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声乐是民族艺术中的一直奇葩,不但有着丰厚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受众,同时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新时期下,文化发展环境有了新变化,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也呈现出了新的时代发展特点,让我们看到了这门艺术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作为高校民族声乐教师,应当时刻关注民族声乐的发展。文章即是对民族声乐在新时期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民族声乐;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民族艺术,能够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仍然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本身就说明了这门艺术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特有艺术魅力的。尽管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崎岖和坎坷的,但是在今天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我们欣慰的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民族声乐,高校中各种民族声乐人才层出不穷。也就是说,民族声乐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它是以丰厚和悠久中国传统文化为后盾的。展望未来,一方面要继续从民族音乐文化土壤中汲取养分,另一方面,也要眼光外放,对世界上其它优秀歌唱艺术进行了学习和借鉴,只有这样,民族声乐才能保持自身蓬勃的生命力,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审美需要,才能够以自己鲜明的艺术特点,屹立于世界声乐艺术之林。
一、科学化的发展趋势
民族声乐发展的科学化趋势,主要体现在歌唱方法上,因为民族声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需要用科学合理的演唱方法来将这种艺术性表达出来。民族声乐唱法本身是自成体系的,也是较为完整和科学的。上个世纪20、30年代,美声唱法传入中国后,随之就开始了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相比较的争论,直至爆发了上个世纪50年代著名的“土洋之争”,一方主张坚持民族唱法,一方主张学习美声唱法,直到1956年,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才确定了“土洋并存,融合发展”的发展。现在看来,不管这一方针的确立在当时是不是有折中和息事宁人的意味,这种方针确实是科学的,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培养出了大量优秀民族声乐人才,收到了切切实实的效益。也就是说,民族声乐本身是有着一套科学的发声方法的,但是并不是唯一的、完美无缺的歌唱方法,美声唱法也是如此,“土洋并存,融合发展”则是一种强强联合。比如美声唱法讲求呼吸的深入和持久,因为呼吸是任何形式的歌唱基础。而民族声乐则对此不是太重视,通过对美声唱法的学习,就使自己的呼吸技巧有了提高,歌唱起来更加的从容和自如。所以说,当今的民族声乐的歌唱方法,在耐力、音色、音域、音质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和这种对科学唱法的追求是分不开的。不仅仅是美声唱法,只要是科学合理的歌唱方法,都可以和民族唱法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呈现出一种科学化的发展趋势。
二、民族化的发展趋势
民族声乐,重在“民族”二字,这是民族声乐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最重要的标志。表现在民族声乐的歌唱方法、作品形式和作品内容等多个方面,正是因为民族声乐对民族精神的彰显,才能够被人民群众所接受,流传和发展到今天。比如建国初期,一大批优秀的词曲作家,深入民间采风,将搜集来的传统音乐素材作为创作的基础,创作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民族风格、格调清新、题材多样的优秀歌曲,可谓是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备,直到今天还在广为传唱。到了今天,这种民族性的坚持和表达又有了新的形式。比如新民歌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方面,传统的民族歌曲在数量上已经难以满足当前中国观众的需要;另一方面,艺术整体的大发展,也需要民族声乐不断进行创新。二十世纪末,就出现了新民歌这种形式,这类歌曲充分继承了传统民族声乐的基础,又真切的反映出了当代人们的生活和情感,迎合了当代人们的审美心理和需求。主要类型的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对传统民歌的改编曲。如韦唯演唱的《小河淌水》,本是一首云南民歌,新的改编改变了原有的节奏规律,使之更加自由和舒展,并且融入了很多新的音乐元素,这就大大扩展了原作品的审美范围。其次是全新创作的曲目。陈思思1995年推出的《情哥哥去南方》,被誉为是新民歌的先锋作品,这首歌曲以民族音乐素材为主要基调,表现的是现代人的生活和情感,陈思思也采用了民族和通俗相结合的歌唱方法,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此外还有汤灿演唱的《幸福万年长》、《家乡美》,祖海演唱的《为了谁》、《抛绣球》等等,都是新民歌的代表作品。新民歌的出现,是民族声乐民族性的一种新的传承,因为时代环境的发展和变化,民族声乐本身也是要有创新的,不能一提到民族声乐,就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如果没有新的形式的出现,这种民族性就会逐渐的消失。而新民歌恰恰是对这种民族性的新发展,唯物求新,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民族声乐发展的力量源泉。
三、时代化的发展趋势
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一件艺术品可以脱离生活和时代而单独存在,很多民族歌曲之所以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并且流传到今天,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这些歌曲体现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和风貌,使人们的精神受到了启发和鼓舞。这也是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萧友梅、赵元任、黎锦晖等先驱,将西方音乐文化和民族音乐文化相融合,创作出了反应那个时代精神面貌和人们的生活的民族歌曲。抗战时期,田汉、聂耳、冼星海等音乐家,用音乐作为捍卫民族安危,抵御外辱的武器,创作出了大量鼓舞斗志和激励人心的作品,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迎来了发展春天,《爱我中华》、《走进新时代》和《春天的故事》三部曲更是将中国人民的那种意气风发的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爱我中华》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对祖国母亲的热爱。《走进新时代》唱出了中国人民走进新世纪的豪迈,而《春天的故事》则唱出了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的敬仰和怀念。近年来,又先后有《走向复兴》、《国家》、《灿烂阳光下》等作品问世,唱出了中国人民的自豪和信心,民族声乐唱出了人民的心声,体现了时代的新风格,这种时代性就是其本身最突出的成就。
四、艺术化的发展趋势 纵观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它蕴涵着一种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甚至可以超越生活的艺术表现力。中国民族声乐虽然源于生活,却艺术地再现了生活,使之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在这方面,中国民族声乐从古代音乐文化中汲取了营养,也从借鉴西方音乐文化中受到启迪,形成了这种高于生活的艺术概括力。所谓高于生活,主要表现在:高于生活中的艺术构思、高于生活中的艺术概括、高于生活中的音乐素材、高于生活中的声音表现,经过艺术加工,使之更富表现力。王志信改编的《兰花花》、《孟姜女》,于学友改编的《小白菜》等作品,这些本源于北方的原始民歌经其艺术加工后,成为具有较高艺术品位的声乐作品。在演唱时,随着人物命运的发展,情绪和演唱风格富于表现力,既如泣如诉,又荡气回肠。象这样优秀的声乐作品,不胜枚举。如五四时期的作曲家肖友梅、赵元任、黄自等创作了许多艺术歌曲。肖友梅的《问》通过对人生华年,秋声秋花、江山尘世的感慨和发问,抒发了作者爱国忧时的感情,表现了其苦闷仿徨的心理,反映了对当时统治的不满及中国社会发展局势的担忧,同时也很好地表现了当时的中国国情。此歌抒情气质颇浓,主题的性格比较明显,曲调优美,旋律富有逻辑性,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歌曲旋律婉转,采用戏曲道白仄高、平低的手法(如“头发”、“银夜”、“海洋”),使作品显得很雅致,抑扬顿挫,优美动听。青主的《我住长江头》歌词选自北宋诗人李之仪的名作,原词是表现对恋人的思念和对爱情的忠贞的。而青主赋予了它新的含义,谱于1930年,蒋介石“四·一二”大屠杀时期,用以表现自己的愤恨和对难友的哀思。以上的作品都是中国社会发展特殊时期的典型之作。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思想文化的发展,运用了西方作曲技法,并吸收了中国传统音乐素材的经典之作,其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人们的思想状态以及时代精神,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石惟正.二十世纪末中国声乐的特征[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2.
[2]吉品.我国现代声乐演变的社会文化解读[D].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7(5).
[3]高歌.浅谈中国民族声乐及其发展方向[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2004(4).
[4]柯琳.民族声乐与中国民族声乐之我见[J].贵州民族研究,2008(6).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音乐学院)
关键词:新时期;民族声乐;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民族艺术,能够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仍然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本身就说明了这门艺术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特有艺术魅力的。尽管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崎岖和坎坷的,但是在今天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我们欣慰的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民族声乐,高校中各种民族声乐人才层出不穷。也就是说,民族声乐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它是以丰厚和悠久中国传统文化为后盾的。展望未来,一方面要继续从民族音乐文化土壤中汲取养分,另一方面,也要眼光外放,对世界上其它优秀歌唱艺术进行了学习和借鉴,只有这样,民族声乐才能保持自身蓬勃的生命力,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审美需要,才能够以自己鲜明的艺术特点,屹立于世界声乐艺术之林。
一、科学化的发展趋势
民族声乐发展的科学化趋势,主要体现在歌唱方法上,因为民族声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需要用科学合理的演唱方法来将这种艺术性表达出来。民族声乐唱法本身是自成体系的,也是较为完整和科学的。上个世纪20、30年代,美声唱法传入中国后,随之就开始了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相比较的争论,直至爆发了上个世纪50年代著名的“土洋之争”,一方主张坚持民族唱法,一方主张学习美声唱法,直到1956年,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才确定了“土洋并存,融合发展”的发展。现在看来,不管这一方针的确立在当时是不是有折中和息事宁人的意味,这种方针确实是科学的,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培养出了大量优秀民族声乐人才,收到了切切实实的效益。也就是说,民族声乐本身是有着一套科学的发声方法的,但是并不是唯一的、完美无缺的歌唱方法,美声唱法也是如此,“土洋并存,融合发展”则是一种强强联合。比如美声唱法讲求呼吸的深入和持久,因为呼吸是任何形式的歌唱基础。而民族声乐则对此不是太重视,通过对美声唱法的学习,就使自己的呼吸技巧有了提高,歌唱起来更加的从容和自如。所以说,当今的民族声乐的歌唱方法,在耐力、音色、音域、音质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和这种对科学唱法的追求是分不开的。不仅仅是美声唱法,只要是科学合理的歌唱方法,都可以和民族唱法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呈现出一种科学化的发展趋势。
二、民族化的发展趋势
民族声乐,重在“民族”二字,这是民族声乐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最重要的标志。表现在民族声乐的歌唱方法、作品形式和作品内容等多个方面,正是因为民族声乐对民族精神的彰显,才能够被人民群众所接受,流传和发展到今天。比如建国初期,一大批优秀的词曲作家,深入民间采风,将搜集来的传统音乐素材作为创作的基础,创作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民族风格、格调清新、题材多样的优秀歌曲,可谓是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备,直到今天还在广为传唱。到了今天,这种民族性的坚持和表达又有了新的形式。比如新民歌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方面,传统的民族歌曲在数量上已经难以满足当前中国观众的需要;另一方面,艺术整体的大发展,也需要民族声乐不断进行创新。二十世纪末,就出现了新民歌这种形式,这类歌曲充分继承了传统民族声乐的基础,又真切的反映出了当代人们的生活和情感,迎合了当代人们的审美心理和需求。主要类型的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对传统民歌的改编曲。如韦唯演唱的《小河淌水》,本是一首云南民歌,新的改编改变了原有的节奏规律,使之更加自由和舒展,并且融入了很多新的音乐元素,这就大大扩展了原作品的审美范围。其次是全新创作的曲目。陈思思1995年推出的《情哥哥去南方》,被誉为是新民歌的先锋作品,这首歌曲以民族音乐素材为主要基调,表现的是现代人的生活和情感,陈思思也采用了民族和通俗相结合的歌唱方法,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此外还有汤灿演唱的《幸福万年长》、《家乡美》,祖海演唱的《为了谁》、《抛绣球》等等,都是新民歌的代表作品。新民歌的出现,是民族声乐民族性的一种新的传承,因为时代环境的发展和变化,民族声乐本身也是要有创新的,不能一提到民族声乐,就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如果没有新的形式的出现,这种民族性就会逐渐的消失。而新民歌恰恰是对这种民族性的新发展,唯物求新,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民族声乐发展的力量源泉。
三、时代化的发展趋势
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一件艺术品可以脱离生活和时代而单独存在,很多民族歌曲之所以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并且流传到今天,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这些歌曲体现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和风貌,使人们的精神受到了启发和鼓舞。这也是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萧友梅、赵元任、黎锦晖等先驱,将西方音乐文化和民族音乐文化相融合,创作出了反应那个时代精神面貌和人们的生活的民族歌曲。抗战时期,田汉、聂耳、冼星海等音乐家,用音乐作为捍卫民族安危,抵御外辱的武器,创作出了大量鼓舞斗志和激励人心的作品,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迎来了发展春天,《爱我中华》、《走进新时代》和《春天的故事》三部曲更是将中国人民的那种意气风发的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爱我中华》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对祖国母亲的热爱。《走进新时代》唱出了中国人民走进新世纪的豪迈,而《春天的故事》则唱出了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的敬仰和怀念。近年来,又先后有《走向复兴》、《国家》、《灿烂阳光下》等作品问世,唱出了中国人民的自豪和信心,民族声乐唱出了人民的心声,体现了时代的新风格,这种时代性就是其本身最突出的成就。
四、艺术化的发展趋势 纵观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它蕴涵着一种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甚至可以超越生活的艺术表现力。中国民族声乐虽然源于生活,却艺术地再现了生活,使之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在这方面,中国民族声乐从古代音乐文化中汲取了营养,也从借鉴西方音乐文化中受到启迪,形成了这种高于生活的艺术概括力。所谓高于生活,主要表现在:高于生活中的艺术构思、高于生活中的艺术概括、高于生活中的音乐素材、高于生活中的声音表现,经过艺术加工,使之更富表现力。王志信改编的《兰花花》、《孟姜女》,于学友改编的《小白菜》等作品,这些本源于北方的原始民歌经其艺术加工后,成为具有较高艺术品位的声乐作品。在演唱时,随着人物命运的发展,情绪和演唱风格富于表现力,既如泣如诉,又荡气回肠。象这样优秀的声乐作品,不胜枚举。如五四时期的作曲家肖友梅、赵元任、黄自等创作了许多艺术歌曲。肖友梅的《问》通过对人生华年,秋声秋花、江山尘世的感慨和发问,抒发了作者爱国忧时的感情,表现了其苦闷仿徨的心理,反映了对当时统治的不满及中国社会发展局势的担忧,同时也很好地表现了当时的中国国情。此歌抒情气质颇浓,主题的性格比较明显,曲调优美,旋律富有逻辑性,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歌曲旋律婉转,采用戏曲道白仄高、平低的手法(如“头发”、“银夜”、“海洋”),使作品显得很雅致,抑扬顿挫,优美动听。青主的《我住长江头》歌词选自北宋诗人李之仪的名作,原词是表现对恋人的思念和对爱情的忠贞的。而青主赋予了它新的含义,谱于1930年,蒋介石“四·一二”大屠杀时期,用以表现自己的愤恨和对难友的哀思。以上的作品都是中国社会发展特殊时期的典型之作。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思想文化的发展,运用了西方作曲技法,并吸收了中国传统音乐素材的经典之作,其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人们的思想状态以及时代精神,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石惟正.二十世纪末中国声乐的特征[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2.
[2]吉品.我国现代声乐演变的社会文化解读[D].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7(5).
[3]高歌.浅谈中国民族声乐及其发展方向[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2004(4).
[4]柯琳.民族声乐与中国民族声乐之我见[J].贵州民族研究,2008(6).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