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waiyu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激励理论是管理心理学中探讨和研究人的行为动力的理论,也是研究怎样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管理心理学认为:要维系人行为的持续性、稳定性和高效性,就必须使人产生能动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就是积极性。激励是管理和领导的重要职能,对班级的管理特别是对学生的管理离不开激励。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学生管理又是班级管理的基础。学生的性格、气质都是不同的,差异很大,所以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不同的学生组成了不同班风的班级,所以对待班级管理上,教师也要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所以激励的适当与否关系到班级管理的和谐程度,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激励理论;班级管理;中学生
  一、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几种激励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这本书中。他也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把人的需要在五个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基础上分为起个: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在同一时期,人的多种需要会同时存在,但他们的行为影响是不同的。人的某一时刻的行为往往是由优势决定的,所以个人在不同时期都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优势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管理者首先要明确个体此时所处需要的哪一层水平,然后根据其的需要采取激励措施,调动其工作或者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最佳的工作或者是学习状态。
  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是有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来的一种需要理论。赫茨伯格认为,人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需要,或者对激励而言,存在着两种不用的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指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外部因素,包括政策、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工资等。没有这些因素容易产生不满意,降低人的工作积极性。但具有这些因素并不足以使人对工作产生积极的态度,即其不具有激励作用。激励因素主要包括成就、对工作成绩的承认、工作本身的吸引力、责任、价值感以及事业发展和前途等。其存在有利于增加人的满意度,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但没有这些因素还不至于引起人的不满。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在激发人的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方面有着不同的作用。
  3、奥尔德弗的ERG理论
  ERG理论是由耶鲁大学的教授奥尔德弗根据已有的实验和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他系统地阐述了一个需要类型的新模式,发展了马斯洛、赫茨伯格的需要理论。他认为,人有三种需要: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ERG理论的特点,表现在它对各层次需要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们可以同时追求不同层次的需要,在某种限制下,人们的需要可以互相转换。
  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
  “成就需要”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提出的,他主要研究了人在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的需要状况。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它更侧重于对高层次管理中被管理者的研究。通过这些,他把人的高层次的需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对权力的需要,二是对归属和社交的需要,三是对成就的需要。不同的人对这三种的需要是不同的,通过培训和教育可以造就出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才,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对社会对国家有更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使用的激励理论的方式
  1、目标激励方式
  目标设置理论是由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在《走向工作激励和刺激的理论》的论文中首次提出来的。目标设置理论认为,设置达到目标是一种强有力的激励,是完成工作的最直接的动机,也是提高激励水平的重要过程。对于学生的管理,一定要给学生设定一定程度的目标,他们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能够为了这个目標发挥自己的潜能,努力使自己做到最好。
  2、信任激励方式
  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只有一种途径可以接近学生一就是对他们的信任。作为教师,就应该尊重、关心、理解、信任学生,因为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也有思想,也有感情,所以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性和创造性,所有的这些都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充分信任的基础上。
  3、榜样激励方式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从一方面反应了榜样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谓榜样,就是典型的代表,榜样有好坏之分。榜样激励就是用好的突出的、典型的人或事对学生进行激励的一种方式。如果对学生进行典型的榜样激励学生时,要选择各类典型的人或物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激励、进行教育。
  4、参与激励方式
  参与,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的生活之中,形成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近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一位学生,不管是何种气质特征的学生,在内心深处都具有表现自己和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所以教师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应该使用民主管理的方式,要么让学生民主选举班干部,要么让全班的同学轮流值日,以此改变以前比较老套的专制型的管理方式,让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通过一些班级开展的活动来展现自己、认识自己、锻炼自己。
  三、激励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一)双因素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1、改善班级管理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班级的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如果一个学校没有好的班级管理,那么学校的管理也就不十分完善。
其他文献
【摘要】责任是一种职责或任务。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有社会就有责任,身處社会的个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条文,带有强制性。责任是人的一种精神品质。但是由于责任往往意味着负担,承担责任需要很大的勇气,实际上,政府逃避责任、回避责任,甚至推卸责任的现象并不少见,这大大的损害了政府在公民心目中的形象,有损政府公信力。笔者主要从探讨责任的重要性,以及行政问责制度的建设方面着手,希望能系统的阐述承认责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教育既面临重大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未来公共基础课教育发展的需要,网络化的教育模式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对公共基础课教育中网络化教学的现状和主要环节的分析,提出了完善和改进网络化教学系统的一些思路,让传统教学乘上发展的快车。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化教学;主要环节;系统网站  教育部在2011年全国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中,教师的激励机制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文章指出并分析了这种激励机制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构建供同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构建方案  激励机制指在管理活动中根据人的心理变化,创设条件激发人的动机来启发人的内趋力,促使每一个人在单位迅速有效地去追求组织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有机结合的管理方式。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有效的激励措施是人
期刊
当代教育理念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探究式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的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
期刊
【摘要】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研究引起广大学者的探讨和研究,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本体论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与诠释,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流派。其中以以人为本的社会本体论最为合理,以人为本的社会本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合理归结。  【关键词】本体论;以人为本;马克思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有无之辩  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来,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本体论这个问题,一直在学术界是争论不休的。他们发表着
期刊
【摘要】文本类型理论分析文本类型和翻译策略之间的关系。SteveJobs的中文译本上市以来一直备受关注,不少人对译本“平铺直叙”的风格进行了批评,也有人站在大众消费图书的角度对其“信”于原文表示赞同。本文通过文本类型理论对该传中文版的翻译策略及效果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得出,《史蒂夫,乔布斯传》这一译本在通过直译传达文本主要的信息功能上是成功的,但是译者没有对文章的其他功能和翻译方法加以区别,这也是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导课的意义以及常用的导课方式两方面的内容,常用的导课方式有三种:复习回顾,引入新知;设置疑问,引入新课;创设情境,导入课题。笔者结合一些教学案例分别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分析。从而来说明导课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学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  【关键词】导课;导课艺术;教学课堂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上好一节课,要让这节课的效果能最大化,那么一节课的“开
期刊
【摘要】化学教学改革是我国的教学体制下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旧有的基础教育模式已经逐渐不符合新时期的化学教育的现实需要,新课程改革工作也开始全面的开展,化学课程在这个过程中也呈现出来自己的新特点,本文从课堂导入这个问题出发,对于化学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学生的位置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进行了新的分析。  【关键词】化学;高效教学;课堂导入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
期刊
【摘要】随着各个高职院校注重内涵的建设,加强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是高职院校图书馆提升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员现状,探讨如何加强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实现图书馆服务创新,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继续教育;服务创新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普及应用,对图书馆传统的读者服务工作方式和方法产生了较大影响。高职院校图书馆只有创新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
期刊
情境教学就是指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创设典型场景,调动学生的感知觉意识,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一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索知识、研究问题。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其可以起到优化课堂结构、增强课堂凝聚力、缩短课堂准备即开始部分的时间及提高学习效率等作用。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