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巢”家庭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现象,“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成为一大社会问题,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能够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对于农村“空巢”老人的了解以及困难分析,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从政府、社区、第三部门、“空巢”老人自身多方面的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困境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 “空巢”老人 养老问题 对策
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空巢”家庭1561.64万户,占65岁及以上有老年人家庭的22.83%,生活在“空巢”中的老年人2339.73万人,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26.51%。其中,农村老年“空巢”1117.90万户,占老年“空巢”家庭户总数的71.58%,农村“空巢”老人1632.90万人,占“空巢”老人的69.79%。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农村“空巢”家庭的比重很大,按照中科院的预测,中国在未来的近50年里,农村会有愈来愈多的空巢老人,而在社会养老的范畴内这些老人的养老问题是很严峻。因此,解决这类人的养老问题,对于保障农村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
一、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概述
1.“空巢”家庭
家庭生命周期把家庭看做一个生命有机体,从一个家庭的形成到解体,经历扩展、稳定、收缩、空巢的过程,是一个循环运动的过程。而空巢家庭是家庭生命周期的最后两个阶段,就是子女都不在老人身边的家庭,有可能是只有父亲或者只有母亲留守的家庭,也有可能是父母两位老人。空巢两个字,很形象的体现出孩子长大之后离开大人搬出去的情形。
2.养老保障
这里的养老保障是指为安排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所做的一切保障性的措施。本文所涉及到的养老问题主要涉及到经济供养、精神慰藉、生活照顾和医疗以及权益保障四个方面。
二、空巢老人养老所面临的的问题与困境
1.经济供养不足
在中国,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尚不完善,农民的养老支持主要来源于家庭。如果身体足够健康,农村老人的经济来源来自于自己种地、农作来养活自己。如果条件不允许,就是依靠子女的经济供养,但是一般子女外出务工,由于缺乏文化水平,劳动技能等,打工所获得的收入有限,并且子女也需要抚养孩子等,另外,农村老年人不像城市空巢家庭的老人大部分都享有退休金、养老保险和各种救助等等,主要还是依靠自己和子女,而之前介绍的情况表明,通过自己和子女所得到的经济来源水平是很低的,并且还要承担一些不可确定性,一方面是子女的经济收入不确定,另一方面是子女是否孝顺的不确定。
2.生活照顾与医疗不全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除了本身经历人生生理机能的逐渐衰退以外,农村老人在年轻的时候从事重体力劳动,并且不注意保健,当年老了就开始各种病痛。一方面,子女不在身边老人生病了不愿意去医院,等到真正病痛到医院的时候,小病变大病,加上农村医疗的不健全,医疗花费太多的话,子女不愿意承担或者无力承担,那么老人们只能等死;另一方面,老年人发病常常很突然,对于年轻人很正常的摔跤都会导致老年人的生命危急,如果老年人身边没有人照顾,家中无人导致无法抢救或抢救不及时,老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并且,农村不如城市的交通发达,一旦发生什么紧急的病危,农村道路崎岖,有的地方甚至连通讯工具都没有,这样的情况下,抢救都来不及。从另一个角度上说,老年人本来行动上多有不便,没有监护人在身边照顾,有些起居都成问题,或者要不就是日程生活资料缺失,给老人生活带来不方便。
3.精神慰藉不满
一个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在养老保障这块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关系到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空巢”老人每天的生活是一成不变的,生活圈子比较狭窄,渴望亲情,尤其是在农村,由于生活环境和身体各方面的原因,农村“空巢”老人渴望得到子女的精神慰藉的需求很大,有的甚至成为唯一维持生命的支柱。并且,在城市,娱乐活动较为多,被大家熟知的广场舞,就城市老年人一种自我娱乐和锻炼身体的方式,城市里也有很多公园,老年人在一起练太极等锻炼身体。而在农村,娱乐较为单一,也没有团体可以为老年人排解寂寞和孤独,而农村里的老年人,子女不在身边,加上身体机能的衰退,使得自己很消极,子女打电话和回家看望成为老年人的精神寄托,这也是“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告诉我们的道理。
4.权益保障有空缺
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责任感的缺失,社会上经常出现一些不法之徒利用各种方法骗取利益。农村“空巢”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戒备心较轻,并且,他们常年独自居住,使得这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而老年人常常记忆力比较差,视力模糊,并且缺乏法律知识,有些农村老人还爱面子,使得这些不法分子侥幸逃脱法律的制裁,这样的环境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空巢”老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如何应對“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切实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使他们老有所依,物质与精神生活都有保障,是目前在中国老龄化人口和城市化进程两者并行挑战的一个艰巨的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此情况下,要真正使“空巢”老人摆脱养老问题,走出养老困境,我认为需要从政府、社区、第三部门、家庭以及“空巢”老人自身等方面全面努力,具体如下:
1.政府援助
政府的援助是这些农村“空巢”老人最坚实的经济基础,政府的援助也是最有效的,最能够广泛普及的。
(1)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也是在社会养老问题的范畴之内,必然需要现代化的养老方式来解决问题。而社会化的养老方式,是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而有效分散风险的制度。从现实情况来看,农村很多老人都还是依靠家庭赡养,子女孝敬的方式来养老,而子女外出打工的不确定性不能给老人们良好的物质和精神支持,这就表示空巢老人单纯依赖家庭养老的话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农村老人的养老补贴方面,新制度亟需完善的地方有三个方面:一是让农村老人人人享受养老补贴;二是让农村老人真正享受到养老补贴;三是不断提高养老补贴的标准。[3]而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三个措施:首先,需要完善法律,确定农村养老保险的法律环境,使得政府执行有法可依;其次,要加强对于养老资金的管理,使得养老资产保值增值;最后,需要具体的事情具体做,因地制宜的建立各个地方的养老保险制度并有效的执行。 (2)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空巢”老人很大一部分具有身体健康问题,但是医疗费用很高,使得老人们看病难。在这个方面,政府需要加强财政的支持,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不仅仅是针对“空巢”老人的医疗补贴,其次,医院的补贴也应该加强,使得医院对于老年人来看病有相应的优惠,并同时兼顾门诊救助等,使“空巢”老人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
(3)加强农村养老机构建设
农村养老机构的建设可以很大程度上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缓解老人们的精神慰藉不足。在中国,主要的農村养老机构就是为“五保”老人提供集中供养和服务的敬老院。而目前,敬老院并不是特别普及,或者就是敬老院环境很差,物质上供应不足,或者即使有敬老院,但是并没有相对应照顾老人的护工,使得敬老院的入住率很低,而在这些方面都是政府可以改善的。现在有一部分“空巢”老人的子女进城务工,而老人又不愿意或不能与子女在城市生活,子女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可以照顾老人,则可以通过收费方式让这部分空巢老人入住养老机构。
(4)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
家庭养老是中国的传统养老模式,现在在中国仍然占主要的地位。政府应该鼓励媒体宣传老年人对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大力发扬中华民族尊老、养老的光荣传统。尤其是在农村,要多多鼓励子女关心老人,爱护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上关心老人,还要在精神上慰藉老人。对于养老敬老做的好的家庭可以进行公开表扬并且奖励,对于遗弃老人的行为要严加惩罚,以此来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给予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社会环境。
2.社区援助
虽然政府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中承担主要的责任,但是社区才是落实这些政策的执行实体。
(1)号召社区居民关注老年人的生活
社区是老人们最为熟悉的地方,也是老人们常年居住的地方。要倡导社区居民关注老年人的生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保障,还有精神生活方面的慰藉,使得老年人身心发展都健康。社区可以召集社区志愿者,帮助老人生活起居,陪老人聊天,为老人读报纸等等。社区甚至可以请心理健康医生,为社区“空巢”老人进行心理疏导,使得他们能够乐观的面对晚年生活。
(2)开展多彩的社区活动
开展多彩的社区活动,是排解老年人寂寞和孤独的有效方法。比如开展一些文艺晚会,可以请老人们过来观看,鼓励他们走出家门和其他老人们一起参与活动;或者开展一些互帮互助活动,使得老人们也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对晚年生活充满希望。
(3)第三部门援助
在目前社会服务萌芽并开始发展的阶段,第三部门组织对于老年照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三部门区别于政府和企业,它的运作可以获得更加良好的社会效益。第三部门不以盈利为目的,它具有专业人员的引导,可以使得老人们能够在需求上有针对性的获得满足,另一方面,第三部门让很多相对贫困却又得不到企业提供服务的“空巢”老人得到优质的服务。第三部门的发展,对于促进整个社会养老的推进都是有很大意义的。如何引导这部分力量在老年照顾,尤其是农村老年照顾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应该成为我国农村老年福利事业的重点。
(4)家庭照顾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单位,家庭的和谐美满是社会和谐的必要因素。而在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方面,一方面夫妻之间,夫妻是世界上最亲密的伙伴,配偶健在的老人,双方不仅在生活中要相互照顾,而且应该更加密切关注对方的心理状况,给予精神上的慰藉。而对于不幸丧偶的老人来说,子女应该鼓励老人的再婚,并且给予理解和支持,毕竟一个温暖的家庭是每个人都追求的。另一方面是子女,不管是在多远的地方打工,也要在经济上给予老人支持,还需要在精神上给予慰藉,有时候仅仅是一个电话,就可以满足“空巢”老人对于子女的所有期盼,是生活下去的动力所在,让老人度过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
(5)空巢老人自身
换一个角度,养老不仅仅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对于自己,同时也是每个人应该对于自己负责任。农村“空巢”老人闲暇时间过多,农村设施不完善,娱乐项目不多,这就更加需要老人们自己转变观念,积极乐观,面对现实,却又对未来充满希望。一方面,对于子女,给予理解和支持,善于与子女沟通交流,减少对子女的依恋,让子女能够明白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农村“空巢”老人要积极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主动参与其他老人的交流和活动中,多多参与社会活动,增加自己的人际交往。在心态上保持乐观、积极、健康的心理,在根本上解决空巢问题。
参考文献:
[1]姚引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一以浙江农村为例[J].人研究,2006
[2]袁金霞.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9
[3]周 星.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0
关键词:农村 “空巢”老人 养老问题 对策
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空巢”家庭1561.64万户,占65岁及以上有老年人家庭的22.83%,生活在“空巢”中的老年人2339.73万人,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26.51%。其中,农村老年“空巢”1117.90万户,占老年“空巢”家庭户总数的71.58%,农村“空巢”老人1632.90万人,占“空巢”老人的69.79%。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农村“空巢”家庭的比重很大,按照中科院的预测,中国在未来的近50年里,农村会有愈来愈多的空巢老人,而在社会养老的范畴内这些老人的养老问题是很严峻。因此,解决这类人的养老问题,对于保障农村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
一、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概述
1.“空巢”家庭
家庭生命周期把家庭看做一个生命有机体,从一个家庭的形成到解体,经历扩展、稳定、收缩、空巢的过程,是一个循环运动的过程。而空巢家庭是家庭生命周期的最后两个阶段,就是子女都不在老人身边的家庭,有可能是只有父亲或者只有母亲留守的家庭,也有可能是父母两位老人。空巢两个字,很形象的体现出孩子长大之后离开大人搬出去的情形。
2.养老保障
这里的养老保障是指为安排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所做的一切保障性的措施。本文所涉及到的养老问题主要涉及到经济供养、精神慰藉、生活照顾和医疗以及权益保障四个方面。
二、空巢老人养老所面临的的问题与困境
1.经济供养不足
在中国,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尚不完善,农民的养老支持主要来源于家庭。如果身体足够健康,农村老人的经济来源来自于自己种地、农作来养活自己。如果条件不允许,就是依靠子女的经济供养,但是一般子女外出务工,由于缺乏文化水平,劳动技能等,打工所获得的收入有限,并且子女也需要抚养孩子等,另外,农村老年人不像城市空巢家庭的老人大部分都享有退休金、养老保险和各种救助等等,主要还是依靠自己和子女,而之前介绍的情况表明,通过自己和子女所得到的经济来源水平是很低的,并且还要承担一些不可确定性,一方面是子女的经济收入不确定,另一方面是子女是否孝顺的不确定。
2.生活照顾与医疗不全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除了本身经历人生生理机能的逐渐衰退以外,农村老人在年轻的时候从事重体力劳动,并且不注意保健,当年老了就开始各种病痛。一方面,子女不在身边老人生病了不愿意去医院,等到真正病痛到医院的时候,小病变大病,加上农村医疗的不健全,医疗花费太多的话,子女不愿意承担或者无力承担,那么老人们只能等死;另一方面,老年人发病常常很突然,对于年轻人很正常的摔跤都会导致老年人的生命危急,如果老年人身边没有人照顾,家中无人导致无法抢救或抢救不及时,老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并且,农村不如城市的交通发达,一旦发生什么紧急的病危,农村道路崎岖,有的地方甚至连通讯工具都没有,这样的情况下,抢救都来不及。从另一个角度上说,老年人本来行动上多有不便,没有监护人在身边照顾,有些起居都成问题,或者要不就是日程生活资料缺失,给老人生活带来不方便。
3.精神慰藉不满
一个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在养老保障这块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关系到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空巢”老人每天的生活是一成不变的,生活圈子比较狭窄,渴望亲情,尤其是在农村,由于生活环境和身体各方面的原因,农村“空巢”老人渴望得到子女的精神慰藉的需求很大,有的甚至成为唯一维持生命的支柱。并且,在城市,娱乐活动较为多,被大家熟知的广场舞,就城市老年人一种自我娱乐和锻炼身体的方式,城市里也有很多公园,老年人在一起练太极等锻炼身体。而在农村,娱乐较为单一,也没有团体可以为老年人排解寂寞和孤独,而农村里的老年人,子女不在身边,加上身体机能的衰退,使得自己很消极,子女打电话和回家看望成为老年人的精神寄托,这也是“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告诉我们的道理。
4.权益保障有空缺
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责任感的缺失,社会上经常出现一些不法之徒利用各种方法骗取利益。农村“空巢”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戒备心较轻,并且,他们常年独自居住,使得这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而老年人常常记忆力比较差,视力模糊,并且缺乏法律知识,有些农村老人还爱面子,使得这些不法分子侥幸逃脱法律的制裁,这样的环境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空巢”老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如何应對“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切实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使他们老有所依,物质与精神生活都有保障,是目前在中国老龄化人口和城市化进程两者并行挑战的一个艰巨的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此情况下,要真正使“空巢”老人摆脱养老问题,走出养老困境,我认为需要从政府、社区、第三部门、家庭以及“空巢”老人自身等方面全面努力,具体如下:
1.政府援助
政府的援助是这些农村“空巢”老人最坚实的经济基础,政府的援助也是最有效的,最能够广泛普及的。
(1)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也是在社会养老问题的范畴之内,必然需要现代化的养老方式来解决问题。而社会化的养老方式,是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而有效分散风险的制度。从现实情况来看,农村很多老人都还是依靠家庭赡养,子女孝敬的方式来养老,而子女外出打工的不确定性不能给老人们良好的物质和精神支持,这就表示空巢老人单纯依赖家庭养老的话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农村老人的养老补贴方面,新制度亟需完善的地方有三个方面:一是让农村老人人人享受养老补贴;二是让农村老人真正享受到养老补贴;三是不断提高养老补贴的标准。[3]而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三个措施:首先,需要完善法律,确定农村养老保险的法律环境,使得政府执行有法可依;其次,要加强对于养老资金的管理,使得养老资产保值增值;最后,需要具体的事情具体做,因地制宜的建立各个地方的养老保险制度并有效的执行。 (2)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空巢”老人很大一部分具有身体健康问题,但是医疗费用很高,使得老人们看病难。在这个方面,政府需要加强财政的支持,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不仅仅是针对“空巢”老人的医疗补贴,其次,医院的补贴也应该加强,使得医院对于老年人来看病有相应的优惠,并同时兼顾门诊救助等,使“空巢”老人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
(3)加强农村养老机构建设
农村养老机构的建设可以很大程度上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缓解老人们的精神慰藉不足。在中国,主要的農村养老机构就是为“五保”老人提供集中供养和服务的敬老院。而目前,敬老院并不是特别普及,或者就是敬老院环境很差,物质上供应不足,或者即使有敬老院,但是并没有相对应照顾老人的护工,使得敬老院的入住率很低,而在这些方面都是政府可以改善的。现在有一部分“空巢”老人的子女进城务工,而老人又不愿意或不能与子女在城市生活,子女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可以照顾老人,则可以通过收费方式让这部分空巢老人入住养老机构。
(4)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
家庭养老是中国的传统养老模式,现在在中国仍然占主要的地位。政府应该鼓励媒体宣传老年人对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大力发扬中华民族尊老、养老的光荣传统。尤其是在农村,要多多鼓励子女关心老人,爱护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上关心老人,还要在精神上慰藉老人。对于养老敬老做的好的家庭可以进行公开表扬并且奖励,对于遗弃老人的行为要严加惩罚,以此来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给予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社会环境。
2.社区援助
虽然政府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中承担主要的责任,但是社区才是落实这些政策的执行实体。
(1)号召社区居民关注老年人的生活
社区是老人们最为熟悉的地方,也是老人们常年居住的地方。要倡导社区居民关注老年人的生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保障,还有精神生活方面的慰藉,使得老年人身心发展都健康。社区可以召集社区志愿者,帮助老人生活起居,陪老人聊天,为老人读报纸等等。社区甚至可以请心理健康医生,为社区“空巢”老人进行心理疏导,使得他们能够乐观的面对晚年生活。
(2)开展多彩的社区活动
开展多彩的社区活动,是排解老年人寂寞和孤独的有效方法。比如开展一些文艺晚会,可以请老人们过来观看,鼓励他们走出家门和其他老人们一起参与活动;或者开展一些互帮互助活动,使得老人们也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对晚年生活充满希望。
(3)第三部门援助
在目前社会服务萌芽并开始发展的阶段,第三部门组织对于老年照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三部门区别于政府和企业,它的运作可以获得更加良好的社会效益。第三部门不以盈利为目的,它具有专业人员的引导,可以使得老人们能够在需求上有针对性的获得满足,另一方面,第三部门让很多相对贫困却又得不到企业提供服务的“空巢”老人得到优质的服务。第三部门的发展,对于促进整个社会养老的推进都是有很大意义的。如何引导这部分力量在老年照顾,尤其是农村老年照顾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应该成为我国农村老年福利事业的重点。
(4)家庭照顾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单位,家庭的和谐美满是社会和谐的必要因素。而在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方面,一方面夫妻之间,夫妻是世界上最亲密的伙伴,配偶健在的老人,双方不仅在生活中要相互照顾,而且应该更加密切关注对方的心理状况,给予精神上的慰藉。而对于不幸丧偶的老人来说,子女应该鼓励老人的再婚,并且给予理解和支持,毕竟一个温暖的家庭是每个人都追求的。另一方面是子女,不管是在多远的地方打工,也要在经济上给予老人支持,还需要在精神上给予慰藉,有时候仅仅是一个电话,就可以满足“空巢”老人对于子女的所有期盼,是生活下去的动力所在,让老人度过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
(5)空巢老人自身
换一个角度,养老不仅仅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对于自己,同时也是每个人应该对于自己负责任。农村“空巢”老人闲暇时间过多,农村设施不完善,娱乐项目不多,这就更加需要老人们自己转变观念,积极乐观,面对现实,却又对未来充满希望。一方面,对于子女,给予理解和支持,善于与子女沟通交流,减少对子女的依恋,让子女能够明白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农村“空巢”老人要积极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主动参与其他老人的交流和活动中,多多参与社会活动,增加自己的人际交往。在心态上保持乐观、积极、健康的心理,在根本上解决空巢问题。
参考文献:
[1]姚引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一以浙江农村为例[J].人研究,2006
[2]袁金霞.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9
[3]周 星.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