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中有一段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的这段话,在国内赏石界,无论智愚贤不肖,几乎人人在唱,似乎不唱则无从称“雅人风致”,不知则必定是“下里巴人”,流风所至,鲁鱼亥豕,人云亦云,谬种流传。造成今天这种混乱局面的,固然有其历史原因,但更重要的则是当今赏石界、尤其是赏石理论界,虚骄浮躁之风甚烈,试看当今国内的一些赏石专家、学者,他们对孔子这段话的解读大多是不求甚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再看当今国内的一些赏石报刊、杂志、书籍,对孔子这段话的诠释亦是各种版本,各种说法,无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抵牾,那种你抄我,我抄他,他又抄你的恶性循环愈演愈烈。有鉴于此,笔者就把对孔子这段话的个人看法和理解谈一谈,以便与有关专家学者商榷。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段话,是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的一段富含哲理的论述。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关于孔子思想的记载,内容有孔子对学生的谈话,有孔子答弟子问及孔子弟子之间的谈话,是“儒学”的一部重要典籍。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段话的意思,并非如同一些专家学者、杂志报刊上所说的“爱山石水景,可以让你修身养性,益智益寿”,也并不是什么“孔子及儒家思想中所体现的一种自然审美意识”。孔子的这段话,根本不是简单、肤浅的指知者爱水景、仁者爱山石,而是指聪慧敏捷的知者,是以水流的活泛不滞为所爱,而德义宽厚的仁者,是以山体的博大稳重为所爱。
南宋理学大家朱熹(朱子)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孔子的这段话是这样诠释的:“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不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动静以体言,乐寿以效言,动而不括故乐,静而有常故寿。程子曰:‘非体仁知之深者,不能如此形容之’”。朱熹很明确地指出,动与静是以水和山的本体而言,乐与寿是以水和山的功效而言,并且将水之动而不括(滞碍、阻塞),因而使知者乐,山之静而有常(永恒、固定),因而使仁者寿的本体性质及功效性质阐述得非常清楚,并引用了北宋理学家程颢的话得出:只有对仁与知体会、理解得相当深、相当透彻的孔子,才能用“乐水、乐山”及“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样精辟的文字给予高度的概括。
青年时期的孔子曾问礼于老聃,他对老聃“上善若水”的立论以及对水的“七善”本质——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道篇·第八章)理解得十分透彻,他认为知者就应当如同水一样具备“七善”——为人如同水般避高居下、顺其自然;胸怀如同水般清默深远,保持沉静;施予如同水般润泽万物,效法上天;言谈如同水般堵止决流,善于守信;为政如同水般净化污秽,高低均平;处事如同水般随物成形、无所不能;行动如同水般冬冰春融,涸溢有时。孔子极其深刻地将“上善若水”之江河湖海的活泛本质及“厚德载物”之大地群山的博广本质辩证地与知者的聪敏本质及仁者的宽厚本质结合起来,概括为“乐水、乐山”,并根据知者敏捷如水之“动”及仁者厚德如“山”之静而得出其“乐”其“寿”的结论。而我们的一些专家学者却把“乐山乐水”简单地理解为爱山石水景,这未免把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的学识水平看得太浅薄了吧?当然,“山水”二字亦可指“山石水景”、“奇山异水”,但它既有泛指、亦有特指,我们研究学问,尤其是行文成章,教诲传授于人,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定要静下心来,下足功夫才行,知其一,更要知其二,甚至要知其三,而简单草率的望文生义,往往附会穿凿而失其本指。
另外指出一点,孔子的这段话中有三个“乐”字,其中前两个“乐”字,不念快乐的“乐(lè)”,也不念音乐的“乐(yuè)”,而念“乐(yào)”(音:耀),意思是“爱好”、“为……所爱”。而第三个“乐”字则念快乐的“乐(lè)”。而文中的“知”字在古汉语中念第四声即“zhì”,与“智”相通,正如,《礼记·中庸》所述:“好学近乎知”中的“知”即“智”之意。
综上所述,可知专家学者们津津乐道的这段话,也就不成为其“赏石文化源于春秋”这个论点之最有力的论据而瓦解了。其实所谓“文化”,应当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又特指精神财富。而经专家学者总结概括而成的“赏石文化源于春秋”这个论点,在排除了孔子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论据之外,目前,尚还未见有什么具体的有说服力的新的论据,因此,我认为,这萌发于春秋的赏石,直至周代尚只是处于零星的个别人的活动而已,尚不能称为一种“文化”现象,更谈不上什么“理念”了。
以上是我一己之见,当然,要想对这个论据进行重新甄别、界定,甚至于推翻,仅凭一两篇文章是不可能的,因为孔子的这段话毕竟雄踞在赏石界近三十年,并已经成为一些赏石专家学者们奉为经典的“定论”了。因此,我一直在对史籍类书中有关此方面的记载、论述作细致的检索、查阅、求证,我更希望执不同见解的专家学者们能为此撰文论证,以便我们作更深入的探讨,而在争论中求发展,应当是符合中国观赏石协会提出的“加强观赏石理论研究这一紧迫而重要任务”的。
孔子的这段话,在国内赏石界,无论智愚贤不肖,几乎人人在唱,似乎不唱则无从称“雅人风致”,不知则必定是“下里巴人”,流风所至,鲁鱼亥豕,人云亦云,谬种流传。造成今天这种混乱局面的,固然有其历史原因,但更重要的则是当今赏石界、尤其是赏石理论界,虚骄浮躁之风甚烈,试看当今国内的一些赏石专家、学者,他们对孔子这段话的解读大多是不求甚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再看当今国内的一些赏石报刊、杂志、书籍,对孔子这段话的诠释亦是各种版本,各种说法,无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抵牾,那种你抄我,我抄他,他又抄你的恶性循环愈演愈烈。有鉴于此,笔者就把对孔子这段话的个人看法和理解谈一谈,以便与有关专家学者商榷。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段话,是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的一段富含哲理的论述。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关于孔子思想的记载,内容有孔子对学生的谈话,有孔子答弟子问及孔子弟子之间的谈话,是“儒学”的一部重要典籍。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段话的意思,并非如同一些专家学者、杂志报刊上所说的“爱山石水景,可以让你修身养性,益智益寿”,也并不是什么“孔子及儒家思想中所体现的一种自然审美意识”。孔子的这段话,根本不是简单、肤浅的指知者爱水景、仁者爱山石,而是指聪慧敏捷的知者,是以水流的活泛不滞为所爱,而德义宽厚的仁者,是以山体的博大稳重为所爱。
南宋理学大家朱熹(朱子)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孔子的这段话是这样诠释的:“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不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动静以体言,乐寿以效言,动而不括故乐,静而有常故寿。程子曰:‘非体仁知之深者,不能如此形容之’”。朱熹很明确地指出,动与静是以水和山的本体而言,乐与寿是以水和山的功效而言,并且将水之动而不括(滞碍、阻塞),因而使知者乐,山之静而有常(永恒、固定),因而使仁者寿的本体性质及功效性质阐述得非常清楚,并引用了北宋理学家程颢的话得出:只有对仁与知体会、理解得相当深、相当透彻的孔子,才能用“乐水、乐山”及“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样精辟的文字给予高度的概括。
青年时期的孔子曾问礼于老聃,他对老聃“上善若水”的立论以及对水的“七善”本质——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道篇·第八章)理解得十分透彻,他认为知者就应当如同水一样具备“七善”——为人如同水般避高居下、顺其自然;胸怀如同水般清默深远,保持沉静;施予如同水般润泽万物,效法上天;言谈如同水般堵止决流,善于守信;为政如同水般净化污秽,高低均平;处事如同水般随物成形、无所不能;行动如同水般冬冰春融,涸溢有时。孔子极其深刻地将“上善若水”之江河湖海的活泛本质及“厚德载物”之大地群山的博广本质辩证地与知者的聪敏本质及仁者的宽厚本质结合起来,概括为“乐水、乐山”,并根据知者敏捷如水之“动”及仁者厚德如“山”之静而得出其“乐”其“寿”的结论。而我们的一些专家学者却把“乐山乐水”简单地理解为爱山石水景,这未免把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的学识水平看得太浅薄了吧?当然,“山水”二字亦可指“山石水景”、“奇山异水”,但它既有泛指、亦有特指,我们研究学问,尤其是行文成章,教诲传授于人,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定要静下心来,下足功夫才行,知其一,更要知其二,甚至要知其三,而简单草率的望文生义,往往附会穿凿而失其本指。
另外指出一点,孔子的这段话中有三个“乐”字,其中前两个“乐”字,不念快乐的“乐(lè)”,也不念音乐的“乐(yuè)”,而念“乐(yào)”(音:耀),意思是“爱好”、“为……所爱”。而第三个“乐”字则念快乐的“乐(lè)”。而文中的“知”字在古汉语中念第四声即“zhì”,与“智”相通,正如,《礼记·中庸》所述:“好学近乎知”中的“知”即“智”之意。
综上所述,可知专家学者们津津乐道的这段话,也就不成为其“赏石文化源于春秋”这个论点之最有力的论据而瓦解了。其实所谓“文化”,应当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又特指精神财富。而经专家学者总结概括而成的“赏石文化源于春秋”这个论点,在排除了孔子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论据之外,目前,尚还未见有什么具体的有说服力的新的论据,因此,我认为,这萌发于春秋的赏石,直至周代尚只是处于零星的个别人的活动而已,尚不能称为一种“文化”现象,更谈不上什么“理念”了。
以上是我一己之见,当然,要想对这个论据进行重新甄别、界定,甚至于推翻,仅凭一两篇文章是不可能的,因为孔子的这段话毕竟雄踞在赏石界近三十年,并已经成为一些赏石专家学者们奉为经典的“定论”了。因此,我一直在对史籍类书中有关此方面的记载、论述作细致的检索、查阅、求证,我更希望执不同见解的专家学者们能为此撰文论证,以便我们作更深入的探讨,而在争论中求发展,应当是符合中国观赏石协会提出的“加强观赏石理论研究这一紧迫而重要任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