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4%。自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随之带动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城乡分割的状态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城乡教育差距在某些方面仍然比较明显,与城市的教育进步发展相比,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明显滞后。据统计,目前我国县镇以下农村中小学(含农村小学教学点)有53万所,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88%;在校生1.62亿,占全国中小学生总数的81%。因此,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一、实施现状
为提高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大力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自1999年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中小学“校校通”工程、明天女教师培训项目和教育部·李嘉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等多个项目。2003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程的总体方案是:2003~2007年,我国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投资100亿元,为全国约11万个农村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向这些教学点的约510万名山村小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解决师资和教学质量较低的问题,使全国38.4万所农村小学初步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基本满足农村8142万名小学生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使全国3.75万所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让3109万名农村初中在校生能够逐步与3495万名城镇初中生一样,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为推进全社会的信息化和建设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积极妥善地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3~2004年,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共同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项目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在2003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共同制定了《2004~2005年度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在方案实施期间,中央投入20亿元,地方投入20亿元,用于农村教学点、小学、初中、完中(初中部分)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目前,贵州、新疆、西藏、青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吉林延边的累计覆盖率已达90%以上;四川、吉林、湖南、湖北、内蒙古、广西、重庆、云南、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市的累积覆盖率已达50%以上。到2006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将覆盖全国大部分省的农村中小学。
二、工程目的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全国大部分省农村中小学的实施,为推进农村教育跨跃式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普及率,加速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对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呼唤有了回声,千年的期盼得到了实现。
1.实现了办教育平等,为资源获取创造了条件
众所周知,我国教育资源稀缺,城乡差距较大。据统计,2001年我国城镇小学生均经费为1484元,农村为798元,城镇比农村高出86%;初中生均经费,城镇为1955元,农村为1014元,城镇比农村高出93%;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城镇小学比农村高出77%,城镇初中比农村高出68%;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镇小学平均是农村的3.39倍,城镇初中平均是农村的3.24倍。这种教育投入上的不公平,必然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贫困山区的学校普遍存在教学资源匮乏,师资短缺的现象。随着近年来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展开,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终于打开了封闭的山门,为贫困山区的教育开拓了一条宽阔的获取知识的通道,架起了山里娃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天桥”,同在一片蓝天下,使他们能够与大城市的孩子一起,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聆听大山外名师的讲授。毋庸置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大山里的孩子获取教学资源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办教育平等。
2.使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大多数少数民族居住地分散,远离城市,经济落后,信息闭塞,教育滞后。社会是进步的,经济是发展的。以前,少数民族人民也想搭乘信息化的快车,摆脱贫困,追求进步,可无奈于无“路”无“车”。而今,借助农村远程教育这一“便车”,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也驶上了信息化的高速公路。坐落在祁连山脚下的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学校,多少年来教学资源匮乏,专职教师短缺,教育封闭,自2004年这所九年制学校被确定为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项目学校以来,许多科目教师经过专门培训之后,授课时相继让孩子们共同参与光盘中所示范的教学过程及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英语专业的巴玉环老师说:“刚开始我的英语发音很不标准,后来用上了光盘教学,从模仿发音到模仿相配合的手势、动作和表情,不仅很快达到了师生互动,而且我和孩子们的英语发音都纯正多了。”远程教育资源对于地处青藏高原的西藏自治区师生来说犹如“天外来客”,也圆了他们的电视梦,许多辍学的孩子又陆续回到了学校,无形中使得学校的入学率大幅上升。
3.实现了多少年来贫困地区人民对知识渴望的需求
“干旱山区沟连沟,信息闭塞人人愁”,这是流传在宁南山区贫困农村的一句顺口溜。的确,经济的落后加上信息的闭塞,即使农民们在意识上对知识是多么的渴求,也苦于很少有合适的方式、方法让他们了解山外的世界。令人可喜的是,近年来各地在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同时,还将现代远程教育与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及农民增收、服务“三农”紧密结合了起来。许多试点地区以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为契机,利用远程教育下载的教育资源,向农民提供市场销售信息,开展农牧养殖和作物栽培技术培训,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此外,还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提供的资源进行党员干部教育,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总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满足了贫困山区人民对知识的需求,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思想觉悟,开阔了眼界。
三、产生的效果
资源进课堂,教学大变样。远程教育带来了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转变、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出现了“三多”,即主动收集教学信息的教师多了、自觉研究教学的教师多了、自主学习的学生多了;“三提高”,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研究水平;教师由原来的被动使用到现在的主动组织学生进入机房上课,学生也从“要我学”转变到了“我要学”。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梁家墩镇中心小学的一位数学老师说:“原来没有这套设备时,学生感到学得很累,教师讲得也不轻松。使用这套设备后,老师的备课压力反而减轻了,有些配套光盘直接拿来就可以用。现在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内容也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在农村远程教育这棵“大树”下,知识面狭窄的农村学生可以“面对面”地听名校教师讲课,畅游在优质教育资源的超市,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习生活丰富了,思维被激活了,知识应用能力提高了,学习方式也有了全新的改变。
以农村中小学为载体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基地,成为促进农民提高生产技能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钥匙”。它给广大农村带来的巨变不仅仅局限在经济方面,还使农民的思想更先进、眼光更开阔、生活方式更文明。各个试点的农村党员干部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党员教育频道和党员干部信息频道中的资源,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党员干部的觉悟、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成为我党执政为民的好帮手。
取长补短使教师教得更精彩,开阔视野使学生学得更灵活,信息畅通使群众富得更快捷,执政为民使党群关系处得更密切。现代远程教育如初升的太阳,正在冲破历史造成的贫瘠和落后,照亮了边远山区、贫困和民族地区的每一寸土地,为实现农村教育跨跃式发展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工程建设的进行,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系列问题在应用中不断地暴露出来。国家和地方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在设施的建设上,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没有体现出这些设备的价值来,大投入没有得到大效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各个学校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在这一问题上“高调说,低调做”,导致在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上出现了“三重三轻”现象,使“三效”(效果、效益、效率)大打折扣。
1.重拥有,轻应用
农村中小学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在配置远程教育设备时,学校领导满腔热情,花费大量财力配置应有的设施,认为谁家的设备多、全,谁家的教学成果就显著,教学能力就强。这些领导和管理人员不考虑自身条件,相互攀比,重拥有,轻应用,只注重前期的硬件设备建设,而很少考虑如何利用前期投入增加大产出,提高成效。我们在实地考察时发现,有些学校配置全了设备,安装也到位了,可就是缺乏懂操作的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一旦出现问题,就无法保证设备正常发挥作用了。
2.重发展,轻效益
教育信息化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教育人员也已意识到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优势,大家在信息化建设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积极性,紧跟信息化发展步伐,不遗余力地“添砖加瓦”,但只注重远程教育的发展,轻视了其所带来的效益。一些学校购置了设备,也安装使用了,可是否充分发挥了这些设备的功能就得打问号了。有些学校不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进行教学,加之,农村教师应用现代教育媒体水平普遍偏低,观念陈旧。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成了黑板的“代言人”,计算机成了“练打字机”。在这种情况下,远程教育设备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影响了设备的使用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3.重使用,轻管理
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的大部分地区,都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号:远教设备“宁可用烂,不可放坏”。大家也都响应这个号召,充分利用远教设备进行学习、教学、工作,而未考虑到如何更好地对远教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农村本来技术维护人员就紧缺,维修费用紧张,再遇上一些不懂操作的人员的违规使用,远教设备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若领导不重视,原本花几十元就可以解决的故障由于无法维护,而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只有重视对远教设备的管理,才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长久的效益。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实际应用中“高调说,低调做”的行为,给远程教育工程的建设带来了不必要的浪费。既然国家花大力气投资远程教育事业,我们就应该在这高起点上有所作为,实事求是,转变思想,不但要“高调说”,而且要“高调做”。
远山呼唤的回声,千年期盼的实现。我们每个人都应用实际行动去继续做好这造福人类的伟大工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方案[D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6181.htm.
[2]沈百福. 义务教育投入的城乡差异分析[J]. 教育科学.2004,(3).
[3]周大平.农村远程教育的应用问题日益凸显[J].河南教育.2005,(11) .
[4]梁杰.聚焦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之一)[DB/OL].http://www.jqszetc.com/yjxm/mu/200507/212.html
[5]陈晓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J].中国教育报.2006.7.31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一、实施现状
为提高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大力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自1999年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中小学“校校通”工程、明天女教师培训项目和教育部·李嘉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等多个项目。2003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程的总体方案是:2003~2007年,我国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投资100亿元,为全国约11万个农村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向这些教学点的约510万名山村小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解决师资和教学质量较低的问题,使全国38.4万所农村小学初步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基本满足农村8142万名小学生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使全国3.75万所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让3109万名农村初中在校生能够逐步与3495万名城镇初中生一样,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为推进全社会的信息化和建设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积极妥善地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3~2004年,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共同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项目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在2003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共同制定了《2004~2005年度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在方案实施期间,中央投入20亿元,地方投入20亿元,用于农村教学点、小学、初中、完中(初中部分)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目前,贵州、新疆、西藏、青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吉林延边的累计覆盖率已达90%以上;四川、吉林、湖南、湖北、内蒙古、广西、重庆、云南、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市的累积覆盖率已达50%以上。到2006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将覆盖全国大部分省的农村中小学。
二、工程目的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全国大部分省农村中小学的实施,为推进农村教育跨跃式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普及率,加速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对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呼唤有了回声,千年的期盼得到了实现。
1.实现了办教育平等,为资源获取创造了条件
众所周知,我国教育资源稀缺,城乡差距较大。据统计,2001年我国城镇小学生均经费为1484元,农村为798元,城镇比农村高出86%;初中生均经费,城镇为1955元,农村为1014元,城镇比农村高出93%;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城镇小学比农村高出77%,城镇初中比农村高出68%;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镇小学平均是农村的3.39倍,城镇初中平均是农村的3.24倍。这种教育投入上的不公平,必然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贫困山区的学校普遍存在教学资源匮乏,师资短缺的现象。随着近年来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展开,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终于打开了封闭的山门,为贫困山区的教育开拓了一条宽阔的获取知识的通道,架起了山里娃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天桥”,同在一片蓝天下,使他们能够与大城市的孩子一起,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聆听大山外名师的讲授。毋庸置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大山里的孩子获取教学资源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办教育平等。
2.使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大多数少数民族居住地分散,远离城市,经济落后,信息闭塞,教育滞后。社会是进步的,经济是发展的。以前,少数民族人民也想搭乘信息化的快车,摆脱贫困,追求进步,可无奈于无“路”无“车”。而今,借助农村远程教育这一“便车”,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也驶上了信息化的高速公路。坐落在祁连山脚下的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学校,多少年来教学资源匮乏,专职教师短缺,教育封闭,自2004年这所九年制学校被确定为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项目学校以来,许多科目教师经过专门培训之后,授课时相继让孩子们共同参与光盘中所示范的教学过程及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英语专业的巴玉环老师说:“刚开始我的英语发音很不标准,后来用上了光盘教学,从模仿发音到模仿相配合的手势、动作和表情,不仅很快达到了师生互动,而且我和孩子们的英语发音都纯正多了。”远程教育资源对于地处青藏高原的西藏自治区师生来说犹如“天外来客”,也圆了他们的电视梦,许多辍学的孩子又陆续回到了学校,无形中使得学校的入学率大幅上升。
3.实现了多少年来贫困地区人民对知识渴望的需求
“干旱山区沟连沟,信息闭塞人人愁”,这是流传在宁南山区贫困农村的一句顺口溜。的确,经济的落后加上信息的闭塞,即使农民们在意识上对知识是多么的渴求,也苦于很少有合适的方式、方法让他们了解山外的世界。令人可喜的是,近年来各地在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同时,还将现代远程教育与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及农民增收、服务“三农”紧密结合了起来。许多试点地区以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为契机,利用远程教育下载的教育资源,向农民提供市场销售信息,开展农牧养殖和作物栽培技术培训,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此外,还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提供的资源进行党员干部教育,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总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满足了贫困山区人民对知识的需求,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思想觉悟,开阔了眼界。
三、产生的效果
资源进课堂,教学大变样。远程教育带来了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转变、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出现了“三多”,即主动收集教学信息的教师多了、自觉研究教学的教师多了、自主学习的学生多了;“三提高”,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研究水平;教师由原来的被动使用到现在的主动组织学生进入机房上课,学生也从“要我学”转变到了“我要学”。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梁家墩镇中心小学的一位数学老师说:“原来没有这套设备时,学生感到学得很累,教师讲得也不轻松。使用这套设备后,老师的备课压力反而减轻了,有些配套光盘直接拿来就可以用。现在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内容也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在农村远程教育这棵“大树”下,知识面狭窄的农村学生可以“面对面”地听名校教师讲课,畅游在优质教育资源的超市,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习生活丰富了,思维被激活了,知识应用能力提高了,学习方式也有了全新的改变。
以农村中小学为载体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基地,成为促进农民提高生产技能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钥匙”。它给广大农村带来的巨变不仅仅局限在经济方面,还使农民的思想更先进、眼光更开阔、生活方式更文明。各个试点的农村党员干部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党员教育频道和党员干部信息频道中的资源,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党员干部的觉悟、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成为我党执政为民的好帮手。
取长补短使教师教得更精彩,开阔视野使学生学得更灵活,信息畅通使群众富得更快捷,执政为民使党群关系处得更密切。现代远程教育如初升的太阳,正在冲破历史造成的贫瘠和落后,照亮了边远山区、贫困和民族地区的每一寸土地,为实现农村教育跨跃式发展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工程建设的进行,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系列问题在应用中不断地暴露出来。国家和地方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在设施的建设上,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没有体现出这些设备的价值来,大投入没有得到大效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各个学校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在这一问题上“高调说,低调做”,导致在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上出现了“三重三轻”现象,使“三效”(效果、效益、效率)大打折扣。
1.重拥有,轻应用
农村中小学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在配置远程教育设备时,学校领导满腔热情,花费大量财力配置应有的设施,认为谁家的设备多、全,谁家的教学成果就显著,教学能力就强。这些领导和管理人员不考虑自身条件,相互攀比,重拥有,轻应用,只注重前期的硬件设备建设,而很少考虑如何利用前期投入增加大产出,提高成效。我们在实地考察时发现,有些学校配置全了设备,安装也到位了,可就是缺乏懂操作的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一旦出现问题,就无法保证设备正常发挥作用了。
2.重发展,轻效益
教育信息化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教育人员也已意识到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优势,大家在信息化建设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积极性,紧跟信息化发展步伐,不遗余力地“添砖加瓦”,但只注重远程教育的发展,轻视了其所带来的效益。一些学校购置了设备,也安装使用了,可是否充分发挥了这些设备的功能就得打问号了。有些学校不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进行教学,加之,农村教师应用现代教育媒体水平普遍偏低,观念陈旧。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成了黑板的“代言人”,计算机成了“练打字机”。在这种情况下,远程教育设备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影响了设备的使用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3.重使用,轻管理
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的大部分地区,都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号:远教设备“宁可用烂,不可放坏”。大家也都响应这个号召,充分利用远教设备进行学习、教学、工作,而未考虑到如何更好地对远教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农村本来技术维护人员就紧缺,维修费用紧张,再遇上一些不懂操作的人员的违规使用,远教设备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若领导不重视,原本花几十元就可以解决的故障由于无法维护,而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只有重视对远教设备的管理,才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长久的效益。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实际应用中“高调说,低调做”的行为,给远程教育工程的建设带来了不必要的浪费。既然国家花大力气投资远程教育事业,我们就应该在这高起点上有所作为,实事求是,转变思想,不但要“高调说”,而且要“高调做”。
远山呼唤的回声,千年期盼的实现。我们每个人都应用实际行动去继续做好这造福人类的伟大工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方案[D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6181.htm.
[2]沈百福. 义务教育投入的城乡差异分析[J]. 教育科学.2004,(3).
[3]周大平.农村远程教育的应用问题日益凸显[J].河南教育.2005,(11) .
[4]梁杰.聚焦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之一)[DB/OL].http://www.jqszetc.com/yjxm/mu/200507/212.html
[5]陈晓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J].中国教育报.2006.7.31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