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阅读一篇层次结构清晰、有条理的好文章,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的思路是怎样展开的,对于锻炼学生的思路会有很大的启发作用。阅读中所感知的材料,不是一个个单字,而是一系列连续的字、词、句、段组成的篇章。学生通过具体的感性文字材料去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并不断从作者创作思路“原型”得到启发。这为作文准备了心理上的条件。
文章中表现作者思路的是文章的结构。文章联字成句、联句成段、联段成篇就自然构成了文章自身的层次;教师讲解文章,学生阅读文章,都要弄清这个层次。一篇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体现了这个层次;一篇记叙文,它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也体现了这种层次;一篇说明文,文章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说明程序,同样也体现这种层次。这层次是从结构层次上显示出来的作者的思路。
《荔枝蜜》是篇散文,结构很清晰,大致是这样:开头写自己不大喜欢蜜蜂(第一自然段),接着写对蜜蜂发生兴趣,便去了解蜜蜂(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然后觉得蜜蜂可爱(六至十九自然段),以至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最后两自然段)。了解文章的结构,就会了解作者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路子(思路)。这样,就可以知道文章写了些什么,这些内容又是怎样组织起来的,从而就可很容易揣摩到作品的构思特点。逐渐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揣摩,他们的思维会受到锻炼。长此以往,他们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就会增强,并一定会从文章中表现出来。
所以我们说,单纯从方法、技巧着眼,老是问学生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那样开头有什么好处,把好端端的一篇文章割裂开来,学生得到的尽是一些自己写作的时候未必用得上的条条框框和抽象的概念。如果从思路上着眼,引导学生去想作者怎样思考这件事情的,怎样思考那样事情的,指导学生抓住作者思考的线索进行分析。把握了作者思考的线索,学生作文时就会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促使其作文思路清晰。这样,学生得到的是思想的训练、实际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总离不开怎样读文章,怎样指导学生写文章,特别是怎样能使学生把文章的结构安排好,更让人头痛。我想,不管读文章还是写文章,文章总是遵路而行的。因此,锻炼思路能使这两者统一起来。我国古代教育家对此有过不少论述,这些论述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般性的规律,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中庸》篇中把学习过程归纳为五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是说,第一步是要多读一些,第二步是从所读中提出问题,第三步是根据提出的问题慎密思考一番,第四步是通过思考明辨是非优劣,第五步是将认识付诸于实践。这个学习步骤是符合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过程,符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语文能力是要经过这些步骤培养出来的。
其实,认真阅读的人或偶然读到一篇好文章的,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先粗读一遍,然后再想一遍,最后细读一遍。这样三步走阅读法是很不错的,应当提倡。粗读一遍在于对所读文章能知其大意,得其梗概。所以不论长短,尽管一气读来,有少数不很明白的地方,可学生不细想,也不查工具书。
想一遍是在粗读的基础上,想一想那个大意和梗概:这篇文章主要是说什么问题或什么事的?我还有哪个地方不明白呢?这篇文章是为什么人、什么目的而写的?这篇文章主要说了几层意思,前后层意思是怎样的关系?这后两个问题就是文章的组织结构。
想一遍是三步中最重要的一步。如果是一篇需要精读的文章,读一遍之后马上想一遍,对这篇文章就会有个初步的了解,再对上面的问题无论明确的还是不明确的,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之后,再进行细读,才会使自己的思路跟作者的思路合拍些,才明确了哪些地方应该多加注意,深入体会,这样,收获就大。所以,“想一遍”乃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步骤。学生读课文,有的读好几遍后印象还很笼统,没个头绪。也有的一开始就认真读,一点一点往前挪,很久读不完一遍,就是读到头了,所得的印象也支离破碎了,得不到一个鲜明的印象。这两种情形都是因为缺少“想一遍”的缘故。前者,过于表面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了,而后者,又不懂从思路着眼,认真得不是时候。殊不知,不理一理思路,都是白辛苦。想一遍就是个习惯方法问题,养成这个习惯之后,乃是一个费时少而收效大的读书好方法。
最后是再细读一遍,为的是咀嚼、消化。是对第一遍印象的验证,进而巩固或纠正第一遍的印象。也得求深,就是体会其中的含义,玩味精微细致的情境,领略评断褒贬的分寸等。还要求透,不明了的,要揣摩、要翻工具书;过渡照应要弄明;主次要分清。既要理解文章的部分、也要理解文章的整体。三步走完,了解文章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便可提纲挈领,顺藤摸瓜,作者的立意、选材、语言等方面的精华也都吸收了。
文章是用语言来表达的,语言本身是有规律的,学习它也就应该遵路识其真。那么遵循上面的步骤来阅读,就锻炼了思路,久而久之,自己作文时,在结构安排方面就有本领了。作者的思路,是他对客观事物怎样观察、理解、认识的反映。我们要求学生在模仿中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这个基础上便可做到“熟能生巧”,进而有个后来的创造。这是一条由初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一条读写结合的规律,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文章中表现作者思路的是文章的结构。文章联字成句、联句成段、联段成篇就自然构成了文章自身的层次;教师讲解文章,学生阅读文章,都要弄清这个层次。一篇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体现了这个层次;一篇记叙文,它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也体现了这种层次;一篇说明文,文章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说明程序,同样也体现这种层次。这层次是从结构层次上显示出来的作者的思路。
《荔枝蜜》是篇散文,结构很清晰,大致是这样:开头写自己不大喜欢蜜蜂(第一自然段),接着写对蜜蜂发生兴趣,便去了解蜜蜂(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然后觉得蜜蜂可爱(六至十九自然段),以至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最后两自然段)。了解文章的结构,就会了解作者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路子(思路)。这样,就可以知道文章写了些什么,这些内容又是怎样组织起来的,从而就可很容易揣摩到作品的构思特点。逐渐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揣摩,他们的思维会受到锻炼。长此以往,他们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就会增强,并一定会从文章中表现出来。
所以我们说,单纯从方法、技巧着眼,老是问学生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那样开头有什么好处,把好端端的一篇文章割裂开来,学生得到的尽是一些自己写作的时候未必用得上的条条框框和抽象的概念。如果从思路上着眼,引导学生去想作者怎样思考这件事情的,怎样思考那样事情的,指导学生抓住作者思考的线索进行分析。把握了作者思考的线索,学生作文时就会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促使其作文思路清晰。这样,学生得到的是思想的训练、实际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总离不开怎样读文章,怎样指导学生写文章,特别是怎样能使学生把文章的结构安排好,更让人头痛。我想,不管读文章还是写文章,文章总是遵路而行的。因此,锻炼思路能使这两者统一起来。我国古代教育家对此有过不少论述,这些论述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般性的规律,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中庸》篇中把学习过程归纳为五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是说,第一步是要多读一些,第二步是从所读中提出问题,第三步是根据提出的问题慎密思考一番,第四步是通过思考明辨是非优劣,第五步是将认识付诸于实践。这个学习步骤是符合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过程,符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语文能力是要经过这些步骤培养出来的。
其实,认真阅读的人或偶然读到一篇好文章的,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先粗读一遍,然后再想一遍,最后细读一遍。这样三步走阅读法是很不错的,应当提倡。粗读一遍在于对所读文章能知其大意,得其梗概。所以不论长短,尽管一气读来,有少数不很明白的地方,可学生不细想,也不查工具书。
想一遍是在粗读的基础上,想一想那个大意和梗概:这篇文章主要是说什么问题或什么事的?我还有哪个地方不明白呢?这篇文章是为什么人、什么目的而写的?这篇文章主要说了几层意思,前后层意思是怎样的关系?这后两个问题就是文章的组织结构。
想一遍是三步中最重要的一步。如果是一篇需要精读的文章,读一遍之后马上想一遍,对这篇文章就会有个初步的了解,再对上面的问题无论明确的还是不明确的,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之后,再进行细读,才会使自己的思路跟作者的思路合拍些,才明确了哪些地方应该多加注意,深入体会,这样,收获就大。所以,“想一遍”乃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步骤。学生读课文,有的读好几遍后印象还很笼统,没个头绪。也有的一开始就认真读,一点一点往前挪,很久读不完一遍,就是读到头了,所得的印象也支离破碎了,得不到一个鲜明的印象。这两种情形都是因为缺少“想一遍”的缘故。前者,过于表面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了,而后者,又不懂从思路着眼,认真得不是时候。殊不知,不理一理思路,都是白辛苦。想一遍就是个习惯方法问题,养成这个习惯之后,乃是一个费时少而收效大的读书好方法。
最后是再细读一遍,为的是咀嚼、消化。是对第一遍印象的验证,进而巩固或纠正第一遍的印象。也得求深,就是体会其中的含义,玩味精微细致的情境,领略评断褒贬的分寸等。还要求透,不明了的,要揣摩、要翻工具书;过渡照应要弄明;主次要分清。既要理解文章的部分、也要理解文章的整体。三步走完,了解文章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便可提纲挈领,顺藤摸瓜,作者的立意、选材、语言等方面的精华也都吸收了。
文章是用语言来表达的,语言本身是有规律的,学习它也就应该遵路识其真。那么遵循上面的步骤来阅读,就锻炼了思路,久而久之,自己作文时,在结构安排方面就有本领了。作者的思路,是他对客观事物怎样观察、理解、认识的反映。我们要求学生在模仿中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这个基础上便可做到“熟能生巧”,进而有个后来的创造。这是一条由初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一条读写结合的规律,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