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做为语文老师,可以从命题、积累素材、整理修改成文等方面加以训练,要从现实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写出一篇较好的文章。
【关键词】切近 积累
整理
兴趣
作文是衡量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是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一些简单化、片面化的误区:为应付常规检查,仍沿袭每学期8次作文的惯例;为赢得中考高分,以作文的数量取胜,忽视了对写作过程的探讨。这使得学生叫苦连天:“作文难,作文难,一到写作就心烦。”其实作文应是有效的指导——巧妙的评改——定时的练习紧密结合的循序渐进过程。
一、命题要切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
好的作文题目,会像鲜花吸引蜜蜂一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命题时一定要为学生着想,让他们有话可说,同时要善于把大命题转变为窄命题。叶圣陶说过:“凡是贤明的老师,他的题目应当不超出学生的经验范围,应当站在学生的立足点上替学生着想。”的确,飞翔的思想离不开现实这片宽厚的大地,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要学会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出题,让学生一见题目眼睛就会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兴趣顿生,跃跃欲试,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例有的老师把“大爱无疆”、“提高环保意识”等题目抛给初一年学生,我认为这实在不妥,这样的题目就是老师自己也要花一定的时间来思考,更何况涉世不深的学生呢?毫无疑问,他们“横眉冷对方格纸,低头咬碎钢笔头”,从何动笔呢?倒不如把题目改成“最难忘的一次谈心”、“校园新变化”等,把上述抽象的题目具体化形象化,何愁无话可谈呢?
二、教会学生积累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
做文章好比女人生小孩,肚里没货如何写出一篇文章来?就如建筑一座楼房没有砖、瓦、水泥、沙石不能动工一样。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写东西靠平时积累,不但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学生也是这样。”写作素材、立意构思、驾驭语言、写作技法等等,哪一样不是靠积累呢?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一点也不错,要让学生有“米”可煮,就要教会学生自己去淘“米”,使其写作材料源源不断地增加。那如何积累材料呢?
首先,应教会学生阅读。一个人的写作素养,不是凭空养成的,而是在静静的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养成的。阅读过程就是一个信息的获取过程,而写作过程则是一个信息的输出过程,没有获取也就无所谓输出。朱熹:“问渠哪得清如洗,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报刊杂志既可以丰富语言、获取知识,还可以陶冶情操、触发写作灵感。但阅读时要求学生应选取精品文章来读,才能写出精品文章。古人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淘金时必须在沙砾中尽力搜寻,再小心地摇动沙盘,取得金沙,无用的泥沙被冲尽洗净之后,最后才能得到宝贵的黄金。不言而喻,读书也要有所选择。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主要编写人员具有相应学科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有较深的学科和谐和丰富的教学实践以验……了解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毫无疑问,课本中的文章需要我们精品细读。“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教学实践诉我们:单凭教材那仅有的几篇课文,不足以使学生的阅读知识转化为能力。一些中外名著是经过历史长河淘洗过的生活的经典,是文化的精华,真理的载体,文中的故事情节、写作手法、语言运用都是值得我们效仿的。阅读和写作表面虽各自独立,平行发展:一个管由外到内的吸收借鉴;一个管由内到外的倾吐创造,但又互相补充,相互促进。
三、依据手头材料,让学生整理成文。
在作文教学的课堂上首先要确定“学为主体”的原则,老师只是导的作用。但讲解须做到“开而弗达,导而弗牵”,而有的老师却给学生指定圈框,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没有创新的余地,只能生搬硬套。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少年的天性被压抑,感情之源渐渐干涸,思索之泉渐渐堵塞,生活舞台纵有沃土,也难长出芳草鲜花。笔者认为,一篇好文章的形成,应遵循“写——评——写”的原则。
老师从生活中给学生命题后,让学生自由写作,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言为心声,文如其面”,每个人的见识面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他们的文章也完全不同,老师千万不能以自己的思维代替他们的个性思维。应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言语表达对周围世界和现实人生的理性观察和认识,应允许他们以自己的视角去关注社会和人生,说真话,有自己的想像和真情实感;自主地选择表达内容和形式真切地反映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其次,老师不必花很大精力为学生那“完整”的作文逐字逐句批阅,而应发动群体的力量,让全班同学的资源共享。传统的作文评改主要是老师单方面的活动,学生很少参与。这种精批细改使老师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且效率低下,学生并不领情,常是一塞了之,“作文一笔糊涂账,改与不改一个样”。相反,若抓住中学生喜欢了解同龄人的心理特点,把批改权交给学生,他们定然会逐字逐句阅读。当然,老师要起到导的作用,教给学生应用恰当的修改符号,从题旨、结构、语言的优美与详略等方面加以评改,并善于发现别人文章的优缺点,老师只扮演一个主持人的角色,用亲切友好的态度投入到学生作文的修改中。
四、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勤写文章
在作文的批改中,要求找出作者文章的亮点。所谓亮点指的是传神的一字、点睛的一笔、一个令人回味的句子、一则妙用的典型材料、一个精巧的构思片断。这些亮点既是语言运用的升级,又是思维创新的结晶,哪怕是点滴的进步,尺寸的提高,都应给予肯定,这无疑是树立学生创作自信的一个方法。同时多开展写作竞赛,推荐好文章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有条件的语文老师还可以建立自己的网页,开辟学生的投稿途径,增强他们写作热情。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作文训练是一件持之以恒的工作,只有多写文章,才能做到时熟能生巧。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写作指导应以开拓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积极性为重点,如果把学生的作文套在老师的固定框架里,以老师的思路代替学生的思路,只能扼杀学生的写作热情,而导、改、练三者的结合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切近 积累
整理
兴趣
作文是衡量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是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一些简单化、片面化的误区:为应付常规检查,仍沿袭每学期8次作文的惯例;为赢得中考高分,以作文的数量取胜,忽视了对写作过程的探讨。这使得学生叫苦连天:“作文难,作文难,一到写作就心烦。”其实作文应是有效的指导——巧妙的评改——定时的练习紧密结合的循序渐进过程。
一、命题要切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
好的作文题目,会像鲜花吸引蜜蜂一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命题时一定要为学生着想,让他们有话可说,同时要善于把大命题转变为窄命题。叶圣陶说过:“凡是贤明的老师,他的题目应当不超出学生的经验范围,应当站在学生的立足点上替学生着想。”的确,飞翔的思想离不开现实这片宽厚的大地,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要学会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出题,让学生一见题目眼睛就会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兴趣顿生,跃跃欲试,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例有的老师把“大爱无疆”、“提高环保意识”等题目抛给初一年学生,我认为这实在不妥,这样的题目就是老师自己也要花一定的时间来思考,更何况涉世不深的学生呢?毫无疑问,他们“横眉冷对方格纸,低头咬碎钢笔头”,从何动笔呢?倒不如把题目改成“最难忘的一次谈心”、“校园新变化”等,把上述抽象的题目具体化形象化,何愁无话可谈呢?
二、教会学生积累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
做文章好比女人生小孩,肚里没货如何写出一篇文章来?就如建筑一座楼房没有砖、瓦、水泥、沙石不能动工一样。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写东西靠平时积累,不但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学生也是这样。”写作素材、立意构思、驾驭语言、写作技法等等,哪一样不是靠积累呢?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一点也不错,要让学生有“米”可煮,就要教会学生自己去淘“米”,使其写作材料源源不断地增加。那如何积累材料呢?
首先,应教会学生阅读。一个人的写作素养,不是凭空养成的,而是在静静的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养成的。阅读过程就是一个信息的获取过程,而写作过程则是一个信息的输出过程,没有获取也就无所谓输出。朱熹:“问渠哪得清如洗,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报刊杂志既可以丰富语言、获取知识,还可以陶冶情操、触发写作灵感。但阅读时要求学生应选取精品文章来读,才能写出精品文章。古人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淘金时必须在沙砾中尽力搜寻,再小心地摇动沙盘,取得金沙,无用的泥沙被冲尽洗净之后,最后才能得到宝贵的黄金。不言而喻,读书也要有所选择。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主要编写人员具有相应学科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有较深的学科和谐和丰富的教学实践以验……了解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毫无疑问,课本中的文章需要我们精品细读。“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教学实践诉我们:单凭教材那仅有的几篇课文,不足以使学生的阅读知识转化为能力。一些中外名著是经过历史长河淘洗过的生活的经典,是文化的精华,真理的载体,文中的故事情节、写作手法、语言运用都是值得我们效仿的。阅读和写作表面虽各自独立,平行发展:一个管由外到内的吸收借鉴;一个管由内到外的倾吐创造,但又互相补充,相互促进。
三、依据手头材料,让学生整理成文。
在作文教学的课堂上首先要确定“学为主体”的原则,老师只是导的作用。但讲解须做到“开而弗达,导而弗牵”,而有的老师却给学生指定圈框,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没有创新的余地,只能生搬硬套。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少年的天性被压抑,感情之源渐渐干涸,思索之泉渐渐堵塞,生活舞台纵有沃土,也难长出芳草鲜花。笔者认为,一篇好文章的形成,应遵循“写——评——写”的原则。
老师从生活中给学生命题后,让学生自由写作,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言为心声,文如其面”,每个人的见识面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他们的文章也完全不同,老师千万不能以自己的思维代替他们的个性思维。应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言语表达对周围世界和现实人生的理性观察和认识,应允许他们以自己的视角去关注社会和人生,说真话,有自己的想像和真情实感;自主地选择表达内容和形式真切地反映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其次,老师不必花很大精力为学生那“完整”的作文逐字逐句批阅,而应发动群体的力量,让全班同学的资源共享。传统的作文评改主要是老师单方面的活动,学生很少参与。这种精批细改使老师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且效率低下,学生并不领情,常是一塞了之,“作文一笔糊涂账,改与不改一个样”。相反,若抓住中学生喜欢了解同龄人的心理特点,把批改权交给学生,他们定然会逐字逐句阅读。当然,老师要起到导的作用,教给学生应用恰当的修改符号,从题旨、结构、语言的优美与详略等方面加以评改,并善于发现别人文章的优缺点,老师只扮演一个主持人的角色,用亲切友好的态度投入到学生作文的修改中。
四、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勤写文章
在作文的批改中,要求找出作者文章的亮点。所谓亮点指的是传神的一字、点睛的一笔、一个令人回味的句子、一则妙用的典型材料、一个精巧的构思片断。这些亮点既是语言运用的升级,又是思维创新的结晶,哪怕是点滴的进步,尺寸的提高,都应给予肯定,这无疑是树立学生创作自信的一个方法。同时多开展写作竞赛,推荐好文章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有条件的语文老师还可以建立自己的网页,开辟学生的投稿途径,增强他们写作热情。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作文训练是一件持之以恒的工作,只有多写文章,才能做到时熟能生巧。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写作指导应以开拓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积极性为重点,如果把学生的作文套在老师的固定框架里,以老师的思路代替学生的思路,只能扼杀学生的写作热情,而导、改、练三者的结合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有效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