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秦汉以来的古医书中,把导泻的治病方法称为“下”;之后,“下”引申有腹泻、拉肚子之义。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下”表示腹泻拉稀外,常见的还有“利”“痢”“泻”以及相关的复合词。唐宋以后,关于腹泻又有新说法。除“泻”外,还有“动脏腑”“跑肚”“泻肚”“拉稀”“拉肚子”等。其中,“跑肚”为北方方言词,明显有向共同语扩散的趋势。
关键词:概念场;历时演变;腹泻;“下”;“跑肚”
语言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学习、研究语言,应该具有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这是王力先生在《谈谈学习古代汉语》[1]等著作中多次强调过的。王力先生在《汉语词汇史》中,论述了汉语词义发展的两个问题:第一,词是怎么改变了意义的;第二,概念是怎么变了名称的。前者是讨论词的新义的产生;后者是讨论同一概念,因时代不同,使用了不同的词,即产生了新词[2](P632-652)。它们很好地概括了词汇发展演变的核心问题。下面,就“概念是怎么改变了名称”这一问题,酌举表腹泻概念的词语一例,管窥汉语词汇从古到今的若干变化。
自有人类开始,疾病就产生了,并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进化全过程。在所有疾病当中,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腹泻拉稀,古今一样。那么,古人是用哪些词语表示腹泻拉稀这個概念的,其间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今天各地又有哪些保留,以下拟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下”表“腹泻”义
在先秦文献中,已有“腹疾”(《左传·宣公十二年》、《昭公元年》)这一表示胃肠疾患的词语,应该也包括了腹泻拉稀一类的病症。之所以没有更多的相关记载,其原因可能有二:第一,文献不足征,在传世的先秦典籍中未见更多的词语,已佚的则不得而知;不知上古的人们,除了“腹疾”外,还用什么词语表示这一概念。第二,因为腹泻拉稀属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病症,不登大雅之堂,文人雅士避之唯恐不及,故未见典籍记载。
据笔者的初步调查,表示泻肚子及相关概念,较早见于古医书。在秦汉以来的古医书中,习惯上把导泻这一中医的传统治病方法称为“下”。例如:
(1)故消之削之,吐之下之,补之泻之,久新同法。(《素问·五常政大论篇》)
(2)肾气上冲,喉咽塞噎,肋下急痛,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卷中《水气病脉证并治》)
(3)不当下而下,则使人开肠荡胃,洞泄不禁。(旧题东汉华佗《华氏中藏经》卷中《论诸病治疗交错致于死候》)
(4)若唯腹大,下之不去,便针脐下二寸,入数分,令水出。(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四《治卒大腹水病方》)
由中医的一种治病方法“导泻”引申,“下”有腹泻、拉肚子之义。例如:
(5)乌性既贪,不能忍于饮食……便取余梨食之,尽饮余水。便下痢,痢如注水,躃地而卧……长伍承敕,迎取养护,三日,毒歇下绝。(旧题后汉安世高译《?女祇域因缘经》,14/900c-901a)
(6)攻守连月,城不拔。士卒疲劳,因暑饮水,泄下流肿,病者大半,死伤涂地。(《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
(7)得昨示,知弟下不断。(清代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二三王羲之《杂帖》)
(8)知阮生转佳,甚慰甚慰!会稽近患下,始差。(清代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二三王羲之《杂帖》)
(9)患面疼肿,脚中更急痛,兼少下。(清代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二七王献之《杂帖》)①
(10)一服即大下,去数段许纸,如拳大,剖看,乃先所服符也。(《世说新语·术解》)
因为呕吐与腹泻经常同时出现,故习见“吐下”连言者。例如:
(11)四,不出生者,名为饭物未消,复上饭,不服药,吐下,不时消。(东汉安世高译《九横经》,2/883a)
(12)为治众生一切病苦,与种种方,吐下诸药,及以涂身、熏药、灌鼻、散药、丸药。(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九,12/419c)
(13)蔡司徒渡江,见彭蜞,大喜,曰:“蟹有八足,加以二螯。”令烹之。既食,吐下委顿,方知非蟹。(《世说新语·纰漏》)
(14)(蔡)谟昼眠,梦甲云:“暂行忽得暴病,患心腹痛,胀满,不得吐下;某时死,主人殡殓。”谟悲涕相对。(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卷一)
“吐下”就是上吐下泻,又吐又泻。
二、“利”“痢”“泻”“泄”等
表“腹泻”义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表示腹泻拉稀,除了“下”外,较常见的还有“利”“痢”“泻”以及相关的复合词。
有用“利”或“痢”来称腹泻的。例如:
(15)我为患利,不脱衣卧。(《隋书·文四子传》)
(16)隋开皇中,母患暴痢,翼谓中毒药,遂亲尝秽恶。(《北史·田翼传》)
(17)帝尝合止利药,须胡粉一两。元胡三省注:“泄泻不禁者曰利。”(《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
于是,就有“下利”或“下痢”连言,表示腹泻者。例如:
(18)我实愚痴,违负王教,信祇域言,饮食其余水果。为其所中,下痢三日,始今旦差。(旧题后汉安世高译《?女祇域因缘经》,14/901a)
(19)名字者,心闷肺胀,上气咳逆,心惊下痢(痢,宫本作“利”)。(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一二,12/435a)
(20)住如是处,作下痢病,令不忆食,劣弱不健。(元魏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六四,17/384b)
(21)交趾特出好橘,大且甘。而不可多噉,令人下痢。(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十《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橘》引《南中八郡志》)
有意思的是,在日语中,表示腹泻仍用“下痢”一词。如:“私は今日は新鮮でない食べ物をが壊れて、下痢をする.(我今天被不新鲜的食物吃坏了,肚子拉稀。)”[7]“今日私はお腹なかが壊れて、朝からずっと、下痢だ.(今天我肚子吃坏了,从早上起就一直拉肚子。)”[7] 古医书提到的导泻法、腹泻,除了“下”之外,还有“泄”。例如:
(22)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举痛论篇》)
(23)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胀,食寒则泄。(《素问·风论篇》)
也有“下泄”“泄注”“注泄”“溏泄”“泄利”同义连言者。例如:
(24)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素问·厥论篇》)①
(25)病鹜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肠鸣,泄注腹痛。(《素问·气交变大论篇》)
(26)病者即泄注,腹中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27)岁少阳在泉,火淫所胜,则焰明郊野,寒热更至,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则血便,少阴同候。(《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28)病在胠胁,甚则心痛热格……少腹满,腰脽重强,内不便,善注泄。(《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29)病腹满溏泄肠鸣,反下甚而太溪绝者,死不治,上应岁星。(《素问·气交变大论篇》)
(30)呕逆躁烦,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31)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卷上《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32)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素问·玉机真藏论篇》)
(33)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34)泄利,言其出漏泄而利也。(东汉刘熙《释名·释疾病》)
汉魏以来的古医书等,也用“泻”表示腹泻、拉肚子。例如:
(35)头颔摇鼓,腰脚沉重,语言蹇涩,上吐下泻,左右不仁。(旧题东汉华佗《华氏中藏经》卷上《阴厥论》)
(36)三生散,起卒死,兼治阴盛,四逆,吐泻不止。(旧题东汉华佗《华氏中藏经》卷下《疗诸病药方六十道》)
(37)大黄、巴豆,泻人太过。(隋代智顗《摩诃止观》卷九,46/120b)
(38)此由初受病时,毒热气盛,多服冷药,以自泻下。病折已后,热势既退,冷气乃动。(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八《伤寒病后胃气不和利候》)
(39)产后六七日内下泻,诸药不效,得此脉与吐之,泻立止。(北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卷二《可吐不可吐证》)
唐宋以后,“泻”的用例更多,沿用至今。例如:
(40)《药性论》云:“热有大毒,生能泻人见鬼,拾针狂乱。”(宋代姚宽《西溪丛语》卷下)
(41)有贫士子无赖,因诣僧,请观舍利。僧出瓶授与,遽取吞之,僧惶骇无措,复虑外闻之,士子曰:“与我钱,当服药岀之耳。”赠二百缗,乃服巴豆泻下。僧欢然,濯而收之。(明代冯梦龙辑《古今谭概》卷二一)
秦汉出土文献(简帛)中,表示腹泻的词语有叚(瘕)、下、泄、泄下、泄注、唐(溏)泄等,已请友生王竹勋作了初步的调查,限于篇幅,此不赘。
三、表“腹泻”义的新词
唐宋以后,关于腹泻又有新的说法。
有“动脏腑”“跑肚”。例如:
(42)食后,每服三十丸,生姜汤送下,吃了时,便动脏腑。(《古本老乞大》第八四話,84/30b5-6)
“吃了时,便动脏腑”,《翻译老乞大》同。而《老乞大新释》《重刊老乞大》则作“吃了么,就要跑肚走动”。何谓“动脏腑”?他书亦见相同用例。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五:“上因曰:‘太后前以饮食动脏腑,近已安健,粥药皆朕亲进,又得皇后侍奉甚谨。’”明代朱橚《普济方》卷一一四:“初服之时,必加大黄、朴硝,动脏腑数行,用温粥补之,量病虚实加减。春冬利数行,夏微动一二行,便补。”大黄、朴硝的作用是泄下,用于治疗单纯性便秘和肠梗阻。
“动脏腑”多见于古医书,仅据字面不易理解其含义,现今也罕有使用,味其义,当指拉肚子。当然,从上揭各例以及文中所说的治疗单纯性便秘来看,就“动脏腑”而言,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单纯的字面义,使脏腑动,因为便秘有肠蠕动功能受阻的问题,有些中药服后会促使肠胃蠕动,帮助解除便秘;另一层意思就是“泻”,但这种泻有时和拉肚子还不太一样,就是把淤积在体内的排出来。就《古本老乞大》例而言,应该是后者,故与“跑肚”对应。
“跑肚”,指拉稀、泻肚。后面《古本老乞大》有“动一两行时,便思量饭吃”和“先吃些薄粥补一补,然后吃茶饭”的话。通常,人腹泻、拉稀后,不能一下子大补,所以要先喝点稀粥垫垫底,“补一补”。
这里主要讲述主人因为饮食失节,脾胃不舒服,不消化,所以需要服药治疗。故前面《古本老乞大》提到:“消痞丸,木香分气丸,神穹丸,槟榔丸,这几等药里头,堪中服可治饮食停滞,则吃一服槟榔丸。”“食后,每服三十丸,生姜汤送下,吃了时,便动脏腑。”这里的“动脏腑”,不是一般的肠胃蠕动,而是指服了泻药后,肠胃窜动,要拉稀泻肚了。“槟榔丸”具有治疗饮食滞积的疗效,服药后,会有泻肚的症状出现①。
因此,“动一两行时,便思量饭吃”中的“动一两行”,是指上厕所(拉稀)了一两次。“动”,指肠胃翻腾不适,是腹泻的前兆,也可径指腹泻。如《金瓶梅》第五十九回:“李瓶儿只指望孩儿好来,不料被艾火把风气反于内,变为慢风,内里抽搐的肠肚儿皆动,尿屎皆出,大便屙出五花颜色。”“行”,表示上厕所的数量,为动量词,这是中古以来产生的新用法。
跑肚,与泻肚、拉稀同义。推考此词的构词理据,当与“跑”的失控、溢出义直接相关。吕叔湘先生在《语文常谈·意内言外》“字义和词义辗转相生”一节中,曾论及动词与宾语的关系,以“跑”为例列举多种用法,指出:“‘跑电、跑水’是拦不住某种东西跑掉,‘跑肚’是拦不住肚子里的东西跑掉。”[8](P223) 不仅仅是“跑”可指身上的某种东西拦不住、排泄,“走”也有类似的用法。与“跑肚”相似的,有“走肚子”“走肚”“走腹”“走痢”等说法。清代陈森《品花宝鉴》第四十回:“得月道:‘我身子不快,且走肚子,懒得说话,你去罢。’”方言中这样的用法尤为多见,均与“跑肚”类似。
从使用的区域看,“跑肚”一词为北方方言词,主要在北方方言区使用。之所以作出这个判断,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北方方言志,很多收有“跑肚”一词。如《莒县方言志》收有“跑肚子”,意思是“拉稀”[9](P127);《汶上方言志》收有“跑肚”,意思是“拉肚子”[10](P106);《无棣方言志》收有“跑肚”,意思是“拉肚子”[11](P130)。以上区域,莒县属于日照市,在山东省南部;汶上属于济宁市,在山东省西部;而无棣属于滨州市,在山东省东北部。
二是方言词典的收释。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收有“跑肚”一词,标明是哈尔滨、西宁、银川等地的用法。指泻肚;腹泻。银川也叫“拉肚”[12](第五卷,P4326)。
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未收“跑肚”。但收有相近的“跑茅”,释为:“〈动〉拉肚子。”使用地区为中原官话、晋语[13](第二卷,P2476)。“跑稀”,释为:“〈动〉拉肚子。”使用地区为兰银官话、江淮官话[13](第四卷,P6112)。
三是现代北方作家的作品中,有使用该词的用例。如老舍《习惯》:“吃了带血的牛肉,喝凉水,我一定跑肚。”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一回:“只因昨晚多吃了些猪肉,天不明就起来跑肚。”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原来李老喜又跑肚子,睡下一会,就得起床到屋外厕所去解手。”以上作家,老舍是北京人;马烽、西戎是山西人;刘震云是河南人;他们都是北方籍作家。
值得注意的是,“跑肚”从方言词也有逐渐向通语扩散的趋势。《现代汉语词典》从1978年第1版起,到第5、6、7版,均收有“跑肚”一词,如第7版:“〈口〉动泻肚。”[14](P981)但均未标注“〈方〉”,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以下是笔者搜集到的一些用例:1994年《报刊精选》:“反应最强烈的是身壮如牛的贾大状,他夜里呕吐不止,跑肚6次。”网络官场小说《接待处处长》:“把负责首长安全保卫工作的人都给弄得跑肚拉稀,传到外面去可是天大的新闻。”此外,从网上可以轻而易举地搜寻到“跑肚”的用例,多为患者求教于医生、懂行的人,如:“跑肚拉稀,一晚上去了6次厕所”,“今天凌晨3点多,跑肚厉害”,“每天跑肚好几次,都好几年了”,“13个月孩子跑肚拉稀,怎么办好”,等等。以上用例都说明“跑肚”已经不是方言词了。
综上,汉语里面表示导泻或腹泻拉稀,秦汉以来的古医书常用“下”,已有不少用例。中古以来比较口语化的传世典籍中,也有“下”“利(痢)”“泄”“泻”等单音节词以及同义(近义)组合连用的“下利”“下痢”“下泄”“泄注”“注泄”“溏泄”“泄利”“泻下” “下泻”等双音词语,用例较多。唐宋以后,則产生了“动脏腑”“跑肚”等用法。类似“跑肚”“走肚(子)”一类的说法,现今不少方言都还有保留。而普通话则只说“泻”、“泻肚”[14](P1451)、“拉肚子”[14](P769)、“拉稀”[14](P770)等,别的用法则很少说了。
参考文献:
[1]王力.谈谈学习古代汉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
[2]王力.汉语词汇史[A].王力文集(第十一卷)[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3]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蔡镜浩.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5]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语词例释[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6]颜洽茂.佛教语言阐释——中古佛经词汇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7][日]金文京,玄幸子撰.郑光解说.老乞大:朝鮮中世の中国語会話読本[M].东京:日本平凡社,2002.
[8]吕叔湘.语文常谈[A].吕叔湘全集(第六卷)[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9]石明远.莒县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10]宋恩泉.汶上方言志[M].济南:齐鲁书社,2005.
[11]张金圈.无棣方言志[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
[12]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13]许宝华,[日]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9.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Diachronic Evolution of Chinese Conceptual Field Words
——Take the Words Expressing the Concept of Diarrhea as an Example
Fang Yixin
(Chinese Language History Research Center,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
Abstract:In ancient medical books since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treatment of catharsis was called “xià(下)”. Later, the meaning of “xià(下)” was extended to “diarrhea”. In the Period of Wei, Jin and Southern & Northern Dynasties, in addition to “xià(下)”, other words that mean diarrhea also include “lì(利)”, “lì(痢)”, “xiè(泻)” and related compound words. After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new words with the meaning of “diarrhea” appeared. In addition to“xiè(泻)”, there were “dòng zàngfǔ(动脏腑)”, “pǎo dù(跑肚)”, “xiè dù(泻肚)”, “lāxī(拉稀)” and “lādùzi(拉肚子)” and so on. Among these, “pǎo dù(跑肚)” was a word belonged to northern dialect, which showed the trend towards the common language.
Key words:conceptual field;diachronic evolution;diarrhea;“xià(下)”;“pǎo dù(跑肚)”
关键词:概念场;历时演变;腹泻;“下”;“跑肚”
语言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学习、研究语言,应该具有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这是王力先生在《谈谈学习古代汉语》[1]等著作中多次强调过的。王力先生在《汉语词汇史》中,论述了汉语词义发展的两个问题:第一,词是怎么改变了意义的;第二,概念是怎么变了名称的。前者是讨论词的新义的产生;后者是讨论同一概念,因时代不同,使用了不同的词,即产生了新词[2](P632-652)。它们很好地概括了词汇发展演变的核心问题。下面,就“概念是怎么改变了名称”这一问题,酌举表腹泻概念的词语一例,管窥汉语词汇从古到今的若干变化。
自有人类开始,疾病就产生了,并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进化全过程。在所有疾病当中,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腹泻拉稀,古今一样。那么,古人是用哪些词语表示腹泻拉稀这個概念的,其间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今天各地又有哪些保留,以下拟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下”表“腹泻”义
在先秦文献中,已有“腹疾”(《左传·宣公十二年》、《昭公元年》)这一表示胃肠疾患的词语,应该也包括了腹泻拉稀一类的病症。之所以没有更多的相关记载,其原因可能有二:第一,文献不足征,在传世的先秦典籍中未见更多的词语,已佚的则不得而知;不知上古的人们,除了“腹疾”外,还用什么词语表示这一概念。第二,因为腹泻拉稀属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病症,不登大雅之堂,文人雅士避之唯恐不及,故未见典籍记载。
据笔者的初步调查,表示泻肚子及相关概念,较早见于古医书。在秦汉以来的古医书中,习惯上把导泻这一中医的传统治病方法称为“下”。例如:
(1)故消之削之,吐之下之,补之泻之,久新同法。(《素问·五常政大论篇》)
(2)肾气上冲,喉咽塞噎,肋下急痛,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卷中《水气病脉证并治》)
(3)不当下而下,则使人开肠荡胃,洞泄不禁。(旧题东汉华佗《华氏中藏经》卷中《论诸病治疗交错致于死候》)
(4)若唯腹大,下之不去,便针脐下二寸,入数分,令水出。(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四《治卒大腹水病方》)
由中医的一种治病方法“导泻”引申,“下”有腹泻、拉肚子之义。例如:
(5)乌性既贪,不能忍于饮食……便取余梨食之,尽饮余水。便下痢,痢如注水,躃地而卧……长伍承敕,迎取养护,三日,毒歇下绝。(旧题后汉安世高译《?女祇域因缘经》,14/900c-901a)
(6)攻守连月,城不拔。士卒疲劳,因暑饮水,泄下流肿,病者大半,死伤涂地。(《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
(7)得昨示,知弟下不断。(清代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二三王羲之《杂帖》)
(8)知阮生转佳,甚慰甚慰!会稽近患下,始差。(清代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二三王羲之《杂帖》)
(9)患面疼肿,脚中更急痛,兼少下。(清代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二七王献之《杂帖》)①
(10)一服即大下,去数段许纸,如拳大,剖看,乃先所服符也。(《世说新语·术解》)
因为呕吐与腹泻经常同时出现,故习见“吐下”连言者。例如:
(11)四,不出生者,名为饭物未消,复上饭,不服药,吐下,不时消。(东汉安世高译《九横经》,2/883a)
(12)为治众生一切病苦,与种种方,吐下诸药,及以涂身、熏药、灌鼻、散药、丸药。(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九,12/419c)
(13)蔡司徒渡江,见彭蜞,大喜,曰:“蟹有八足,加以二螯。”令烹之。既食,吐下委顿,方知非蟹。(《世说新语·纰漏》)
(14)(蔡)谟昼眠,梦甲云:“暂行忽得暴病,患心腹痛,胀满,不得吐下;某时死,主人殡殓。”谟悲涕相对。(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卷一)
“吐下”就是上吐下泻,又吐又泻。
二、“利”“痢”“泻”“泄”等
表“腹泻”义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表示腹泻拉稀,除了“下”外,较常见的还有“利”“痢”“泻”以及相关的复合词。
有用“利”或“痢”来称腹泻的。例如:
(15)我为患利,不脱衣卧。(《隋书·文四子传》)
(16)隋开皇中,母患暴痢,翼谓中毒药,遂亲尝秽恶。(《北史·田翼传》)
(17)帝尝合止利药,须胡粉一两。元胡三省注:“泄泻不禁者曰利。”(《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
于是,就有“下利”或“下痢”连言,表示腹泻者。例如:
(18)我实愚痴,违负王教,信祇域言,饮食其余水果。为其所中,下痢三日,始今旦差。(旧题后汉安世高译《?女祇域因缘经》,14/901a)
(19)名字者,心闷肺胀,上气咳逆,心惊下痢(痢,宫本作“利”)。(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一二,12/435a)
(20)住如是处,作下痢病,令不忆食,劣弱不健。(元魏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六四,17/384b)
(21)交趾特出好橘,大且甘。而不可多噉,令人下痢。(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十《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橘》引《南中八郡志》)
有意思的是,在日语中,表示腹泻仍用“下痢”一词。如:“私は今日は新鮮でない食べ物をが壊れて、下痢をする.(我今天被不新鲜的食物吃坏了,肚子拉稀。)”[7]“今日私はお腹なかが壊れて、朝からずっと、下痢だ.(今天我肚子吃坏了,从早上起就一直拉肚子。)”[7] 古医书提到的导泻法、腹泻,除了“下”之外,还有“泄”。例如:
(22)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举痛论篇》)
(23)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胀,食寒则泄。(《素问·风论篇》)
也有“下泄”“泄注”“注泄”“溏泄”“泄利”同义连言者。例如:
(24)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素问·厥论篇》)①
(25)病鹜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肠鸣,泄注腹痛。(《素问·气交变大论篇》)
(26)病者即泄注,腹中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27)岁少阳在泉,火淫所胜,则焰明郊野,寒热更至,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则血便,少阴同候。(《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28)病在胠胁,甚则心痛热格……少腹满,腰脽重强,内不便,善注泄。(《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29)病腹满溏泄肠鸣,反下甚而太溪绝者,死不治,上应岁星。(《素问·气交变大论篇》)
(30)呕逆躁烦,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31)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卷上《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32)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素问·玉机真藏论篇》)
(33)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34)泄利,言其出漏泄而利也。(东汉刘熙《释名·释疾病》)
汉魏以来的古医书等,也用“泻”表示腹泻、拉肚子。例如:
(35)头颔摇鼓,腰脚沉重,语言蹇涩,上吐下泻,左右不仁。(旧题东汉华佗《华氏中藏经》卷上《阴厥论》)
(36)三生散,起卒死,兼治阴盛,四逆,吐泻不止。(旧题东汉华佗《华氏中藏经》卷下《疗诸病药方六十道》)
(37)大黄、巴豆,泻人太过。(隋代智顗《摩诃止观》卷九,46/120b)
(38)此由初受病时,毒热气盛,多服冷药,以自泻下。病折已后,热势既退,冷气乃动。(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八《伤寒病后胃气不和利候》)
(39)产后六七日内下泻,诸药不效,得此脉与吐之,泻立止。(北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卷二《可吐不可吐证》)
唐宋以后,“泻”的用例更多,沿用至今。例如:
(40)《药性论》云:“热有大毒,生能泻人见鬼,拾针狂乱。”(宋代姚宽《西溪丛语》卷下)
(41)有贫士子无赖,因诣僧,请观舍利。僧出瓶授与,遽取吞之,僧惶骇无措,复虑外闻之,士子曰:“与我钱,当服药岀之耳。”赠二百缗,乃服巴豆泻下。僧欢然,濯而收之。(明代冯梦龙辑《古今谭概》卷二一)
秦汉出土文献(简帛)中,表示腹泻的词语有叚(瘕)、下、泄、泄下、泄注、唐(溏)泄等,已请友生王竹勋作了初步的调查,限于篇幅,此不赘。
三、表“腹泻”义的新词
唐宋以后,关于腹泻又有新的说法。
有“动脏腑”“跑肚”。例如:
(42)食后,每服三十丸,生姜汤送下,吃了时,便动脏腑。(《古本老乞大》第八四話,84/30b5-6)
“吃了时,便动脏腑”,《翻译老乞大》同。而《老乞大新释》《重刊老乞大》则作“吃了么,就要跑肚走动”。何谓“动脏腑”?他书亦见相同用例。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五:“上因曰:‘太后前以饮食动脏腑,近已安健,粥药皆朕亲进,又得皇后侍奉甚谨。’”明代朱橚《普济方》卷一一四:“初服之时,必加大黄、朴硝,动脏腑数行,用温粥补之,量病虚实加减。春冬利数行,夏微动一二行,便补。”大黄、朴硝的作用是泄下,用于治疗单纯性便秘和肠梗阻。
“动脏腑”多见于古医书,仅据字面不易理解其含义,现今也罕有使用,味其义,当指拉肚子。当然,从上揭各例以及文中所说的治疗单纯性便秘来看,就“动脏腑”而言,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单纯的字面义,使脏腑动,因为便秘有肠蠕动功能受阻的问题,有些中药服后会促使肠胃蠕动,帮助解除便秘;另一层意思就是“泻”,但这种泻有时和拉肚子还不太一样,就是把淤积在体内的排出来。就《古本老乞大》例而言,应该是后者,故与“跑肚”对应。
“跑肚”,指拉稀、泻肚。后面《古本老乞大》有“动一两行时,便思量饭吃”和“先吃些薄粥补一补,然后吃茶饭”的话。通常,人腹泻、拉稀后,不能一下子大补,所以要先喝点稀粥垫垫底,“补一补”。
这里主要讲述主人因为饮食失节,脾胃不舒服,不消化,所以需要服药治疗。故前面《古本老乞大》提到:“消痞丸,木香分气丸,神穹丸,槟榔丸,这几等药里头,堪中服可治饮食停滞,则吃一服槟榔丸。”“食后,每服三十丸,生姜汤送下,吃了时,便动脏腑。”这里的“动脏腑”,不是一般的肠胃蠕动,而是指服了泻药后,肠胃窜动,要拉稀泻肚了。“槟榔丸”具有治疗饮食滞积的疗效,服药后,会有泻肚的症状出现①。
因此,“动一两行时,便思量饭吃”中的“动一两行”,是指上厕所(拉稀)了一两次。“动”,指肠胃翻腾不适,是腹泻的前兆,也可径指腹泻。如《金瓶梅》第五十九回:“李瓶儿只指望孩儿好来,不料被艾火把风气反于内,变为慢风,内里抽搐的肠肚儿皆动,尿屎皆出,大便屙出五花颜色。”“行”,表示上厕所的数量,为动量词,这是中古以来产生的新用法。
跑肚,与泻肚、拉稀同义。推考此词的构词理据,当与“跑”的失控、溢出义直接相关。吕叔湘先生在《语文常谈·意内言外》“字义和词义辗转相生”一节中,曾论及动词与宾语的关系,以“跑”为例列举多种用法,指出:“‘跑电、跑水’是拦不住某种东西跑掉,‘跑肚’是拦不住肚子里的东西跑掉。”[8](P223) 不仅仅是“跑”可指身上的某种东西拦不住、排泄,“走”也有类似的用法。与“跑肚”相似的,有“走肚子”“走肚”“走腹”“走痢”等说法。清代陈森《品花宝鉴》第四十回:“得月道:‘我身子不快,且走肚子,懒得说话,你去罢。’”方言中这样的用法尤为多见,均与“跑肚”类似。
从使用的区域看,“跑肚”一词为北方方言词,主要在北方方言区使用。之所以作出这个判断,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北方方言志,很多收有“跑肚”一词。如《莒县方言志》收有“跑肚子”,意思是“拉稀”[9](P127);《汶上方言志》收有“跑肚”,意思是“拉肚子”[10](P106);《无棣方言志》收有“跑肚”,意思是“拉肚子”[11](P130)。以上区域,莒县属于日照市,在山东省南部;汶上属于济宁市,在山东省西部;而无棣属于滨州市,在山东省东北部。
二是方言词典的收释。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收有“跑肚”一词,标明是哈尔滨、西宁、银川等地的用法。指泻肚;腹泻。银川也叫“拉肚”[12](第五卷,P4326)。
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未收“跑肚”。但收有相近的“跑茅”,释为:“〈动〉拉肚子。”使用地区为中原官话、晋语[13](第二卷,P2476)。“跑稀”,释为:“〈动〉拉肚子。”使用地区为兰银官话、江淮官话[13](第四卷,P6112)。
三是现代北方作家的作品中,有使用该词的用例。如老舍《习惯》:“吃了带血的牛肉,喝凉水,我一定跑肚。”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一回:“只因昨晚多吃了些猪肉,天不明就起来跑肚。”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原来李老喜又跑肚子,睡下一会,就得起床到屋外厕所去解手。”以上作家,老舍是北京人;马烽、西戎是山西人;刘震云是河南人;他们都是北方籍作家。
值得注意的是,“跑肚”从方言词也有逐渐向通语扩散的趋势。《现代汉语词典》从1978年第1版起,到第5、6、7版,均收有“跑肚”一词,如第7版:“〈口〉动泻肚。”[14](P981)但均未标注“〈方〉”,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以下是笔者搜集到的一些用例:1994年《报刊精选》:“反应最强烈的是身壮如牛的贾大状,他夜里呕吐不止,跑肚6次。”网络官场小说《接待处处长》:“把负责首长安全保卫工作的人都给弄得跑肚拉稀,传到外面去可是天大的新闻。”此外,从网上可以轻而易举地搜寻到“跑肚”的用例,多为患者求教于医生、懂行的人,如:“跑肚拉稀,一晚上去了6次厕所”,“今天凌晨3点多,跑肚厉害”,“每天跑肚好几次,都好几年了”,“13个月孩子跑肚拉稀,怎么办好”,等等。以上用例都说明“跑肚”已经不是方言词了。
综上,汉语里面表示导泻或腹泻拉稀,秦汉以来的古医书常用“下”,已有不少用例。中古以来比较口语化的传世典籍中,也有“下”“利(痢)”“泄”“泻”等单音节词以及同义(近义)组合连用的“下利”“下痢”“下泄”“泄注”“注泄”“溏泄”“泄利”“泻下” “下泻”等双音词语,用例较多。唐宋以后,則产生了“动脏腑”“跑肚”等用法。类似“跑肚”“走肚(子)”一类的说法,现今不少方言都还有保留。而普通话则只说“泻”、“泻肚”[14](P1451)、“拉肚子”[14](P769)、“拉稀”[14](P770)等,别的用法则很少说了。
参考文献:
[1]王力.谈谈学习古代汉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
[2]王力.汉语词汇史[A].王力文集(第十一卷)[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3]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蔡镜浩.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5]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语词例释[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6]颜洽茂.佛教语言阐释——中古佛经词汇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7][日]金文京,玄幸子撰.郑光解说.老乞大:朝鮮中世の中国語会話読本[M].东京:日本平凡社,2002.
[8]吕叔湘.语文常谈[A].吕叔湘全集(第六卷)[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9]石明远.莒县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10]宋恩泉.汶上方言志[M].济南:齐鲁书社,2005.
[11]张金圈.无棣方言志[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
[12]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13]许宝华,[日]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9.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Diachronic Evolution of Chinese Conceptual Field Words
——Take the Words Expressing the Concept of Diarrhea as an Example
Fang Yixin
(Chinese Language History Research Center,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
Abstract:In ancient medical books since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treatment of catharsis was called “xià(下)”. Later, the meaning of “xià(下)” was extended to “diarrhea”. In the Period of Wei, Jin and Southern & Northern Dynasties, in addition to “xià(下)”, other words that mean diarrhea also include “lì(利)”, “lì(痢)”, “xiè(泻)” and related compound words. After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new words with the meaning of “diarrhea” appeared. In addition to“xiè(泻)”, there were “dòng zàngfǔ(动脏腑)”, “pǎo dù(跑肚)”, “xiè dù(泻肚)”, “lāxī(拉稀)” and “lādùzi(拉肚子)” and so on. Among these, “pǎo dù(跑肚)” was a word belonged to northern dialect, which showed the trend towards the common language.
Key words:conceptual field;diachronic evolution;diarrhea;“xià(下)”;“pǎo dù(跑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