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玩:呼唤精致时代到来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nhuiai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第3期发表文甡先生的《精致赏石的传承与取向》一文,提出“精致赏石”的概念。笔者认为,从目前国内赏石发展的形势和今后走向分析,这一概念的提出恰逢其时。对精致的追求,应该也必将成为石界今后的方向。
  说当代的中国赏石是历史上空前繁盛的阶段,恐怕没有多少异议。正如许多文章已表述的那样,当代奇石品种之众多前所未有;参与石界的人群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地域广;奇石交易空前活跃;奇石展会数不胜数,这些都被作为石市繁荣的依据一一列举。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正像一切事物在突然的勃兴和爆发中总会泥沙俱下一样,当代奇石的发展也或多或少的伴随着无序、粗糙和浮躁。而这,正成为石界的短板,阻碍了当代奇石文化深入发展的脚步。
  正像经历三十年经济高速发展后的中国,各种矛盾逐渐凸显,因此朝野各界开始前所未有地关注文化的继承、人本的关怀甚至贵族精神的培养一样,与当代经济高速发展伴生而行的奇石行业,经历二十几年的迅猛发展与繁荣,也不可避免地面临行业格局的调整和优化,面临淘汰、升级和重新洗牌。当石种在遍地开花的发掘之后迎来资源困局,当石价在天价追求中日益企于高点,当石友在倾力投入后急于寻找出路,“精致”,便成为尘埃渐落后日渐清晰的思路,已经在石界人的心中隐隐成型,并呼之欲出。石界人自觉不自觉地意识到,追求精致,既是石界的方向,也是石界的唯一出路。
  从近来的展览活动、藏品亮相和经营方式的悄然变化中也可以发现,石界对“精致”的追求已初露端倪。例如三月份举办的石家庄第七届石展上,“小品组合专题展”取代了以往大型展会必然“大而全”的做法,以专项展演配合相关专题研讨、展品点评,力求将某一单项赏玩类型引向精深。而参展藏品也确实在奇石品质、组件配置、布局展演乃至文学赏析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令人眼前一亮。类似石家庄展组织者这种向精深追求的努力,无疑让人看到了可喜的进步和未来的希望。许多先知先觉的石市经营者也已经注重藏品的包装和配套,并将卖场“藏馆化”,力所能及地向“精致”努力。当然,这样的探索刚刚起步,我们对“精致赏石”的理解和研究都有待深入。
  精致,其对立的词语是粗糙。精致赏石,就是要舍弃粗放、原始的初级藏赏方式,研究奇石艺术的特殊规律,让奇石赏玩回归优雅的精美、情致,还其文化的本来面目。精致赏石,我想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奇石本身品质的更高要求。石求精而不求多。与其津津乐道于藏石千万,不如在形态、质地、色彩、纹样和意趣的研读中多下功夫。而现在石市上众多“食之无味”的大自然的半成品,不如让其回归林野,重受风霜雨露的锻造洗礼,既给自己卸了包袱,也算是我们对自然的些许补偿。其次,当然是台座的设计运用、配件的精挑细选乃至对陈设环境的要求等赏玩“附件”的把握。在这些配合条件中,紫檀、黄花梨等材质的名贵固然值得炫耀,而配合石体特点和点染主题的设计,融合或烘托周边环境的陈设艺术,当是更应着力研究的方向。再有,对奇石活动组织的要求也从粗放变得专业、细致和深入,而对理论架构的建立和完善则成为当务之急——一句话,对奇石爱好者、从业者文化素养的要求开始日益变得重要。
  精致,又有精密、细致之意。所有浮躁的夸夸其谈,浮光掠影的浅尝辄止,抑或是不求甚解的人云亦云,当然还包括虚假的炒作和浮泛的吹捧,都将走向“精致”的反面。
  归根到底,“精致”概念的提出是奇石文化特性的回归,也是奇石文化命脉的重建。唯有回归精致,奇石文化才能得以长久,才能避免许多行业仅仅基于资源层面发展带来的奇迹崛起又迅速衰落的宿命,或者“暴饮暴食”后的“消化不良”。“精致”可能没有轰轰烈烈的热闹好看,没有一哄而上的宣传卖点,但它会更长久,更扎实,因为“精致”的本质是文化。精致的赏玩,需要剥离功利,远离浮躁。需要沉下心来,对这门特殊艺术认真探索。
  当代奇石经历二十几年的酝酿发酵,在散发醇香的同时,也开始了分层发展。精致赏石,当是今后奇石行业发展的方向和保证。
其他文献
黄龙玉乃美玉,其质坚密细腻,其色高贵典雅,无论谁见了都会生欢喜心。因此黄龙玉在市场上是越来越走俏了,在人心中是越来越珍贵了。这一尊观音菩萨像,即是黄龙玉所成。是雕凿的么?是,又不是。说是,没有哪位雕工有这样精巧而高妙的技术。说不是,怎么别的黄龙玉不这样呢?定然是大器天成,神工鬼斧,不然它怎么就成了菩萨像?且这菩萨像惟妙惟肖,精美绝伦。不仅外形是菩萨像,玉石上一环环飘逸洒脱的花纹,组成的也是菩萨像。
期刊
长江石及产地  长江石是指从长江源头唐古拉山到出口吴淞口河段,包括其间的众多支流出产的卵石。长江石主产于金沙江、大渡河、岷江四川段和长江川渝段的碛坝上,很大一部分在四川境内。    长江石成因  从地质学上分析,沉积岩、变质岩及火山岩混合了许多种类色彩不一的矿物质,其熔岩岩浆相互渗透交流,经地球内力高压冷凝之后,沉积为硬度极高的岩石,又经长江千万年的冲刷,故而成型。    长江石形质  长江石外形
期刊
初识林同滨会长是在台湾曾出版的两份杂志《石之艺术》和《赏石》上,身着笔挺西装的他,总是以精神干练、不苟言笑的形象示人。初见林会长是在1997年,台北的一石次展上,他带领一组人,个个身穿深色西装,打着整齐的领带,走进展场时就像是电影中的画面一样,透着威严,令人震撼。时隔多年,仍令我记忆犹新。林同滨,早已是海峡两岸赏石界鼎鼎有名的人物。为何他会如此受到尊敬?又会有哪些不同的心路历程?带着期许与好奇,本
期刊
三月八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又让我想起我的姐妹们,第二届女石友联谊会相聚虽已过去三月有余,姐妹们的音容笑貌却历历在目,她们热情洋溢的演讲仿佛还在耳畔回响。女石友座谈会上她们推心置腹的心里话,让我感动至今;她们把事业成功的喜悦与姐妹们分享,相互激励,共同努力;姐妹们都拥有同一个话题,那就是:石头带给我们的快乐,精彩的生活离不开石头,女人因为赏石而更加健康、更加美丽。  在青翠的泸山脚下,有一个五倍于西湖
期刊
编者按:  2009年底,在完成了第十二期的最后一块石头的调色和最后一段文字的校对后,编辑们才稍稍松了口气。一直期待着的与石友们真诚互动的工作在保证杂志顺利刊出的前提下终于可以全面开展了。  我们汇总整理出一份读者意见调查表,随着2009年12期杂志一起发出。  新年伊始,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更怀着期许与惶恐的心情,期盼着读者的反馈。一封、两封、十封、百封,意见表如雪片般蜂拥而至。每接到一封,我们的
期刊
“一,二,三!我将这几块石头买下,不还价,不过你得将那块小石头送我。”若干年前,我在桂林瓦窑石市场一石店,点完架子上的石头后指着桌上的一块小石头对店主说。  主人是桂林人,女性。后来知道她叫陈实。  桂中一带盛产奇石,或许是下了岗,或许是爱好,她干起了卖石头这偏门生意。再加上是女性,在当时更显“偏门”了。或者女人有女人玩石头的个性,我点中的几块石头都很细腻和“水性”,尤其是那块小的,半个巴掌大的鹅
期刊
石形方正有棱角,五行属金;色泽青葱属木;主视面数条沟纹若江河不尽涌流,由上而落的斑驳罅隙布满石面,给人以悠悠的沧桑感。尤妙在流纹中有一巨石亘遏,如砥如峙,醒目惊神,人若如斯将是何等的不畏流俗、自我随心的畅快。  人说云是天上飘游的海,石是案头赏玩的山,赏者能以此石形、质、色、纹的联想与意象,踏山游水,岂不浩浩然、巍巍然有附壁临渊、来风空谷、屏息仰止的骋意舒心。  此石以人臆十分度之:当形体1分属金
期刊
【本刊讯】5月13日上午,第六届中国·深圳“文博会”奇石分会场开幕式在龙园公园广场隆重举行。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 、中国观赏石协会副秘书长钟长海、赏石名家蓝天野、沈宽、文甡、夏华炳、张家志等莅临展会,深圳市副市长李铭、龙岗区副区长吴以环及龙岗街道办主要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文博会”奇石分会场活动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联合主办,在两个国家一级协会的指导下,本
期刊
一、白云鄂博矿区简介    白云鄂博矿区位于阴山之北,乌兰察布草原西北部,属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所辖。南距包头市区149公里,北距中蒙边境75公里,区域面积328平方公里,总人口近三万,有蒙﹑汉﹑朝鲜﹑满﹑达斡尔等11个民族。   “白云鄂博”蒙古语意为“富饶的神山”,历史上是蒙古族人民的神山圣地,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西部最大的钢铁企业——包钢的主要原材料基地,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8%,被誉为世
期刊
参加山西太原“黎氏阁杯”石展期间,我学会了一个新词:落地。黎氏阁的老总们常常把这个词挂在嘴边,无论什么想法、主意、好点子,总会被他们追问:如何“落地”。  在他们的语境里,“落地”,是落到实处,是可操作性,是避免蓝图、策划、构思最终流为空想的根本保证。这样的表达让我很感兴趣——“落地”,远比“落实”,比“脚踏实地”等等都更有从天上回到人间的紧迫感。它强调的不仅是具体行动,更是不飘、不空的做事原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