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观点认为“学而时习之”的“习”即复习、温习。孔子最先提出“学”,当时的孔门究竟所学的是什么东西,又怎样学的,历来的儒者,从汉到清代都为“学”做解释,可以说争论纷纭,莫争一事。现在我们把“学”作为一个小专题进行阐释求得对孔子有一个粗略的轮廓。
关键词:孔子; 论语 ;学
传统的观点认为“学而时习之”的“习”即复习、温习。如果把“习”只解作“复习”、“温习”则不够全面。因而“学而时习之”解释为学习知识,反复学习、练习、实行和应用。《礼记》:“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最先提出“学”,当时的孔门究竟所学的是什么东西,又怎样学的,历来的儒者,从汉到清代都为“学”做解释,可以说争论纷纭,莫争一事。
现在我们把“学”作为一个小专题进行阐释求得对孔子有一个粗略的轮廓。要立志于道,要立于行德,要以身行仁,要演习六艺。进入圣贤的境界。包括了孔学全体而无遗漏,但对于为学的先后之序,人们看法不一。“君子传道哪一项传授在先,哪一项最后讲述呢?学犹如对待草木一样,是要按季节和植物生长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的呀,君子的学术,如何可以歪曲?依照一定的次序去传授而有始有终的,大概只有圣人吧!”因此,传道,先传于小者、近者,而后大者、远者。学习也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可厌末而求本。所谓末,细事,小节不能讨厌,也不是说末就是本,但学其末而本即在是。
一、深研六艺之学的内容即学于艺
孔子辨析六艺,即六艺所学。《礼记·王制》:“春夏学诗乐,秋冬学书礼。”《子路》篇中“樊迟请学稼”。《子罕》篇中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博学而无所成名”历代经学家释为无所不能而难以名之。《子罕》篇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故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贱故多能鄙事。吾子多乎哉?不多也。”孔子懂得要作像样的老师,非多能也,他的博学多能给我们深深的启示,现代我们不必都教,但专门的教学不意味着他的孤陋寡闻。除了博学外,还要多能,博学“知”的范畴,多能“行”的范畴。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古人六艺之学,首书、数、庶人幼年皆习。次射御,少壮或人乃习之。又《学而》篇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教育人为学,要以躬行为本,亲自以行动来实践,即身体力行。躬行首先要讲孝悌之道。《先进》中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贱夫人之子。”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子曰:“是故恶夫佞者。”此外读书即上面所讲学文,孔子教育学生并不认为读书就是非学。古人在给《论语》作注时,有些人轻视习艺,另外一些人轻视读书。这两种倾向,就《论语》这本书,对习艺、读书都是同等重视。例如: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尔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陈元闻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陈元退而喜曰:“问一得之,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季氏》)
孔子劝人学诗,劝人读书,学文。孔子要教他的儿子学诗、学礼,也就是要教他的儿子读书,学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
子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
这四教以文为先,自博而约。《述而》篇中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季氏》中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固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不学就不可能博文于古,而择善以从之。所以孔门之学决不废弃读书,所以必以古文为要务。
孔门之学,首重通习技艺、时务,读书博古。这是古今为学,通渲(义),即通行不变的道理。
二、谨守人际关系的规范即学于仁
学习仁而依于仁之学,不违背仁,依据仁德行事。《荀子·王制》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荀子所说的“群”相当于我们今天现在所说的团体、社会。荀子心中的社会是一个斗争的社会,跟孟子所谓的“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即仁爱人民又爱护万物,所讲不同。《孟子·滕文公》篇中孟子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輿皆得食于子。”孟子心中社会是一个互助的社会,提倡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爱护。
人道即学于仁,学人道,学为仁。郑玄解释“仁”,用现代俗语,相人偶,二人相亲切致意。《论语·述而》篇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成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秀的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孔子的依于仁之学即孔子学为仁。《述而》中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见,“依于仁之道” 是一辈子的事。
孔子论“学”,注重日常的人的实践注重学习为人,这是古今通行不变的准则。现在学习要功行、实践。孔子的文、行、忠、信不能偏废。宋代儒学偏“行”,清代篇“文”,西方学术宗教偏“行”,哲学、科学偏重“文”。孔子两方面都兼顾,孔学论“学”还是比较全面。“游艺,依仁”之学实际是一回事。学习做人一定要通艺,习艺也是仁道处事的一个重要部分,依靠艺处事。学文,也就是学为仁,也就是依于仁之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侍父、侍君也是学习为仁的道理。诗书、学文,也必须是通于学为仁之道。因此,“游艺,博文”都是学习为仁,也就是依于仁为学。对于仁道,为仁都要重视。依于仁,当于道没有不经过学习道、文之途径的。
三、遵循道德品行的准则即学于德
前面讲“游艺依仁”,实际上也是古今言学之通渲。致道据德也是孔门立学的要旨。《学而》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易经·乾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学习为人,也是据德之学,因此“游艺、依仁、据德”这三者,有人看作三个层次,实际上还是会融会通于一贯。 由此可见,如果不在性情上用功,那实际上学就等于没学。性情上如果不得利,纵使你夜以继日,博览群书,多才多艺,最终还是不算好学。性情上用功就是聚德之学,这就是孔子的聚德之学的真趣。《论语·阳货》中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论语》不称它为美德,而称为六言。六言只是我们人世间所公认的六种名目。 “愚、荡、贼、绞、乱、狂”也是来源于人性,而我们没有加以修养学习。去掉流弊,则人就有了美德。这六种叫做恶德。六言就是一种美德。《述而》中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不修养德行,不讲求学问,听到仁义的事而不照着去做,自己有了缺点而不去改正,是我的忧虑呀!孔子的忧愁不单单是没有学问,我国自古以来就把德放在前门把修德与讲学分开来说的,喜义改过,也是修德的事,也是讲学的事。虽然可以分,仍然还是互通的,现在我们的偏向往往注重学,而对德则不讲究。修德与讲学是联系的。
四、树立志向行为的目标即学于道
学习要有目的,有对象游于艺之学,以事与物为学之对象。依于仁之学,以仁与事为学之对象。据于德之学——以一己之心性,内德为学之对象。而孔门论学的最高阶段在志于道之学——以兼通并包括以上之三学,以物与事与人与己之心性之德之会通合一,融合凝聚成为一体为学之对象,就是我们所讲之道,所以至道之学实际上是以会通合一为对象,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子罕》篇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儒家道侧重道德,道家道侧重于宇宙本体。学习分为两个层次:向学,但未必知道适道。虽然他不知道至道,但不能说他不适学。而仅仅是说他对学习的要求要达到更高的水平。向学、适道中间隔了一个层次。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适道,要在某一学说上要有所追求。所以,夫子问礼于老耽,访乐苌弘,问官郯子学琴师襄。即哪一个人有什么善言善行足取都是我的老师。(学无常师)孔子的至道之学,游于学,依于仁,据之学,会通含一。至道之学贵在能思,思通就是至道之学的首要任务,思而且要通,强调要处理好思与学的关系。《卫灵公》篇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论学,虽然学、思并重,但两者也有一个本末先后,如果没有先,逐事具体之学就不可能有博综会通之思。又给我们特别的提出来,学和思先后的顺序。《子张》中子夏:“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依仁之学必须先博学,而后进之而能思,要先进思,这就是孔门论学重思的要旨。孔子论学一定要求于学以致思。但这种思考必须以学习为基础,学在前,思在后。
孔子就是与多学中以一以贯耳。一贯就是指的是积累既久,豁然贯通,或积久功深,言下顿悟,便涉禅解。顿悟指个人对环境中各事物之间关系突然产生有意识的深入了解。对事物的深入了解(禅解),所以一以贯耳是言予之多学,执一以贯通所闻。推此而求彼,得新而证故。执一,就是学思并进,交互为功。如果不是经过多学,则何来的此多贯。实际上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而不食” 的总结。
参考文献:
[1]胡安良.老庄语冰录[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05.
[2]胡安良.言语的内察与外观[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杨伯峻.论语译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北京大学.荀子[M].注释组:荀子新注 北京:中华书局,1979.
[6]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作者简介:姜同绚(1978-),女,辽宁锦州人,四川南充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关键词:孔子; 论语 ;学
传统的观点认为“学而时习之”的“习”即复习、温习。如果把“习”只解作“复习”、“温习”则不够全面。因而“学而时习之”解释为学习知识,反复学习、练习、实行和应用。《礼记》:“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最先提出“学”,当时的孔门究竟所学的是什么东西,又怎样学的,历来的儒者,从汉到清代都为“学”做解释,可以说争论纷纭,莫争一事。
现在我们把“学”作为一个小专题进行阐释求得对孔子有一个粗略的轮廓。要立志于道,要立于行德,要以身行仁,要演习六艺。进入圣贤的境界。包括了孔学全体而无遗漏,但对于为学的先后之序,人们看法不一。“君子传道哪一项传授在先,哪一项最后讲述呢?学犹如对待草木一样,是要按季节和植物生长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的呀,君子的学术,如何可以歪曲?依照一定的次序去传授而有始有终的,大概只有圣人吧!”因此,传道,先传于小者、近者,而后大者、远者。学习也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可厌末而求本。所谓末,细事,小节不能讨厌,也不是说末就是本,但学其末而本即在是。
一、深研六艺之学的内容即学于艺
孔子辨析六艺,即六艺所学。《礼记·王制》:“春夏学诗乐,秋冬学书礼。”《子路》篇中“樊迟请学稼”。《子罕》篇中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博学而无所成名”历代经学家释为无所不能而难以名之。《子罕》篇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故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贱故多能鄙事。吾子多乎哉?不多也。”孔子懂得要作像样的老师,非多能也,他的博学多能给我们深深的启示,现代我们不必都教,但专门的教学不意味着他的孤陋寡闻。除了博学外,还要多能,博学“知”的范畴,多能“行”的范畴。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古人六艺之学,首书、数、庶人幼年皆习。次射御,少壮或人乃习之。又《学而》篇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教育人为学,要以躬行为本,亲自以行动来实践,即身体力行。躬行首先要讲孝悌之道。《先进》中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贱夫人之子。”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子曰:“是故恶夫佞者。”此外读书即上面所讲学文,孔子教育学生并不认为读书就是非学。古人在给《论语》作注时,有些人轻视习艺,另外一些人轻视读书。这两种倾向,就《论语》这本书,对习艺、读书都是同等重视。例如: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尔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陈元闻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陈元退而喜曰:“问一得之,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季氏》)
孔子劝人学诗,劝人读书,学文。孔子要教他的儿子学诗、学礼,也就是要教他的儿子读书,学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
子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
这四教以文为先,自博而约。《述而》篇中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季氏》中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固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不学就不可能博文于古,而择善以从之。所以孔门之学决不废弃读书,所以必以古文为要务。
孔门之学,首重通习技艺、时务,读书博古。这是古今为学,通渲(义),即通行不变的道理。
二、谨守人际关系的规范即学于仁
学习仁而依于仁之学,不违背仁,依据仁德行事。《荀子·王制》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荀子所说的“群”相当于我们今天现在所说的团体、社会。荀子心中的社会是一个斗争的社会,跟孟子所谓的“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即仁爱人民又爱护万物,所讲不同。《孟子·滕文公》篇中孟子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輿皆得食于子。”孟子心中社会是一个互助的社会,提倡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爱护。
人道即学于仁,学人道,学为仁。郑玄解释“仁”,用现代俗语,相人偶,二人相亲切致意。《论语·述而》篇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成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秀的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孔子的依于仁之学即孔子学为仁。《述而》中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见,“依于仁之道” 是一辈子的事。
孔子论“学”,注重日常的人的实践注重学习为人,这是古今通行不变的准则。现在学习要功行、实践。孔子的文、行、忠、信不能偏废。宋代儒学偏“行”,清代篇“文”,西方学术宗教偏“行”,哲学、科学偏重“文”。孔子两方面都兼顾,孔学论“学”还是比较全面。“游艺,依仁”之学实际是一回事。学习做人一定要通艺,习艺也是仁道处事的一个重要部分,依靠艺处事。学文,也就是学为仁,也就是依于仁之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侍父、侍君也是学习为仁的道理。诗书、学文,也必须是通于学为仁之道。因此,“游艺,博文”都是学习为仁,也就是依于仁为学。对于仁道,为仁都要重视。依于仁,当于道没有不经过学习道、文之途径的。
三、遵循道德品行的准则即学于德
前面讲“游艺依仁”,实际上也是古今言学之通渲。致道据德也是孔门立学的要旨。《学而》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易经·乾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学习为人,也是据德之学,因此“游艺、依仁、据德”这三者,有人看作三个层次,实际上还是会融会通于一贯。 由此可见,如果不在性情上用功,那实际上学就等于没学。性情上如果不得利,纵使你夜以继日,博览群书,多才多艺,最终还是不算好学。性情上用功就是聚德之学,这就是孔子的聚德之学的真趣。《论语·阳货》中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论语》不称它为美德,而称为六言。六言只是我们人世间所公认的六种名目。 “愚、荡、贼、绞、乱、狂”也是来源于人性,而我们没有加以修养学习。去掉流弊,则人就有了美德。这六种叫做恶德。六言就是一种美德。《述而》中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不修养德行,不讲求学问,听到仁义的事而不照着去做,自己有了缺点而不去改正,是我的忧虑呀!孔子的忧愁不单单是没有学问,我国自古以来就把德放在前门把修德与讲学分开来说的,喜义改过,也是修德的事,也是讲学的事。虽然可以分,仍然还是互通的,现在我们的偏向往往注重学,而对德则不讲究。修德与讲学是联系的。
四、树立志向行为的目标即学于道
学习要有目的,有对象游于艺之学,以事与物为学之对象。依于仁之学,以仁与事为学之对象。据于德之学——以一己之心性,内德为学之对象。而孔门论学的最高阶段在志于道之学——以兼通并包括以上之三学,以物与事与人与己之心性之德之会通合一,融合凝聚成为一体为学之对象,就是我们所讲之道,所以至道之学实际上是以会通合一为对象,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子罕》篇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儒家道侧重道德,道家道侧重于宇宙本体。学习分为两个层次:向学,但未必知道适道。虽然他不知道至道,但不能说他不适学。而仅仅是说他对学习的要求要达到更高的水平。向学、适道中间隔了一个层次。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适道,要在某一学说上要有所追求。所以,夫子问礼于老耽,访乐苌弘,问官郯子学琴师襄。即哪一个人有什么善言善行足取都是我的老师。(学无常师)孔子的至道之学,游于学,依于仁,据之学,会通含一。至道之学贵在能思,思通就是至道之学的首要任务,思而且要通,强调要处理好思与学的关系。《卫灵公》篇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论学,虽然学、思并重,但两者也有一个本末先后,如果没有先,逐事具体之学就不可能有博综会通之思。又给我们特别的提出来,学和思先后的顺序。《子张》中子夏:“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依仁之学必须先博学,而后进之而能思,要先进思,这就是孔门论学重思的要旨。孔子论学一定要求于学以致思。但这种思考必须以学习为基础,学在前,思在后。
孔子就是与多学中以一以贯耳。一贯就是指的是积累既久,豁然贯通,或积久功深,言下顿悟,便涉禅解。顿悟指个人对环境中各事物之间关系突然产生有意识的深入了解。对事物的深入了解(禅解),所以一以贯耳是言予之多学,执一以贯通所闻。推此而求彼,得新而证故。执一,就是学思并进,交互为功。如果不是经过多学,则何来的此多贯。实际上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而不食” 的总结。
参考文献:
[1]胡安良.老庄语冰录[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05.
[2]胡安良.言语的内察与外观[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杨伯峻.论语译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北京大学.荀子[M].注释组:荀子新注 北京:中华书局,1979.
[6]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作者简介:姜同绚(1978-),女,辽宁锦州人,四川南充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