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学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具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是对国人影响最深的一种流派。“仁”是早期儒家学说的重心,从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概念到孟子的“恻隐之心仁也”的转变,简单说来应该是孔子的“仁爱”到孟子的“仁政”的一个发展的过程,而孔孟对于“仁”的理解的异同主要体现在伦理和政治两个方面。
关键词:仁;仁爱;恻隐之心;仁政
孔子的“仁者爱人”拉开了中国儒家学说关于“仁”的探索的序幕, “仁”可以说是其理论的中心,而在其去世百年后,孟子又重新举起“仁”的大旗,提出“恻隐之心仁也”的观念。孟子最推崇孔子,司马迁《史记》载:“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孟子通过对孔子"仁"的推演、对孔子事迹的述评和对孔子的高度评价,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奠定了孔子的圣人地位,同样也对“仁”作了一定的自我认识上的探索和阐述,渐成一家之言,“仁”内涵的改变也反映了从孔子到孟子思想发展的理论轨迹,揭示了孟子思想学说与孔子的深层面联系。而对于“仁”具体的理解,就属于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为之智”了(《易·系辞上》),孔子的“仁”强调人伦义务,希望人人尽职尽责,也就是主张“仁爱”,关注人的行为与价值;孟子继承与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仁”就成为对于人民的一种深切的同情和爱心德体现,发展成包括思想生活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这也就是孟子的“仁政”思想。孔孟在仁上既有一致之处、又有各自的区别所在。
仁是儒学的重要概念,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标准和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仁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它新的内涵,孔子《论语》中多说明仁的表现、适用范围,强调的是人性伦理;所有关于“仁”、“乐”的规范,都不过是施仁的一种手段,是“仁”这种人生至理得以达到的一种方式方法,即“仁为体,义、礼、智、信为用”;而孟子将孔子所倡导的仁者爱人思想和自己主张的“性本善”的理论用于现实的政治领域,把根源于血缘亲属关系中的仁爱原则引向对社会的仁德,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提出了“恻隐之心,仁也”的观念。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不忍之心”,孟子把道德的取向提升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问题,提出人的天然的“不忍”的本心是“仁”的开始,也就是仁的产生的必要条件,这就在思想上架构起了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基础。孔孟二人对“仁”的阐述不尽相同,这些阐述恰巧表现为二者之间的延续性和一致性;孔子虽然多次提到仁,但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孟子给出了仁的定义,这多少是对孔子思想的补充和丰富。孔子讲“仁者爱人”,亲人当然是自己的“仁”的首要对象(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孟子的恻隐之心作为本能的人之为人的一种爱,首先当然反映在对亲人的爱(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孔孟二人对“仁”不同的阐述在结构上有很大的重合性、互补性,即在伦理层面上的“仁”是一种递进的、互补的关系,而孔孟在社会政治方面对“仁”的不同阐述则体现两代圣人对施“仁”于天下的各自独特的体会。
牟宗三先生说,在中国传统的儒家哲学思想只有治道没有政道,所谓治道就是治权的道理,即有效地进行社会和政治管理的方法论原则,所谓的政道,就是政权的道理,就是证券的合法性问题,治道是运用的,而正道是架构的(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对于牟先生的鉴理不敢悉同(可能存在感悟功力尚浅以及理解偏差问题),我认为儒家思想关于正道的建构从孔(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孟(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开始萌芽,一直到秦末的“陈胜王”以及后来的西汉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君权神授,政权的合法性问题一直是王朝建立者所倚重的重要根基。中国儒家的政治思想历来注重的是内圣外王,我认为孔子的模式应是“内圣及外王”,是一种成之而反观的关系,是反思的、发散的;孟子则主张“内圣而外王”,是因果的;孔子认为“外王”最好的方法是先内圣,孟子则认为内圣是外王的必要条件,必须做到内圣才会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才有外王的权利,主宰之天才会降任于斯。
在外王学特别是治道的理论上“仁”的运用方面,孔子强调“仁德”和以礼治国,孟子突出强调其“民贵君轻”思想,要求君主“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孔子在政治上的仁爱是从君主的角度出发去关爱民众的一中思想,而孟子的仁政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即不忍人之心人有恻隐之心则君主要有不忍人之政,所以孟子的仁政思想要求君主体谢下民与民同乐,君主与民众是一种利害相同礼乐相融的关系;孔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在治道上如何实行“仁”的思想,都是“仁”的思想外延,是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理解与阐述。
参考文献:
[1]邵汉明.儒道人生哲学的总体比较[J].社会科学战线,1989.
[2]钱逊.中国古代人生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杜维明.人性与自我修养[M].北京: 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4]荣晋.儒道智慧与当代社会[M].中国三峡出版社,1996.
[5]庞朴等编.先秦儒家研究[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玄洪彤(1986-)男,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关键词:仁;仁爱;恻隐之心;仁政
孔子的“仁者爱人”拉开了中国儒家学说关于“仁”的探索的序幕, “仁”可以说是其理论的中心,而在其去世百年后,孟子又重新举起“仁”的大旗,提出“恻隐之心仁也”的观念。孟子最推崇孔子,司马迁《史记》载:“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孟子通过对孔子"仁"的推演、对孔子事迹的述评和对孔子的高度评价,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奠定了孔子的圣人地位,同样也对“仁”作了一定的自我认识上的探索和阐述,渐成一家之言,“仁”内涵的改变也反映了从孔子到孟子思想发展的理论轨迹,揭示了孟子思想学说与孔子的深层面联系。而对于“仁”具体的理解,就属于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为之智”了(《易·系辞上》),孔子的“仁”强调人伦义务,希望人人尽职尽责,也就是主张“仁爱”,关注人的行为与价值;孟子继承与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仁”就成为对于人民的一种深切的同情和爱心德体现,发展成包括思想生活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这也就是孟子的“仁政”思想。孔孟在仁上既有一致之处、又有各自的区别所在。
仁是儒学的重要概念,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标准和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仁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它新的内涵,孔子《论语》中多说明仁的表现、适用范围,强调的是人性伦理;所有关于“仁”、“乐”的规范,都不过是施仁的一种手段,是“仁”这种人生至理得以达到的一种方式方法,即“仁为体,义、礼、智、信为用”;而孟子将孔子所倡导的仁者爱人思想和自己主张的“性本善”的理论用于现实的政治领域,把根源于血缘亲属关系中的仁爱原则引向对社会的仁德,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提出了“恻隐之心,仁也”的观念。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不忍之心”,孟子把道德的取向提升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问题,提出人的天然的“不忍”的本心是“仁”的开始,也就是仁的产生的必要条件,这就在思想上架构起了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基础。孔孟二人对“仁”的阐述不尽相同,这些阐述恰巧表现为二者之间的延续性和一致性;孔子虽然多次提到仁,但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孟子给出了仁的定义,这多少是对孔子思想的补充和丰富。孔子讲“仁者爱人”,亲人当然是自己的“仁”的首要对象(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孟子的恻隐之心作为本能的人之为人的一种爱,首先当然反映在对亲人的爱(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孔孟二人对“仁”不同的阐述在结构上有很大的重合性、互补性,即在伦理层面上的“仁”是一种递进的、互补的关系,而孔孟在社会政治方面对“仁”的不同阐述则体现两代圣人对施“仁”于天下的各自独特的体会。
牟宗三先生说,在中国传统的儒家哲学思想只有治道没有政道,所谓治道就是治权的道理,即有效地进行社会和政治管理的方法论原则,所谓的政道,就是政权的道理,就是证券的合法性问题,治道是运用的,而正道是架构的(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对于牟先生的鉴理不敢悉同(可能存在感悟功力尚浅以及理解偏差问题),我认为儒家思想关于正道的建构从孔(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孟(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开始萌芽,一直到秦末的“陈胜王”以及后来的西汉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君权神授,政权的合法性问题一直是王朝建立者所倚重的重要根基。中国儒家的政治思想历来注重的是内圣外王,我认为孔子的模式应是“内圣及外王”,是一种成之而反观的关系,是反思的、发散的;孟子则主张“内圣而外王”,是因果的;孔子认为“外王”最好的方法是先内圣,孟子则认为内圣是外王的必要条件,必须做到内圣才会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才有外王的权利,主宰之天才会降任于斯。
在外王学特别是治道的理论上“仁”的运用方面,孔子强调“仁德”和以礼治国,孟子突出强调其“民贵君轻”思想,要求君主“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孔子在政治上的仁爱是从君主的角度出发去关爱民众的一中思想,而孟子的仁政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即不忍人之心人有恻隐之心则君主要有不忍人之政,所以孟子的仁政思想要求君主体谢下民与民同乐,君主与民众是一种利害相同礼乐相融的关系;孔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在治道上如何实行“仁”的思想,都是“仁”的思想外延,是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理解与阐述。
参考文献:
[1]邵汉明.儒道人生哲学的总体比较[J].社会科学战线,1989.
[2]钱逊.中国古代人生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杜维明.人性与自我修养[M].北京: 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4]荣晋.儒道智慧与当代社会[M].中国三峡出版社,1996.
[5]庞朴等编.先秦儒家研究[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玄洪彤(1986-)男,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