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来产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此片主要介绍了哈萨克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包括对哈萨克族的信仰、民俗民风和表演艺术的介绍。其中都是选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两点来作详细的介绍,通过对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对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哈萨克族的文化。
【关键词】哈萨克族;信仰;表演
一、哈萨克族的信仰
1.1哈萨克族的图腾崇拜
1.1.1自然崇拜——拜火
乌孙,康居人是哈萨克族最主要的先民,早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就有拜火的习俗,火被认为是具有一种特殊力量的神,为人们所崇拜。古时,他们认为火是太阳在地上的化身,是光明的象征,是驱除一切恶魔鬼怪的神。随着私有制家庭的兴起,火神又具有了毡房保护神的职能。因而,几千年来哈萨克族人结婚时,新郎新娘首先要举行拜火仪式。新郎和新娘来到父母的毡房正式举行拜火仪式,毡房中间有一堆火,新娘入婆家门时,要向婆家的火弯腰请安。另立家业的哈萨克青年在首次生火时,要杀羊献祭。
哈萨克人忌踏火堆,往火上倒水,吐痰,便溺等。认为关节炎,腰腿疼等疾病都是由于不慎踩上故居火恢遗迹造成的,哈萨克妇女生小孩时,要往火里倒油,祈愿火神保佑,在照料婴儿时,要把摇篮放在靠近火的地方,以防邪气侵扰婴儿。远方客人来到病人的毡房,必须在进门时跨过火堆,以免给病人带来不幸。
哈萨克人大部分疾病都是用火来除病驱邪的,当奶牛下了犊后,第一次做的酸奶子,要先倒一点在火里,敬火神和死去的祖先。向众人起誓时,必须从两堆火中间走过,牲蓄赶场时也要生两堆篝火,有两个巴克思(巫师)站在火堆旁,口中念念有词阿拉斯,阿拉斯(火),祝我们平安,别让牲蓄受害,阿拉斯!”并让牲蓄从火堆中间过去,……除了按照古老的方式进行之外,又都要在两棵树之间,用一根绳子把《古兰经》高高挂在上面,每当牲蓄发生病疫时,则在畜圈周围燃起篝火,企图借助火的威力,驱赶“邪气”,哈萨克族父母在给孩子起名时有一种做法,既孩子出生后就用火镰掂着火绒在火石上打,一边打一边叫已经准备好的名字,以打着火念出来的名字给孩子定名,他们认为火象征光明,火镰打着火时叫出的名字就一定很吉祥,在一首哈萨克古老的民歌中甚至把火比做母亲,歌中唱到;“我们的火的母亲,使挨饿的人吃饱,使挨冻的人得到温暖”。古代的哈萨克族也祈拜灯火,这些灯火用芨芨草或树枝上缠绕棉花或布条作成,然后浸上油灯再点燃,有胳膊那么长。
关于哈萨克族拜火习俗,哈萨克先民常年过着游猎的生活,与牲畜野兽打交道,火就成为他们熟食取暖之源,于是火被认为是具有一种特殊力量的神,为人们所崇拜,火为一种自然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从自然火到人为火,从生食到熟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1.1.2动物崇拜——猫头鹰崇拜
众所周知,猫头鹰在汉族和其也一些民族的传统观念里,被视为一种不祥之鸟,认为听到猫头鹰的叫声是一种不祥之兆。如果有谁在路上或是家门口看到猫头鹰就认为要有灾难降临。这一观念在哈萨克人中大相径庭。他们视猫头鹰为神鸟,对之倍加保护。哈萨克人对猫头鹰的崇拜,几乎达到顶礼膜拜的程度。
按照哈萨克人的古老的万物有灵的观念,他们认为猫头鹰是有灵之物,谁要加害猫头鹰,不仅对他本人的生命不利,对他的子孙后代都会有灭顶之灾。因此,哈萨克妇女总要把猫头鹰的羽毛插在孩子的摇篮或是缀在孩子们的衣肩上,认为这样就可以避邪消灾,保佑孩子平安。哈萨克人还相信猫头鹰咒语的威力,认为猫头鹰的咒语能使人遭到不幸,或遭受意外的损失,或断子绝孙,或终身残疾以至死亡。哈萨克人把猫头鹰羽毛看成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在哈萨克族未婚女子、儿童以及古代民族英雄的帽顶上,都缀有一撮猫头鹰羽毛,这样做,一方面是装饰,更重要的是祈福。此外在新婚夫妇新房的壁毯上,或者参加赛马的马头、马尾上,都要点缀若干根猫头鹰羽毛,以祈求新婚的满美和比赛时获胜。
1.2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
中国哈萨克族学者将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人民之中的传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8世纪至12世纪。这一时期,伊斯兰教只在个别地区,个别氏族部落的上层社会得以传播。第二阶段,从12世纪至14世纪。这一阶段是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人民之中广泛传播的时期。第三阶段,从14世纪至18世纪,即金帐汗国时期。这是哈萨克族人民整体皈依伊斯兰教的时期。
哈萨克族的伊斯兰教教育形式上是一种宗教教育,实际上它还具有世俗教育的性质和职能。从受教育的条件来说,无论是喀喇汗朝时期,还是哈萨克汗国时期,伊斯兰教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意识形态,教育不能超越宗教信仰所规定的界限,人们要求得到知识只能进入这类学校。所以,早期的哈萨克族教育就是宗教教育。
长期以来,伊斯兰教渗入哈萨克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中,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交织在一起。这一切必然反映到教育上来,并影响教育的健康发展。广大贫苦牧民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文盲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哈萨克人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尽管如此,在当时的条件下,经堂教育还是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伊斯兰教崇尚学习知识。
中亚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地,中亚伊斯兰教经文学院除宗教、语言等课程外,还开设了各种学科课程。毕业于中亚的毛拉们在新疆哈萨克经文学堂也开设了这些课程,在哈萨克族中较早播种了学习和热爱科学的种子,这是经堂教育为哈萨克民族教育做出的积极贡献之一。更重要的是,哈萨克族经堂教育作为哈萨克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标志,对哈萨克族社会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学堂的开办、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尤其是经堂教育时期送哈萨克族子弟到中亚国家留学及后期开展汉语教学,都对哈萨克人民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给新疆哈萨克族社会带来了新气象。
二、哈萨克族的民俗民风
2.1哈萨克族的婚俗
哈薩克人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上,独特的生活环境给予了哈萨克人丰富的情感,慷慨的气质和鲜明的个性,由于哈萨克人大部分从事畜牧业,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而哈萨克人的婚姻习俗,具有草原游牧生活的鲜明特点,在传统的哈萨克族婚俗中,从议婚到结婚,本应是处于主体的新郎新娘处于被动地位,同时男方必须送女方一定数量的礼物、钱财、才能订婚成婚。这些习俗与当时包办和买卖婚姻盛行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哈萨克族婚俗大体都要经过议婚,订婚,结婚三个阶段。程序十分复杂。
2.1.1出嫁仪式
哈萨克人非常重视女儿的出嫁,其场面十分隆重。在举行出嫁仪式的前两天,新娘家要请部落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为新娘祝福,然后宰杀早已准备好的牛,马、羊、为婚宴做准备。第二天举行正式婚礼时,要唱许多婚礼歌。首先是新郎的兄弟带着几个至亲密友来到新娘的毡房前,用‘撒仁’曲调唱歌,为新娘祝福。男方小伙子们把新娘毡房掀开一角,转唱“加尔,加尔”曲调,大 致是向告诉新娘女大当嫁之类的内容。然后是新娘唱“森斯玛’(哭嫁歌),由阿乌勒(牧场)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婆婆,把唱“萨仁歌’时陪伴新娘的某个姑娘或媳妇的披带过的头巾,盖在新娘的头上,新娘一带上头巾,立即哭起来,新娘又两个年轻媳妇抚到父母,兄弟,姐妹面前,一一拥抱哭别。
2.1.2迎亲仪式
当新娘到达男方家时,男方要举行隆重的迎亲仪式,首先是在新郎父母毡房中举行揭面纱仪式,公婆和年长亲戚先进屋中,在上席坐好,然后新娘在两位伴娘的搀扶下进房,揭面纱的小伙子手拿系有彩色稠带的马鞭子,在新娘面前用最美好的语言高歌“别踏夏尔歌”(揭面纱歌的意思),每唱完一段后依次给近亲来宾敬礼,演唱最后一段时,用冬不拉弹唱,忠告新娘要尊重公婆和其他亲人等。新娘再向公婆行礼,然后,新婚夫妇接受毛拉和其他年长者的祝福,最后伴娘把新娘带到新房。第二天,婆家还要灾羊宴请部落内外亲朋邻里,宴会后举行娱乐活动。
通过哈萨克族的婚礼仪式程序及婚礼歌的描述,不难发现其仪式烦琐,且婚礼歌在其仪式中保存较为完整。它反映出“大凡人类的礼仪活动,其仪式本身的繁琐程度总是同人们对该仪式对象的重视程度成正比的,仪式越是繁琐,说明人们对仪式所涉及的事物越是重视。作为草原游牧民族的哈萨克人是以家族为自己的社会中心的。一次婚姻的产生,意味着一个新社会单元的诞生。哈萨克民族长期过着漂泊不定的游牧生活,脆弱的游牧业经济不可能成为坚固的纽带把哈萨克内部统一起来,因此,以血缘关系结成的部落组织也就成长期成为团结内部成员的社会组织形式。直到现在,它仍为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哈萨克组织最小的单位是阿吾勒。他原本由同一父系先祖的近亲组成。随着历史的发展,阿吾勒的成员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晚近时候,它虽非同宗,以及因生活所迫而流落来的外族人。另外,哈萨克族与外族的通婚率也是非常低的。
三、哈萨克族的表演艺术——阿肯弹唱会
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民族从古至今在茫茫大草原上战天斗地、逐渐形成的独特草原文化现象,基本属于民间文学体系,但又有别于此体系。参加弹唱的双方诗人和歌手通过对唱的形式,讴歌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回顾和展望草原的过去和未来,宣传正义和执着,鞭笞腐朽和没落,是一种层次很高的对诗辩论论坛。参赛的诗人歌手如果没有丰富的阅历和使用语言的技巧及敏捷的思维能力,是不能应变并胜任一方乡亲的浓浓地域之情的。
弹唱会开始,往往是男女双方对唱、赛歌。对唱的人数不受限制;对唱的双方唱什么,如何唱,也不受限制。不过,一股来说,在弹唱会上,总是先比谁唱的传统长诗多,再比谁唱的民歌多,最后是热烈地即兴创作,以歌问答。
欢陕的冬不拉奏起来了,对唱开始了。歌手们触景抒怀,借物喻志;察言观色,随意起兴;应对丰富的百科知识,回答繁杂的数字计算;盘问古今人物,考究历史事件;上至,日月星辰,下到山河百兽;远及宗族史册,近陈今朝时政;诗词歌赋,谜语民谚都可能在对歌中出现,而激情兴奋的歌手们总是临时编撰,不肯相袭。
对唱中的失败者,则得按规矩,承担起笔录这次唱词的义务,使之广为传播。许多令人叫绝的唱词就是这样传遍草原。草原上,阿肯的歌声,是哈萨克族人永无休止的口述长诗;蓝天下,阿肯的歌声,传达着哈萨克族人最真挚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周建新,哈萨克族拜火尚白习俗新解,[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2]张昀,哈萨克族的动物崇拜,[J]民间文化,2000,(7).
[3]續西发,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12(4).
[4]续西发,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12(4).
[6]丽扎·阿布达里,哈萨克族的婚俗文化,[J]民族艺苑,2008,(2).
[7]冯瑞:艾买提,哈萨克族婚嫁仪式歌及其形成原因浅析,[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4).
[8]古丽加玛丽,聆听阿肯弹唱,[J]中国民族,2002,(5).
【关键词】哈萨克族;信仰;表演
一、哈萨克族的信仰
1.1哈萨克族的图腾崇拜
1.1.1自然崇拜——拜火
乌孙,康居人是哈萨克族最主要的先民,早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就有拜火的习俗,火被认为是具有一种特殊力量的神,为人们所崇拜。古时,他们认为火是太阳在地上的化身,是光明的象征,是驱除一切恶魔鬼怪的神。随着私有制家庭的兴起,火神又具有了毡房保护神的职能。因而,几千年来哈萨克族人结婚时,新郎新娘首先要举行拜火仪式。新郎和新娘来到父母的毡房正式举行拜火仪式,毡房中间有一堆火,新娘入婆家门时,要向婆家的火弯腰请安。另立家业的哈萨克青年在首次生火时,要杀羊献祭。
哈萨克人忌踏火堆,往火上倒水,吐痰,便溺等。认为关节炎,腰腿疼等疾病都是由于不慎踩上故居火恢遗迹造成的,哈萨克妇女生小孩时,要往火里倒油,祈愿火神保佑,在照料婴儿时,要把摇篮放在靠近火的地方,以防邪气侵扰婴儿。远方客人来到病人的毡房,必须在进门时跨过火堆,以免给病人带来不幸。
哈萨克人大部分疾病都是用火来除病驱邪的,当奶牛下了犊后,第一次做的酸奶子,要先倒一点在火里,敬火神和死去的祖先。向众人起誓时,必须从两堆火中间走过,牲蓄赶场时也要生两堆篝火,有两个巴克思(巫师)站在火堆旁,口中念念有词阿拉斯,阿拉斯(火),祝我们平安,别让牲蓄受害,阿拉斯!”并让牲蓄从火堆中间过去,……除了按照古老的方式进行之外,又都要在两棵树之间,用一根绳子把《古兰经》高高挂在上面,每当牲蓄发生病疫时,则在畜圈周围燃起篝火,企图借助火的威力,驱赶“邪气”,哈萨克族父母在给孩子起名时有一种做法,既孩子出生后就用火镰掂着火绒在火石上打,一边打一边叫已经准备好的名字,以打着火念出来的名字给孩子定名,他们认为火象征光明,火镰打着火时叫出的名字就一定很吉祥,在一首哈萨克古老的民歌中甚至把火比做母亲,歌中唱到;“我们的火的母亲,使挨饿的人吃饱,使挨冻的人得到温暖”。古代的哈萨克族也祈拜灯火,这些灯火用芨芨草或树枝上缠绕棉花或布条作成,然后浸上油灯再点燃,有胳膊那么长。
关于哈萨克族拜火习俗,哈萨克先民常年过着游猎的生活,与牲畜野兽打交道,火就成为他们熟食取暖之源,于是火被认为是具有一种特殊力量的神,为人们所崇拜,火为一种自然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从自然火到人为火,从生食到熟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1.1.2动物崇拜——猫头鹰崇拜
众所周知,猫头鹰在汉族和其也一些民族的传统观念里,被视为一种不祥之鸟,认为听到猫头鹰的叫声是一种不祥之兆。如果有谁在路上或是家门口看到猫头鹰就认为要有灾难降临。这一观念在哈萨克人中大相径庭。他们视猫头鹰为神鸟,对之倍加保护。哈萨克人对猫头鹰的崇拜,几乎达到顶礼膜拜的程度。
按照哈萨克人的古老的万物有灵的观念,他们认为猫头鹰是有灵之物,谁要加害猫头鹰,不仅对他本人的生命不利,对他的子孙后代都会有灭顶之灾。因此,哈萨克妇女总要把猫头鹰的羽毛插在孩子的摇篮或是缀在孩子们的衣肩上,认为这样就可以避邪消灾,保佑孩子平安。哈萨克人还相信猫头鹰咒语的威力,认为猫头鹰的咒语能使人遭到不幸,或遭受意外的损失,或断子绝孙,或终身残疾以至死亡。哈萨克人把猫头鹰羽毛看成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在哈萨克族未婚女子、儿童以及古代民族英雄的帽顶上,都缀有一撮猫头鹰羽毛,这样做,一方面是装饰,更重要的是祈福。此外在新婚夫妇新房的壁毯上,或者参加赛马的马头、马尾上,都要点缀若干根猫头鹰羽毛,以祈求新婚的满美和比赛时获胜。
1.2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
中国哈萨克族学者将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人民之中的传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8世纪至12世纪。这一时期,伊斯兰教只在个别地区,个别氏族部落的上层社会得以传播。第二阶段,从12世纪至14世纪。这一阶段是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人民之中广泛传播的时期。第三阶段,从14世纪至18世纪,即金帐汗国时期。这是哈萨克族人民整体皈依伊斯兰教的时期。
哈萨克族的伊斯兰教教育形式上是一种宗教教育,实际上它还具有世俗教育的性质和职能。从受教育的条件来说,无论是喀喇汗朝时期,还是哈萨克汗国时期,伊斯兰教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意识形态,教育不能超越宗教信仰所规定的界限,人们要求得到知识只能进入这类学校。所以,早期的哈萨克族教育就是宗教教育。
长期以来,伊斯兰教渗入哈萨克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中,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交织在一起。这一切必然反映到教育上来,并影响教育的健康发展。广大贫苦牧民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文盲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哈萨克人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尽管如此,在当时的条件下,经堂教育还是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伊斯兰教崇尚学习知识。
中亚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地,中亚伊斯兰教经文学院除宗教、语言等课程外,还开设了各种学科课程。毕业于中亚的毛拉们在新疆哈萨克经文学堂也开设了这些课程,在哈萨克族中较早播种了学习和热爱科学的种子,这是经堂教育为哈萨克民族教育做出的积极贡献之一。更重要的是,哈萨克族经堂教育作为哈萨克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标志,对哈萨克族社会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学堂的开办、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尤其是经堂教育时期送哈萨克族子弟到中亚国家留学及后期开展汉语教学,都对哈萨克人民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给新疆哈萨克族社会带来了新气象。
二、哈萨克族的民俗民风
2.1哈萨克族的婚俗
哈薩克人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上,独特的生活环境给予了哈萨克人丰富的情感,慷慨的气质和鲜明的个性,由于哈萨克人大部分从事畜牧业,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而哈萨克人的婚姻习俗,具有草原游牧生活的鲜明特点,在传统的哈萨克族婚俗中,从议婚到结婚,本应是处于主体的新郎新娘处于被动地位,同时男方必须送女方一定数量的礼物、钱财、才能订婚成婚。这些习俗与当时包办和买卖婚姻盛行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哈萨克族婚俗大体都要经过议婚,订婚,结婚三个阶段。程序十分复杂。
2.1.1出嫁仪式
哈萨克人非常重视女儿的出嫁,其场面十分隆重。在举行出嫁仪式的前两天,新娘家要请部落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为新娘祝福,然后宰杀早已准备好的牛,马、羊、为婚宴做准备。第二天举行正式婚礼时,要唱许多婚礼歌。首先是新郎的兄弟带着几个至亲密友来到新娘的毡房前,用‘撒仁’曲调唱歌,为新娘祝福。男方小伙子们把新娘毡房掀开一角,转唱“加尔,加尔”曲调,大 致是向告诉新娘女大当嫁之类的内容。然后是新娘唱“森斯玛’(哭嫁歌),由阿乌勒(牧场)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婆婆,把唱“萨仁歌’时陪伴新娘的某个姑娘或媳妇的披带过的头巾,盖在新娘的头上,新娘一带上头巾,立即哭起来,新娘又两个年轻媳妇抚到父母,兄弟,姐妹面前,一一拥抱哭别。
2.1.2迎亲仪式
当新娘到达男方家时,男方要举行隆重的迎亲仪式,首先是在新郎父母毡房中举行揭面纱仪式,公婆和年长亲戚先进屋中,在上席坐好,然后新娘在两位伴娘的搀扶下进房,揭面纱的小伙子手拿系有彩色稠带的马鞭子,在新娘面前用最美好的语言高歌“别踏夏尔歌”(揭面纱歌的意思),每唱完一段后依次给近亲来宾敬礼,演唱最后一段时,用冬不拉弹唱,忠告新娘要尊重公婆和其他亲人等。新娘再向公婆行礼,然后,新婚夫妇接受毛拉和其他年长者的祝福,最后伴娘把新娘带到新房。第二天,婆家还要灾羊宴请部落内外亲朋邻里,宴会后举行娱乐活动。
通过哈萨克族的婚礼仪式程序及婚礼歌的描述,不难发现其仪式烦琐,且婚礼歌在其仪式中保存较为完整。它反映出“大凡人类的礼仪活动,其仪式本身的繁琐程度总是同人们对该仪式对象的重视程度成正比的,仪式越是繁琐,说明人们对仪式所涉及的事物越是重视。作为草原游牧民族的哈萨克人是以家族为自己的社会中心的。一次婚姻的产生,意味着一个新社会单元的诞生。哈萨克民族长期过着漂泊不定的游牧生活,脆弱的游牧业经济不可能成为坚固的纽带把哈萨克内部统一起来,因此,以血缘关系结成的部落组织也就成长期成为团结内部成员的社会组织形式。直到现在,它仍为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哈萨克组织最小的单位是阿吾勒。他原本由同一父系先祖的近亲组成。随着历史的发展,阿吾勒的成员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晚近时候,它虽非同宗,以及因生活所迫而流落来的外族人。另外,哈萨克族与外族的通婚率也是非常低的。
三、哈萨克族的表演艺术——阿肯弹唱会
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民族从古至今在茫茫大草原上战天斗地、逐渐形成的独特草原文化现象,基本属于民间文学体系,但又有别于此体系。参加弹唱的双方诗人和歌手通过对唱的形式,讴歌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回顾和展望草原的过去和未来,宣传正义和执着,鞭笞腐朽和没落,是一种层次很高的对诗辩论论坛。参赛的诗人歌手如果没有丰富的阅历和使用语言的技巧及敏捷的思维能力,是不能应变并胜任一方乡亲的浓浓地域之情的。
弹唱会开始,往往是男女双方对唱、赛歌。对唱的人数不受限制;对唱的双方唱什么,如何唱,也不受限制。不过,一股来说,在弹唱会上,总是先比谁唱的传统长诗多,再比谁唱的民歌多,最后是热烈地即兴创作,以歌问答。
欢陕的冬不拉奏起来了,对唱开始了。歌手们触景抒怀,借物喻志;察言观色,随意起兴;应对丰富的百科知识,回答繁杂的数字计算;盘问古今人物,考究历史事件;上至,日月星辰,下到山河百兽;远及宗族史册,近陈今朝时政;诗词歌赋,谜语民谚都可能在对歌中出现,而激情兴奋的歌手们总是临时编撰,不肯相袭。
对唱中的失败者,则得按规矩,承担起笔录这次唱词的义务,使之广为传播。许多令人叫绝的唱词就是这样传遍草原。草原上,阿肯的歌声,是哈萨克族人永无休止的口述长诗;蓝天下,阿肯的歌声,传达着哈萨克族人最真挚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周建新,哈萨克族拜火尚白习俗新解,[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2]张昀,哈萨克族的动物崇拜,[J]民间文化,2000,(7).
[3]續西发,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12(4).
[4]续西发,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12(4).
[6]丽扎·阿布达里,哈萨克族的婚俗文化,[J]民族艺苑,2008,(2).
[7]冯瑞:艾买提,哈萨克族婚嫁仪式歌及其形成原因浅析,[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4).
[8]古丽加玛丽,聆听阿肯弹唱,[J]中国民族,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