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和根本,而语文教育的现状却不能令人满意。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支解的人、被窒息的人。而人文精神的残缺和人文价值的流失,是影响语文教育的根本原因。如何有效地遏制人文底蕴的流失、避免人文精神的陷落,出路在于教育者自身人文精神的提升以及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
一、关注学生人性和个性
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怀,首先是对学生的人生关怀,即关注学生的身心,关注学生的发展和自我实现,具体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道德关怀和理想关怀。这就是语文学科的“成人之道”,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也是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根本所在。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育的主体。传统的教育观念,以课本为主,往往以一种模式、一个标准去统一学生的思想;以一种语言方式、一种审美视角来规范学生的认识。成人模式已过早地为天性活泼的青少年筑起了无形的樊篱,拘囿了他们敏锐的感官,淹灭了他们多彩的个性,扼杀了他们的潜质和表现冲动,侵蚀了他们本真而清纯的心灵,背离了学生的人格、人性,令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把感官、想象与思维封闭起,学生行为严重异化,进而逐渐泯灭了自我、泯灭了个性精神。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分,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分,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人格,尊重他们的自我意志以及正常的感性和理性,尽可能地发掘、呵护和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让他们主动去学习、去感悟、去探索、去创新。语文教师的着力点应在于开发心智、激发活力、点燃创造的火花,强化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求真、向善,去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髓。
二、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构建情感家园
审美教育是实现人文关怀的一条主要途径,只要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就能获得一种愉悦和体验。而文学教育是情感的教育,情感世界是人类独领的舞台。让学生具备审美的眼光,引导他们走进充满智慧的情感空间,在学习中得到情的共鸣,在美中陶冶情操,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语文学科的审美,具体的对象就是作品,它和其他审美在过程上是一致的,即由感知到情感到美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是人文素养形成的根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应用真实的体验去感知和领悟作品中蕴含的积极情愫,从此完善自己的人格,并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人生,这也是奠定人文根底的有效手段。语文学科书“有意味的形式(英·克乃规尔《艺术》)”,其中有独特的意味和“境界”,教师的中介作用,便是让审美的主体去体验和品味,从而形成共鸣。还有形象思维是语文学科的一大特点,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获得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审美形象。如走进《背影》一文,朱自清以细腻的笔触所描绘的“父亲”有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在“父亲”蹒跚的步履中锫铸的是对“儿子”的无限牵挂和浓浓的挚爱亲情,在“儿子”晶莹的泪光中所折射的是对父亲已入老境、困顿颓唐的理解以及无法为父亲排忧解难、让他安度晚年的愧疚和悲切。作者的亲情观念于人伦观念所折射出的人性之光是诱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活泼因子。
正因为上述特点,我们引导学生去欣赏《项链》的结构美,品味《雨霖铃》的凄美,发掘《祝福》的悲剧美,感悟《荷塘月色》的优美……无论是抒情作品,还是叙事作品,只要发挥教师的审美中介作用,定能使语文学科所固有的美学特质显现出来,让学生获得美感。
三、关注学生的生活和人格养成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材料。如“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文天祥、“怒发冲冠凭栏处”的岳飞……课文中许许多多的文学形象其优秀品质会给学生以真、善、美的启迪与熏陶。
语文教学只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的人文精神得以提升,生活品位和道德得以提高。
四、张开想象的翅膀,徜徉于创造的空间
人文教育重在立人,立和谐发展的主体之人,它不是单纯的语言教育或思维教育的守护与培养,具备朦胧抽象的特质。人之教育不能仅仅用概念进行阐释,不能单纯停留在语言文字或一般知识的层面,而应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去充分感受和体验感悟巨大的人文空间所蕴含的真善美。
在语文教学中,优秀的文学作品对提高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每一篇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独特的人生经验、情感体验,呈现作家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并留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每一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经验、气质追求、文化积淀对作品做不同的解读,而这种解读,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它可以启发学生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激起他们探索和创作的欲望。
总之,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人性、审美能力、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音乐,使语文教学淋漓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一、关注学生人性和个性
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怀,首先是对学生的人生关怀,即关注学生的身心,关注学生的发展和自我实现,具体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道德关怀和理想关怀。这就是语文学科的“成人之道”,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也是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根本所在。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育的主体。传统的教育观念,以课本为主,往往以一种模式、一个标准去统一学生的思想;以一种语言方式、一种审美视角来规范学生的认识。成人模式已过早地为天性活泼的青少年筑起了无形的樊篱,拘囿了他们敏锐的感官,淹灭了他们多彩的个性,扼杀了他们的潜质和表现冲动,侵蚀了他们本真而清纯的心灵,背离了学生的人格、人性,令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把感官、想象与思维封闭起,学生行为严重异化,进而逐渐泯灭了自我、泯灭了个性精神。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分,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分,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人格,尊重他们的自我意志以及正常的感性和理性,尽可能地发掘、呵护和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让他们主动去学习、去感悟、去探索、去创新。语文教师的着力点应在于开发心智、激发活力、点燃创造的火花,强化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求真、向善,去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髓。
二、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构建情感家园
审美教育是实现人文关怀的一条主要途径,只要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就能获得一种愉悦和体验。而文学教育是情感的教育,情感世界是人类独领的舞台。让学生具备审美的眼光,引导他们走进充满智慧的情感空间,在学习中得到情的共鸣,在美中陶冶情操,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语文学科的审美,具体的对象就是作品,它和其他审美在过程上是一致的,即由感知到情感到美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是人文素养形成的根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应用真实的体验去感知和领悟作品中蕴含的积极情愫,从此完善自己的人格,并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人生,这也是奠定人文根底的有效手段。语文学科书“有意味的形式(英·克乃规尔《艺术》)”,其中有独特的意味和“境界”,教师的中介作用,便是让审美的主体去体验和品味,从而形成共鸣。还有形象思维是语文学科的一大特点,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获得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审美形象。如走进《背影》一文,朱自清以细腻的笔触所描绘的“父亲”有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在“父亲”蹒跚的步履中锫铸的是对“儿子”的无限牵挂和浓浓的挚爱亲情,在“儿子”晶莹的泪光中所折射的是对父亲已入老境、困顿颓唐的理解以及无法为父亲排忧解难、让他安度晚年的愧疚和悲切。作者的亲情观念于人伦观念所折射出的人性之光是诱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活泼因子。
正因为上述特点,我们引导学生去欣赏《项链》的结构美,品味《雨霖铃》的凄美,发掘《祝福》的悲剧美,感悟《荷塘月色》的优美……无论是抒情作品,还是叙事作品,只要发挥教师的审美中介作用,定能使语文学科所固有的美学特质显现出来,让学生获得美感。
三、关注学生的生活和人格养成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材料。如“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文天祥、“怒发冲冠凭栏处”的岳飞……课文中许许多多的文学形象其优秀品质会给学生以真、善、美的启迪与熏陶。
语文教学只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的人文精神得以提升,生活品位和道德得以提高。
四、张开想象的翅膀,徜徉于创造的空间
人文教育重在立人,立和谐发展的主体之人,它不是单纯的语言教育或思维教育的守护与培养,具备朦胧抽象的特质。人之教育不能仅仅用概念进行阐释,不能单纯停留在语言文字或一般知识的层面,而应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去充分感受和体验感悟巨大的人文空间所蕴含的真善美。
在语文教学中,优秀的文学作品对提高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每一篇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独特的人生经验、情感体验,呈现作家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并留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每一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经验、气质追求、文化积淀对作品做不同的解读,而这种解读,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它可以启发学生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激起他们探索和创作的欲望。
总之,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人性、审美能力、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音乐,使语文教学淋漓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