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美目尿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o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价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者,按计算机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持续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格列美脲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体重指数这几项治疗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体重指数这几项疗效指标上皆要优于对照组,数据差提示存在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较之于单用胰岛素疗效更好,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
  【关键词】格列美脲;胰岛素;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2-047-01
  2型糖尿病是在胰岛素分泌缺陷、作用障碍情况下造成的以慢性高血糖作为主要表现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对单用胰岛素控制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我院旨在通过联合应用格列美脉来进一步控制其血糖水平,现将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做如下讨论。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以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者,按计算机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从33岁到75岁,平均年龄43.2±2.2岁,病程从3年到12年,平均病程7.4±0.6年;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从35岁到77岁,平均年龄44.1±2.3岁,病程从4年到巧年,平均病程7.8±0.7年;两组间数据差异结果提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皆在饮食控制、适量运动的基础上使用胰岛素(诺和锐、诺和灵R、30R、N胰岛素)治疗,按患者血糖值相应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格列美脲,空腹口服,初始剂量为每天2mg,最大口服量控制在每天4mg以内。
  1.3 指标观察
  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体重指数这几项治疗指标情况。
  1.4 统计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借助SPSS19.0进行总汇处理,用x±s来代表计量资料,行t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下表1可见,观察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体重指数这几项疗效指标上皆要优于对照组,数据差提示存在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会由于受到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等因素的影响而诱发多系统损害,像是血管、心脏、肾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基于病程的延长,对于长时间使用胰岛素但却还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值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联合使用格列美脲之后能明显改善其血糖值,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体重指数这几项疗效指标上皆要优于对照组,数据差提示存在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说,联合治疗较之于单用胰岛素治疗的降糖效果更为明显。
  格列美脲属于是一种新型的磺脲类降糖药物,较之于其它磺脲类药物有着根本性的不同,格列美脲可实现和磺脲类受体65kDα亚单位的有效、快速结合,因此起效速度极快,易于解离,在对含有胰岛素颗粒外移的强烈刺激下,促使胰島素大量释放、降低血糖,进一步减少血糖的发生。而且它还有着非常特别的双重药理作用,也就是胰内作用与胰外作用。就其胰外作用来说,是起到强化葡萄糖运转蛋白IV的作用,继而可促使四周组织增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效率,增多脂肪与糖原的合成。在和胰岛素的联合应用下,于降糖效果上也能产生协同甚至是叠加的作用,相应的胰岛素用量会有所减少,这也能有效规避掉由于单一、持续使用胰岛素而诱发高胰岛血症、体重增加。这也与本文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经治疗,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有显著降低相符合,显现出其良好的降糖作用。而对照组患者体重指数有显著增高,考虑可能是和其胰岛素用量增多有密切关联。
  可见,和其它磺脲类降糖药物相比较,格列美脲的起效快且半衰期长,和胰岛素的联合使用更是能强化胰岛素的分泌、增强其敏感性,有利于减少胰岛素用量,可降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其体重指数,凸显出效果久、安全性高、效果明确、患者依从性好等诸多应用优势。
  总结全文来看,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较之于单用胰岛素疗效更好,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
其他文献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在1000~1499g的早产儿。国内报道死亡率为63%~74%.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早产儿出生后第一周后,“生理性体重减轻”可以下降10%_15%.一周后,早产儿体重可以恢复,如早产儿感染、营养供给不足,则生后早期的体重增加缓慢甚至下降,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我院共收住极低出生低体重儿18例,出生体重均在1500g以下,经过积
期刊
摘 要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还不能彻底治愈,需要终身治疗,大多数病人病情稳定后选择出院回家。因而,掌握帕金森病的家庭护理非常重要。  关键词帕金森病;家庭护理    据统计90%的帕金森病病人住在家中,科学的家庭护理对预防各种并发症及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1】。现将帕金森病病人的家庭护理内容介绍如下。  1 保持积极心态  PD病人既有老年病所共有的心理
期刊
护理临床带教是课堂学习的继续,是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护理工作的特点是:随机性强,时间性强,急危重症病人多,病情变化快。在“急”、“快”、“稳”、“准”高要求工作下,如何做好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人根据多年临床带教工作浅谈自己的体会。    1 带教方法    1.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医院通过竞聘的方法选拔相对高年资、高学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热爱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
期刊
关键词产后出血    目前,产后出血是产科主要的并发症及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是产科出血,约占49.9%,而其中87.7%为产后出血,约占分娩总数的1.6~6.4%。现将我院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期间发生的48例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正反经验,吸取教训,以便今后更好的加强各项预防和护理措施,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1.
期刊
2008年6月,我们对1例肺炎并发脑栓塞致心跳骤停患者进行积极抢救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9岁,既往有“冠心病”病史,因咳嗽、咳痰15天,诊断为“肺炎”,于2008年4月30日入院。患者于5月27日上午自行离院回家途中摔伤头部,头部CT、MRT均无异常。6月1日上午9:30患者主诉胸闷、大汗,9:34呼吸心跳骤停,全身紫绀,瞳孔散大,大动脉波动消失
期刊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通过新生儿血液检查,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苯丙酮尿症(PKU)在未出现临床症状前进行筛查,使机体在受到损害之前就得到有效治疗,是预防儿童残疾的一项有效措施,对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深远意义。我院自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活动以来,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一针采血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将采血方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采血对象
期刊
摘 要当髋关节因疾病导致破坏,出现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并严重 影响 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而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就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如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所致的髋关节损害,疼痛及功能丧失等均可以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但随之而来的并发症、翻修等问题使医护人员面临挑战,手术前后的循证护理对如何避免手术并发症和手术翻修有重要意义,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吸氧、对症支持处理的同时应用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抗感染、吸氧、对症支持处理的同时给予常规雾化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在缓解干咳、喘憋等症状、减少吸痰次数及缩短住院天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喘可治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喘可治
期刊
【摘要】改良营养腊食是临床ICU(intensive care unit, ICU)监护室患者关注的重点,更是促进患者身体恢复的重要营养支持.随着现代临床技术的发展,营养膳食方案由肠外给养方式,变为鼻腔、胃管和空肠管给养,患者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率更高,避免出现各种并发症.本文从改良营养膳食方面出发,分析其对ICU监护室患者消化系统的影响.  【关健词】改良营养膳食;ICU;消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2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患者32例,观察2组在发病后48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1组在发病后48-72h内进行手术,对照组则在72h后进行手术,观察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情况、中转开腹率和并发症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