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洛曼的悲剧人生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a_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密勒的代表作之一《推销员之死》表现了推销员威利·洛曼一生追求美国梦、最终却自杀身亡的人生悲剧。剧中威利与周围环境和他人相处的种种不可调和矛盾直接致使威利走上了自杀绝路。
  [关键词]密勒 《推销员之死》 生态批评“人类中心主义”二元对立
  
  阿瑟·密勒(Arthur Miller)是二战后美国著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被公认为战后美国戏剧的杰作,曾经荣获普利策等奖项。在这部戏剧中,阿瑟·密勒描绘了推销员威利·洛曼寻求财富、地位未果,攫取美国梦失败,最终自杀身亡的悲剧。向观众展示了美国社会中下层人物的悲剧生活。评论界普遍认为,这部现代悲剧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是对普通美国人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的揭露与抨击。然而,假如我们换个视角审视这部剧作,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深邃的生态启示。本文拟从生态批评视角出发,详尽剖析《推销员之死》所展现的“人类中心主义”制约之下的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不和谐关系,揭示造成威利·洛曼悲剧人生的原因,并进而探求该部戏剧给予我们的生态启示。
  
  一、以解构“人类中心主义”为目标的生态批评
  
  著名生态思想家唐纳德·沃斯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于自然的影响。”另一位生态批评家雷切尔·卡森认为,生态危机最主要的根源就是支配了人类意识和行为数千年之久的人类中心主义。人类社会进入工业革命时期以来。“人类中心主义”迅速膨胀.并逐渐成为主导人类思维的认知模式与价值取向。在“人类中心主义”认知标准的制约下,人类将自己摆在自然界中心位置,使自己凌驾于自然界万物之上,并进而将人类与自然、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视作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控制与被控制的二元对立关系。因此,人们理所当然、肆无忌惮地牺牲自然环境和他人利益,谋取自身的短暂发展。然而。不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越来越不能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建立在自我利益之上的人际关系日渐淡漠,沦为物质利益的奴隶。这一切严重地阻碍甚至威胁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迫使人类开始反省自我,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生态批评正是在这种反省和反思中出现的一种批评思潮。它将批评的视野扩展到文学之外的世界,着眼于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关系,试图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通过对文学作品文本的解读来重新审视整个人类文化,质疑、反思、批评、解构导致环境恶化和生存危机的思想根源——人类中心主义,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帮助人类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制约,重新构建全新的生态价值观,敬畏自然,尊重他人,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和谐共存与发展。
  《推销员之死》描写了一个普通旅行推销员威利·洛曼悲惨的人生经历。密勒笔下的威利是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小人物,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制约下,身处拥挤的城市与不断恶化的生存环境,面对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对立,威利不可避免地走向自杀身亡的悲剧结局。以下笔者将从生态批评视角出发。对剧中威利的生存环境、人际关系这两个方面展开具体分析,揭示威利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导之下是如何将自我与自然、与他人严重对立,从而进一步走向悲剧结局的。
  
  二、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悲剧
  
  在《推销员之死》中我们看到,威利·洛曼在事业上毫无建树,生活质量每况愈下。他一方面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极为不满,另一方面则对推销员这份工作尚存幻想。幻想凭借勤奋工作有朝一日实现自己发财成名的“美国梦”。这种不满与幻想反映了威利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控制下,将人与自然对立的思维模式,正是这种思维模式造成他自己的悲剧人生。
  在这部剧第一幕第一场中,威利长途跋涉推销产品,身心疲惫地回到家中,与妻子林达谈起他对往昔美好环境的向往。通过他们的对话,我们得知威利的居住环境在几十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我越来越惦记那些日子了,林达。这个季节该是丁香和紫藤开花了,然后是牡丹,还有黄水仙。这间屋里多么香啊!”而如今。阳光进不来,种什么也不长”。他们的对话告诉我们几十年来。随着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交通工具增加,空气污染加重。都市化、商业化逐步吞噬着美好的自然环境。在与妻子林达的对话中,威利流露出对昔日与鲜花为邻的居住环境的深切怀念和对目前状况的强烈不满。但是,威利对改变现状无能为力,只能以在小小的自家花园种菜的方式聊以慰藉,表现自己对回归自然、与之和谐相处的渴望。
  然而,尽管威利潜意识里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支配下,他的生态价值观严重扭曲。他不仅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而且企图凌驾于自然之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取自身的发展。西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一方面强调个人的重要性、主体性与优先权:另一方面将自然摆到从属的地位。使自然在人类的世界中“缺席”、“不在场”人类可以“命令自然”、“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为“自然立法”为了眼前的利益,人类肆无忌惮地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致使自然环境不断恶化,不能继续为人类发展提供足够的自然物质基础,并最终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阻碍,反过来造成人类自身的悲剧o《推销员之死》中的威利就是这样一个被“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支配着的典型。虽然威利一再埋怨道,“就是人多了!这个国家就要毁在这上头!人口失去了控制。竞争激烈得叫人发疯!”但他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这失去控制的人口的一份子,也在发疯般地参与着竞争。为了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生存下去,六十多岁的威利仍然开着车到处推销,以高昂的斗志参与竞争,为自己的住房、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奋斗。他曾经这样抱怨自然环境的恶化:“把脖子抬断了也看不到一颗星星”、到处都是“砖墙、窗户……”,然而,最后他却不惜以自杀换取保险金,为家人买下“砖墙、窗户”堆砌起来的房子,以使他们在这个拥挤不堪的城市拥有立足之地。威利将自己置于自然的对立面。试图通过征服自然来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必然导致自己人生的毁灭。正如林达在威利的葬礼上所说的那样。“威利,我今天付清了房子最后一期款项。今天付清的,亲爱的。可是家里没有人了。”在全剧的结尾,灯光渐暗的舞台上空无一人,只看见“……这所房子的公寓大楼的无情的高层建筑变得轮廓格外清楚——”这一结局蕴含这深刻的生态启示。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支配下。威利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试图征服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结果不仅饱尝环境恶化带来的苦果。而且最终造成自己的生存悲剧。
  透过威利的悲剧人生,我们看到的是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生存空间。在这种环境下 生存本身就是一种悲剧,而人类自己却又是这出悲剧的导演。威利的悲剧在警示我们: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发展最终导致人类自身的灭亡。
  
  三、人与他人二元对立的思想
  
  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支配下,人类的生态价值观严重扭曲。与自然相处极不和谐。不仅如此,“人类中心主义”的认知标准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也直接影响到人与他人相处的伦理价值取向。“人类中心主义”的一个主要内容即“个人中心主义”。个人将自我利益凌驾于除自我之外的其他一切事物之上,强调个人存在的重要意义。在这种价值取向的支配下,人们注重个人在物质上的高度享受,不惜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来满足自身对于奢侈生活的追求。这种追求势必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无法和谐相处。在《推销员之死》中我们看到,威利也是一个深受“个人中心主义”浸染的人。与剧中其他人物之间充满对立与矛盾。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与老板霍华德、儿子比夫之间严重的对立冲突。霍华德将威利解雇,使威利失去了赖以养家糊口的工作:而比夫拒绝把威利“五百万美元的主意”付诸实践,没有帮助威利实现他毕生追求的发财梦。这种不和谐、矛盾重重的人际关系亦是造成威利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一。
  和威利一样,他的老板霍华德也处于“个人中心主义”的支配之下,伦理取向扭曲。霍华德只顾为自己追求奢侈的生活,对属下的员工却冷酷无情。当威利走投无路去公司要退休金时,霍华德正沉迷于“一辈子都没见过的”、“才卖一百五十块”的钢丝录音机,丝毫没有察觉到老员工威利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对于威利的请求,他一本正经地强调“亲是亲,财是财”、“可这买卖,谁都得凭本事吃饭。”而当威利搬出尊敬、义气、有恩必报等等理由时,他表现得十分不耐烦甚至是厌恶。最终把威利一个人撇在办公室里,自己一走了之。在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体系中,人们之间感情淡漠,所有的考虑最终都归结于金钱利益。在霍华德看来,威利已经不再具有为自己挣得任何利润的能力,便把他当作废物,扔到垃圾堆里。所以,他不顾情面,冷酷地拒绝威利的请求,使得威利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手段,一只脚踏入了死亡的深渊。
  透过生态批评视角审视霍华德与威利,不难发现这两个命运截然不同的人物的共同性:他们都受到“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控制。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们不惜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的物质追求。在剧中,霍华德将推销不出产品的老员工威利解雇。他的冷酷自私不念旧情将威利推向死亡的边缘。而威利表面看似他人物质利益的牺牲品。然而究其一生不难看出,他的行为同样为“人类中心主义”所左右,他把别人视作自我发展的铺路石,千方百计地盘算着如何向霍华德提出更高的养老报酬,算计着怎样使比夫的前老板奥利弗为自己的发财梦埋单,为了挣大钱与女顾客偷情。总之,威利将自己与他人的利益相对立,试图把自我利益凌驾干他人之上,结果与霍华德、与自己周围的其他人无法和谐相处。从而导致了自己不可避免的悲剧人生。
  威利与儿子比夫的冲突则是两种价值观冲突的具体体现。威利深受“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而比夫逐渐摆脱父亲威利思想中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与羁绊,与大自然越走越近,最终建立了一种与自然亲近的价值观。他的这种思想发展脉络在剧中有多处具体体现。在剧开场不久他与哈皮的对话中,比夫心事重重,语气低沉。但当他提及在农场上工作的日子时,情绪越来越兴奋。语气越来越轻快:“我现在干活的那个农场……看着一匹母马带着新生的小马驹,没有比这个更启发人,没有比这更美了。而且现在那里天气凉爽,你明白吗?德克萨斯现在可凉快了,而且是春天。”在剧的第二幕中,比夫在自己先前的老板奥利弗的高层办公室里感到无比郁闷与压抑,一口气冲下十一层楼,站在大楼中间的空地往外望去:“……看到了天。我看见了我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喜欢的东西。”按照密勒的描写,楼顶上空的这一片蓝天帮助比夫彻底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其实我想干的活就在外面,只要我敢说,我看清了我自己是什么人!”由此可见。是美丽和谐的大自然引导比夫认清自己,摒弃威利的价值观念和他所追求的生活方式,转而构建起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解构了长期支配人类思维模式的“人类中心主义”,打破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使得比夫明确认识到作为人类的一员应当对自然承担的责任,决心回到大自然中,重建自己与自然整体的和谐、稳定、生死与共的密切关系,在这种重建之中实现真正的自我。
  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支配下,威利渴望有朝一日获得物质上的成功。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在大半生苦苦奋斗却一无所获之后,他转而将这一不切实际的梦想寄托在比夫身上。然而,比夫在屡遭挫败后转而奉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念,不仅拒绝帮助威利实现他的“美国梦”,而且站到了威利的对立面,与他发生了一次次激烈的争执。这样。威利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他在绝望中走上了自杀的不归路,结束了自己悲剧的一生。笔者认为,通过威利的悲剧结局。《推销员之死》展现了“个人中心主义”之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破坏作用,预示着人与人的不和谐关系势必将人类引向死亡归途。
  
  四、《推销员之死》的生态启示
  
  在《推销员之死》中,密勒描写了威利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与努力,但更多地表现了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支配之下。威利与外部环境、与他人的不和谐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二元对立所造成的威利的悲剧人生。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威利自杀前曾在幻觉中与哥哥本有一段对话。本劝威利与他一道前往原始森林去寻找钻石。威利追随哥哥的幻影冲出家门,撞车身亡。表面上看,威利是自杀的,实质上却是威利在内心深处追随哥哥前去征服原始森林,实现他一生未遂的发财梦,结果却断送了自己的生命。这里,剧中用了“征服”(crack)这个词,显然是具有讽刺暗喻之意的。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支配下,威利试图“征服”自然。然而他却被自然所征服、所毁灭。这昭示着人类不可能征服和控制自然,人类对自然的不敬,最终只能导致人类自身的悲剧结局。因而,只有放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尊重自然、尊重他人,万事万物和谐相处,才能避免威利的悲剧——这就是《推销员之死》给予我们的生态启示。
其他文献
摘要:小说《嘉莉妹妹》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正处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的美国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利害关系。揭示了当时人的本质——人性与兽性的矛盾与统一。  关键词:《嘉莉妹妹》 人性与兽性    一、小说简介    主人公嘉莉妹妹出身在美国西部的农村,家境贫寒,但虚荣心很强,向往城市的富裕生活。她到芝加哥投奔姐姐、姐夫找工作,但迎接她的却是失业和疾病。这时商业推销员杜洛埃看中了她,与她同居。不久,酒吧经
摘要 中国电影最早借助文明戏的经验拉开了“影子戏”的演出大幕,随着经验的增加,它必然积蓄着挣脱舞台束缚的冲动,找寻作为“电影”的本体存在。20世纪30年代,以新电影人、青年创作者为代表的“新兴电影”创作群体展开了对电影机械本性和艺术特性的新一轮探索。这次现代化的推进既是20年代工作的延续,又是电影观念和艺术创作的一次跨越性的提升。  关键词 现代性 电影本体 机械本性 字幕 镜语    按照韦伯的
[摘要] 纵观冯小刚电影史上具有改编意义的六部影片,我们发现在抛弃语言、演员等外在形式的背后,都有着一个以“梦”与“缺席”所建构的问题电影的叙事手法。但梦终究是梦,我们在获取—种精神上的补偿的同时,也应该反思梦之所成的原因,检视自身及周边人们的行为,进而追求一种现实的补偿与完满。而这也许正是冯小刚之所以呆取这种以“梦”与“缺席”作为张力结构的叙事手法的深层原因与希望所在。  [关键词] 冯小刚 改
[摘要] 如果说电视纪录片《中国侏罗纪公园》在中国纪录片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无外乎其对主题的先行、独特的叙事视角、思维的前瞻性等有意识地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运用。本文仅从学理角度试图解读和阐释《中国侏罗纪公园》在“另类意义”层面上的成功轨迹。  [关键词] 纪录片 主题先行 叙事视角 思维的前瞻性    由中国视协的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共遵义市委宣传部、遵义电视台
恒古 陈湖心 摄心梦 陈湖心摄承载 陈湖心摄  早在人类出现在这个星球之前,造物主已经为大地绘制出自然的纹理,凝视这些纹理,你会发现其中藏匿着太多的神奇与瑰丽,那是一个幽深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世界。与我们常见的七彩丹霞照片不同,陈湖心并没有强调张掖七彩丹霞地貌的恢宏和绚丽的色彩,而是选取了山峦的局部,用线条来解读地貌的语言,用曝光来控制情绪的变化,用色彩来讲述个人的情感。形成了耐人寻味的“大地密语”
凈土 陈杰 摄  大自然的构成是无意的,而摄影者的构成都饱含某种情和意,正因如此,摄影作品的形象才不是生活的翻版,而是艺术的升华。《净土》采用较低的视角,以水流作为前景,衬托出林木的幽静与山峰的宏伟;《满载而归》以海带养殖和收获作为主题,人与环境相得益彰;《世外桃源》盛开的桃花在雪山、白云、碧草的映衬下格外醒目;《高山湖泊》以丰富的层次表现出赛里木湖的细节与氛围;《牧归》以俯视视角和浅淡的影调构建
摘要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以女性的视角描绘了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南方社会生活及战后重建,在小说中赋予女性中心地位,小说塑造了一个爱憎鲜明敢作敢为却又让人褒贬相加的“乱世佳人”郝思嘉的形象,体现了浓郁又复杂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 《飘》 郝思嘉 女性意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废奴运动和女性主义运动对美国南方文化传统产生了巨大冲击,部分妇女开始觉悟,在生活、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上要
《乡村公路和三叶杨》是1960年代后期罗伯特·亚当斯开始拍摄的《新西部》系列之一。他的作品体现着非常鲜明的视觉风格:直射阳光、顺光或前侧光,大地一片苍白;树影落于地面,天空中白云翻卷,泛白的沙土、灰色的田野與天空连接,铺满画面影像清晰锐利,反差强烈。  这幅照片一方面给视觉提供了非常丰富而细腻的影调层次,另一方面观众观看时又感觉整个画面缺少立体空间,仿佛被压缩至扁平。看他的照片会有强烈的带入感,仿
河北 抚宁 杨越峦 摄阵亡将士公墓 杨越峦 摄  沙土而为砖,砖而为长城;百姓而为战士,战士而为烈士;战而为士,殁而成殇;长城砖而为墓碑,墓碑而为百姓家用之物;长城砖墓碑而为文物,文物而为艺术影像文献……长城砖墓碑,经与人的种种遇合,在土、砖、碑、日用、文物、文献之间辗转—这期间,有着难以描述的历史逻辑。”  ——汪素 文艺评论家  万里长城激荡着2000年金戈铁马的历史风云,承载着与民族生死存亡
[摘要] 进入新世纪,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表现手法的多元化成为纪录片发展的必然趋势,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情景再现”表现手法借助于人物扮演、动画特技等方式再现历史,增强了纪录片的可视性。  [关键词] 纪录片 情景再现 真实    随着《故宫》、《复活的军团》、《大国崛起》、《圆明园》等诸多纪录片的热播,“情景再现”表现手法的视觉魅力得以展现,以致很多栏目片也纷纷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