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x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作为语文教师,更应是语言运用的典范。其课堂教学语言,不但要力求规范清晰、准确严密,而且还应该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变得为学生所乐于、易于接受,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关键词】感染力 风趣 激情 变化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语文教师,应是语言运用的典范。其课堂教学语言,不但要力求规范清晰、准确严密,而且还应该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变得为学生所乐于、易于接受,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就此进行了一点探索,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现略陈管见。
  一、教学语言要充满激情,富于感染力
  从审美的角度看,语文课就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丰富感情的课。现行语文教材所选取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但是,由于其中相当一部分篇目的内容同当今的现实生活有较大的距离,加上学生本身的生活阅历十分有限,其认知水平、审美情趣又受现实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想使这些作品的内容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和熏陶,就必须借助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功力。重视感情是人的通性。许多典范之作之所以典范,恰恰也是能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像诸葛亮的《出师表》、朱自清的《背影》、傅雷的《傅雷家书》 ……这些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真挚深厚的感情。教师在讲解这些作品时,首先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对所教内容融汇贯通,然后以满含激情的语言渲染出教材或悲壮、或凝重、或热烈、或凄清的真实情境,不仅可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且这种特定的教学氛围,还会不断地诱发教师的灵感,以至妙语连珠,意趣横生,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分析更加生动、透彻而充满情趣。这样,就会有效消除学生和作品之间时代、地域、感情等方面的隔膜,使学生受到感染,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乐于接受教学内容。
  二、教学语言要形象直观、幽默风趣
  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还未成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较易被直观形象的事物所感染。而语言毕竟不同于绘画、雕塑等,它必须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在人的大脑中形成形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表达水平,能时时以一种极具立体感的语言,从视、听、嗅、触等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可通过一些生动的事例或形象的比喻把表述对象直观化,变为让学生看得见、听得到、闻得出、摸得着的东西,使学生易于、乐于接受。例如,修改病句有一条原则,即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学生在修改病句时却往往习惯于运用“肢解”的办法———把有毛病的词句硬是剜出或砍去。这样,句子是通顺了,可其表达的意思却比原句缩减了不少,有时甚至会出现内容迥异的情况。针对这种现象,我向学生讲:病句就如同病人,如果一个人上肢或下肢患了一点小小的伤病,大夫给他治病时却砍下了他的一条胳膊或一根大腿,这究竟算不算治病呢?这样一比喻,学生便恍然大悟,修改病句的质量显著提高。其收效比起一味阐述道理,强调概念来要快得多,而且省时省力。
  
  喜欢幽默风趣同样也是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教师富有幽默感的语言,自然会使学生喜闻乐道。但是,要使这种幽默风趣真正能够产生出美感来,让学生的的确确觉得是一种享受,打心眼里佩服,却必须把握好一个“度”。教师不同于演员,他的主要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不能刻意追求幽默风趣;教师尤其不同于一些蹩脚的演员,不能以庸俗的笑料或者是用损别人的手法去迎合少数人的不健康心理。
  
  风趣幽默的语言必须以丰厚的学识和机敏的应变能力为前提,应通过一些随机的“点化语”或“插入语”化平淡为神奇,才能产生魅力,使学生在欣赏美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如我在教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时,让学生口头列举现实中实例,不少学生都列举的是数学、物理等学科上的例子,答案千篇一律,学生思维狭隘,既不能简单否定,课堂又不能滞留不前,当时我便打趣地说:“咱们能不能把自己从学科里解放出来啊,把眼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呢?”学生会心一笑,课堂便被引向了深入。可见,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努力磨砺自己的教学语言,才能成为学生真正信服的“幽默大师”。
  三、教学语言要富于变化,利于激趣
  教材中不同的文体本身就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即使是同一类文体也由于作者的艺术风格不同而异彩纷呈。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心理,不断变换自己的表达方式,把每一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尽力体现出来。仅就一节课而言,教师亦可不断变换自己的语调和语气,时缓、时急、时高、时低,时而活泼、时而严肃……便可激起学生的兴趣。讲解是如此,提问也是如此,不要总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居高临下地发问,适当变换一下角度,效果会大不一样。我在教杜甫的名作《春望》时,针对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曾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说:“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作者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对于这一点,全诗别的句子我都能理解,唯独不明白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花溅泪’和‘鸟惊心’如何理解,谁能帮我解答这一疑问?”由于教师站到了学生的立场上说话,首先会使他们感到亲切、新颖;同时,问题有一定难度,诱发了学生积极探求的欲望,人人力争帮助老师解决眼前的疑难,从而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积极状态。
  由此可见,语言表达形式的新颖多变,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有力因素。当然,提高教师课堂语言表达技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领会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此,必须给学生留有充分的学习、掌握语言的余地。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必须体现一个“精”字,不但讲解要精,言简意赅,而且还应该极具启发性,举一反三,这样才能把教师的语言表达技巧,转化为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李秋菊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和研究》
  
其他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发展学前教育,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放置到了火烧眉毛的日程。将边缘化了十年的学前教育,一下子推到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尤其是《国10条》(《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10条》)的颁布,明确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发展学前教育的方针。民办幼儿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呢?有三点是必须重视的:一是规范管理,提升创新;二是正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12-18岁的中学生,中学的数学教学要善于唤起他们探究新知的欲望和热情,而传统的数学课堂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学生体会、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数学学习过程的快乐。如今,新课改把多媒体教育技术引进数学课堂,使教学可以从视、听等多维度展开。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形象直观的画面不仅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使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致,更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可能
内容摘要:初中阶段思想政治教学当中融入必要的时事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地弥补课本所具有的滞后性,从而能够培养初中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时事 意义 实施    思想政治学科是一个时效性,时代性很强的学科,与生活的联系相当紧密,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政治观点去分析时政热点或用时政热点去证明政治观点。但由于教材自身的滞后性,其所
中外诗词,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堪称语言的精华,词采的宝库,对于高考作文的创作,有着非凡而绝妙的作用。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要让高考作文有好的文采,有较高的文化底韵,在文中恰当运用中外诗词特别是中国古典诗词是一种便捷高效的手段。在高考作文中适当运用诗词,可以使行文有文采、有意蕴,可以使行文变化多姿、让作文出新出巧,可以体现考生写作潜能、张扬炼字炼意的能力,更多地在发展等级上获取优势。下面,
【摘要】本文通过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互联网的娱乐性以及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需要三方面对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成因分析,从网络教育的角度提出改变网络成瘾者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网络成瘾网络成瘾者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的定义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改变学困生学习的落后状况,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所在。因此,要使学困生不学困,或者发展成为“不学就困”,就必须注重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现就自己的教育和自身的体验对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谈点初浅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有人说,兴趣是做成一件事的先决条件。帮助学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渊远流长,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武术教材的典型性表现在:武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进行格斗,而是运用武术教材来培养学生养生自卫的能力。因此,武术教学并不在于比赛,也不在于游戏,而在于表演和欣赏,在于展示自己的一招一式、精神和动作美感,以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  小学武术教学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科学
【摘要】尝试利用信息技术课堂,依据学生特点,加强对学生文明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情感得以熏陶,文明素养得以提高 。  【关键字】 网络 文明素养 熏陶 高效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神秘的网络早已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越来越多的人被“网”入其中,让我们与世界的距离一下变得触手可及。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大部分中学生把网络的意义片面理解了,认为上网只是一种娱乐和消遣
【摘要】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彼此分享经验和知识,交流感情体验和观念,这一切具有不可预定性。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新课改下的课堂必须有灵活的应变性和随机的可塑性,要有足够的教育机智应对未曾预设的生成,使课堂精彩纷呈。  【关键词】追求;生成;课堂教学;生长点    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意外的收获,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追求;传
摘要:教学中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上来,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创设适合于素质教育的情境,与学校积极配合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才是素质教育在课堂上的成功体现。  关键词:遗传变异 非智力因素 素质教育    我们已经迈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纪,这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谁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