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老师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的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已和现阶段的学习实际相矛盾,愈来愈显示出其诟病。那么,在小学信息教学中,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将创新教育渗透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之中?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时刻将激发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以兴趣培养作为创新意识的起点。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创新思维的火苗才会被点燃,也才会喷涌出创新的灵感。同时,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将自己置身于学习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参与课堂的热情。
计算机知识不仅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也蕴含着丰富的的趣味性,小学生也都对信息技术课心驰神往。作为老师应该抓住这一学科优势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比如,在学习“画图”时,我先向学生呈现了一件通过计算机完成的作品,让学生感受电脑绘画的魅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学生通过“画图”软件,通过亲身实践,体会计算机画图的独特优势和奇妙,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激情,以此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二、通过行之有效的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现今社会是合作与竞争并存,教给学生怎样与他人合作是当前每一位教师的神圣使命。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发挥优异学生的优势,还可以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合作发展的意识。特别是农村小学,每个班级几乎都由几十名学生组成,学生之间的计算机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之前,甚至连电脑摸都没摸过。也有部分同学很小就接触了计算机,已经具备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及操作本领,甚至在某一方面还能独树一帜。对于这些水平相差较大的学生,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同样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必然形成更大的能力差异。而如果此时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选用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担任老师的小助手,去帮助哪些基础差的同学,这样不但可以缓解老师课堂上的教学压力,还能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互相协作的意识。另外,在教学中,那些在平时帮助人的学生也会在教学中不断发现自己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更能促进自己查漏补缺,不断探究,从而更加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不断拓展自己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而对于被帮助的学生,通过向他人“取经”,一方面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另一方面,由于是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他们的关系更平等、更自然,更无拘无束,也能使他们畅所欲言,积极思考,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相互增强创新能力的效果。
三、通过构建和谐、愉悦、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产生创造条件
小学生,由于个性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弱,学习上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呵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努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只有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热情,学生才能充满信心,朝气蓬勃,努力学习,愉快地参加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那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怎样营造这样良好的学习氛围呢?首先,教师在提问中要多用一些激励性语言来引导学生。比如: “老师最喜欢敢想、敢说的同学了!”、“某某同学最大胆、真勇敢!”。通过这些话语既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浓浓爱心,又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探究新知,从而迸发创新的火花。其次,在课堂评价中,教师则经常采用比如“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你的回答真精彩!”等激励性期盼性的语言,让学生想说、愿说、敢说,使学生始终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努力探究获取成功的强烈愿望。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那颗脆弱的心灵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和亲情的呵护,也才能促使其创新意识的不断提高。
四、强调信息技术学科的运用功能,通过和其它学科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归根究底,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服务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一定意义上讲,它更是其它学科用于学科教学的工具。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学科教学优势,主动与其它学科老师建立联系,将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有机渗透在其它各科的教学之中,通过开展其它学科中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一方面提高兄弟学科的教学效率,更让学生认识到学好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信息素质。
比如,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为了缓解学生因为缺乏空间感和立体感的现状,利用计算机知识制作动画和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呈现出一个个鲜明直观的实物模型,让学生能自觉自然地融入课堂、学的轻松、学得快乐,学生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知识的无穷魅力。借助计算机进行教学,使学习过程不再是重复、枯燥的数字和记忆,而变成了形象、生动、轻松、有趣、自主的学习游戏。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自然地将各科的知识融汇贯通在一起,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创造了一个良好条件。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点点滴滴,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学科优势。广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适时启发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才能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一、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时刻将激发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以兴趣培养作为创新意识的起点。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创新思维的火苗才会被点燃,也才会喷涌出创新的灵感。同时,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将自己置身于学习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参与课堂的热情。
计算机知识不仅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也蕴含着丰富的的趣味性,小学生也都对信息技术课心驰神往。作为老师应该抓住这一学科优势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比如,在学习“画图”时,我先向学生呈现了一件通过计算机完成的作品,让学生感受电脑绘画的魅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学生通过“画图”软件,通过亲身实践,体会计算机画图的独特优势和奇妙,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激情,以此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二、通过行之有效的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现今社会是合作与竞争并存,教给学生怎样与他人合作是当前每一位教师的神圣使命。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发挥优异学生的优势,还可以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合作发展的意识。特别是农村小学,每个班级几乎都由几十名学生组成,学生之间的计算机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之前,甚至连电脑摸都没摸过。也有部分同学很小就接触了计算机,已经具备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及操作本领,甚至在某一方面还能独树一帜。对于这些水平相差较大的学生,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同样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必然形成更大的能力差异。而如果此时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选用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担任老师的小助手,去帮助哪些基础差的同学,这样不但可以缓解老师课堂上的教学压力,还能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互相协作的意识。另外,在教学中,那些在平时帮助人的学生也会在教学中不断发现自己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更能促进自己查漏补缺,不断探究,从而更加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不断拓展自己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而对于被帮助的学生,通过向他人“取经”,一方面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另一方面,由于是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他们的关系更平等、更自然,更无拘无束,也能使他们畅所欲言,积极思考,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相互增强创新能力的效果。
三、通过构建和谐、愉悦、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产生创造条件
小学生,由于个性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弱,学习上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呵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努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只有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热情,学生才能充满信心,朝气蓬勃,努力学习,愉快地参加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那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怎样营造这样良好的学习氛围呢?首先,教师在提问中要多用一些激励性语言来引导学生。比如: “老师最喜欢敢想、敢说的同学了!”、“某某同学最大胆、真勇敢!”。通过这些话语既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浓浓爱心,又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探究新知,从而迸发创新的火花。其次,在课堂评价中,教师则经常采用比如“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你的回答真精彩!”等激励性期盼性的语言,让学生想说、愿说、敢说,使学生始终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努力探究获取成功的强烈愿望。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那颗脆弱的心灵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和亲情的呵护,也才能促使其创新意识的不断提高。
四、强调信息技术学科的运用功能,通过和其它学科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归根究底,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服务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一定意义上讲,它更是其它学科用于学科教学的工具。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学科教学优势,主动与其它学科老师建立联系,将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有机渗透在其它各科的教学之中,通过开展其它学科中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一方面提高兄弟学科的教学效率,更让学生认识到学好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信息素质。
比如,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为了缓解学生因为缺乏空间感和立体感的现状,利用计算机知识制作动画和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呈现出一个个鲜明直观的实物模型,让学生能自觉自然地融入课堂、学的轻松、学得快乐,学生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知识的无穷魅力。借助计算机进行教学,使学习过程不再是重复、枯燥的数字和记忆,而变成了形象、生动、轻松、有趣、自主的学习游戏。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自然地将各科的知识融汇贯通在一起,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创造了一个良好条件。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点点滴滴,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学科优势。广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适时启发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才能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