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无论是从国家的基础教育层面还是从学科标准层面,都旨在促使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信息技术学科必须达到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双重培养的课程目标。
一、重视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不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 它需要与教师的教育教学相融合, 并且要在教师教学的实践中得以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1. 加大对教师人文素养的重视, 适量增加人文知识和人文情感的培训。例如加大对教师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培训比例, 丰富人文知识的培训形式和内容, 不断提升教师审美情趣和艺术精神, 丰富教师的人文情感。
2. 转变观念教师 坚持以人为本,以学定教。教师要深化教学理论的学习, 改变以往教学中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学生个人价值的观念, 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个体价值的发展为核心开展教学。
二、立足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营造良好的人文素养的氛围
良好人文素养氛围的营造,无疑离不开由人文思维的引领,依托丰富的人文知识支撑,形成有内涵的人文思想。立足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从下面三个维度来营造良好的人文素养的氛围。
1. 人文思维引领,创设教学环节。研究过程中信息技术课,坚持以“情景导入—实践探究—总结评价”进行教学设计。在设计教学环节中,除了具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过程以外,更注重以人为本,结合知识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驱动问题的导入,引发思考,引导学生的实践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的目标。
2.充分挖掘教材知识点,开展以人文知识为主题活动的教学任务。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认真研究和分析教材,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合理有效的重组本年段的知识点。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联系,融入人文知识为主题活动的教学任务。
3. 营造人文思想的教学评价。课堂教学中学生先从创设的情境中进入学习,接着驱动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这个过程无疑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培养;再到实践探究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可视化的过程;最后的总结评价过程正是检验学生思维方式和促进思维方式提升的阶段。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实施中,利用网络平台学生的作品可以直接展示。如基于WORD、WPS技術,制作的电子板报等。
在总结评价环节,学生作品评价标准中的人文性、科学性、艺术性和综合性等,在自评、生生评、师生评和总评多下,将教学的思维融入了人文素养的培养中,形成了多层次的评价体系。
三、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实施的成效
(一)促动了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
1. 促进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在项目研究开展前,教师就能够较好的完成本职工作。教师的观念没有转变,只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层面。研究进行中不断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要求教师不断地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更多的是基于对自身人文素养如何提升的思考。教师旧有的和固化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不断发生着改变,教师开始关注自身的人文知识的丰富,不断提升自己审美情趣和艺术精神, 丰富自身的人文情感。
2. 教学方式的改变。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仅是外源性的,教学系统的要素如教学的目标,过程内容的变化引发教学方式的直接变革。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联系,融入人文知识为主题活动的教学任务。
(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技能应用的能力得到了双重提升
依据有效的人文素养实施策略,通过行动研究可以发现,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层面上均得到了比较好的提升,在融入人文知识为主题活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面貌得到了改变。将人文素养培养融入课程教学中,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到达到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人文素养与技术应用的双重培养。
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和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作为教育工作,现在看到的只是学生在一个阶段,或者一段时间发生的改变,我们更需把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当作一个长期的重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等因素,需要全方位的关怀,不只是限于一个学科教学,需要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需要社会各级各层形成人文环境。
责任编辑罗峰
一、重视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不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 它需要与教师的教育教学相融合, 并且要在教师教学的实践中得以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1. 加大对教师人文素养的重视, 适量增加人文知识和人文情感的培训。例如加大对教师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培训比例, 丰富人文知识的培训形式和内容, 不断提升教师审美情趣和艺术精神, 丰富教师的人文情感。
2. 转变观念教师 坚持以人为本,以学定教。教师要深化教学理论的学习, 改变以往教学中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学生个人价值的观念, 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个体价值的发展为核心开展教学。
二、立足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营造良好的人文素养的氛围
良好人文素养氛围的营造,无疑离不开由人文思维的引领,依托丰富的人文知识支撑,形成有内涵的人文思想。立足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从下面三个维度来营造良好的人文素养的氛围。
1. 人文思维引领,创设教学环节。研究过程中信息技术课,坚持以“情景导入—实践探究—总结评价”进行教学设计。在设计教学环节中,除了具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过程以外,更注重以人为本,结合知识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驱动问题的导入,引发思考,引导学生的实践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的目标。
2.充分挖掘教材知识点,开展以人文知识为主题活动的教学任务。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认真研究和分析教材,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合理有效的重组本年段的知识点。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联系,融入人文知识为主题活动的教学任务。
3. 营造人文思想的教学评价。课堂教学中学生先从创设的情境中进入学习,接着驱动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这个过程无疑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培养;再到实践探究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可视化的过程;最后的总结评价过程正是检验学生思维方式和促进思维方式提升的阶段。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实施中,利用网络平台学生的作品可以直接展示。如基于WORD、WPS技術,制作的电子板报等。
在总结评价环节,学生作品评价标准中的人文性、科学性、艺术性和综合性等,在自评、生生评、师生评和总评多下,将教学的思维融入了人文素养的培养中,形成了多层次的评价体系。
三、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实施的成效
(一)促动了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
1. 促进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在项目研究开展前,教师就能够较好的完成本职工作。教师的观念没有转变,只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层面。研究进行中不断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要求教师不断地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更多的是基于对自身人文素养如何提升的思考。教师旧有的和固化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不断发生着改变,教师开始关注自身的人文知识的丰富,不断提升自己审美情趣和艺术精神, 丰富自身的人文情感。
2. 教学方式的改变。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仅是外源性的,教学系统的要素如教学的目标,过程内容的变化引发教学方式的直接变革。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联系,融入人文知识为主题活动的教学任务。
(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技能应用的能力得到了双重提升
依据有效的人文素养实施策略,通过行动研究可以发现,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层面上均得到了比较好的提升,在融入人文知识为主题活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面貌得到了改变。将人文素养培养融入课程教学中,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到达到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人文素养与技术应用的双重培养。
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和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作为教育工作,现在看到的只是学生在一个阶段,或者一段时间发生的改变,我们更需把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当作一个长期的重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等因素,需要全方位的关怀,不只是限于一个学科教学,需要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需要社会各级各层形成人文环境。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