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诵读古诗文未解其味、未明其意是正常的,因为小学生诵读古诗的作用,仅在于增加积累、提高素养。但是我们陷入了一个误区——“深挖洞”,越挖越深,使得古诗诵读达到了“云深不知处”的境界,令小学生望而却步。其实新课标对诵读古诗的要求并不高,重在“领悟、体验、体会”,意在增加积累。我们应该根据课标的要求,在不求甚解中兴趣诵读、积累诵读,让古诗文这一朵奇葩,步入一个普及的境界,达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最佳效果。
一、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不求甚解知诗格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古诗文风格多样,风采隽秀。面对着浩如烟海的诗文,作为小学生,十岁左右的孩子,就六年的小学光阴,该怎样去了解它们?笔者以为,追求的方法应该是不求甚解——略知之。比如对《七步诗》要知道什么?不必拘泥于它属于唐诗还是宋词,因为它属于汉乐府类,我们要做的是诵读之、背诵之、粗知之,懂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手足相残之悲即可,至于它的流派与创作风格等就不必细探之、穷究之。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对诗歌的风格流派等不该小学生探究的知识体系进行穷究细探,那就是艰难的历程,面对的就是“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的状况。
二、自古英雄出草莽,英雄莫问出何处——不求甚解知出处
1. 不求甚解知背景。
年代的久远,代沟的隔阂,年龄的稚幼,学时的有限,理解的懵懂……造成对古诗文背景的了解存在困难,需要走的一条捷径就是不求甚解。因为背景是一部部的历史,有的曲折,有的冗长,但是诗人一般会融背景于诗歌中,我们要做的是不求甚解略知之,重点要放在对诗句的理解上与诵读上。比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诗人的时代背景很不简单,能写出这样的诗句肯定命运波谲云诡:王昌龄因事被贬谪岭南,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我们难道要陷进这样的背景,细细了解被贬与暗杀吗?笔者相信那是很次要的,我们要品味的绝对是诗人对亲朋好友、对同仁志士的回答:是一片冰心的无比高洁,是作者意志的无比坚定。虽然历史离我们很遥远,但是我们要明白的是一份养人养心的诗情,而不是一份历史的沉重,因为“诗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我们只要识得这一份诗情就足够了。
2. 不求甚解知风格。
我们曾经寻寻觅觅着“知诗人”这一教学环节,奉若神明,成为经典,课堂四分之一的时间流连在“知诗人”这一环节,求知透、求知全、求知细,于是豪放派、婉约派、神韵说派……有哪些人?有哪些特点?……我们的学生瞬间被拔苗助长了,成了老学究,好像一个大学生在撰写论文而穷思竭虑。时间是有限的,精力更是有限,处处留心、处处重点的结果是什么呢?很明显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一定要不求甚解“知诗人”。比如辛弃疾,我们只要大略知道他是豪放派,知道他的风格是气贯山河即可,重点还是他的诗文,他的好句子——“沙场秋点兵”“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三、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不求甚解知诗意
古诗文意蕴之丰或沉重或凝练或轻松……自是众口一词,我们怎能要求小学生全面理解清楚呢?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小学生机械识记占优势,过多地讲解诗意反而会降低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所以,笔者认为,有些比较晦涩难懂的诗意不如不讲,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许多事实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生阅历的增加,很多人会在某一天对小时候学过的经典豁然开朗,感触于心。举个例子,对清朝龚自珍的“风酥雨腻江南春”一句的理解,难道真的要“风是酥脆的,雨是细腻的”这样明明白白地理解吗?那样,字字落实了,但是失去的却是诗意的味道,所以要放开理解,你认为是风和雨绵江南春,可以;他认为是风熏雨醉江南春,也行;还有人认为是风柔雨细江南春,也不错……意会之,领悟之,解说之,只要把江南春天独特的魅力解读出来就是正确的,这就是我们要提倡的不求甚解的诵读理解。
四、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不求甚解迷诵读
1. 初读。初读是一种入境之读,这种读很重要,千万不要错过了美的邂逅,那是一种蒙初之美:“相逢何必曾相识”;还是一种清浅之美:“浅草才能没马蹄”;更是一种朦胧之美:“花非花,雾非雾”;最后才能得到沉醉之美:“家家扶得醉人归”。这种种的美,需要不求甚解的读,使得学生在朦朦胧胧中感受诗歌的神奇神妙,虽然只是初识,没有障碍,没有艰深,没有晦涩,没有考查,轻轻松松,浅尝辄止,意会笼统,但是美丽却扑面而至,馨香却如风如雾而来,引发的是对美的陶醉,使得学生举步携手的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醉人春色。
2. 研读。古诗文之丰富自是有口皆碑,面对浩瀚如海之文,我们可以采用取舍读,追求个性的、大约的、精简的、不求甚解之读。比如同样的月亮,不同的乡愁,不同的表达,李白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卢纶说“万里归心对月明”;李煜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所以研读古诗文,“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3. 背诵。古人曾说过:“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故人凡有所当读之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吟诵熟透以后,古诗文就会不知不觉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能力,用之则来,自然不会临渊羡鱼,临渴掘井,搜肠刮肚。诵读大量诗文的结果一定会让你下笔绵延,从文潇洒,成文锦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记忆,在读中运用,在读中提升……
纳兰性德的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告诉我们,初见的美丽是无法超越的,如果深入的话,如果求知太多的话,就有可能造成“何事秋风悲画扇”这样的结果,所以我们坚持不求甚解诵读诗文,让这种独特的美——“人生若只如初见”定格在小小少年的心中。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施程小学)
一、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不求甚解知诗格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古诗文风格多样,风采隽秀。面对着浩如烟海的诗文,作为小学生,十岁左右的孩子,就六年的小学光阴,该怎样去了解它们?笔者以为,追求的方法应该是不求甚解——略知之。比如对《七步诗》要知道什么?不必拘泥于它属于唐诗还是宋词,因为它属于汉乐府类,我们要做的是诵读之、背诵之、粗知之,懂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手足相残之悲即可,至于它的流派与创作风格等就不必细探之、穷究之。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对诗歌的风格流派等不该小学生探究的知识体系进行穷究细探,那就是艰难的历程,面对的就是“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的状况。
二、自古英雄出草莽,英雄莫问出何处——不求甚解知出处
1. 不求甚解知背景。
年代的久远,代沟的隔阂,年龄的稚幼,学时的有限,理解的懵懂……造成对古诗文背景的了解存在困难,需要走的一条捷径就是不求甚解。因为背景是一部部的历史,有的曲折,有的冗长,但是诗人一般会融背景于诗歌中,我们要做的是不求甚解略知之,重点要放在对诗句的理解上与诵读上。比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诗人的时代背景很不简单,能写出这样的诗句肯定命运波谲云诡:王昌龄因事被贬谪岭南,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我们难道要陷进这样的背景,细细了解被贬与暗杀吗?笔者相信那是很次要的,我们要品味的绝对是诗人对亲朋好友、对同仁志士的回答:是一片冰心的无比高洁,是作者意志的无比坚定。虽然历史离我们很遥远,但是我们要明白的是一份养人养心的诗情,而不是一份历史的沉重,因为“诗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我们只要识得这一份诗情就足够了。
2. 不求甚解知风格。
我们曾经寻寻觅觅着“知诗人”这一教学环节,奉若神明,成为经典,课堂四分之一的时间流连在“知诗人”这一环节,求知透、求知全、求知细,于是豪放派、婉约派、神韵说派……有哪些人?有哪些特点?……我们的学生瞬间被拔苗助长了,成了老学究,好像一个大学生在撰写论文而穷思竭虑。时间是有限的,精力更是有限,处处留心、处处重点的结果是什么呢?很明显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一定要不求甚解“知诗人”。比如辛弃疾,我们只要大略知道他是豪放派,知道他的风格是气贯山河即可,重点还是他的诗文,他的好句子——“沙场秋点兵”“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三、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不求甚解知诗意
古诗文意蕴之丰或沉重或凝练或轻松……自是众口一词,我们怎能要求小学生全面理解清楚呢?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小学生机械识记占优势,过多地讲解诗意反而会降低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所以,笔者认为,有些比较晦涩难懂的诗意不如不讲,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许多事实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生阅历的增加,很多人会在某一天对小时候学过的经典豁然开朗,感触于心。举个例子,对清朝龚自珍的“风酥雨腻江南春”一句的理解,难道真的要“风是酥脆的,雨是细腻的”这样明明白白地理解吗?那样,字字落实了,但是失去的却是诗意的味道,所以要放开理解,你认为是风和雨绵江南春,可以;他认为是风熏雨醉江南春,也行;还有人认为是风柔雨细江南春,也不错……意会之,领悟之,解说之,只要把江南春天独特的魅力解读出来就是正确的,这就是我们要提倡的不求甚解的诵读理解。
四、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不求甚解迷诵读
1. 初读。初读是一种入境之读,这种读很重要,千万不要错过了美的邂逅,那是一种蒙初之美:“相逢何必曾相识”;还是一种清浅之美:“浅草才能没马蹄”;更是一种朦胧之美:“花非花,雾非雾”;最后才能得到沉醉之美:“家家扶得醉人归”。这种种的美,需要不求甚解的读,使得学生在朦朦胧胧中感受诗歌的神奇神妙,虽然只是初识,没有障碍,没有艰深,没有晦涩,没有考查,轻轻松松,浅尝辄止,意会笼统,但是美丽却扑面而至,馨香却如风如雾而来,引发的是对美的陶醉,使得学生举步携手的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醉人春色。
2. 研读。古诗文之丰富自是有口皆碑,面对浩瀚如海之文,我们可以采用取舍读,追求个性的、大约的、精简的、不求甚解之读。比如同样的月亮,不同的乡愁,不同的表达,李白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卢纶说“万里归心对月明”;李煜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所以研读古诗文,“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3. 背诵。古人曾说过:“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故人凡有所当读之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吟诵熟透以后,古诗文就会不知不觉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能力,用之则来,自然不会临渊羡鱼,临渴掘井,搜肠刮肚。诵读大量诗文的结果一定会让你下笔绵延,从文潇洒,成文锦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记忆,在读中运用,在读中提升……
纳兰性德的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告诉我们,初见的美丽是无法超越的,如果深入的话,如果求知太多的话,就有可能造成“何事秋风悲画扇”这样的结果,所以我们坚持不求甚解诵读诗文,让这种独特的美——“人生若只如初见”定格在小小少年的心中。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施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