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n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中有一段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的这段话,在国内赏石界,无论智愚贤不肖,几乎人人在唱,似乎不唱则无从称“雅人风致”,不知则必定是“下里巴人”,流风所至,鲁鱼亥豕,人云亦云,谬种流传。造成今天这种混乱局面的,固然有其历史原因,但更重要的则是当今赏石界、尤其是赏石理论界,虚骄浮躁之风甚烈,试看当今国内的一些赏石专家、学者,他们对孔子这段话的解读大多是不求甚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再看当今国内的一些赏石报刊、杂志、书籍,对孔子这段话的诠释亦是各种版本,各种说法,无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抵牾,那种你抄我,我抄他,他又抄你的恶性循环愈演愈烈。有鉴于此,笔者就把对孔子这段话的个人看法和理解谈一谈,以便与有关专家学者商榷。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段话,是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的一段富含哲理的论述。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关于孔子思想的记载,内容有孔子对学生的谈话,有孔子答弟子问及孔子弟子之间的谈话,是“儒学”的一部重要典籍。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段话的意思,并非如同一些专家学者、杂志报刊上所说的“爱山石水景,可以让你修身养性,益智益寿”,也并不是什么“孔子及儒家思想中所体现的一种自然审美意识”。孔子的这段话,根本不是简单、肤浅的指知者爱水景、仁者爱山石,而是指聪慧敏捷的知者,是以水流的活泛不滞为所爱,而德义宽厚的仁者,是以山体的博大稳重为所爱。
  南宋理学大家朱熹(朱子)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孔子的这段话是这样诠释的:“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不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动静以体言,乐寿以效言,动而不括故乐,静而有常故寿。程子曰:‘非体仁知之深者,不能如此形容之’”。朱熹很明确地指出,动与静是以水和山的本体而言,乐与寿是以水和山的功效而言,并且将水之动而不括(滞碍、阻塞),因而使知者乐,山之静而有常(永恒、固定),因而使仁者寿的本体性质及功效性质阐述得非常清楚,并引用了北宋理学家程颢的话得出:只有对仁与知体会、理解得相当深、相当透彻的孔子,才能用“乐水、乐山”及“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样精辟的文字给予高度的概括。
  青年时期的孔子曾问礼于老聃,他对老聃“上善若水”的立论以及对水的“七善”本质——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道篇·第八章)理解得十分透彻,他认为知者就应当如同水一样具备“七善”——为人如同水般避高居下、顺其自然;胸怀如同水般清默深远,保持沉静;施予如同水般润泽万物,效法上天;言谈如同水般堵止决流,善于守信;为政如同水般净化污秽,高低均平;处事如同水般随物成形、无所不能;行动如同水般冬冰春融,涸溢有时。孔子极其深刻地将“上善若水”之江河湖海的活泛本质及“厚德载物”之大地群山的博广本质辩证地与知者的聪敏本质及仁者的宽厚本质结合起来,概括为“乐水、乐山”,并根据知者敏捷如水之“动”及仁者厚德如“山”之静而得出其“乐”其“寿”的结论。而我们的一些专家学者却把“乐山乐水”简单地理解为爱山石水景,这未免把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的学识水平看得太浅薄了吧?当然,“山水”二字亦可指“山石水景”、“奇山异水”,但它既有泛指、亦有特指,我们研究学问,尤其是行文成章,教诲传授于人,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定要静下心来,下足功夫才行,知其一,更要知其二,甚至要知其三,而简单草率的望文生义,往往附会穿凿而失其本指。
  另外指出一点,孔子的这段话中有三个“乐”字,其中前两个“乐”字,不念快乐的“乐(lè)”,也不念音乐的“乐(yuè)”,而念“乐(yào)”(音:耀),意思是“爱好”、“为……所爱”。而第三个“乐”字则念快乐的“乐(lè)”。而文中的“知”字在古汉语中念第四声即“zhì”,与“智”相通,正如,《礼记·中庸》所述:“好学近乎知”中的“知”即“智”之意。
  综上所述,可知专家学者们津津乐道的这段话,也就不成为其“赏石文化源于春秋”这个论点之最有力的论据而瓦解了。其实所谓“文化”,应当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又特指精神财富。而经专家学者总结概括而成的“赏石文化源于春秋”这个论点,在排除了孔子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论据之外,目前,尚还未见有什么具体的有说服力的新的论据,因此,我认为,这萌发于春秋的赏石,直至周代尚只是处于零星的个别人的活动而已,尚不能称为一种“文化”现象,更谈不上什么“理念”了。
  以上是我一己之见,当然,要想对这个论据进行重新甄别、界定,甚至于推翻,仅凭一两篇文章是不可能的,因为孔子的这段话毕竟雄踞在赏石界近三十年,并已经成为一些赏石专家学者们奉为经典的“定论”了。因此,我一直在对史籍类书中有关此方面的记载、论述作细致的检索、查阅、求证,我更希望执不同见解的专家学者们能为此撰文论证,以便我们作更深入的探讨,而在争论中求发展,应当是符合中国观赏石协会提出的“加强观赏石理论研究这一紧迫而重要任务”的。
其他文献
一、白云鄂博矿区简介    白云鄂博矿区位于阴山之北,乌兰察布草原西北部,属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所辖。南距包头市区149公里,北距中蒙边境75公里,区域面积328平方公里,总人口近三万,有蒙﹑汉﹑朝鲜﹑满﹑达斡尔等11个民族。   “白云鄂博”蒙古语意为“富饶的神山”,历史上是蒙古族人民的神山圣地,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西部最大的钢铁企业——包钢的主要原材料基地,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8%,被誉为世
期刊
参加山西太原“黎氏阁杯”石展期间,我学会了一个新词:落地。黎氏阁的老总们常常把这个词挂在嘴边,无论什么想法、主意、好点子,总会被他们追问:如何“落地”。  在他们的语境里,“落地”,是落到实处,是可操作性,是避免蓝图、策划、构思最终流为空想的根本保证。这样的表达让我很感兴趣——“落地”,远比“落实”,比“脚踏实地”等等都更有从天上回到人间的紧迫感。它强调的不仅是具体行动,更是不飘、不空的做事原则。
期刊
本刊第3期发表文甡先生的《精致赏石的传承与取向》一文,提出“精致赏石”的概念。笔者认为,从目前国内赏石发展的形势和今后走向分析,这一概念的提出恰逢其时。对精致的追求,应该也必将成为石界今后的方向。  说当代的中国赏石是历史上空前繁盛的阶段,恐怕没有多少异议。正如许多文章已表述的那样,当代奇石品种之众多前所未有;参与石界的人群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地域广;奇石交易空前活跃;奇石展会数不胜数,这些都被作
期刊
在玩石圈里,“拣漏”也能拣到好石头。不错,但这要靠“眼力”。说白了,就是考验你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收藏品味的高低。  眼下,大家觉得石头不好找了,到奇石产地去找,更加费时费力,就只有把目光盯在奇石市场了,各地的奇石市场是展示石头、交流石头的场所,大部分人通过奇石市场获取奇石资源。不过这样的获取方式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首先要有经济实力,市面上的石头好的价格一般都不低,中低档次的石头又没有
期刊
作 者 按:  “鱼”——最活跃的游泳健将,拥有在脊椎动物中最庞大的种群,是化石领域里的佼佼者,是化石爱好者的远古袖珍“宠儿”。  本文拟从5个方面进行介绍:鱼化石的观赏价值;鱼化石的形成时代和品类;鱼化石的采集要领;鱼化石的收藏要求与亘古信息;鱼化石的真伪辨别。    一、鱼化石的观赏价值    在脊椎动物化石里,大家最熟悉和乐意收藏的当数鱼化石了。古生代中期的原始鱼类,只有盔甲硬体能形成零散的
期刊
【本刊讯】(记者张鑫)2010年4月29日,首届中国唐风赏石、园艺及相关行业用品交易博览会在西安隆重开幕。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德全、陕西省副省长郑小明、中国观赏石协会高级鉴评师沈宽、西安市政协副主席陈振虎、西安市雁塔区副区长刘崇利、陕西万达实业集团总裁杜元培等应邀出席开幕仪式并致辞,大家在肯定前期工作的同时对博览会寄予厚望。本届博览会由西安世园会筹委会办公室、雁塔区政府等单位共同主办,陕西唐苑
期刊
赏玩奇石有一个过程。初玩者,由于对奇石不太了解,大部分都从小品石开始。首先,小品石价格一般比较便宜,初涉者容易接受,也不会有太大的经济风险;再者,还可以通过在购买中得到体验,增加对石头的感性认识,从中了解各类石种的赏玩特点及欣赏要素,并在不断学习和经验积累中逐步提高个人的赏石水平。我和一些玩石老前辈交流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逐渐下降,玩大型的石头显然吃力,主要以玩小品石为主。所以,从多数人的
期刊
神 鹿  徐文强    此石出形奇异,如鹿角高耸,引颈侧视,形态夸张,动感强烈。周身包浆凝厚,气韵古朴,石纹苍劲,深入肌理,雄健威猛,野性毕露。虽非磬云山灵璧石,倒也深得灵璧精气浸染,玉润肌滑,手感圆滑。此类藏石作者仅有一件。底座在购买时就有,作者在雕工、比例以及支撑点等方面稍作修改,愈显此石桀骜张扬,惟我独尊之气势。此石的缺点是在自然界中滚动较少,表面受到风砂洗礼的地方玉润肌滑,背面棱角处稍觉硬
期刊
陈少华出生在著名的侨乡——广东潮汕,家住大山下,人却常在大山上,从小饱览了大山的壮美与秀丽,感受了大山深不可测的情怀与无穷无尽的魅力。大山或明或暗,或阴或晴,或云或雨,都给童年的他以无限的遐想。由此,乐山近水成为了他的天性。爷爷是远近闻名的风水大师,深谙风水文化。父亲也子承父性,懂风水,精医道,好交游。幼时的陈少华由于家庭的影响,父辈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造就他感悟自然、珍爱造化的禀赋。  稍长时
期刊
张克清,生于1962年,现任白云鄂博矿区文化活动中心主任,兼任白云鄂博奇石馆馆长、白云鄂博奇石协会秘书长。  早年爱好广泛,尤其喜爱棋艺,曾获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象棋和蒙古象棋冠军。2005年因工作关系接触奇石,很快被其吸引,特别是2006年在阿拉善参加内蒙第六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蒙古象棋比赛时,被满街的奇石所吸引,沉迷于石海之中,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的精灵——奇石,被棋友们戏称之为“张抱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