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握好深度报道中的
客观性原则
首先,不忽略事件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任何细节。新闻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发展趋势等方面深入分析事实的意义的报道方法。深度报道应对新闻事态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还原和再现,既要关注那些对新闻当事者有正面积极影响的事件细节,也不回避那些对当事人有负面影响,但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细节,力求做到全面呈现事态。
其次,不夸大事件中的负面细节。深度报道对事件细节的关注是基于事实的关注,是对事实现象的还原,应该以记者现场观察采访中感官(眼耳口鼻、四肢)接收到的信息为准。为保证事实细节的陈述既准确,又尽可能详尽,记者的现场观察应做到细致、敏锐。
再次,不主观猜测、不下结论。记者不应空泛地分析解释,更不能主观猜测,甚至为事件定性。
(黄黎新/《新闻爱好者》)
虚假新闻屡禁不绝的原因
一是假新闻制造者基于个人目的,不择手段制造舆论。在利益的驱使下,个别人通过制造和传播虚假新闻来谋取经济利益。这些人要么以虚假新闻达到宣传、销售产品进而牟利的目的,要么以虚假新闻达到排挤竞争对手的目的。还有一些人把制造虚假新闻作为宣泄的渠道。
二是媒体职业道德的缺失。近年来,社会类新闻稿件的需求量不断攀升,一些记者在私利的诱惑下,渐渐不再满足于靠辛勤发掘新闻线索、排除种种困难采访写作新闻稿件获取利益,转向制造新闻事件、捏造新闻事实等相对“轻松容易”的方式。
三是媒体管理层的混乱和姑息。有些传媒的管理者对假新闻的态度日渐宽容,从原先的“零容忍”演变为“能容忍”。为了追求眼球,新闻工作的一些最基本的常识被忽略了,新闻采访的一些最基本要素被搁置了,只要能制造影响力,吸引关注,即便没有核实准确,即便可能会造成社会不利因素,也会铤而走险,让假新闻出笼。
四是假新闻借网络大行其道。
五是社会公众消费心理的畸误。每个人都有猎奇心理,只要假新闻涉及人们普遍感兴趣的问题,人们便盲信盲从,在有意无意中逐渐习惯被娱乐,有时候还会出现“假新闻比真新闻更吸引人”的畸形现象。
(胡军、谭抒茗/《新闻实践》)
新媒体与国际传播力
国际传播是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而进行的跨国交流与沟通。在当前环境下,在国际关系调整和新一轮传媒变革浪潮中,我们要把握一个核心,重视两个层面,实现三个跨越。
把握一个核心,就是要服务于国家需要。国家利益是建设新媒体国际传播体系的精神内核、总指挥方针和基本原则。新媒体传播体系必须服从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各项传播需求。
重视两个层面,一个是国家战略,另一个是企业战略。建设新媒体国际传播体系是国家宣传战略的重要内容,需要在国家发展战略上重视宣传体系的发展和建设,在信息化发展战略上重视传媒行业的改造和进步,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上对新媒体发展做出指导和扶持,打造标杆性的国际传媒航母。
实现三个跨越,就是在技术、文化、观念上的跨越。我们必须尽快赶上国际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步伐,实现和国际顶尖新媒体技术的无缝式对接,跨越因技术落后而传播不畅的鸿沟。国际传播要打破不同地域文化、语言、价值观的阻碍,进行有效的对外信息传播,需要在传播业务、文化产品上跨越文化理解的差异。不同国家之间由于历史背景、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理、人文等各方面因素的不同,对同样事实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评价标准。我们的传播体系建设要考虑这种评价标准的差异,并实现这种差异的跨越。
(赵子忠/《光明日报》)
时政类论坛需科学调控
对于时政类论坛中的非理性、极端化情绪蔓延,需要加强网络调控。互联网应发挥其是非“辩论会”和“社会减压阀”的作用。
鼓励党和政府的声音挺进网络社区。现阶段党和政府的立场在传统媒体和网站新闻中得到较好的体现,但在网络社区中,公权力形象和一些政策措施还经常处于被质疑、被批评的局面。在当今中国社会的“矛盾凸显期”,正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倾听民议,化解民怨,消除基层民众与政府的隔阂,上下一心,和衷共济度过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社会转型的阵痛。
鼓励社会全体成员上网发声。看似汹涌澎湃的网络舆论,其实只是社会舆论的一部分。因為3.84亿网民只是13亿中国人口的一小部分。对比最新的网民调查统计资料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后发现,有些人群网络化程度很高,比如大专及其以上人群,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仅5.2%,但在网民中占25.1%,在网络社区中占到75.8%。但有些人群网络化程度很低,比如农村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占到57%,但农村网民比例只有28.3%。 (摘自《网络传播》)
客观性原则
首先,不忽略事件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任何细节。新闻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发展趋势等方面深入分析事实的意义的报道方法。深度报道应对新闻事态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还原和再现,既要关注那些对新闻当事者有正面积极影响的事件细节,也不回避那些对当事人有负面影响,但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细节,力求做到全面呈现事态。
其次,不夸大事件中的负面细节。深度报道对事件细节的关注是基于事实的关注,是对事实现象的还原,应该以记者现场观察采访中感官(眼耳口鼻、四肢)接收到的信息为准。为保证事实细节的陈述既准确,又尽可能详尽,记者的现场观察应做到细致、敏锐。
再次,不主观猜测、不下结论。记者不应空泛地分析解释,更不能主观猜测,甚至为事件定性。
(黄黎新/《新闻爱好者》)
虚假新闻屡禁不绝的原因
一是假新闻制造者基于个人目的,不择手段制造舆论。在利益的驱使下,个别人通过制造和传播虚假新闻来谋取经济利益。这些人要么以虚假新闻达到宣传、销售产品进而牟利的目的,要么以虚假新闻达到排挤竞争对手的目的。还有一些人把制造虚假新闻作为宣泄的渠道。
二是媒体职业道德的缺失。近年来,社会类新闻稿件的需求量不断攀升,一些记者在私利的诱惑下,渐渐不再满足于靠辛勤发掘新闻线索、排除种种困难采访写作新闻稿件获取利益,转向制造新闻事件、捏造新闻事实等相对“轻松容易”的方式。
三是媒体管理层的混乱和姑息。有些传媒的管理者对假新闻的态度日渐宽容,从原先的“零容忍”演变为“能容忍”。为了追求眼球,新闻工作的一些最基本的常识被忽略了,新闻采访的一些最基本要素被搁置了,只要能制造影响力,吸引关注,即便没有核实准确,即便可能会造成社会不利因素,也会铤而走险,让假新闻出笼。
四是假新闻借网络大行其道。
五是社会公众消费心理的畸误。每个人都有猎奇心理,只要假新闻涉及人们普遍感兴趣的问题,人们便盲信盲从,在有意无意中逐渐习惯被娱乐,有时候还会出现“假新闻比真新闻更吸引人”的畸形现象。
(胡军、谭抒茗/《新闻实践》)
新媒体与国际传播力
国际传播是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而进行的跨国交流与沟通。在当前环境下,在国际关系调整和新一轮传媒变革浪潮中,我们要把握一个核心,重视两个层面,实现三个跨越。
把握一个核心,就是要服务于国家需要。国家利益是建设新媒体国际传播体系的精神内核、总指挥方针和基本原则。新媒体传播体系必须服从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各项传播需求。
重视两个层面,一个是国家战略,另一个是企业战略。建设新媒体国际传播体系是国家宣传战略的重要内容,需要在国家发展战略上重视宣传体系的发展和建设,在信息化发展战略上重视传媒行业的改造和进步,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上对新媒体发展做出指导和扶持,打造标杆性的国际传媒航母。
实现三个跨越,就是在技术、文化、观念上的跨越。我们必须尽快赶上国际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步伐,实现和国际顶尖新媒体技术的无缝式对接,跨越因技术落后而传播不畅的鸿沟。国际传播要打破不同地域文化、语言、价值观的阻碍,进行有效的对外信息传播,需要在传播业务、文化产品上跨越文化理解的差异。不同国家之间由于历史背景、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理、人文等各方面因素的不同,对同样事实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评价标准。我们的传播体系建设要考虑这种评价标准的差异,并实现这种差异的跨越。
(赵子忠/《光明日报》)
时政类论坛需科学调控
对于时政类论坛中的非理性、极端化情绪蔓延,需要加强网络调控。互联网应发挥其是非“辩论会”和“社会减压阀”的作用。
鼓励党和政府的声音挺进网络社区。现阶段党和政府的立场在传统媒体和网站新闻中得到较好的体现,但在网络社区中,公权力形象和一些政策措施还经常处于被质疑、被批评的局面。在当今中国社会的“矛盾凸显期”,正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倾听民议,化解民怨,消除基层民众与政府的隔阂,上下一心,和衷共济度过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社会转型的阵痛。
鼓励社会全体成员上网发声。看似汹涌澎湃的网络舆论,其实只是社会舆论的一部分。因為3.84亿网民只是13亿中国人口的一小部分。对比最新的网民调查统计资料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后发现,有些人群网络化程度很高,比如大专及其以上人群,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仅5.2%,但在网民中占25.1%,在网络社区中占到75.8%。但有些人群网络化程度很低,比如农村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占到57%,但农村网民比例只有28.3%。 (摘自《网络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