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料库方法注重实证研究,强调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言研究方法。文章分析了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回顾了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同时展望了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语料库;研究方法;翻译研究
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语料库方法以真实存在的语言实践为基础,强调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言研究方法。近年来,利用语料库方法进行的翻译研究成为热点,文章分析了语料库研究方法,回顾了基于语料库法的翻译研究成果,并展望了翻译语料库研究的发展前景。
一、语料库研究方法
语言研究历来重视语言材料的充分收集、整理和分析。根据语言材料的采集和使用途径,现代语言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内省法(introspection approach)、诱导法(elicitation approach)和语料库研究法(corpus-based approach)。
内省法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天生的,研究者本人的语感和直觉是语言现象是否合乎语法、有无歧义的权衡尺度。内省法根据少数的语言事实提出某种规则和原则,强调语言的无限生成能力,研究对象既包括实际使用的句子,也有语言学家虚构的句子。但内省法脱离了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忽视了语言的社会属性,遭到语言学家的质疑。
诱导法是一种社会调查方法。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采用实地或问卷调查的方式,诱导受试者对句子或句子中某个成分做出判断。诱导法把语言看作交际的工具,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研究对象为实际使用的语言。但这种方法易受调查规模、受试者的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语料库研究法也是一种着眼于语言运用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依靠计算机操作存储系统和相关软件,收录不受外界影响的真实语言材料,基本手段是概率统计。在广泛收集语料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语言运用的概率信息,之后以概率信息为指导,分析真实的语言材料。其具体操作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以语料库为基础的(corpus-based)研究方法和受语料库驱动的(corpus-driven)研究方法。前者旨在通过语料库提供的大量真实语言实例去证实或证伪现有的语言学理论。这种方法将语料看作理论的辅助材料,可能造成语料的片面使用。后者强调摆脱现有理论的束缚,开放的研究语料,旨在发现能够全面反映真实语言使用规律的新理论。语料库研究的优势在于:以语料库为分析研究的基础,研究结果具有可重复性及可验证性;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快速、准确和复杂的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解释力较强。
二十世纪50年代末,夸克等人广泛收集当时的通用英语语篇材料,率先建立了英语语法研究的语料库。此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语料库的规模逐渐增大、功能日益增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1983年建成的LOB语料库(Lancaster-Oslo-Bergen Corpus),1987年Sinclair 主持建设的COBUILD语料库,1989年建成的BNC(British National Corpus)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逐渐兴起。
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方法
传统的翻译研究是以原始文本为参照,以忠实程度为取向,主要探讨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对应关系。语料库应用于翻译研究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末期,主要是作为一种工具,进行语言对比和翻译批评方面的研究。1993年,Mona Baker发表“语料库语言学和翻译研究:启示与应用”一文,倡导用语料库方法研究翻译,标志着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方法的正式诞生。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本质上其实是描写翻译研究和语料库语言学的结合。一方面其借鉴了语料库语言学的基本方法,包括语料收集、语料标注、语料检索和统计分析等。另一方面,其继承了描写翻译学的特点,重视翻译规范的研究,试图探索翻译的普遍特征。语料库方法应用于翻译领域主要是“对大量实际存在的翻译语料和具有对应或类比关系的双语语料进行观察和数据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翻译本质和翻译现象等问题的理论假设,或论证有关假设” 。目前,翻译研究与语料库相结合已经得到学界的认可,成为描写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式。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翻译语料库的设计与研发
1995年,Baker领导的团队建成了第一个专门针对翻译研究的语料库——翻译英语语料库(Translational English Corpus, TEC)。之后,各国相继建成了许多大型的语料库。我国的翻译语料库建设开始较晚,目前建成的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建立了“通用汉英平行语料库”,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联合开发了“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
2. 翻译共性研究
Mona Baker基于语料库提出了翻译共性的概念,认为翻译文本具有特定的语言特征,这一特征是由翻译活动的特殊性形成的,与翻译中两种语言的影响无关。这些共性包括:显化、消除歧义和简化、合乎语法性、避免重复、超额再现目的语特征以及特定的语言类型分布模式。之后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平均句长、类符/型符比、词汇密度等方面。
自Mona Baker提出翻译共性的假设以来,众多的学者利用翻译语料库对相关假设进行验证,发现了许多支持翻译共性的证据。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生Wallace Chen(2006)基于自建的英汉平行语料库,考察了翻译汉语文本中连接词的应用,发现翻译文本中连接词的使用比汉语原创文本频繁。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界也发现了与翻译共性相矛盾的证据。如Jacobus Marais & Jacobus A Naude(2007)考察了南非原创文本和一字英语的翻译宗教文本的搭配,发现翻译文本的类符、型符比、平均句长以及固定搭配的使用频率均高于原创文本,与翻译共性中的简化和显化假设不符。同时,新的翻译共性假设不断提出。 3. 翻译规范研究
翻译规范是“译者在具体时间或社会文化环境中所作出的规律性和习惯性的选择”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规范研究,以大量文本语料为基础,能够更好的描写和分析翻译文本外因素,如翻译情景、译者文化背景、语言对分布等因素对于翻译的影响。Overas调查了翻译英语和翻译挪威语语料的显化趋势,试图通过分析翻译语言具体特征,阐述文学翻译规范。Jeremy Munday基于语料库分析了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的词频数据及语境共现信息,试图考察译者选择文本时所遵循的翻译规范。
4. 译者风格研究
Baker提出译者文体(the translator’s style)这一概念,指出译者文体风格“如同人的指纹一样,是语言的或非语言的个性特征”。认为译者有其偏爱的语言表达方式,同一译者的文本在词频、句式、行文结构上会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分布特征。Baker自己就曾运用TEC中的语料查查英语文学翻译者Peter Bush和Peter Clark的语言偏好。并且证明Bush译文风格较为灵活,而Clark的译文风格较为稳定,且后者的译文更加简洁。
5. 翻译教学与译者培训
翻译语料库同时为译者和翻译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地工作平台和参考工具。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和译者培训可以突破传统教学及培训材料的局限,提供丰富、生动、权威的翻译实例,同时可以提供出处,供有兴趣的师生和译员参考。
三、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应用前景
语料库翻译研究在汲取语料库语言学、描写译学及统计科学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虽然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在技术层面、研究方法、研究广度等方面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局限,但该领域融入与语料库研究方法,将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王克非.语料库翻译学——新研究范式[J]. 中国外语,2006(3).
[4]胡开宝.语料库翻译学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作者简介:邓 睿(1980-),女,汉族,陕西咸阳人,西藏民族学院外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旅游英语教育。)
关键词:语料库;研究方法;翻译研究
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语料库方法以真实存在的语言实践为基础,强调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言研究方法。近年来,利用语料库方法进行的翻译研究成为热点,文章分析了语料库研究方法,回顾了基于语料库法的翻译研究成果,并展望了翻译语料库研究的发展前景。
一、语料库研究方法
语言研究历来重视语言材料的充分收集、整理和分析。根据语言材料的采集和使用途径,现代语言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内省法(introspection approach)、诱导法(elicitation approach)和语料库研究法(corpus-based approach)。
内省法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天生的,研究者本人的语感和直觉是语言现象是否合乎语法、有无歧义的权衡尺度。内省法根据少数的语言事实提出某种规则和原则,强调语言的无限生成能力,研究对象既包括实际使用的句子,也有语言学家虚构的句子。但内省法脱离了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忽视了语言的社会属性,遭到语言学家的质疑。
诱导法是一种社会调查方法。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采用实地或问卷调查的方式,诱导受试者对句子或句子中某个成分做出判断。诱导法把语言看作交际的工具,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研究对象为实际使用的语言。但这种方法易受调查规模、受试者的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语料库研究法也是一种着眼于语言运用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依靠计算机操作存储系统和相关软件,收录不受外界影响的真实语言材料,基本手段是概率统计。在广泛收集语料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语言运用的概率信息,之后以概率信息为指导,分析真实的语言材料。其具体操作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以语料库为基础的(corpus-based)研究方法和受语料库驱动的(corpus-driven)研究方法。前者旨在通过语料库提供的大量真实语言实例去证实或证伪现有的语言学理论。这种方法将语料看作理论的辅助材料,可能造成语料的片面使用。后者强调摆脱现有理论的束缚,开放的研究语料,旨在发现能够全面反映真实语言使用规律的新理论。语料库研究的优势在于:以语料库为分析研究的基础,研究结果具有可重复性及可验证性;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快速、准确和复杂的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解释力较强。
二十世纪50年代末,夸克等人广泛收集当时的通用英语语篇材料,率先建立了英语语法研究的语料库。此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语料库的规模逐渐增大、功能日益增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1983年建成的LOB语料库(Lancaster-Oslo-Bergen Corpus),1987年Sinclair 主持建设的COBUILD语料库,1989年建成的BNC(British National Corpus)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逐渐兴起。
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方法
传统的翻译研究是以原始文本为参照,以忠实程度为取向,主要探讨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对应关系。语料库应用于翻译研究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末期,主要是作为一种工具,进行语言对比和翻译批评方面的研究。1993年,Mona Baker发表“语料库语言学和翻译研究:启示与应用”一文,倡导用语料库方法研究翻译,标志着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方法的正式诞生。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本质上其实是描写翻译研究和语料库语言学的结合。一方面其借鉴了语料库语言学的基本方法,包括语料收集、语料标注、语料检索和统计分析等。另一方面,其继承了描写翻译学的特点,重视翻译规范的研究,试图探索翻译的普遍特征。语料库方法应用于翻译领域主要是“对大量实际存在的翻译语料和具有对应或类比关系的双语语料进行观察和数据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翻译本质和翻译现象等问题的理论假设,或论证有关假设” 。目前,翻译研究与语料库相结合已经得到学界的认可,成为描写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式。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翻译语料库的设计与研发
1995年,Baker领导的团队建成了第一个专门针对翻译研究的语料库——翻译英语语料库(Translational English Corpus, TEC)。之后,各国相继建成了许多大型的语料库。我国的翻译语料库建设开始较晚,目前建成的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建立了“通用汉英平行语料库”,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联合开发了“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
2. 翻译共性研究
Mona Baker基于语料库提出了翻译共性的概念,认为翻译文本具有特定的语言特征,这一特征是由翻译活动的特殊性形成的,与翻译中两种语言的影响无关。这些共性包括:显化、消除歧义和简化、合乎语法性、避免重复、超额再现目的语特征以及特定的语言类型分布模式。之后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平均句长、类符/型符比、词汇密度等方面。
自Mona Baker提出翻译共性的假设以来,众多的学者利用翻译语料库对相关假设进行验证,发现了许多支持翻译共性的证据。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生Wallace Chen(2006)基于自建的英汉平行语料库,考察了翻译汉语文本中连接词的应用,发现翻译文本中连接词的使用比汉语原创文本频繁。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界也发现了与翻译共性相矛盾的证据。如Jacobus Marais & Jacobus A Naude(2007)考察了南非原创文本和一字英语的翻译宗教文本的搭配,发现翻译文本的类符、型符比、平均句长以及固定搭配的使用频率均高于原创文本,与翻译共性中的简化和显化假设不符。同时,新的翻译共性假设不断提出。 3. 翻译规范研究
翻译规范是“译者在具体时间或社会文化环境中所作出的规律性和习惯性的选择”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规范研究,以大量文本语料为基础,能够更好的描写和分析翻译文本外因素,如翻译情景、译者文化背景、语言对分布等因素对于翻译的影响。Overas调查了翻译英语和翻译挪威语语料的显化趋势,试图通过分析翻译语言具体特征,阐述文学翻译规范。Jeremy Munday基于语料库分析了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的词频数据及语境共现信息,试图考察译者选择文本时所遵循的翻译规范。
4. 译者风格研究
Baker提出译者文体(the translator’s style)这一概念,指出译者文体风格“如同人的指纹一样,是语言的或非语言的个性特征”。认为译者有其偏爱的语言表达方式,同一译者的文本在词频、句式、行文结构上会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分布特征。Baker自己就曾运用TEC中的语料查查英语文学翻译者Peter Bush和Peter Clark的语言偏好。并且证明Bush译文风格较为灵活,而Clark的译文风格较为稳定,且后者的译文更加简洁。
5. 翻译教学与译者培训
翻译语料库同时为译者和翻译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地工作平台和参考工具。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和译者培训可以突破传统教学及培训材料的局限,提供丰富、生动、权威的翻译实例,同时可以提供出处,供有兴趣的师生和译员参考。
三、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应用前景
语料库翻译研究在汲取语料库语言学、描写译学及统计科学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虽然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在技术层面、研究方法、研究广度等方面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局限,但该领域融入与语料库研究方法,将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王克非.语料库翻译学——新研究范式[J]. 中国外语,2006(3).
[4]胡开宝.语料库翻译学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作者简介:邓 睿(1980-),女,汉族,陕西咸阳人,西藏民族学院外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旅游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