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精彩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5118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出,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产生阅读的欲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让阅读教学充满情趣,只有富有情趣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充分吸引学生走入课堂,走入文本,去主动亲历语言文字,感受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阅读;情趣;活力: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堂的有趣做出了这样的解析:“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开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感到骄傲。”纵观人教版一年级的实验教材,所选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密切联系了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因此,让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受到情感的熏陶是相当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内容、形式的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阅读教学方式,有效地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读出情趣,读出活力。
  
  一、读出个性化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读出独特感受,才能构建有生命力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得以张扬。如:教学《要下雨了》后,有的学生说从课文中知道了小白兔很有礼貌,有的学生说文中小鱼是热心肠,有的学生说知道了下雨前的自然现象,也有的学生说还想知道很多下雨前大自然的现象,将这么多感受融合在一起,课堂显得那样丰富多彩。教学《四个太阳》时,有的学生读出夏日绿太阳的清凉,有的学生读出秋日金黄太阳的喜悦,有的学生则喜爱寒冬的温暖,感受不同,读出的味道当然不同。再如:在教学《爷爷和小树》一文时,我启发学生,爷爷门前有棵小树,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地方有小树?冬天为什么要给小树穿上棉袄?棵棵小树像绿色的伞,你能动手画一画这绿色的小伞吗?你想把小伞送给谁?为什么?
  这样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充足的读书时间。引导学生尝试多种读书形式,使每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从容的、充分的、创造性的读书后,再让学生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二、读出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再精妙的思想,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也是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工具。难以想像,一个语言贫乏的人,他的思维会得到高度发展。认识到了这一点,又根据低年级儿童记性好,模仿力强的特点,我特别重视了谭过阅读积累这一习惯的培养。例如:在学习《日月潭》一文时,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描写日月潭风光秀丽的好词佳句划出来,收集到自己的好词佳句锦囊袋中,并用自己喜欢的好词说一句或几句描写家乡景色的话。如此的训练几乎贯穿于每堂课中,学生的阅读习惯
  渐渐养成,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地提高。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有的学生就能写出一百字的看图写话或较通顺流利地说话。
  
  三、读出情怀
  
  每篇课文都是精心选编的佳作,字字句句,包含着浓浓的人文情怀,因此,抓住文章情感线引导学生读出人文情怀,是阅读教学的重点。
  如:第二册第二单元是以亲情为主题的文章,球迷爸爸放弃球赛,把电视换成奶奶爱看的京剧,而戏迷奶奶也关掉京剧,换成足球频道;小小的双手不仅为爸爸拿拖鞋、为妈妈洗手绢,还给姥姥挠痒痒;贤惠的媳妇给婆婆晒棉被,美好的品质濡染了小峰那幼小的心灵,他也给奶奶晒起了棉被,想让奶奶更暖和;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幼小的珍珍把盼望已久的郊游也放弃了……长辈的慈爱,令人感叹;晚辈的孝顺,让人欣慰。教学中,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读书,在理解了小主人公的可爱之后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四、读出童趣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本,对于直观事物感兴趣,喜欢游戏。画画、唱歌、表演都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形式。
  又如,教学《画家乡》一课,课前,布置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家乡的景色,了解家乡的变化,然后,把它画下来并准备介绍给同学们听。在充分准备之后,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所画的一望无际的大海、山清水秀的小镇,新颖别致的建筑……都会激起他们对家乡的无限热爱,经过自己用心整理的语言也一定会使同学们受到感染。之后,再感知课文内容,知道文中几位小朋友家乡的样子,从此基础上,画出自己理想中的家乡。
  例如:《春天来了》一文。我是这样指导的:春天来了,小草、野花多么高兴啊!快去读读吧!
  再如教学《泉水》一文,我这样指导,泉水唱着歌,一路跑着,泉水流到那就帮助那的人,泉水帮助了别人后,非常快乐,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和泉水一起快乐吧!另外,利用与学生对读,接读等方式均是我常用的指导方法。
  
  五、读出想象
  
  “关注儿童的想象世界”这是一年级实验教材中选文的又一个突出特点。想象是智力活动的翅膀,是智力活动富有创造性的重要条件。一年级学生的想象丰富、独特,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时空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好办法。
  如教学《春雨的色彩》一课,启发学生想象:参加争论的还会有哪些小鸟?他们会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引导学生想象:听了小白兔的话,小灰兔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教学《棉花姑娘》一课,让学生想象七星瓢虫为棉花姑娘治好了病,棉花姑娘会怎样感谢七星瓢虫等等。
  又如教学《夏夜多美》,引导学生想象小蚂蚁回到家,跟妈妈讲些什么?教学《胖乎乎的手》,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兰兰是个勤劳的孩子。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丰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获得思想的启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热情。
  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丰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获得思想的启迪,吸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热情。
  
  六、读出情感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直观事物感兴趣,喜欢游戏。画画、唱歌、表演都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形式。教材中课文体裁多样,有情节生动的故事,韵律感较强的诗歌,语言优美的散文……通过画、唱、演等形式来展现课文内容,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人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激发内心情感,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让孩子们在阅读中适当的使用画笔,会让他们格外高兴。我们可以用画导课,如《画家乡》;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拿起画笔将语言的描述变成画面,如《村居》;也可以在课后让学生拿起画笔根据课文的学习完成自己的设计,如《雪地里的小画家》;孩子们富有个性的思维能在绘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许多富有节奏的儿歌和课文。只要配以简单的旋律,就能变成朗朗上口、易于传唱的歌曲、童谣,如《小小的船》,阅读教学时让孩子们演唱歌曲,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课文,引起内心深处的共鸣。
  新教材中的童话故事,儿童生活故事等,更是充满了童真童趣,很适合表演课本剧。如《小壁虎找尾巴》、《小白兔和小灰兔》。在表演中孩子们不仅复习了语文中的语言,而且对语言表达的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在阅读中。孩子们喜欢的故事,情景再现,以及真心体悟等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也进入课堂,以情趣激励,在实践中提高,在快乐中进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不断渗透人心,教师都自觉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为实际的教学行为,课堂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鲜局面:课堂上死气沉沉的局面少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场景多了……特别是语文阅读的教学,情趣感染弥漫了整个教学氛围,呈现出生勃勃的景象。总之,语文课的魅力就在于它能真正唤醒学生不断超越自我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充分的尊重学生,让学生读出精彩。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兴趣的秘密何在》教育科学出版社
  [2]彭之恒,《朗读的魅力》2010.2
  [3]国家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01.8
  [4]谭夏瑜田海山,《阅读教学要充满情趣》2007.6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彼此分享经验和知识,交流感情体验和观念,这一切具有不可预定性。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新课改下的课堂必须有灵活的应变性和随机的可塑性,要有足够的教育机智应对未曾预设的生成,使课堂精彩纷呈。  【关键词】追求;生成;课堂教学;生长点    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意外的收获,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追求;传
摘要:教学中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上来,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创设适合于素质教育的情境,与学校积极配合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才是素质教育在课堂上的成功体现。  关键词:遗传变异 非智力因素 素质教育    我们已经迈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纪,这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谁占有
【内容提要】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作为语文教师,更应是语言运用的典范。其课堂教学语言,不但要力求规范清晰、准确严密,而且还应该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变得为学生所乐于、易于接受,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关键词】感染力 风趣 激情 变化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
《边城》所写的故事很简单,然而却极美: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小说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描绘了水边船上所见到的风物、人情,是一幅诗情浓郁的湘西风情画,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
【摘要】情景教学有助于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完成政治课教学的三维目标。本文就信息技术、教学实际、幽默语言等教学手段的巧妙运用,展现政治课堂的艺术魅力谈谈笔者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情景教学信息技术真实情景幽默语言    思想政治课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过程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很多学校都尝试“学
新课改的实施意味着教育转型期的到来,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然而一些学生却在困难和挫折面前采取放弃的态度,显示了极差的抗挫折能力。这一点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其实,许多学生对失败缺乏正确的认识,失败是成功的台阶,也是磨练意志的燧石。人人都企求便捷的成功,而对失败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于是一旦失败真的来临,就手足无措、焦躁不安、惊恐万状,甚至精神崩溃。武汉市蔡甸
所谓创新能力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动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智力产品。音乐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己的鲜明特性。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进行创新精神的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最首要的目的和任务。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在此也愿为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让学生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在阅读中产生疑问,在阅读中设疑,就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只有学生具备了这种“生疑”能力,才能在阅读中提出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课前设疑,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发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探索的内驱力,才会去思考去发现,并能自觉的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得到收益。在平时教学中,要经常引
[摘 要]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低年级学生正是智力开发的高峰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应从下面几方面培养:(1)注重激发兴趣,促进思维发展;(2)注重动手操作,促进思维发展;(3)注重合作交流,促进思维发展。  [关键词]兴趣激发;操作;合作交流;培养;数学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5~6岁
【摘要】该文主要论述了高校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应该注意的环节。从智力方面,学习策略方面,学习目的和学习兴趣方面来论述高校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和应注意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英语学习;学习策略;制定计划;回归课堂    美国语言学家John Carrol指出:“一个人所能达到的语言能力主要看他在学习上花了多少时间,而不是看他从什么年龄开始学习。学习的收获与学习时间是成正比的,因此存在积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