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历史学困生的转化义马市教体局教研室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i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智力水平、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原因,造成了一定数量的“学困生”。他们常常受到来自家庭、教师、学生的压力和歧视,体验不到成功的满足和进步的愉悦,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结果出现恶性循环,成为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关注弱势群体、转化学困生是我们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学困生的界定
  所谓“学困生”,是指智力水平正常,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其他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的学生。学困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困生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狭义的学困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笔者所涉及的学困生是指狭义的学困生。
  二、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和与学困生的谈心中,我了解到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害怕学习型。这类学困生旧知识“欠债”多,基础差,以致在学习新知识时跟不上,困难越堆积越多,丧失了自信心,产生了厌学心理。
  2、缺少温暖型。这类学困生无智力障碍,反应灵敏,但成绩很差。其原因是学生家长或忙于工作、或缺少责任心、或在家庭教育方面缺少恰当方法造成的。
  3、心理孤僻型。这类学困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时会自言自语,往往行为怪僻,难以相处,与家长、老师、同学很少沟通,偏执于自己喜欢的事情。
  4、仇视现实型。这类学困生常常因为父母离异、生病、去世等突发事件,使他们的学习中断,心灵遭受重创,容易出现心理偏差,往往是既自卑又过度自尊,非常敏感,对人和事都存有戒心和敌意,常以沉默、回避、怀疑的态度来对待。
  三、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笔者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待学困生,应从课堂教学和日常管理两方面采取措施,更多地给这些学生来自教师的爱,让这些迟开的花朵也能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一)课堂教学中应采取的措施
  1、结合学科特点,激发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逐步喜欢历史课,教学中我通过简短意赅的历史故事、声形并茂的视频片段、生动形象的图片、学生热议的话题等方法导入新课,使课堂一开始便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回答问题时,我尽量让学困生回答难易适度的问题,当回答正确时,我总是面带笑容给予表扬,即使回答的不够完整,我也会在纠正其错误、予以补充的基础上,给予适度的鼓励,从不歧视和冷嘲热讽,他们往往因为得到老师的肯定而激动,我也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兴奋。久而久之,学困生参与意识大大加强,畏惧心理渐渐消除,慢慢养成开口的习惯,历史成绩也逐步提高。
  2、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日常教学中,我在教学任务的大小、目标的高低、作业的布置等方面,对学困生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课堂上,我常采取让优等生和学困生同台“演出”展示的方式进行。让学困生做容易题,优等生做难度较大的题,结果两人都能做对,这样让学困生也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的自信和勇气;在作业布置上,我改变过去统一内容、统一格式的模式,对不同学生,作业形式多样,内容充满鲜活个性,让他们得到不同的发展。事实证明,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对减少学困生心理压力,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有着积极意义,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3、注重学法指导,教给他们轻松有效的学习方法。历史学科由于其内容的庞大和时间的久远性,长期以来被当做死记硬背的副科,使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对历史课不够重视和失去兴趣,给历史教学成绩的提高带来很大影响。因此,转化学困生要注重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教给他们轻松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等相似性大,容易混淆的内容,我引导学生从社会性质、方式、局限性、背景、影响等方面分析归纳异同点,方便学生记忆;我还常常将历史史实串编成歌诀、顺口溜,如讲清朝历史时,学生记不住帝王的更迭顺序,我把它编成 “顺治康熙雍正王,乾隆嘉庆和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帝,宣统三年清朝亡”的顺口溜,使学生能轻松有趣的记住知识要点等等。注重学法指导,既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二)日常管理中应采取的措施
  1、让爱心唤醒学困生的学习热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爱学生”。因此,转化学困生,首先要关心他们,主动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遇到的困难;其次,要学会利用情感的特点,用爱去感化他们,课余时间多接触他们,多与他们聊天,用爱心去抚慰他们,并提供帮助,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际上“学困生”的心灵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受到伤害。平常他们听到的表扬少,斥责多,更渴望能够得到家长、教师和学生的理解与帮助。只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就能使他们的进取之火燃的更旺,找到自我,获取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从而以较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2、进行赏识教育,让学困生体味成功的乐趣。转化学困生,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尽可能多地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进行赏识教育。在日常管理中,我大胆吸收学困生参与班级管理和活动,慎重地向他们委以重任,或独立承担某一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在管理和完成某项活动的过程中克服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实践证明,这种委以重任的方法,不失为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方法。
  3、加强同伴沟通,努力改善学困生的人际关系。对一个教师来说,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在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而民主平等的意识又是创设这种环境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的为学困生营造良好的沟通条件。如我常采用“一帮一,结对子”的帮困策略,既发挥了集体感召力,又营造了共同关爱的氛围,还能培养其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困生逐步从孤独的阴影中走出来,积极投身于努力学习之中。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与科学的学法指导相结合,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充满活力的课堂与丰富的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与矫治措施,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他们转变心态、振足精神投入学习,并取得应有的发展与进步。我坚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力,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其他文献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各科的课程标准都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教会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中学习成长作为一项主要的任务。于是“合作学习”这一形式便如一缕清新的空气扑入了小学语文的课堂,所有的老师都想抓住这一亮点,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活力,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有所获得,有所创新。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渐渐出现了这样一些情形:特别是在一些
期刊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些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法,甚至于难以理解的方法,来解决各种问题。我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是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多一些让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的讲解,教师作好学生的倾听者是上好新课程的前提。 “鼓励学生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恰当、充分地发挥其应有功能,增强自觉性,
期刊
在人的各种感知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及空间时间知觉)活动中,视觉占主导地位。研究表明:人从环境中获得的大部分信息(约80%)是通过视觉传递给大脑的,而色彩感知觉(即色觉)在视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们喜欢色彩,因为它璀璨而又缤纷,能唤起幼儿丰富的想象和表现的欲望。赤、橙、黄、绿、青、蓝、紫,孩子们认知世界就从这缤纷的色彩开始,色彩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同的色彩能带给人不同的感觉,万
期刊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随之发展起来,以快速的步伐走进了农村校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学校改革的重要问题。自从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我们的农村校园,我发现它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使我们的教学管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教育信息技术更新了我们的教学理念。作为边远山区的农村教师,在过去,转变教学理念的途径是派人
期刊
自我教育是指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正确地认识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具有积极进取精神和主体人格的新型人才.人格主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自立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这对学生诸多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刚参加工作时,我眼里的学生是一张白纸,无论是知识能力还是思想品德,都需要教室去传授,培养,灌输,塑造,真正的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学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及逻辑性强的特点,而信息技术对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强大交互式特点使多媒体课能充分创造一个图文并茂的、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的心理状态,激发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和教学相整合,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现把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相整合的几点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自参加学习实践,那先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动态的画面、鲜艳的色彩、直观的图形、和谐的声音使枯燥无味而又抽象的数学知识变的生动而具体,使数学教学具有很
期刊
摘要:学生科学成绩素质参差不齐,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在教学中很难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总是顾此失彼,使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以至于丧失了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也曾主张班内分组教学。本人以这两个理论为基础,进行了小学科学分层教学的尝试,通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此谈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小学 科学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它能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和激发更大的学习欲望。而数学又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谨逻辑性的学科,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枯燥和认识上的障碍。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导入新课时引发学习兴趣。  
期刊
一个已经毕业的学生在回忆教过他的老师的文章里是这样写我的:很想念黄老师,多想再听听她上的思想品德课。身为老师,受到学生的肯定无疑是最大的荣幸,那么,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有魅力的思想品德课老师呢?这一直是我思索的问题,下面就此谈谈我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记得在师范读书时,老师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也曾听过:“打铁先得自身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