷色彩。如《彷徨·孤独者》中:“在潮湿的路极其分明,仰看太空,浓云已经散去,挂着一轮圆月,散出冷静的光辉。”月亮意象的阴冷是外在险恶时代氛围和阴暗文化,在他的人生情绪体验之中无不充满阴冷的色彩,月亮已经成了他内在心境的一种外现,形成了文本中阴冷的主色调,因而有《狂人日记》中清冷的月亮,《兄弟》中表现的沛君复杂的心理活动的月光。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鲁迅笔下的“月亮”是对中国传统月亮意象的继承,它容纳了丰富多彩的象征意,如欢乐与感伤、憧憬与幻想等。如鲁迅对于童年及美好回忆的作品《故乡》中所描写的月亮:“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又如,《在奔月》中表现了其童年和生命意志:“只见那边是一轮雪白的圆月,挂在空中,其中还隐约现出楼台、树木;当他还是孩子时候祖母讲给他听的月宫中的美景。”
鲁迅主要运用了单纯白描的手法来描摹月亮意象。白描是中国画传统的技法,强调以线造型,注重于线条的运用。鲁迅在他的小说《故乡》里用白描的手法对线的表现力进行了巧妙的运用,准确而又传神地刻画出了其所想表达的内容:“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他还运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描摹方法描绘“月光”,如在《狂人日记》的开头:“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第八则日记中写道:“天气是好,月色也很亮了。”具有西方现代主义的特征,是对狂人一种理性精神的象征。
另外,月亮意象的描绘还用来渲染作品氛围,如在《白光》中用了烘托渲染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形象:“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就在他身上映出铁的月亮的影。”这里的月光,烘托了陈士成落第后发疯的神秘气氛,是陈士成心理情绪的一种外化,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鲁迅小说的主要色彩意象是黑色与白色意象,月亮意象是鲁迅对于纯白之心的向往,白心之说通过月亮这一绘画意象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月亮意象同时也是鲁迅童年诗意的栖居体现。鲁迅童年的温馨与母亲的爱可以通过《朝花夕拾》前九篇中对长妈妈深切的怀念,有对儿时花园的留恋,也有对于美好童年爱与温情的反顾,所回顾的诗意童年充满了温情。
3 鲁迅作品中的雪意象
雪意象是在鲁迅文本之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绘画意象。最集中表现在《雪》中:“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馨口的蜡梅花草。”在《雪》中,他描绘了故乡“江南的雪”的“滋润美艳之至”,是对童年记忆雪中场景的真实描绘。相比较于江南的雪,朔方的雪是作者对记忆中朔方之雪的主观再现。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意象的设置是对立的,突出了朔方的雪这一意象主体,使文本产生了强大的艺术张力,使读者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成为了独特的审美感受。
“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意象共存,是在表达一种情绪。江南的雪运用了工笔白描,通过具体丰富的细节描写逼真再现了童年记忆。朔方的雪则是现实的抽象描摹,以此来表现主体内心的煎熬,并潜移默化到他的文学作品中,形成了雪意象。在《雪》中,朔方的雪已经如他失去童年的美好理想一样永远失去,甚至模糊了其中的青春影子。朔方对雪的描绘是以雪的洁白衬以血红的宝珠山茶,点染出朔方的雪的瑰丽奇幻,使旋转升腾着的朔方的雪产生了独特的视觉效果,通过雪这一外象表现出其内心爱憎的交织、痛苦和绝望的交替,体现了生命的不羁与狂放,使读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梦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通过对雪意象的描绘使鲁迅完成了精神世界的归乡之旅。
鲁迅牺牲精神的外化就表现为雪意象,鲁迅一生对牺牲有着深刻的个人体验。他身上强烈的怀疑否定的反抗精神形成了他文化心理结构中的牺牲精神。《雪》中凛冽的天宇下有“死掉的雨”的精灵在“升腾”,这是鲁迅孤独寂寞者的牺牲外化。鲁迅牺牲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看破牺牲的本质,看透现实的黑暗却以绝望与黑暗抗战,甘愿牺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因此,在看透生命悲剧的同时,牺牲是其作品的主题之一。另一方面,鲁迅又把温情和爱留给了人间。在《雪》中,鲁迅将中国传统的生命悲剧置换为西方的现代战斗意识,在解剖过去的残酷无情中,却更具人间气息,蕴藏着无尽的温情与爱恋,使这牺牲精神更持久。
鲁迅的牺牲精神是对雪绘画意象的继承,在鲁迅的笔下,雪意象又在传统牺牲精神里面加入了复仇主题,形成了鲁迅的英雄主义式的复仇牺牲精神。
另外,枣树意象在鲁迅博大的人生情怀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鲁迅的一生饱尝痛苦和绝望,纠结了多种无法言说的情绪,这些情绪通过枣树意象含蓄表达了出来,形成了对人生社会的深层把握。枣树绘画意象将他韧性战斗的抗争意识凝聚,作为启蒙者和觉醒后无路可走者的不安与孤独寂寞充分表达出来,显示了鲁迅对绝望的不降服。如《秋夜》中“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种富于诗意的直观艺术表现,更好地突出了韧性战斗的战士形象。
三 结语
综上,鲁迅的文学创作和美术有相通之处。他充分运用绘画意象进行他极富个性的文学创作,为其文本开拓了别致独特的艺术世界,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绘画的意味,令其文学作品具有了超越文字之上的丰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 隋清娥:《鲁迅小说意象主题论》,齐鲁书社,2007年版。
[3]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4] 金宏达:《鲁迅文化思想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作者简介:丁梦南,女,1985—,河南安阳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工作单位: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关键词:鲁迅 作品 绘画 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鲁迅在美学偏好上不同于一般的作家,其美术眼光的世界性和超前性是绘画界公认的。因此,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幽玄深邃的绘画意象。他所描绘的文字画面里多了新颖别致的绘画意象,使其作品带有黑白分明的传统木刻特点,同时又带有西方油画的丰富色调。如他在《阿Q正传》中所描绘的“钱家的粉墙上映出了蓝色的虹形的影子”。又如,《秋夜》中“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鲁迅通过这些描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正是丰富多彩的绘画意象和色彩运用,使其作品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一 关于意象与绘画意象
什么是意象?意象是一诗学范畴,从内涵而言,涉及诗学、美学等;从外延而言,涉及文学、绘画、心理等。意象不同于意境。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的审美想象空间。而意象的基本特征是象征性或荒诞性,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先有“意象”而后才能产生“意境”。
本文所说的“意象”都是指情思和物象的结合,在整个形象思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作家主观情志的体现。在西方文学理论界,从亚里士多德到乔伊斯、奥登、兰波等人都认为意象属于诗学范畴,认为意象主观情思和客观物象交相辉映的结果。总的来说,意象是主体审美的产物,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它是经过主体的加工改造,在审美客体的基础上,心与物相互交融的产物。意象为表意之象,是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思的结合,意象可以说是作家主观意志的体现,是借助于外在之象和内在情思相互转化而生的形象。
什么是绘画意象?绘画意象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意象造型范畴。画家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结合而创造出的视觉形象就称之为绘画意象。中国绘画在造型方面既重视客观造型的“形似”,又强调主观的“神似”,绘画意象是创作过程中主体对客体情感化的观照,是艺术家心物交融的产物;绘画意象是情感的表现。艺术家以审美的心态来观照生活,在心中形成一个崭新的审美意象,它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觉把握。作家借助于文本之中的绘画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读者通过绘画意象体验到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鲁迅提出文人画要重视“立象”,他笔下的绘画意象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象神韵。鲁迅作品的艺术世界是一个充满意象的存在,其艺术感受敏感而细腻,对于中外绘画均有精深的研究。在鲁迅的作品中,他所创构的意象丰富多彩,作品的意蕴通过深刻的哲理和炽热的情感融入绘画意象之中,并具有中国传统黑白木刻色彩分明的韵味,这在《呐喊》、《朝花夕拾》、《鲁迅诗歌全集》、《彷徨》、《野草》等诸多作品中均有表现。可以说,鲁迅作品里的山水景物描写像是一首首中国传统的抒情诗。例如,鲁迅在他文本中对于黑暗的描摹,黑夜、黑暗、寒夜、深夜、夜色、秋夜、暗夜、昏沉的夜、空虚中的暗夜等,以其固定的色彩表现和意象表征存在于人们的认知意识中。
二 绘画意象在鲁迅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鲁迅喜欢借用各种丰富多彩的绘画意象来表现他的哲理思考和心理活动,通过潜意识和梦的组合形式,借助绘画意象进行暗示和自由联想,使其作品超越了具体事实的感官描述,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审美。下面,我们通过四种绘画意象:夜色意象、月亮意象、雪意象、枣树意象,来详细分析鲁迅文本的艺术底色。
1 鲁迅作品中的夜色意象
在鲁迅作品中,多次出现夜色这个意象。他在《夜颂》中自称是一个“爱夜的人”,这种所谓的“爱夜”,正视与解剖了自己心中的鬼气与虚无。鲁迅生活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对于中华民族抱着一片黑暗的悲观,致使其形成了一种痛苦和黑暗的人生观,而他精神中的那种不安于黑暗的呐喊常常侵扰着他的灵魂。他向那黑暗奋挣,以自我的反抗显示人的价值,他把视野放入夜色的审美观照之中,把内在情思外化到文本,夜色意象给他的作品带来了独特的审美。鲁迅专注于夜色,夜色意象蕴含着深刻的涵义,成为他文学作品中的一种情绪表达。如他的作品《孤独者》中的夜色,阴冷黑暗。《狂人日记》中的狂人目睹吃人惨剧发生的夜,《祝福》中神秘诡异之夜等,构成了鲁迅文学作品的永恒基调。夜色意象在鲁迅的审美中贯注了一种灰暗阴郁的色调,他充分运用色彩的对比烘托,真实书写了主人公的绝望与痛苦。
鲁迅笔下的夜色意象描摹带有传统写意手法的特征。他使用单线条的组合,将精神潜伏在深层结构中,在夜色意象中,鲁迅将中国传统写意手法与西方现代主义巧妙结合,更多运用了这种写意的手法以传达出某种情绪。通过夜色意象的描绘,黑色色调渲染了某种精神氛围。如在《孤独者》中,夜色的描摹渲染了人物的黯然与悲凉:“我快步走着,仿佛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而在《祝福》的结尾里,则通过除夕之夜渲染了祥林嫂的凄凉:“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又如,《白光》里,暗夜渲染了陈士成发疯的心理情绪:“独有月亮,却缓缓地出现在寒夜的空中。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鲁迅一生过着痛苦的生活,他通过传统写意笔法的渲染烘托,表现了现实的残酷与黑暗,使夜色成为了鲁迅作品中自然景物及心理情绪的独特艺术描写手法,成为了鲁迅文本的底色。
2 鲁迅作品中的月亮意象
在鲁迅笔下,月亮代表某种象征意味的意象,通常表现为阴冷、孤独、寂寞、凄凉。鲁迅喜欢写月,在他的笔下,关于各种月亮的描写都极其生动,恰如鲁迅心灵上的投影。这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所描绘的金黄的圆月、雪白的月亮、灰白色的月影、生铁一般冷而且白的月亮等,都集中表现了他对于笔下意象的描摹。少年时代阴冷的情绪记忆外化带来了他作品中的阴冷色彩。如《彷徨·孤独者》中:“在潮湿的路极其分明,仰看太空,浓云已经散去,挂着一轮圆月,散出冷静的光辉。”月亮意象的阴冷是外在险恶时代氛围和阴暗文化,在他的人生情绪体验之中无不充满阴冷的色彩,月亮已经成了他内在心境的一种外现,形成了文本中阴冷的主色调,因而有《狂人日记》中清冷的月亮,《兄弟》中表现的沛君复杂的心理活动的月光。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鲁迅笔下的“月亮”是对中国传统月亮意象的继承,它容纳了丰富多彩的象征意,如欢乐与感伤、憧憬与幻想等。如鲁迅对于童年及美好回忆的作品《故乡》中所描写的月亮:“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又如,《在奔月》中表现了其童年和生命意志:“只见那边是一轮雪白的圆月,挂在空中,其中还隐约现出楼台、树木;当他还是孩子时候祖母讲给他听的月宫中的美景。”
鲁迅主要运用了单纯白描的手法来描摹月亮意象。白描是中国画传统的技法,强调以线造型,注重于线条的运用。鲁迅在他的小说《故乡》里用白描的手法对线的表现力进行了巧妙的运用,准确而又传神地刻画出了其所想表达的内容:“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他还运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描摹方法描绘“月光”,如在《狂人日记》的开头:“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第八则日记中写道:“天气是好,月色也很亮了。”具有西方现代主义的特征,是对狂人一种理性精神的象征。
另外,月亮意象的描绘还用来渲染作品氛围,如在《白光》中用了烘托渲染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形象:“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就在他身上映出铁的月亮的影。”这里的月光,烘托了陈士成落第后发疯的神秘气氛,是陈士成心理情绪的一种外化,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鲁迅小说的主要色彩意象是黑色与白色意象,月亮意象是鲁迅对于纯白之心的向往,白心之说通过月亮这一绘画意象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月亮意象同时也是鲁迅童年诗意的栖居体现。鲁迅童年的温馨与母亲的爱可以通过《朝花夕拾》前九篇中对长妈妈深切的怀念,有对儿时花园的留恋,也有对于美好童年爱与温情的反顾,所回顾的诗意童年充满了温情。
3 鲁迅作品中的雪意象
雪意象是在鲁迅文本之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绘画意象。最集中表现在《雪》中:“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馨口的蜡梅花草。”在《雪》中,他描绘了故乡“江南的雪”的“滋润美艳之至”,是对童年记忆雪中场景的真实描绘。相比较于江南的雪,朔方的雪是作者对记忆中朔方之雪的主观再现。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意象的设置是对立的,突出了朔方的雪这一意象主体,使文本产生了强大的艺术张力,使读者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成为了独特的审美感受。
“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意象共存,是在表达一种情绪。江南的雪运用了工笔白描,通过具体丰富的细节描写逼真再现了童年记忆。朔方的雪则是现实的抽象描摹,以此来表现主体内心的煎熬,并潜移默化到他的文学作品中,形成了雪意象。在《雪》中,朔方的雪已经如他失去童年的美好理想一样永远失去,甚至模糊了其中的青春影子。朔方对雪的描绘是以雪的洁白衬以血红的宝珠山茶,点染出朔方的雪的瑰丽奇幻,使旋转升腾着的朔方的雪产生了独特的视觉效果,通过雪这一外象表现出其内心爱憎的交织、痛苦和绝望的交替,体现了生命的不羁与狂放,使读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梦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通过对雪意象的描绘使鲁迅完成了精神世界的归乡之旅。
鲁迅牺牲精神的外化就表现为雪意象,鲁迅一生对牺牲有着深刻的个人体验。他身上强烈的怀疑否定的反抗精神形成了他文化心理结构中的牺牲精神。《雪》中凛冽的天宇下有“死掉的雨”的精灵在“升腾”,这是鲁迅孤独寂寞者的牺牲外化。鲁迅牺牲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看破牺牲的本质,看透现实的黑暗却以绝望与黑暗抗战,甘愿牺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因此,在看透生命悲剧的同时,牺牲是其作品的主题之一。另一方面,鲁迅又把温情和爱留给了人间。在《雪》中,鲁迅将中国传统的生命悲剧置换为西方的现代战斗意识,在解剖过去的残酷无情中,却更具人间气息,蕴藏着无尽的温情与爱恋,使这牺牲精神更持久。
鲁迅的牺牲精神是对雪绘画意象的继承,在鲁迅的笔下,雪意象又在传统牺牲精神里面加入了复仇主题,形成了鲁迅的英雄主义式的复仇牺牲精神。
另外,枣树意象在鲁迅博大的人生情怀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鲁迅的一生饱尝痛苦和绝望,纠结了多种无法言说的情绪,这些情绪通过枣树意象含蓄表达了出来,形成了对人生社会的深层把握。枣树绘画意象将他韧性战斗的抗争意识凝聚,作为启蒙者和觉醒后无路可走者的不安与孤独寂寞充分表达出来,显示了鲁迅对绝望的不降服。如《秋夜》中“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种富于诗意的直观艺术表现,更好地突出了韧性战斗的战士形象。
三 结语
综上,鲁迅的文学创作和美术有相通之处。他充分运用绘画意象进行他极富个性的文学创作,为其文本开拓了别致独特的艺术世界,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绘画的意味,令其文学作品具有了超越文字之上的丰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 隋清娥:《鲁迅小说意象主题论》,齐鲁书社,2007年版。
[3]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4] 金宏达:《鲁迅文化思想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作者简介:丁梦南,女,1985—,河南安阳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工作单位: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