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建与加达默尔的默契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ej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言意关系一直是中国历代文艺理论家和先哲们探索、论战的重要主题之一。本文通过追溯“言尽意”观点的历史渊源,对欧阳建《言尽意论》进行认识论层面的分析,同时把西方加达默尔等语言哲学家的“言尽意”相关观点与之进行对照,试图从认识论角度发掘“言尽意”的理论内涵。
   关键词:言尽意;欧阳建;认识论
   语言是人类表达、沟通的重要工具,是人类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海德格尔曾说过:“人们坚信,与动植物相区别,人乃是会说话的生命体。……唯语言才使人能够成为那样一个作为人而存在的生命体。”①足见语言于人类之重要性。而把语言概括为“言”,把人类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意”,言意关系则一直是中西方文艺理论家和哲人们探索、论战的重要主题之一,而其结果无外乎“言尽意”与“言不尽意”两大观点。“言尽意”论即认同语言能够传达、承载人的思想感情。
   国“言尽意”论的历史渊源
   “言尽意”论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一般认为《左传》引孔子所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②以及《论语·卫灵公》中记述其“辞达而已矣”之说,将言辞的功能概括为“足志”与“达意”,是“言尽意”思想的发端。《墨子·经说上》中有所谓“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吕氏春秋·审应览·离谓》中也说:“言者,以谕意也。言意相离,凶也。”这些虽与言尽意说不尽相同,但其中包含有言尽意的意思。
   战国后期至秦汉之交产生的《易传》中,《系辞上》有这样一段集中的论述:“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这里先假托孔子之口提出“言不尽意”之说,反映世人对形上之理难以名言把握的基本认识。但作者没有止于这一步,而是再次借用孔子的名义发表了“立象尽意”的观点。“立象尽意”是针对“言不尽意”而来的,正因为一般的言说难以揭示那幽玄的天理,所以要使用具有隐喻、象征意味的卦象来显示天理,“象”于是取代言辞而成为形而上的哲思的合格载体。不过《易传》的作者并未彻底废弃言辞,他仍主张“系辞焉以尽其言”,亦便是将言辞的功能限制在为卦象、艾象作解说或提示的范围内,这样一来,由“言”以导人“象”,由“象”以导人“意”,再加上变、通、鼓、舞诸般灵活的运用,那精深、奥秘的天意似乎也不难窥测了。应该看到,《易传》作为《易经》原理的阐释,主要谈的是占卜之理,故此处的“言”(系辞)、“象”(卦象)、“意”(天意或圣人之意)均属特指,但《周易》充当儒家的经典,其占卜的形态中常焕发出思辨的光辉,于是“言一象一意”的框架也就被拓展为以“立象”为中介以求得言、意通达的普遍有效的途径,在哲思与审美活动的领域里得到广泛的应用。
   欧阳建“言尽意”的认识论分析
   “言尽意”的理论内涵在魏晋南北朝的“言意之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以欧阳建为代表的言尽意派对玄学家“言不尽意”的观点展开了激烈地批判,把醉熏熏的言意关系问题还原为心物(名实)关系问题,即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与何晏正相反对,他认为:“形不待名,而方圆已著;色不俟称,而黑白以彰。”③(《言尽意论》)先有方圆之形,然后才有方圆之名;先有黑白之色,然后才有黑白之称。客观的形色是第一性的,而主观的名称是第二性的。“诚以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彼,非名不辨。”就是说,客观世界是离开人的概念和语言而独立存在的,但语言概念又是人们用以说明客观世界的工具。
   欧阳建的思想脉络具体梳理起来有:形、色和名、称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客观事物的形状、颜色及其本身的诸多属性是这一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定,并不是外在名称的加入和指称的称谓能够改变的。既然形、色与名、称不一一对应,那么,名与物、言与理在实质上是割裂的,并非一体化的。名不能尽物,言于理也无能为力。这是由形、色与名、称分离而做出的自然而然的推论。表面上看 ,欧阳建似乎又陷入了言不尽意的怪圈,但是,他对自己的理论确立的支点把握得很准。虽然名与物、言与理是矛盾的,但是,古往今来一直用名来言述物,圣贤还是用语言来陈述理。这是为什么呢? 欧阳建认为,名与言作为人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外在规定是人们用以表达客观事物的符号,人们只能借助于名与言来认识事物。语言是能表达意义的。
   接下来的思路就是,言能够明理,名能够称物,并不是说,这个物本来就应该有这个名字,这个理本来就应该这样称呼。理产生于心,是人长期思考的产物;物和其他物相比较才能显出分别,没有名称就不足以显示物与物之间的分别。假如语言不能表达人的思想志向(理) ,就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不能相互交流;假如名不能够分辨事物,就会形成人不区别众多事物的现象。这样,人类社会就不足以构成人类社会,世界上的事物就会变得浑沌不清。正是因为言能够明理,才使得人的思想志向的表达变得顺畅;名能够称物,才使得众多事物有一个明晰的区分。在这个意义上说,语言能够表达意义。
   而对事物的辨别和区分,完全依靠人类给它们的命名;对众多事理的宣扬与分析,只有语言才能胜任。人类是用语言来思维的。对事物命名的不同,是因为事物之间有实质性的差别;对事理的称呼不同,是因为事理只有借助于这种不同才能分辨清楚,从而,更进一步表达思想志向。离开语言,人类根本无法做到对事物、事理的分辨,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语言之于人类生存是必需的,不能须臾离开。由于名称是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所以语言也随着事理的变化表达有所不同。名与物是二而一的,言与理也是二而一的,不能够将它们截然分开。就像“声发响应,形存影附”的自然现象一样,当我们用一个名称言述某一事物时,这个名称只适合这一事物,不适合其它事物;当我们用语言来言述某一事理时,这时的语言只适合这一事理,不适合其它事理。名与物、言与理在言说时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既然两者各自实现了统一,那么,语言在言说时就没有什么不可表达的。语言是能够完全准确地表达意义的,这一点勿须怀疑。
   西方“言尽意”论的认识论考察
   欧阳建的名与物、言与理的统一即是当代德国哲学家加达默尔所强调的“语词和事物之间的内在统一”,亦即语言和逻各斯 (Logos) 的统一。由于这一统一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加氏称这一统一是神秘的。他说:“语词和事物之间的内 在统一性对于一切远古的时代是这样的理所当然,以致某个真正的名称即使不被认为是这个名称的承载者的代表的话,它也至少被认为是这个名称的承载者的一个部分。……语词首先被人们从名称的角度来理解。但名称乃由于某人这样称呼或他的名字就这样称呼,所以才成其为名称。名称附属于它的承载者。名称的正确性就是通过某人这样被称呼而得到证明。因此名称似乎属于存在本身。”④这段话可以解读为:“语言一方面有它的局限性,但是另一方面又能表达意义。总体上说,语言以表达意义为最终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语言和意义实现了统一。正是语言和意义的统一,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才有分别,才有秩序,人类才能相互沟通、交流。”⑤
   西方传统哲学比较重认识论它是以主体如何认识客体为核心问题的主客二分式哲学。人类要表达对世界的认识,语言是最主要的途径。由语言所建立起的一系列概念体系一直是西方理性主义的中心。从十八世纪开始,西方哲学史上就产生了对这种传统信念的怀疑。康德为保持宗教和信仰的权威而认为“物自体”在纯粹理性的范围内是不可知的。海德格尔认为语言的表达会对作为人类的最高本质的“存在”有所遮蔽。维特根斯坦也在其《逻辑哲学论》中给语言划定了界限,说:“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应该沉默。”⑥以索绪尔为代表的前结构主义符号学也认为“能指”(“言”)和“所指”(“意”)之间一经约定俗成的有机结合以后,就形成了对应关系一个“能指”背后一定有一个固定的“所指”,“言”和“意”的关系是稳定的。这就是西方认识论中“言尽意”。
   综上所述,从认识论角度来看,“言尽意”这一观点一直有其内在的逻辑支撑点使之得以稳固充实。中国的欧阳建等文论家,西方的加达默尔等语言哲学派别,都是“言尽意”观点的支持着和拥护者。他们对于“言尽意”的认识论论证和思考,对于我们梳理言意关系有着重大指导意义。
  
   注 释:
   ①海德格尔 . 语言 [A]. 孙周兴 . 海德格尔选集 [C].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1996.981.
   ②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
   ③郁沅、张明高 . 魏晋南北朝文论选 [C]. 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④[德 ]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 [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⑤李健.言尽意:语言表意的自觉性[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⑥[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贺绍甲译.逻辑哲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社火是一种集民俗文化、民间仪式、民族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娱活动。青海湟源光华村社火正是上述特征的反映,它历史久远,内容翔实,流传广泛,其表演形式以锣鼓、歌舞为主,并与焰火、花灯、面具相结合。一般在春节期间演出,参与人数多、节目内容新、表演形式多样,被称为“民间百戏”,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和娱乐性。  据《山海经》记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昆仑之丘”。《神异典》记载:“左带瑶池、
期刊
毋庸置疑,时至今日,人们不会再以“花儿”是“情歌”伤风败俗,“花儿”是“野曲”难登大雅之堂来审视“花儿”、妄评“花儿”。也不会用“花椒树上你要上,/上去时树杈儿挂哩,/庄子里去了你霎唱,/胡唱时老汉们骂哩”禁锢“花儿”的演唱活动。  “花儿”作为口传心授的民歌,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早以广泛的社会生活内容,众多的曲令,特色各异的演唱方式深深根植于汉、回、土、藏、东乡、保安、裕固、撒拉、蒙古九个民族之
期刊
话剧在中国诞生之初是力求与中国传统戏曲这种老的戏剧样式区别开的。到上世纪80年代,当话剧发展遇到重重危机,不得不重审自身时,以高行健为代表的话剧创作者提出并倡导回归到传统戏曲本身的理论。话剧《绝对信号》是实践其理论的第一站。本文围绕该话剧,通过浅析其中所运用的传统戏曲艺术表现手法,即观演剧场性、舞台假定性和时空的自由转化,来彰显传统戏曲对实现中国话剧长足发展的重要作用。  中国话剧是十九世纪末二十
期刊
2010年6月28日早晨6时14分,我突然接到大弟华庆党周和妹妹华洁卓玛的来电,说:“父亲病了,身体出现了较为可怕的不适症状。”并问我如何处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使我立刻感觉到一种可怕的不祥之兆,心跳加速,忧心如焚,难以平静。在我48年来的生活中,第一次感觉到“父亲病了”这句话的分量,以及所带来的恐慌和不安,我生平第一次体会到危险的来临。以往我对父亲身体的健康状况是放心的,因为父亲的身体就像一座高
期刊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正在逐步形成,这必将对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图书馆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根据用户的需求,收集各种相关信息,并对信息中包含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序、分析、综合处理后,以一定的手段和方式提供给用户,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一种活动。信息服务水平是现代化图书馆工作质量的
期刊
离退休老干部是新中国的奠基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开拓者,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功臣,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宝贵财富。老干部长期接受党的教育,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虽然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仍然心系大局,情系人民,关心着国家大事,关心着本单位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只有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老干部,发挥他们的作用,才能把他们的经验和智慧转化为对党和政府工作的
期刊
摘要:西江苗寨在旅游开发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文化真实性也面临着严重考验。政府刻意地改变本地固有的某些文化习俗,以求更加丰厚的经济利润。但是,这样的做法显然不利于西江苗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旅游;鼓藏节;真实性;祭祖仪式   戈夫曼把人生比作一个大舞台,并提出了“前台”和“后台”的观点。迈坎内尔将这一观点运用到旅游研究中,从而提出了“舞台真实”理论:即在旅游业的开发中
期刊
摘要:在中诗英译史上,埃兹拉·庞德与许渊冲均占有重要地位,其翻译方法各具特色。以《青青河畔草》为例,将二者的翻译实践进行比较,意在揭示出其译诗策略背后的中西文化差异,从而有效指导翻译实践活动,并对他们译诗作品的客观公正评价具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诗英译;意境与意象;翻译策略   翻译要做到传神达意、达到原作的思想内涵很难。在不同文体的翻译中,诗歌被公认为是最难译的。很多翻译
期刊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伴随着建设服务型政府而提出的。它具有提升公民素质的教育功能,并以包容于文化力的方式参与到综合国力的组构之中。鉴于这种战略性地位,使得均等化成为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要点。作为连接城乡、沟通条块的县(包括县级市)文化馆,在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上地位关键,作用重要。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社会价值;公民素质教育; 综合
期刊
摘要:《佩德罗·巴拉莫》作为一部典型的后现代小说,具有结构上的碎片化、意义的不确定性等特征,胡安·鲁尔福充分利用了这种破碎、暧昧的结构模式,塑造了一位充满了矛盾与张力的主人公佩德罗·巴拉莫。更深入地挖掘,透过小说文本片段式、跳跃化的表面,透过充满争议的主人公,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严肃的作家藏在历史深处的忧虑。   关键词:不确定性;不可靠叙述;矛盾的人物形象;村庄主题   《佩德罗·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