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的探究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__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目前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大多在学完某一化学原理后,课本上给出较详细的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再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这对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化学原理和检验某种假设、推理是否符合实际是极为重要的,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观察能力也大有好处,但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方面效果并不显著。完全运用这种验证式的实验教学会养成部分学生较强的依赖心理,容易形成思维定势,阻碍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试验尤为重要。
  探究性试验与传统的验证实验相比,前者的优点是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这里的创造并不要求中学生能发明什么或能对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而是让他们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课本上老师没有讲过的新知识、认识以前未接触过的新事物。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萨其曼认为:“当学生处在一个使他感到困扰的环境时,就会本能地开始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实验能力呢?
  一、教师组织下的探究性试验
  教师首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及教学大纲,明确课本上的实验在这节乃至这一章中的地位、作用。然后通过查阅资料及参考书,将课本上的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试验,课上带领同学一道沉浸在探求科学知识的氛围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学生就会慢慢地掌握探究性试验的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向,就会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如在讲解原电池的原理时,我们把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改为如下的边讲边实验,考虑到学生的自身素质及水平,在课上每人发一实验提纲,内容如下:
  1.锌片放入稀硫酸中,有何现象发生?为什么?
  2.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有何现象发生?为什么?
  3.将锌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再共同浸入稀硫酸中,仔细观察有何现象发生?怎样解释金属片上发生的变化?
  4.问题3的導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计,又有何现象呢?对以上现象做出解释。
  学生在以上四个问题的指导下,逐步完成每步的操作并做出解释,教师再因势利导,学生就会很容易掌握原电池的定义及其工作原理。通过这一认知过程,使学生在求知中体会到了一种成就感。这种探究性试验是在教师精心安排、策划下有步骤进行的,对于厌倦了验证性试验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认知活动,能使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适应并能接受这一活动过程。
  二、部分学生实验改为课堂上的探究性实验
  学生实验对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操作技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很有好处。我们不能否认学生实验在学生获得知识过程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但在教学中可以灵活处理学生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关系,有些学生实验可以在课堂上改为探索性试验。
  诚然,在培养学生具有探究性实验能力过程中会遇到以前碰不到的许多新问题,学生出现错误也在所难免。怎样面对这些新问题呢?这时老师一定要冷静处理眼前的处境。“数子十过,不如奖其一功。”不要经常指责其犯的错误,而要更多地看到其成功的地方,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改正错误,当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地给与肯定和表扬,要始终把他们当作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索者。
  三、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究能力
  随着学生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不断增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断加大学生独立实验的比重,为他们提供独立思维的空间。教师要精心准备一些实验习题,让学生准备好实验方案,让他们在实验室独立创新实验,这些实验习题可以是课本上的实验习题,也可以是平时教学中积累下来的、能反映一定能力的实验习题或复习题。如在学完铵盐知识后,我布置了这样的实验习题:不用任何试剂鉴别下列五种溶液:硝酸钡、硝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钡、硫酸铵。学生先选定方法后再进行探索,最终求得了最合理的结论。
  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的培养有多种途径和方法,有时也可用课外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课后完成。如在学完硫化物及硫酸盐知识后,布置用六种方法区别硫化钾和硫酸盐的实验习题。学完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后,布置如下的实验作业:两瓶PH=2的酸溶液,一瓶是强酸、一瓶是弱酸,现在只有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和蒸馏水,而没有其他试剂,简述如何用最简单的实验方法判断哪瓶是强酸。通过这些实验作业,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都大有好处。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性实验的研究既符合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又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捷径。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提出正确问题比起寻找它的答案来说常常是更为困难和更有创建的行动。培养探究性试验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它是对传统验证性试验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在课堂上恰当地运用探究性实验教学,会使化学教学更有启发性、趣味性,更有魅力。
其他文献
改革教学方法,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实验兴趣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针对初三化学的教与学我浅谈以下几点,供大家一起探讨:  一、努力改进教法,开拓学生思维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还要提前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
期刊
古语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其中的“术业有专攻”是指对于知识技能的学习要有针对性,今天我们称之为专业性。中国还有句民谚叫做“艺多不压身”,是指一个人拥有的本领越大越好,才艺不会成为一个人的负担,我们称之为全面性。这两个古语看似有些矛盾,但我认为放到我们教师队伍来讲,应当是相互辉映、相辅相成的,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专多能”。  我认为一专多能应当从两个层面来讲:  第一个层面,一专多能这
期刊
摘 要:语文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营造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建构有效的合作学习模式、积极倡导情境化教学模式、拓展语文课外教学活动形式等方面,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农村 初中 语文 教学  语文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农村初中学生语文知识
期刊
美感是人在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语文课是一门审美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学生面对语文课文,不仅仅是一大堆语言文字,而且是面对美、面对美的生活、面对美的精神,因此,认识语文教育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精神的开拓、从人的发展的高度去把握,这样才能领会语文所包蕴的丰富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美感的培养也是教学过程的必然趋势。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期刊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本文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了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兴趣培养 体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
期刊
电磁感应的问题涉及力的运动、动量和能量、电路和安培力等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很强。而这些关系都是通过电荷的运动(电流)来联系的,通过分析、计算电磁感应现象中运动电荷的电量,有利于提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常常遇到计算流过导体电量的问题, 我们很多学生遇到这方面的问题时分析不够透彻而费时费力。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求电量的两条思路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思路一:当闭
期刊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琅琅上口的古诗想必每一个刚刚上学的小学生都会朗读,是宋代邵康节所作的《山村》。诗的意思是:到外面游玩,不知不觉离家已有两、三里地,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炊烟。信步走去,又看到路边有六、七处精美的亭阁楼台,独自静静观赏,才发现身边的树枝上挂着……八朵,九朵,十朵花,真是赏心悦目!诗中的意境充满了童趣,表达了作者对山村的赞
期刊
摘 要:现在对学生的教育成为每个家庭的重点,每个家长都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对小学生的教育。在小学教育过程中,语文是一个重要的科目。这是学生对母语学习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现在的小学语文教育方式比较落后,课堂上老师只是一味地进行传授,而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不是主动地进行语文的学习,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对提
期刊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实如此,孩子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就能自觉地克服困难,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促进学习活动有效地开展。资料统计表明,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因素之一,首先是他们对所研究的学科有浓厚的兴趣。我们老师在激发、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上多下工夫,是使孩子学得愉快、学有收获的重要途径。  根据平时的观察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期刊
小学生每次上作文课,多数同学都会唉声叹气,感觉无从下手。即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作文,也是搜肠刮肚、东拼西凑,写出来的文章多数文不达意,或者中心不够突出。究其原因,是小学生作文素材不够丰富。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怎样才能让学生走出写作的困境呢?如何搞好作文教学?这是摆在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从作文素材的积累入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解决作文“没得写”的难题,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