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而达,微而臧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y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古诗文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意蕴和无穷的美感,耐人寻味。随着统编版教材的推广,古诗文的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比重成倍增长,而这块“不毛之地”迫切需要教师利用敏锐的眼光勇于 “拓荒”。
   【关键词】深度课堂 古诗文 微翻转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通过掌握知识,形成一定的思考方式、学习态度,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才是学习的深层过程。真正的学习,包括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态度。”“互联网 ”时代下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都在变革,小学古诗文教学也必将借助庞大的互联网力量进行有效的微翻转,从而挖掘深度课堂,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铺路搭桥。
   一、微而精巧,饶有趣味的课堂
   “微翻转”与“翻转”课堂有所不同,“微”是根据不同年龄段进行相应的适度引导,而不是课前千篇一律地将课堂内容完全抛给学生自学。基于深度课堂的微翻转课需要教师精心预设,课前设计预习单时选取有意义、贴合教学意图的结构化教学材料,并在学生有所理解的基础上,以清晰的问题支架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新旧经验的建构。
   1.以读为线,引古诗韵律之美
   古诗文独特的音律美是打开学生心扉的敲门砖,有关朗读的微翻转内容便可融合信息技术,利用美篇、喜马拉雅等平台引导学生预习时或读或诵或唱。
   《元日》朗朗上口,课前教师就把童声合唱《元日》分享给学生,上课时大家都能不自觉地哼唱起来,脍炙人口的诗乐儿歌释放了学生们与古人浪漫邂逅的浓浓期待。
   范读领路也是帮助学生熟读成诵的好方法,课前导读可以是教师绘声绘色地读,也可以是名家声情并茂地读,小学生处于学习能力极强的阶段,他们可以通过模仿来正音律、明节奏。
   朗读是与古人的直接对话,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喜闻乐见的“对话方式”。如教学《小儿垂钓》可以创设情境,来个“演读”;教学《两小儿辩日》可以模拟对话,来个“辩读”。《猎斗》节奏鲜明,就和学生一起打着节拍读。
   基于深度课堂的古诗文微翻转通过课前对朗读的引导,学生不但自然而然地熟读成诵,而且乐在其中。
   2.游戏开场,得自主探究之乐
   陶行知曾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课前充分的预习有助于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借助互联网获取资源既达到了微翻转的效果,又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
   为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挖掘深度课堂,简单的文学常识可以检查的方式展现自主学习的成果。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一环节披上游戏的外衣,显然更能调动积极性。
   低年级的开场可以亲切些,如教学《静夜思》,用诗人的口吻诉说“谁最了解我”“谁能读准音”“谁能知我心”,雅致的小标题立刻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距离。
   中年级的开场可以有趣些,如教学《元日》,設置“放爆竹”的游戏环节渲染春节欢乐的氛围,将诗人简介、诗歌读音、诗文释义通过选择、辨析的方式,制作成师生互动的游戏。《小池》则以“采莲蓬”的情境引入此环节。
   高年级的开场可以有挑战些,如教学《游园不值》,别出心裁,以“飞花令”(春)开场,瞬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杜甫的钦佩、对古诗的兴趣也随之萌发。
   二、微而有效,专精广博的课堂
   1.富有内涵,思辨深刻
   基于深度课堂的古诗文微翻转教学不在于“超标”或“超前”,而是让学生在同化、顺应和迁移的过程中进行批判性学习,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过程。
   课前预习可以设置开放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尝试挖掘古诗的深度。如《元日》写在王安石颁布新法之前,你从哪些地方看到他改革痹症、推行新法的决心?以题促思,引导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全面了解北宋时局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和王安石除旧布新的政治理想。课上就此展开开放性讨论,使古诗学习成为一泓不断涌动活水的源泉。
   2.富有层次,由浅入深
   基于深度课堂的古诗微翻转教学起初一般锁定一个主题进行学习和探讨,但不局限于此,讲究触类旁通,以学生的兴趣点为抓手,深入研究问题的关键,实现由“泛”到“专”的深入理解,为学生建构立体丰富、系统动态的学习过程。
   如教学《峨眉山月歌》时紧扣诗眼“月”,教师在课前导读中详细介绍李白,为理解李白寄托情思时特别爱以月为题做铺垫。课堂中仅一个中心问题“月在哪里”便如行云流水般把李白浓浓的情凝聚于一轮明月中,“山中月”“水中月”“心中月”,由景入诗,由诗及人,层层深入,步步入境。看似无情却有情的月亮成了学生们走入李白内心的桥梁。利用微翻转的形式,拓宽了学生预习的广度,我们才能积极建构问题支架,从而挖掘富有层次的深度课堂。
   三、微而知著,富有生长力的课堂
   深度学习指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促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在发现、交流中,学生的情感更为丰富,思想更为深邃,智慧更为灵动。
   1.补白丰实文本
   古人讲究含蓄美,许多古诗文都有“恰是未曾着眼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留白效果。如果课堂的尾声能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去创造延伸,于浅易处补出意蕴,于直白处补出情味,便能让他们领悟到文本背后的“烟波浩渺”,微翻转的课堂也将有更深远的意义。
   (1)于细节处补白
   整篇填空式或一句、一段的补白都是阶梯式写作的表现形式,由说到写,对于起步阶段的中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样难度较低的写作方式更易于接受。如《绝句(迟日)》的最后,教师创设杜甫春日踏青的情境,让学生填一填。
   初春的阳光
其他文献
【课程】小学音乐  【教材】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  【内容】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第三课  1.表演唱《我是一粒米》。  2.初步欣赏管弦乐合奏曲《龟兔赛跑》的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重点】   1.用自然亲切的音色演唱歌曲,在演唱中加入动作表演和变化演唱形式。  2.欣赏乐曲,能够感受并分辨不同的音乐形象。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一、展现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  音乐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生活的本身不仅需要知识、技能和方法,还需要有一定的自信心、意志力等。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单靠心理健康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因此我尝试着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格。备课时,我仔细研读教参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因素;授课时,我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
一、情景描述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屡有发生,我百思未得深解。学校学期初安排听常态课,两位老师分别执教《渔歌子》时的课堂现象,再次引发了我的思考,现将课堂实录片段与我邀部分学生深入访谈的结果,描述如下。  教师1课堂再现: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词:《渔歌子》,这是词牌名,“子”读第三声“zǐ”,一起读课题。这首词是张志和写的,张志和是个怎样的人,谁来介绍一下。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设计一堂课都是以板块的形式呈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理所当然地采用了板块推进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笔者认为,较好的过渡语不仅使板块之间衔接自然,连贯紧密,整个课堂结构浑然一体,还能使学生学习兴趣持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和谐灵动。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锤炼过渡语,讲究过渡艺术。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种常见的过渡方法。    设疑过渡  课堂上要使学生主动地去探
2011年4月在山东胶州听了三节课,前两节由本地老师执教,第三节由来自北京的吴正宪老师执教。时间过去很久了,但吴老师对这三节课不一般的对话与追问,仍然常常在我脑海里闪现,打动着我的心。当历经时间的沉淀,再回头感悟,我赫然发觉,吴老师的三次追问,分明就是给出了一名数学教师专业成长所应该修炼的层次。  一、逼近数学知识本质的追问  第一节课是一位年轻的孙姓教师执教四年级《用字母表示数》,依次探究字母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思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应该具备的五项基本能力,而听则排在了首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表达与表现”部分的第一条。便是“注意倾听他人讲话。理解别人讲话的意思”。因此。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他们逐渐形成自觉、良好的倾听习惯,为以后的语言学习、人际交往奠定基础。  在小学阶段。学生倾听状态普遍欠佳。插话、做小动作等现象时有发生,反复讲解的知识点在做
【摘要】动画绘本是传统绘本在新媒体领域里的延伸与拓展。在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动画绘本创作,借助“基于文本的动画绘本制作”和“超越文本的动画绘本创作”,化抽象为具体,化感性为理性,让学生能从浅显的文字表面读懂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从简单的故事中读出鲜活的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辨意识,丰富学生的阅读内涵,延展学生的创意思维。  【关键词】绘本阅读 动画绘本 超越文本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核心,“读中悟写,课堂练笔”则成了言语实践的有效形式之一。读中悟写,核心在于“悟”,即在阅读理解中不仅感悟文本蕴含的丰富内涵,更要感悟文本的写法之妙,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积累。课堂练笔,强调的则是模仿与运用。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教学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
本学期笔者在常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同题异构联校教研活动中,执教了三年级《绿野仙踪》整本书阅读交流课,围绕“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这个研究主题反观课例,有了一点粗浅的思考。  根据阅读理解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标准,阅读理解能力的构成要素必然繁杂,许多学者尝试对理解能力进行解剖,并将理解能力确定为四个发展层级:第一是复述性理解,第二是解释性理解,第三是评价性理解,第四是创造性理解。在小学阶段,复述性理解能力
成为专家教师是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景。专家教师的特征是拥有专家知能。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徐碧美教授通过对四名ESL教师的专业发展历程跟踪研究与分析,发现专家知能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动态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中,前一阶段形成的知识与能力是后一阶段的基础。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拒绝陷入定式,不断为自己设立新目标,不断寻求超载“常规”的新挑战,专家知能才得以形成与发展,而反思是专家知能的核心。专家常常“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