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式教学(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又称“做中学”、发现法、研究法等,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作为引导,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主动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主动探索 实例引入 应变和引导 探究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5-0093-01
探究式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的、主动的探索。所以,在一堂探究式教学课堂中,教师对情景的创设、对学生思路的引导、问题指向的明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以笔者一堂《牛顿第一定律》中两个点的突破,谈一下教师的“引”的作用。
1.“引”导学生猜想和反驳
本节课想突破的第一个问题是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还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原因”的讨论。有关此问题,前人的认知规律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后来伽利略认为不是,才造成了矛盾的冲突,高一的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此处,课堂上若是简单提问“力到底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还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通过学生的回答去得到这个结论的话,那么就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大部分学生会肯定的回答“力就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这节课需要制造矛盾的点,应该以学生已掌握知识为基础,彻底改变常规课堂中“力不是维持运动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的原因”这一模式。
怎么改?我的设计是通过实例引入,并归纳出“力就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错误结论。首先,推动讲台上的一个粉笔盒,边移动,边表述“粉笔盒在外力推动下向前运动,一旦撤去外力,便停止了”,停止实验后,加上“风吹树叶,树叶动了,风停了,树叶也停止摆动”和“用手推门,门开了,放手,门就停止”两个例子,归纳这几个实验的共同点,得到一个矛盾冲突点——“有力,物体就运动,没有力,物体就静止”,并提问“同学们的观点如何”?第一次引发学生既有认知的矛盾。
学生马上以“力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为论点,举了两个例子,说篮球出手后仍然能在空中飞,足球被踢出去能够在足球场上滚动。我马上追问:以上两个例子,恰好证明我的说法是对的啊?运动员施加外力,球就运动了,但整个过程来说,球在没有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是停下来的,只不过是缓慢的停下……,第二次引发学生思维的矛盾。
学生有点懵了,至此,课堂的第一个矛盾点已经成功制造出来,在教师刻意的“反方向引导”下,学生开始讨论,很快就有人抓住老师的问题——“物体停下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没有外力,而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或者其他阻力”。看来,老师此前的论点是不对的。
接下来,我表扬了学生并 “承认错误”:这是日常生活的经验而已,而日常生活的经验不一定可靠。看来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因为受到了外力——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通过“猜想与反驳”,师生一起突破了第一个问题。本堂课第二个教学重点是: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并最终通过实验结论,得到“如果没有摩擦力存在,可以认为物体会永远运动下去”的结论,最终归纳总结出很近似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基于此,在我 “承认错误”后,又开始引导: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不可靠,那么同学们是否有什么办法来研究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呢?
此后,学生开始分组讨论,并分享实验方案,最终,我选择了与此前设计思路最接近的一套方案进行了课堂演示,并对其他方案进行肯定。相比较第一个问题的突破,该过程中规中矩,因为实验设计的难度不大,高一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也比较到位,具体过程不再赘述。
3.对于“探究式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除教师的引导作用外,还有两个想法分享给读者
(1)课堂前期的准备工作量相当大,因为这是一堂要挑战固有思维的课,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学生样本予以提取,正式的課堂便无法应对各种学生的想法,所以本课题前后选了八个高一班级进行试教或者问卷访谈,最终的堂课,表面上看是“无序”的,但体现的却是精心准备和设计之后的“有序”教学。在常规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若课堂全部放开,便难以紧凑,无法出彩。
(2)在“探究实验”设计环节, “矛盾”的引出是学生设计实验的“原动力”,有了矛盾,才会有更精准的实验方案。所以此前的“猜想和反驳”环节的过程反倒变得尤为重要。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内,跟学生打“智力战”、“口水战”,既要兼顾学生不同想法,又要引导课堂回到正轨,对教学设计,对教师应变和引导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当然,实验探究的目的是“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学生分享的实验方案也一定会有不同的想法或者“一边倒”的可能性,所以教师对课堂要有接受各种实验方案的心理准备。
参考文献
[1]叶晓青.《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反思与启发——“先学后教,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运用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5):55-57.
[2]徐斌斌.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思考[J].考试周刊,2009(41):181-182.
[3]骆波.从名师课堂看科学方法教育的操作策略——以“牛顿第一定律”一课教学为例[J].物理教学探讨,2015(1):16-18.
主动探索 实例引入 应变和引导 探究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5-0093-01
探究式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的、主动的探索。所以,在一堂探究式教学课堂中,教师对情景的创设、对学生思路的引导、问题指向的明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以笔者一堂《牛顿第一定律》中两个点的突破,谈一下教师的“引”的作用。
1.“引”导学生猜想和反驳
本节课想突破的第一个问题是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还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原因”的讨论。有关此问题,前人的认知规律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后来伽利略认为不是,才造成了矛盾的冲突,高一的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此处,课堂上若是简单提问“力到底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还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通过学生的回答去得到这个结论的话,那么就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大部分学生会肯定的回答“力就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这节课需要制造矛盾的点,应该以学生已掌握知识为基础,彻底改变常规课堂中“力不是维持运动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的原因”这一模式。
怎么改?我的设计是通过实例引入,并归纳出“力就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错误结论。首先,推动讲台上的一个粉笔盒,边移动,边表述“粉笔盒在外力推动下向前运动,一旦撤去外力,便停止了”,停止实验后,加上“风吹树叶,树叶动了,风停了,树叶也停止摆动”和“用手推门,门开了,放手,门就停止”两个例子,归纳这几个实验的共同点,得到一个矛盾冲突点——“有力,物体就运动,没有力,物体就静止”,并提问“同学们的观点如何”?第一次引发学生既有认知的矛盾。
学生马上以“力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为论点,举了两个例子,说篮球出手后仍然能在空中飞,足球被踢出去能够在足球场上滚动。我马上追问:以上两个例子,恰好证明我的说法是对的啊?运动员施加外力,球就运动了,但整个过程来说,球在没有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是停下来的,只不过是缓慢的停下……,第二次引发学生思维的矛盾。
学生有点懵了,至此,课堂的第一个矛盾点已经成功制造出来,在教师刻意的“反方向引导”下,学生开始讨论,很快就有人抓住老师的问题——“物体停下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没有外力,而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或者其他阻力”。看来,老师此前的论点是不对的。
接下来,我表扬了学生并 “承认错误”:这是日常生活的经验而已,而日常生活的经验不一定可靠。看来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因为受到了外力——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通过“猜想与反驳”,师生一起突破了第一个问题。本堂课第二个教学重点是: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并最终通过实验结论,得到“如果没有摩擦力存在,可以认为物体会永远运动下去”的结论,最终归纳总结出很近似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基于此,在我 “承认错误”后,又开始引导: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不可靠,那么同学们是否有什么办法来研究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呢?
此后,学生开始分组讨论,并分享实验方案,最终,我选择了与此前设计思路最接近的一套方案进行了课堂演示,并对其他方案进行肯定。相比较第一个问题的突破,该过程中规中矩,因为实验设计的难度不大,高一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也比较到位,具体过程不再赘述。
3.对于“探究式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除教师的引导作用外,还有两个想法分享给读者
(1)课堂前期的准备工作量相当大,因为这是一堂要挑战固有思维的课,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学生样本予以提取,正式的課堂便无法应对各种学生的想法,所以本课题前后选了八个高一班级进行试教或者问卷访谈,最终的堂课,表面上看是“无序”的,但体现的却是精心准备和设计之后的“有序”教学。在常规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若课堂全部放开,便难以紧凑,无法出彩。
(2)在“探究实验”设计环节, “矛盾”的引出是学生设计实验的“原动力”,有了矛盾,才会有更精准的实验方案。所以此前的“猜想和反驳”环节的过程反倒变得尤为重要。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内,跟学生打“智力战”、“口水战”,既要兼顾学生不同想法,又要引导课堂回到正轨,对教学设计,对教师应变和引导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当然,实验探究的目的是“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学生分享的实验方案也一定会有不同的想法或者“一边倒”的可能性,所以教师对课堂要有接受各种实验方案的心理准备。
参考文献
[1]叶晓青.《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反思与启发——“先学后教,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运用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5):55-57.
[2]徐斌斌.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思考[J].考试周刊,2009(41):181-182.
[3]骆波.从名师课堂看科学方法教育的操作策略——以“牛顿第一定律”一课教学为例[J].物理教学探讨,2015(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