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课堂创建一直都是教师比较关注的问题,一直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机制的不利影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理解起来非常不容易,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本文在导学案的教学背景下,深入分析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创建过程中存在问题,并且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学;策略
导学案,不是“习题案”,把题海加入导学案,只会增加学生的理解负担,所以,导学案的设计需要把握针对性原则,紧紧结合课本,让学生能够从整体的角度,把握课本结构与课本中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记忆,掌握学习目标,突破重难点。在设计题目的时候,就应当多出一些能够启发学生的题目,并且,题目的设计也要具有阶梯性与层次感。当遇到教材中学生难以攻克的内容时,就应当在导学案设置一些信号,用于提醒。必要时,还应当在这些内容旁增加一些相应题目,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强化导学认识
与传统的教学形式相比,导学案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如果老师对于导学案的理解不够透彻,就很难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创建过程中进行有效应用。因此在运用导学案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前,首先应该强化教师对于导学案教学的理解,这也是导学案教学背景下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关键一步。导学案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此教师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的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而应该采用最为有效的方式,提升高效课堂创建的整体质量。要想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就需要老师在应用导学案教学之前,应该对导学案教学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这就对教师的教学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学校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比如学校可以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学习和交流活动,给教师搭建一个沟通和交流学习的平台,使教师通过沟通和交流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提升导学案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而更好的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过程中。
二、进行二次备课
现阶段在小学教育中所采用的教材,比较精炼,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办法理解,导学案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但“导学案”是不能代替教材的。备课是教学常规,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如果说集体备课可以让课堂教学精准无误,那么二次备课则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的精彩,变得富有活力。显而易见,二次备课可以提高老师授课的效率,也能够使导学案的使用更加具有针对性。二次备课时,教师应该结合本班学情,然后在认真解读教材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对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对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做到“标记”,就是在原来的教案中标上重难点,易错点;还要对相应的内容做到“增加”,即增加一些自己觉得好的内容,对课本中不完整的地方也要进行添加,也要对其中不正确的地方进行“修改”,当然,对于其中冗余的部分也要适当的进行“删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也要对授课的内容和顺序加以“调整”,从而有效利用导学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三、重视细节教学
小学生与其他阶段学生相比而言,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少,且能够达到自律、自学的学生的数量更是少之又少,导致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个体差异性也较强,但普遍多存在注意力差、爱动、无法完全集中注意力等,因此教师必须针对这一情况,在设置导学案时对课程内容的教学细节加以思考,通过在其中寻找可能影响学生注意力关键点并加以优化,利用有效方式提升学生对数学内容的注意力和关注,达到教学效果。例如在开展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7课《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计算器中随意按出一个数字,之连续按出9个该数字,学生计算器中均显示出“111111111”——“999999999”等數字,随后教师要求学生用“123456789”与计算器上九位数字相除,在学生对不同答案进行好奇时由教师进行规律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后列举几例规律题目,带领学生在利用或不利用计算器的前提下寻找数字规律,进而明确教学目标,同时学生在此过程内完成了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过程,提升教学效率。
四、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有目的的学习情境。创造数学教学情境的关键点在于设置精彩问题,引导学生去学习数学。创设教学情境要以师生之间的情感作为连接点,以学生思维作为中心,通过创设探索性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维能力。教师通过结合实际知识创设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促进学生可以主动发现问题并且加以解决。例如在学习分数大小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解决相应的问题,小红、小刚和小丽在小强家玩耍,小强妈妈给四个人带来一个菠萝,小红说要公平分配,小刚却非常贪吃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分配,但是当小强切完后却发现小刚的那一份是最小的。至于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原因,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数学的课程学习,促进学生学习分数的知识。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需要做出引导作用,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时要鼓励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解决,教师只需要做好辅助工作,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通过各类方法共同去解决问题,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结语:学案导学对儿童数学的核心素养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学习方式将数学本身的知识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就可以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想象力。随着新课改的日渐推进,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首位,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黄少芬, 朱舒提.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5):20-22.
[2]王启婷. 小学数学导学案教学实施的思考[J]. 中华少年, 2018(2):101-101.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学;策略
导学案,不是“习题案”,把题海加入导学案,只会增加学生的理解负担,所以,导学案的设计需要把握针对性原则,紧紧结合课本,让学生能够从整体的角度,把握课本结构与课本中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记忆,掌握学习目标,突破重难点。在设计题目的时候,就应当多出一些能够启发学生的题目,并且,题目的设计也要具有阶梯性与层次感。当遇到教材中学生难以攻克的内容时,就应当在导学案设置一些信号,用于提醒。必要时,还应当在这些内容旁增加一些相应题目,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强化导学认识
与传统的教学形式相比,导学案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如果老师对于导学案的理解不够透彻,就很难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创建过程中进行有效应用。因此在运用导学案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前,首先应该强化教师对于导学案教学的理解,这也是导学案教学背景下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关键一步。导学案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此教师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的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而应该采用最为有效的方式,提升高效课堂创建的整体质量。要想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就需要老师在应用导学案教学之前,应该对导学案教学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这就对教师的教学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学校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比如学校可以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学习和交流活动,给教师搭建一个沟通和交流学习的平台,使教师通过沟通和交流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提升导学案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而更好的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过程中。
二、进行二次备课
现阶段在小学教育中所采用的教材,比较精炼,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办法理解,导学案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但“导学案”是不能代替教材的。备课是教学常规,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如果说集体备课可以让课堂教学精准无误,那么二次备课则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的精彩,变得富有活力。显而易见,二次备课可以提高老师授课的效率,也能够使导学案的使用更加具有针对性。二次备课时,教师应该结合本班学情,然后在认真解读教材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对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对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做到“标记”,就是在原来的教案中标上重难点,易错点;还要对相应的内容做到“增加”,即增加一些自己觉得好的内容,对课本中不完整的地方也要进行添加,也要对其中不正确的地方进行“修改”,当然,对于其中冗余的部分也要适当的进行“删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也要对授课的内容和顺序加以“调整”,从而有效利用导学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三、重视细节教学
小学生与其他阶段学生相比而言,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少,且能够达到自律、自学的学生的数量更是少之又少,导致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个体差异性也较强,但普遍多存在注意力差、爱动、无法完全集中注意力等,因此教师必须针对这一情况,在设置导学案时对课程内容的教学细节加以思考,通过在其中寻找可能影响学生注意力关键点并加以优化,利用有效方式提升学生对数学内容的注意力和关注,达到教学效果。例如在开展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7课《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计算器中随意按出一个数字,之连续按出9个该数字,学生计算器中均显示出“111111111”——“999999999”等數字,随后教师要求学生用“123456789”与计算器上九位数字相除,在学生对不同答案进行好奇时由教师进行规律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后列举几例规律题目,带领学生在利用或不利用计算器的前提下寻找数字规律,进而明确教学目标,同时学生在此过程内完成了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过程,提升教学效率。
四、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有目的的学习情境。创造数学教学情境的关键点在于设置精彩问题,引导学生去学习数学。创设教学情境要以师生之间的情感作为连接点,以学生思维作为中心,通过创设探索性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维能力。教师通过结合实际知识创设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促进学生可以主动发现问题并且加以解决。例如在学习分数大小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解决相应的问题,小红、小刚和小丽在小强家玩耍,小强妈妈给四个人带来一个菠萝,小红说要公平分配,小刚却非常贪吃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分配,但是当小强切完后却发现小刚的那一份是最小的。至于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原因,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数学的课程学习,促进学生学习分数的知识。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需要做出引导作用,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时要鼓励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解决,教师只需要做好辅助工作,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通过各类方法共同去解决问题,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结语:学案导学对儿童数学的核心素养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学习方式将数学本身的知识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就可以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想象力。随着新课改的日渐推进,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首位,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黄少芬, 朱舒提.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5):20-22.
[2]王启婷. 小学数学导学案教学实施的思考[J]. 中华少年, 2018(2):1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