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ikuaile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識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心脏介入治疗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心脏病;介入术;护理
  心脏介入疗法是近年来对各类心脏疾病进行治疗的重要方式,由于其对患者产生痛苦小、能够尽快恢复、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1-2]。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对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获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60.4±5.3)岁,病程5个月-9年,平均5.4年;对照组35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9.2±6.7)岁,病程4个月-9年,平均5.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制定临床路径表 建立以时间为横轴的具体诊疗方案,包括住院诊疗服务内容、时间、费用、阶段目标4个方面的内容。具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入院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饮食活动指导、健康教育、出院计划等内容为纵轴,制定成护理方案表格。
  1.2.2 临床护理路径内容 第1 天,向病人发出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将一整套住院流程对病人进行细致的介绍,配合上图片和文字,让病人能够更加直观的进行了解。为病人介绍医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各项注意事项,同时解释相关的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并在饮食上进行指导;为病人进行评估并安排相关检查,在开始相关检查之前,为病人讲解检查的原因、方式及注意点;帮助病人联系术中的配合动作,教予病人体位变换、床上排便以及有效呼吸的方法。第2天,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进入手术室后要做好穿刺部位护理,密切留意各项监护指标,手术完成后护送病人进入ICU,指导其选择正确体位,通知指导病人正确进行排尿,并进行心理支持、放松训练指导、皮肤及床铺清洁和切口、饮食和用药方面的护理;第3天和第4天,指导患者用药、活动、排便、饮食并进行放松训练,在之前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第5 天,根据病人的各项检查结果,实施预防疾病再次发作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并嘱咐病人在饮食及用药方面的注意点,同时叮嘱病人按时至医院复诊。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病人治疗后并发症出现情况,对比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及费用;同时根据本院自行设计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按照我院护理部设计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标准对两组病人护理质量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为(6.23±2.14)d和(4.56±0.16)万元,护理满意度为(97.42±2.16)分。
  护理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为(9.06±2.45)d和(5.26±0.14)万元,护理满意度为(91.45±2.56)分。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表格书写、基础护理、介入护理评分分别为(93.45±4.27)分、(94.65±3.72)分、(94.56±5.01)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表格书写、基础护理、介入护理评分分别为(86.12±3.64)分、(88.52±4.35)分、(92.37±3.78)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出现心率失常4例(11.4%)、心衰3例(8.6%)、心源性休克2例(5.7%),对照组患者出现心率失常8例(22.8%)、心衰6例(17.1%)、心源性休克6例(17.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一种对大部分病人能产生最有效的护理效果的管理模式。其主要是为了促进病人尽快康复和节约医疗资源,使患者享受到最优的护理服务[3]。
  CNP是对护理管理流程进行了重新组合,使工作程序更加简化有效,通过表格化的设计方式,护理方案、实施与回顾清楚且有条理,节约了工作时间,使工作效率更高。CNP能够指引责任护士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工作内容,使护理工作更加有预见性、有条理的实施。CNP为管理人员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督查,为护理质量的改进提供了基础资料,使整体护理质量不断优化和改进。
  综上所述,CNP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原则,按照病人不同的病情进行针对性地护理,使护理更加规范、护理方法更加具有针对性,让护理人员同病人形成一个团队,双方能够相互理解,最终达到提高护理效果,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迎春.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脏介入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刊,2014,(17):122-123 1674-4756.
  [2]于淑萍.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9):1058-1062.
  [3] 郑明霞,奏容,冯明华等.护理安全管理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2,24(3):592-59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 目的 对个体化护理管理在改善心内科护理人员工作懈怠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并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的护理人员56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分別行常规护理管理和个体化护理管理。  结果 个体化的护理管理大程度改善了护理人员倦怠状态,对降低护理人员工作懈怠感具有明显的价值。结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分析胆结石手术患者全面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进行胆结石手术治疗的100例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运用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护理后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上的差异。结果:在护理有效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分为92%和76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对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呼吸内科患者一百例,通过换班调休等方式对全部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具体工作包括:调整排班模式、强化健康指导工作、开展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等,最后统计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责任制整体护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 对老年胆结石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老年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并观察患者接受护理之后的生命体征变化以及病情复发率。结果 参与研究的104例患者中,痊愈的患者共80例,出现好转的患者为12例,手术后发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 目的 探讨正压输液接头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科2014年6月—2015年12月100名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正压无针输液接头连接静脉留置针。对照组采用头皮针连接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将正压无针输液接头应用前后堵管率、留置感染率进行比较,研究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低钾血症患者内科急诊护理临床效果,为低钾血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低钾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内科急诊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8.8%;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的措施、方法,通过对老年患者住院期间不安全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做好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的有效防范措施。方法 :对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安全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增强了护理人员及患者或家属的防范意识,减少或避免了现有或潜在的危险因素的发生。结论:做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18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根据单双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以及治疗后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临床护理;  方法:选取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  结果:通过急救和护理53d后患者病情得以控制出院;  结论:急性心梗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危及生命,护理重点是严密监测观察生命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