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产出导向法”包括“三个学说”“三个导向”和“三个阶段”,主要针对中高级外语学习者;而在英语学习中,听力一直是一个难点。本文尝试讨论如何在英语专业听力课程教学中,以“产出导向法”为基础和导向,将输入输出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对于听力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达到教学目标等。
【关键词】文秋芳;产出导向法;听力教学
【作者简介】曾茜(1988-),女,汉族,四川宜宾人,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英语笔译。
听力是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之一,也是英语学习输入的关键,在各类英语考试中,听力占有较大比重。但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少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方面都比较薄弱。所以,找到有效的理论支撑,设计教学活动,布置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是目前听力课程任课教师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产出导向法
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产出导向法”,主要是针对中高级的外语学习者。“产出导向法”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教学理念包括三个学说: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教学假设包括三个方面:输出驱动假设、输入促成假设、选择性学习假设。教学流程涵盖三个阶段:驱动、促成和评价。
二、英语听力课堂现状及其原因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我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听力课堂整体较为沉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效果不佳。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從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而言,外语听力测试不在高考范围,所以较多学校和学生迫于升学的压力,不再系统地进行听力教学和学习,学生对听力重要性的认识也不足。大学英语专业听力课程对他们而言,起点较高,难度较大,学生的信心不足,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从课程要求和教学目标而言,听力课程主要是输入性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听力技巧,背诵词汇,达到应试的要求,对最终的输出目标和学生的输出能力都未做硬性要求。从教材、教师的因素而言,部分听力教材内容比较单一,话题比较陈旧;部分老师主要以教材为主,重在输入,教学活动设计较少,教学模式较为单调,较多练习与真实听音环境脱节,对学生实际的交流帮助不大,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和参与度均不高,输出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从班级规模和硬件设施而言,部分听力课堂采取大班教学,同时受语音室设备的限制,不便于展开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设计与活动。
三、以产出导向法为导向改善英语专业听力教学
传统的听力课堂是输入性课堂,课堂的主体主要是教师,以输入为主要方式,常用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泛听材料、完成练习、精听材料、讲解难点,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得出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模式单一,重难点不突出,效果不佳。以产出导向法为基础与导向,结合我校学生与课堂的实际情况,笔者将以本校使用的听力教材《现代大学英语听力(第二版)》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如何改善听力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标。
1.教学理念。“学习中心说”主张“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服务于有效学习的发生;教学必须要实现教学目标和促成有效学习的发生;在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或任务时,首先关注的是学生能学到什么”。“学用一体说”提倡“输入性学习和产出性运用紧密结合,两者之间有机联动”。“全人教育说”指出“外语课程不仅要实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工具性目标,而且要达成高等教育的人文性目标”。从“教学理念”入手,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这节课学生能学到什么,学生学到的东西如何能够产出,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并在设计过程中兼顾如何达到高等教育的人文性目标。
如Unit 1 “University Life”, 该单元的教学目标有听懂大意、了解小讲座的结构、了解不同国家的教育形式等,也就是说完成这个单元的学习之后,学生应该学会以上内容,并有产出的能力。这个单元的task 6介绍英国的SAT考试,task 7介绍日本的高考制度。在听力练习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泛听练习了解小讲座的基本框架,通过精听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有效捕捉关键词和关键语句,继而通过练习让学生总结出英国以及日本的考试制度,完成输入性教学;最后可以布置输出型任务,让学生自己完成一篇中国、英国、日本高考制度对比的小讲座,以检验学生是否能将已经输入的内容转换成输出的内容。并且鼓励学生在完成小讲座过程中查找资料,扩大范围,了解更多不同国家的高考制度,增加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2.教学假设。“输出驱动假设”主张在语言学习中要以产出作为驱动力,同时要以产出作为学习的目标;“输入促成假设”提出“在输出驱动的条件下,适时提供能够促成产出的恰当输入与不提供相比,前者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选择性学习假设”是指“根据产出需要,从输入材料中挑选有用的部分进行深度加工、练习和记忆”。从“教学假设”入手,教师需要将传统常规的“输入-输出”模式,改变为“输出-输入-输出”。在第一个输出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自己在输出过程中缺失的能力,如词汇不足、构句能力不强、没有知识储备等,继而会在之后的输入过程中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有所增强。在输入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进行相应的辅助,另一方面要对教材进行深度加工,或者添加辅助性材料,让学生的第二次输出达到效果。
如Unit 2 “Animals and Pets”中的task 6 “Animals in research”,在进行该task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最终的输出目标是学生可以就“动物实验”这一问题进行较为完整的阐述。那么以此为驱动,可以将全班分为两个小组,一组讨论动物实验的优点,一组讨论动物实验的缺点,讨论完成之后,请几位学生阐述小组观点,并要求每位学生记录。学生观点阐述完毕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听力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讲解听力技巧,辅助学生完成听力练习,另一方面可以提醒学生在音频输入过程中记录词汇、句型以及新的观点。另外,学生可能对“动物实验”这个话题的背景知识储备不够,教师可以增加相关音频视频资料作为补充。最终的输出任务可以设计为以“动物实验”为主题的辩论。 3.教学流程。“驱动环节”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为后面学习课文作铺垫,而是激发学生的产出欲望”。“驱动环节”包括三个环节:教师呈现交际场景、学生尝试产出、教师说明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在驱动环节,教师可以首先通过交际场景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在真实场景中的必要性,继而学生尝试产出,在产出过程中学生会有压力,同时也有动力;最后教师说明整个新单元的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让学生更加明确交际与语言两类目标,清楚产出任务的类型与内容,达到有效输出的目的。“促成环节”包含三个环节:首先,教师描述产出任务——教师首先需要设置每个单元的大型产出任务,然后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并对每一项任务进行解释说明。其次,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教师给予指导并检查。这里的选择性学习并不是由学生自主选择单元中的学习内容,而是从每个单元的输入性内容中选择产出任务所需要的内容、语言和结构。再次,学生产出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并检查——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自身能力,完成产出任务,教师进行即时检查。“评价环节”中的评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即时评价,另一种是延时评价,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评价主体,也可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完成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将教学流程中的三个环节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兴趣,加强学生对输入性知识的掌握能力,从而达到产出任务和教学目标。
以Unit 7 “Festivals”为例,教师在该单元教学开始时,可将教室设定为街道,教师扮演随机采访的记者,采访的题目分别为:你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西方节日?这些西方节日的庆祝方式是什么?接着学生以受访者的身份尝试产出,在产出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或是知识储备、词汇储备不足等问题,继而产生学习兴趣。紧接着,教师介绍本单元的产出任务——介绍某个西方节日。之后在“促成环节”,教师详细说明产出任务的步骤和具体要求——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领取一个节日主题,根据上课时输入内容的选择以及相关信息的查阅,完成一个针对某个节日的完整产出,产出内容要包括该节日的起源、该节日的庆祝方式、我们是否应该庆祝该西方节日以及原因等,方式可以是演讲、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之后,教师在该单元的听力练习中,选择部分练习,讲解完成听力练习的相关技巧,完成听力输入的教学目标。同时,补充一些视频音频资料,增加学生的背景知识,也可鼓励学生在输出阶段自行寻找有效的输入材料,提示学生选择输入产出任务所需的词汇或结构等。最后,形成评价。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课堂时间,并对学生的产出进行有效的评价,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每个小组将自己的产出结果拍成视频,并且上传至网络,教师给予学生评价标准并解释指导后,学生以打分的方式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则观察记录学生的整个产出过程,评估学生是否掌握学习重点,是否能进行有效产出,是否达到学习目标,并在课堂上对每一组的产出任务进行针对性说明。学生可以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便于自身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结语
“产出导向法”是一种理论较为完善、实践效果较为显著的外语教学理念,它强调说写译等产出性任务在教学中的驱动性。结合目前听力教学的现状,课前布置任务和提出要求,学生积累词汇和背景知识,输入内容、语言、技能等方面,将输入和输出一体化,能丰富课堂内容,增强学生语言方面的能力。同时,将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的培养融入听力教学之中,也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听力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辅助学生进行学习,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慢慢撤离脚手架,最终学生将具备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 (4):547-558,640.
[2]赵娇娇.高校英语专业听力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9(15):107-109.
[3]苏丽琴,邱艺欣.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专业听力教学[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8):166-167.
[4]杨立民.现代大学英语听力(第二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5]翁麗明.“产出导向法”理论研究述评[J].现代交际,2019(13):170-171.
【关键词】文秋芳;产出导向法;听力教学
【作者简介】曾茜(1988-),女,汉族,四川宜宾人,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英语笔译。
听力是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之一,也是英语学习输入的关键,在各类英语考试中,听力占有较大比重。但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少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方面都比较薄弱。所以,找到有效的理论支撑,设计教学活动,布置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是目前听力课程任课教师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产出导向法
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产出导向法”,主要是针对中高级的外语学习者。“产出导向法”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教学理念包括三个学说: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教学假设包括三个方面:输出驱动假设、输入促成假设、选择性学习假设。教学流程涵盖三个阶段:驱动、促成和评价。
二、英语听力课堂现状及其原因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我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听力课堂整体较为沉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效果不佳。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從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而言,外语听力测试不在高考范围,所以较多学校和学生迫于升学的压力,不再系统地进行听力教学和学习,学生对听力重要性的认识也不足。大学英语专业听力课程对他们而言,起点较高,难度较大,学生的信心不足,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从课程要求和教学目标而言,听力课程主要是输入性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听力技巧,背诵词汇,达到应试的要求,对最终的输出目标和学生的输出能力都未做硬性要求。从教材、教师的因素而言,部分听力教材内容比较单一,话题比较陈旧;部分老师主要以教材为主,重在输入,教学活动设计较少,教学模式较为单调,较多练习与真实听音环境脱节,对学生实际的交流帮助不大,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和参与度均不高,输出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从班级规模和硬件设施而言,部分听力课堂采取大班教学,同时受语音室设备的限制,不便于展开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设计与活动。
三、以产出导向法为导向改善英语专业听力教学
传统的听力课堂是输入性课堂,课堂的主体主要是教师,以输入为主要方式,常用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泛听材料、完成练习、精听材料、讲解难点,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得出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模式单一,重难点不突出,效果不佳。以产出导向法为基础与导向,结合我校学生与课堂的实际情况,笔者将以本校使用的听力教材《现代大学英语听力(第二版)》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如何改善听力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标。
1.教学理念。“学习中心说”主张“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服务于有效学习的发生;教学必须要实现教学目标和促成有效学习的发生;在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或任务时,首先关注的是学生能学到什么”。“学用一体说”提倡“输入性学习和产出性运用紧密结合,两者之间有机联动”。“全人教育说”指出“外语课程不仅要实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工具性目标,而且要达成高等教育的人文性目标”。从“教学理念”入手,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这节课学生能学到什么,学生学到的东西如何能够产出,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并在设计过程中兼顾如何达到高等教育的人文性目标。
如Unit 1 “University Life”, 该单元的教学目标有听懂大意、了解小讲座的结构、了解不同国家的教育形式等,也就是说完成这个单元的学习之后,学生应该学会以上内容,并有产出的能力。这个单元的task 6介绍英国的SAT考试,task 7介绍日本的高考制度。在听力练习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泛听练习了解小讲座的基本框架,通过精听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有效捕捉关键词和关键语句,继而通过练习让学生总结出英国以及日本的考试制度,完成输入性教学;最后可以布置输出型任务,让学生自己完成一篇中国、英国、日本高考制度对比的小讲座,以检验学生是否能将已经输入的内容转换成输出的内容。并且鼓励学生在完成小讲座过程中查找资料,扩大范围,了解更多不同国家的高考制度,增加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2.教学假设。“输出驱动假设”主张在语言学习中要以产出作为驱动力,同时要以产出作为学习的目标;“输入促成假设”提出“在输出驱动的条件下,适时提供能够促成产出的恰当输入与不提供相比,前者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选择性学习假设”是指“根据产出需要,从输入材料中挑选有用的部分进行深度加工、练习和记忆”。从“教学假设”入手,教师需要将传统常规的“输入-输出”模式,改变为“输出-输入-输出”。在第一个输出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自己在输出过程中缺失的能力,如词汇不足、构句能力不强、没有知识储备等,继而会在之后的输入过程中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有所增强。在输入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进行相应的辅助,另一方面要对教材进行深度加工,或者添加辅助性材料,让学生的第二次输出达到效果。
如Unit 2 “Animals and Pets”中的task 6 “Animals in research”,在进行该task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最终的输出目标是学生可以就“动物实验”这一问题进行较为完整的阐述。那么以此为驱动,可以将全班分为两个小组,一组讨论动物实验的优点,一组讨论动物实验的缺点,讨论完成之后,请几位学生阐述小组观点,并要求每位学生记录。学生观点阐述完毕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听力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讲解听力技巧,辅助学生完成听力练习,另一方面可以提醒学生在音频输入过程中记录词汇、句型以及新的观点。另外,学生可能对“动物实验”这个话题的背景知识储备不够,教师可以增加相关音频视频资料作为补充。最终的输出任务可以设计为以“动物实验”为主题的辩论。 3.教学流程。“驱动环节”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为后面学习课文作铺垫,而是激发学生的产出欲望”。“驱动环节”包括三个环节:教师呈现交际场景、学生尝试产出、教师说明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在驱动环节,教师可以首先通过交际场景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在真实场景中的必要性,继而学生尝试产出,在产出过程中学生会有压力,同时也有动力;最后教师说明整个新单元的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让学生更加明确交际与语言两类目标,清楚产出任务的类型与内容,达到有效输出的目的。“促成环节”包含三个环节:首先,教师描述产出任务——教师首先需要设置每个单元的大型产出任务,然后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并对每一项任务进行解释说明。其次,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教师给予指导并检查。这里的选择性学习并不是由学生自主选择单元中的学习内容,而是从每个单元的输入性内容中选择产出任务所需要的内容、语言和结构。再次,学生产出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并检查——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自身能力,完成产出任务,教师进行即时检查。“评价环节”中的评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即时评价,另一种是延时评价,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评价主体,也可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完成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将教学流程中的三个环节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兴趣,加强学生对输入性知识的掌握能力,从而达到产出任务和教学目标。
以Unit 7 “Festivals”为例,教师在该单元教学开始时,可将教室设定为街道,教师扮演随机采访的记者,采访的题目分别为:你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西方节日?这些西方节日的庆祝方式是什么?接着学生以受访者的身份尝试产出,在产出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或是知识储备、词汇储备不足等问题,继而产生学习兴趣。紧接着,教师介绍本单元的产出任务——介绍某个西方节日。之后在“促成环节”,教师详细说明产出任务的步骤和具体要求——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领取一个节日主题,根据上课时输入内容的选择以及相关信息的查阅,完成一个针对某个节日的完整产出,产出内容要包括该节日的起源、该节日的庆祝方式、我们是否应该庆祝该西方节日以及原因等,方式可以是演讲、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之后,教师在该单元的听力练习中,选择部分练习,讲解完成听力练习的相关技巧,完成听力输入的教学目标。同时,补充一些视频音频资料,增加学生的背景知识,也可鼓励学生在输出阶段自行寻找有效的输入材料,提示学生选择输入产出任务所需的词汇或结构等。最后,形成评价。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课堂时间,并对学生的产出进行有效的评价,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每个小组将自己的产出结果拍成视频,并且上传至网络,教师给予学生评价标准并解释指导后,学生以打分的方式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则观察记录学生的整个产出过程,评估学生是否掌握学习重点,是否能进行有效产出,是否达到学习目标,并在课堂上对每一组的产出任务进行针对性说明。学生可以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便于自身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结语
“产出导向法”是一种理论较为完善、实践效果较为显著的外语教学理念,它强调说写译等产出性任务在教学中的驱动性。结合目前听力教学的现状,课前布置任务和提出要求,学生积累词汇和背景知识,输入内容、语言、技能等方面,将输入和输出一体化,能丰富课堂内容,增强学生语言方面的能力。同时,将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的培养融入听力教学之中,也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听力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辅助学生进行学习,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慢慢撤离脚手架,最终学生将具备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 (4):547-558,640.
[2]赵娇娇.高校英语专业听力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9(15):107-109.
[3]苏丽琴,邱艺欣.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专业听力教学[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8):166-167.
[4]杨立民.现代大学英语听力(第二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5]翁麗明.“产出导向法”理论研究述评[J].现代交际,2019(13):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