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错误,是小学生认知行为过程中的一种正常表现。面对错误,教师既不必“小题大做”,更不应“视若无睹”,而是应该对“错误”产生的根源进行剖析,找到关键所在,对症下药。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对数学教师的“纠错艺术”进行了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错误;纠错;艺术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一直在致力于打造“动态课堂”,它更加关注小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真实的表现,也更加注重还原师生之间“原始”的互动情景。所以在“动态课堂”中,学生很多行为会超出教师的“计划”之外,“产生”很多错误。而针对小学生所出现的各种错误,教师应如何以一个理性的态度去面对成为关键。错误是小学生认知行为过程中的一种正常表现,每一个错误背后,都可能是小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因此,针对这些错误,教师既不必“小题大做”,更不应“视若无睹”,而是应该对“错误”产生的根源进行剖析,找到重点所在,对症下药。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数学教师应如何“纠错”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一、适时的“互相纠错”
综合分析小学生的“错误”根源,无非就是来自于知识、心理以及非智力等方面的原因。小学生会因为法则或者是概念模糊不清,导致新旧知识对其产生“干扰”,如受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影响,做“(7 6)×115”的简便计算时,算成“7 6×115”,将“(15×15)×2”做成“(15×2)×(15×2)”等等。还会因为小学生的感知特点,产生“失真”而犯错,如将“69”看成“96”,将“×”号看成“ ”号。类似这样的错误,教师不必采取传统的“集中讲解”或者是“单独提问”的方法,而是将发现错误、分析错误的机会交由学生解决,发挥他们之间的自主协调和“优劣互补”的优势,通过“互相纠错”,让生生之间的思维进行碰撞,从而探寻错误的根源,加快他们正确理解的步伐。如在教学生怎样化简比时,有位同学将“■∶■”简化成了“8∶11”,这时有一部分同学已经发现了这个错误,但由于习惯性地听取教师讲解,所以并没有指出这个错误。这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你们是不是可以帮助他检查一下答案是否正确?其中一名同学非常热心地指出了错误所在,正确的答案应该是“11∶8”,而两个人经过交流之后发现,犯错的同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错误答案,其原因在于他认为后项与前项分子是相同的,所以进行了“主观”的简化消除。通过其他同学的互助,对错误进行了适时的分析,让学生因犯错而对教师产生的畏惧感得到有效消除,还让其他同学清晰地看到了导致错误的原因,这对他们避免重复同样错误有着很大帮助。
二、适度的“自我纠错”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进行自我构建的过程,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不断重建、不断创新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基于此,对待错误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反复练习和正面示范的方法进行纠错,而是让学生去亲历从自我否定到自我肯定的过程,不但是通过自身力量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与矫正,更要从更深层的,涉及探究思维与探究活动过程中所有的策略、方法以及思路进行反思,从而实现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如在学习面积和周长时,学生常常会犯求面积却求周长,或者是求周长反而求面积的错误,还有的学生容易将单位名称混淆,这时教师可以适度地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首先引导他们先将周长与面积两个概念进行有效区分:学生可以摸一下自己的书桌面,看能不能找到面积与周长的区别?桌面面积与周长要如何计算?两者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想一想你的生活之中哪里与面积和周长的知识相关?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什么“错误经验”可以与同学们分享?这样的引导为学生反思提供了一个方向,沿着这个思路,面积与周长的概念会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清晰,学生会在清晰的脉络中准确地找到自己的错误,自觉地加以修正。
三、适当的“将错就错”
纠错的艺术在于它并不是简单的一句告知而已,而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对“错误”以及其原因产生探究的兴趣,利用他们的认知冲突,让思维发生碰撞,让他们能够从错误中挖掘出更加鲜活的数学内涵。所以教师应善于把握学生“犯错”的良好契机,适当地通过制造“错误”、设计“陷阱”的方法,“将错就错”“以错纠错”,将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矛盾向学生加以呈现,让学生尝试去理解、去体验,在对错误进行纠正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进行重新定位和理解。如在让学生认识三角形时,当学生已经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形成统一认识后,教师可以设计“问题陷阱”: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两条边各为3 cm和7 cm,该怎样计算三角形周长?这时某个学生回答:答案可以是两个,“7×2 3=17(cm)”和“3×2 7=13(cm)”。一些同学表示了赞同,但此时教师示意其他同学看是否有不同意见。这时有另外一个学生提出:不对,第二个算式不成立,因为如果两个等边为3 cm的话,那两边之和为6 cm,小于第三边7 cm,根本没办法形成一个三角形,所以只能是“7×2 3=17(cm)”这个答案!这时第一个学生也醒悟过来,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问题陷阱”。但很显然,他们并没因为自己犯错而感到羞愧,反而是表现出了跳出“陷阱”的快乐。
总之,既然在教学中错误是无可避免的,那教师的责任就是如何通过自己的智慧与艺术,号准“错误”的脉相,下对“纠误”的良药,让错误成为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靓丽风景!
参考文献:
彭瑞待.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利用研究[J].扬州大学,2013.
关键词:错误;纠错;艺术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一直在致力于打造“动态课堂”,它更加关注小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真实的表现,也更加注重还原师生之间“原始”的互动情景。所以在“动态课堂”中,学生很多行为会超出教师的“计划”之外,“产生”很多错误。而针对小学生所出现的各种错误,教师应如何以一个理性的态度去面对成为关键。错误是小学生认知行为过程中的一种正常表现,每一个错误背后,都可能是小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因此,针对这些错误,教师既不必“小题大做”,更不应“视若无睹”,而是应该对“错误”产生的根源进行剖析,找到重点所在,对症下药。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数学教师应如何“纠错”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一、适时的“互相纠错”
综合分析小学生的“错误”根源,无非就是来自于知识、心理以及非智力等方面的原因。小学生会因为法则或者是概念模糊不清,导致新旧知识对其产生“干扰”,如受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影响,做“(7 6)×115”的简便计算时,算成“7 6×115”,将“(15×15)×2”做成“(15×2)×(15×2)”等等。还会因为小学生的感知特点,产生“失真”而犯错,如将“69”看成“96”,将“×”号看成“ ”号。类似这样的错误,教师不必采取传统的“集中讲解”或者是“单独提问”的方法,而是将发现错误、分析错误的机会交由学生解决,发挥他们之间的自主协调和“优劣互补”的优势,通过“互相纠错”,让生生之间的思维进行碰撞,从而探寻错误的根源,加快他们正确理解的步伐。如在教学生怎样化简比时,有位同学将“■∶■”简化成了“8∶11”,这时有一部分同学已经发现了这个错误,但由于习惯性地听取教师讲解,所以并没有指出这个错误。这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你们是不是可以帮助他检查一下答案是否正确?其中一名同学非常热心地指出了错误所在,正确的答案应该是“11∶8”,而两个人经过交流之后发现,犯错的同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错误答案,其原因在于他认为后项与前项分子是相同的,所以进行了“主观”的简化消除。通过其他同学的互助,对错误进行了适时的分析,让学生因犯错而对教师产生的畏惧感得到有效消除,还让其他同学清晰地看到了导致错误的原因,这对他们避免重复同样错误有着很大帮助。
二、适度的“自我纠错”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进行自我构建的过程,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不断重建、不断创新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基于此,对待错误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反复练习和正面示范的方法进行纠错,而是让学生去亲历从自我否定到自我肯定的过程,不但是通过自身力量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与矫正,更要从更深层的,涉及探究思维与探究活动过程中所有的策略、方法以及思路进行反思,从而实现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如在学习面积和周长时,学生常常会犯求面积却求周长,或者是求周长反而求面积的错误,还有的学生容易将单位名称混淆,这时教师可以适度地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首先引导他们先将周长与面积两个概念进行有效区分:学生可以摸一下自己的书桌面,看能不能找到面积与周长的区别?桌面面积与周长要如何计算?两者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想一想你的生活之中哪里与面积和周长的知识相关?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什么“错误经验”可以与同学们分享?这样的引导为学生反思提供了一个方向,沿着这个思路,面积与周长的概念会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清晰,学生会在清晰的脉络中准确地找到自己的错误,自觉地加以修正。
三、适当的“将错就错”
纠错的艺术在于它并不是简单的一句告知而已,而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对“错误”以及其原因产生探究的兴趣,利用他们的认知冲突,让思维发生碰撞,让他们能够从错误中挖掘出更加鲜活的数学内涵。所以教师应善于把握学生“犯错”的良好契机,适当地通过制造“错误”、设计“陷阱”的方法,“将错就错”“以错纠错”,将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矛盾向学生加以呈现,让学生尝试去理解、去体验,在对错误进行纠正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进行重新定位和理解。如在让学生认识三角形时,当学生已经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形成统一认识后,教师可以设计“问题陷阱”: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两条边各为3 cm和7 cm,该怎样计算三角形周长?这时某个学生回答:答案可以是两个,“7×2 3=17(cm)”和“3×2 7=13(cm)”。一些同学表示了赞同,但此时教师示意其他同学看是否有不同意见。这时有另外一个学生提出:不对,第二个算式不成立,因为如果两个等边为3 cm的话,那两边之和为6 cm,小于第三边7 cm,根本没办法形成一个三角形,所以只能是“7×2 3=17(cm)”这个答案!这时第一个学生也醒悟过来,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问题陷阱”。但很显然,他们并没因为自己犯错而感到羞愧,反而是表现出了跳出“陷阱”的快乐。
总之,既然在教学中错误是无可避免的,那教师的责任就是如何通过自己的智慧与艺术,号准“错误”的脉相,下对“纠误”的良药,让错误成为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靓丽风景!
参考文献:
彭瑞待.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利用研究[J].扬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