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对ICD-10肿瘤章节编码的方法、特点、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总结工作中遇到的肿瘤章节编码特点。结果:肿瘤章节编码除具有其他章节编码特点外,还具有本章节特有的编码方法。结论:通过对肿瘤章节编码的探讨,充分体现了ICD-10的编码方法及过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技术性,做好编码工作,编码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
关键词 肿瘤 编码 疾病分类 ICD-10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418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疾病分类编码的重要性日渐体现。如何得到一个准确性高、特异性强的疾病编码,对病案信息的加工、利用及疾病诊断相关组预付费制度(DRG-PPS)的实施有著不可估量的意义;也是编码员所共同探讨的问题。针对肿瘤章节分类的特点结合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肿瘤编码问题进行分析。
肿瘤编码首先要有明确肿瘤的分类轴心
根据ICD-10肿瘤章节的分类特点:一个完整的肿瘤编码至少要包括部位编码和形态学编码[1],然而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对肿瘤发生部位描述不够确切或缺少形态学描述的诊断名称。例如:腭恶性肿瘤,该疾病名称只说明了病变器官而未提及肿瘤发生的具体部位和病理学描述.然而在ICD-10中腭恶性肿瘤C05类目下根据部位不同分为不同亚目:C05.0硬腭、C05.1软腭、C05.2悬雍垂、C05.8腭交搭跨越的损害、C05.9腭,未特指。编码员如不进一步分析会分类到C05.9甚至C05,由于9属于残余类目特异性较差不利于信息的利用;在编码的过程中可仔细阅读病历获取首页上所没有的信息,根据不同部位编码至不同亚目。
肿瘤及相关并发症的编码
肿瘤章节C00-D48中的每一个部位编码都有出现双重分类的可能,当编码的过程中遇到肿瘤疾病且伴有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的疾病时,应和临床医生进行沟通,了解该疾病是否为肿瘤的并发症[2]。
肿瘤引起的贫血:在本章节编码过程中如果临床表现贫血是由于肿瘤引起时,贫血可作为附加编码;如:骨髓硬化性贫血,查肿瘤形态学;主导词:骨髓硬化(伴有髓样化生)(M9961/1)D47.1核对一卷正确,再查:贫血-肿瘤疾病引起的NEC D48.9*D63.0*,核对一卷D48.9是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替换为D47.1此时肿瘤部位作剑号编码,贫血作星号编码D47.1*D63.0*M9961/1。
肿瘤引起的骨炎:桡骨恶性巨细胞瘤伴骨炎,主导词:瘤-巨细胞-骨-恶性M9250/3,根据提示在三卷肿瘤表中查:肿瘤-骨-桡骨恶性原发C40.0(形态学编码M9250/3在M918~M934属于骨源性肿瘤),再查:骨炎-畸形性-由于-骨恶性肿瘤(M8000/3)C41.9*M90.6*核对一卷C41.9为骨和关节软骨未特指的恶性肿瘤,而桡骨恶性巨细胞瘤为动态已知的肿瘤,编码为C40.0*M90.6*M9250/3[3]。
肿瘤编码需注意的问题
棱形号和井号的使用:当肿瘤部位标有“◇”号时,说明该部位的癌或者腺癌是从别的部位转移来的,根据本章编码规则它只适用于形态学编码在M918~M934之外的癌或腺癌如:股骨中心性黏液表皮样癌,主导词:癌-黏液表皮样M8430/3,再查肿瘤-骨◇—股骨继发性C79.5,此时动态编码改为“/6”;如果肿瘤发生部位标有“#”则表明要分类于该部位皮肤肿瘤中,如:颈部基底细胞癌,在进行部位编码时不能查:肿瘤-颈部NEC # C76.0,应查:肿瘤-皮肤-颈部C44.4。
特殊部位的肿瘤:血液性肿瘤,淋巴瘤无法区分部位,血管瘤不区分部位,在本规则中同一形态学编码下的不同解剖部位编码相同;直接查形态学编码,部位编码在形态学编码后面直接给出,如:结肠淋巴肉瘤C85.0 M9592/3,而不是C18.9 M9592/3,肝血管瘤D18.0 M9120/0,而不是D13.4 M9120/0。
主导词的转换:一些需要转换主导词再进行查找的肿瘤疾病如: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会阴发育不良及阴道发育不良主导词均为肿瘤形成。母细胞瘤的查找,如:星形母细胞瘤在查找过程中主导词转换为:成星形细胞瘤;结缔组织的肿瘤在查找的过程中主导词不能根据肿瘤查部位,而要进行转换;肿瘤-结缔组织,然后进行部位的查找。
1个肿瘤疾病对应3个编码:一些肿瘤具有影响内分泌功能的能力,此时的编码除部位编码和形态学编码外还有功能活性编码,如:垂体生长激素瘤,肿瘤部位编码是D44.3;形态学编码是M8000/1;功能活性编码是E22.0。
肿瘤恶性变的编码
肿瘤恶性变分为两类,一类是良性肿瘤恶性变,另一类是非肿瘤的恶性变,编码时主导词查:改变-恶性。
良性肿瘤发生恶性变时,形态学编码为原来良性肿瘤组织学类型编码,而动态码变为/3,部位编码改为恶性。如:支气管腺瘤D38.1 M8140/1,发生恶性变后编码为C34.9 M8140/3。
非肿瘤恶性变:非肿瘤的恶性变形态学编码均为M8000/3,部位编码为恶性肿瘤部位编码,如:胃溃疡K52.9发生恶性变后编码为C16.9 M8000/3[4]。
占位性病变的编码
占位性病变是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专用名词,通常泛指肿瘤(良性、恶性)结石、血肿等[5]。常出现在CT、DSA(数字减影动脉造影)MRI(核磁共振)、B超、X射线检查结果中;由于占位性病变没有提及病因,在进行ICD-10编码过程中需要编码员对疾病性质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才能准确编码。如:胆囊占位性病变通常包括:胆囊结石(K80.2)、胆囊息肉(K82.8)、胆囊恶性肿瘤(C23)、胆囊良性肿瘤(D13.5)。对于占位性病变通过阅读病历提取相关信息从而能确定疾病病因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编码,如:肝占位性病变,通过阅读病理检查确定为肝细胞腺瘤(D13.4 M8170/0);对于临床医生只根据医学影像学诊断作为临床诊断且病因不明确的疾病诊断可编码至第18章(R90-R93)。
关键词 肿瘤 编码 疾病分类 ICD-10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418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疾病分类编码的重要性日渐体现。如何得到一个准确性高、特异性强的疾病编码,对病案信息的加工、利用及疾病诊断相关组预付费制度(DRG-PPS)的实施有著不可估量的意义;也是编码员所共同探讨的问题。针对肿瘤章节分类的特点结合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肿瘤编码问题进行分析。
肿瘤编码首先要有明确肿瘤的分类轴心
根据ICD-10肿瘤章节的分类特点:一个完整的肿瘤编码至少要包括部位编码和形态学编码[1],然而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对肿瘤发生部位描述不够确切或缺少形态学描述的诊断名称。例如:腭恶性肿瘤,该疾病名称只说明了病变器官而未提及肿瘤发生的具体部位和病理学描述.然而在ICD-10中腭恶性肿瘤C05类目下根据部位不同分为不同亚目:C05.0硬腭、C05.1软腭、C05.2悬雍垂、C05.8腭交搭跨越的损害、C05.9腭,未特指。编码员如不进一步分析会分类到C05.9甚至C05,由于9属于残余类目特异性较差不利于信息的利用;在编码的过程中可仔细阅读病历获取首页上所没有的信息,根据不同部位编码至不同亚目。
肿瘤及相关并发症的编码
肿瘤章节C00-D48中的每一个部位编码都有出现双重分类的可能,当编码的过程中遇到肿瘤疾病且伴有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的疾病时,应和临床医生进行沟通,了解该疾病是否为肿瘤的并发症[2]。
肿瘤引起的贫血:在本章节编码过程中如果临床表现贫血是由于肿瘤引起时,贫血可作为附加编码;如:骨髓硬化性贫血,查肿瘤形态学;主导词:骨髓硬化(伴有髓样化生)(M9961/1)D47.1核对一卷正确,再查:贫血-肿瘤疾病引起的NEC D48.9*D63.0*,核对一卷D48.9是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替换为D47.1此时肿瘤部位作剑号编码,贫血作星号编码D47.1*D63.0*M9961/1。
肿瘤引起的骨炎:桡骨恶性巨细胞瘤伴骨炎,主导词:瘤-巨细胞-骨-恶性M9250/3,根据提示在三卷肿瘤表中查:肿瘤-骨-桡骨恶性原发C40.0(形态学编码M9250/3在M918~M934属于骨源性肿瘤),再查:骨炎-畸形性-由于-骨恶性肿瘤(M8000/3)C41.9*M90.6*核对一卷C41.9为骨和关节软骨未特指的恶性肿瘤,而桡骨恶性巨细胞瘤为动态已知的肿瘤,编码为C40.0*M90.6*M9250/3[3]。
肿瘤编码需注意的问题
棱形号和井号的使用:当肿瘤部位标有“◇”号时,说明该部位的癌或者腺癌是从别的部位转移来的,根据本章编码规则它只适用于形态学编码在M918~M934之外的癌或腺癌如:股骨中心性黏液表皮样癌,主导词:癌-黏液表皮样M8430/3,再查肿瘤-骨◇—股骨继发性C79.5,此时动态编码改为“/6”;如果肿瘤发生部位标有“#”则表明要分类于该部位皮肤肿瘤中,如:颈部基底细胞癌,在进行部位编码时不能查:肿瘤-颈部NEC # C76.0,应查:肿瘤-皮肤-颈部C44.4。
特殊部位的肿瘤:血液性肿瘤,淋巴瘤无法区分部位,血管瘤不区分部位,在本规则中同一形态学编码下的不同解剖部位编码相同;直接查形态学编码,部位编码在形态学编码后面直接给出,如:结肠淋巴肉瘤C85.0 M9592/3,而不是C18.9 M9592/3,肝血管瘤D18.0 M9120/0,而不是D13.4 M9120/0。
主导词的转换:一些需要转换主导词再进行查找的肿瘤疾病如: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会阴发育不良及阴道发育不良主导词均为肿瘤形成。母细胞瘤的查找,如:星形母细胞瘤在查找过程中主导词转换为:成星形细胞瘤;结缔组织的肿瘤在查找的过程中主导词不能根据肿瘤查部位,而要进行转换;肿瘤-结缔组织,然后进行部位的查找。
1个肿瘤疾病对应3个编码:一些肿瘤具有影响内分泌功能的能力,此时的编码除部位编码和形态学编码外还有功能活性编码,如:垂体生长激素瘤,肿瘤部位编码是D44.3;形态学编码是M8000/1;功能活性编码是E22.0。
肿瘤恶性变的编码
肿瘤恶性变分为两类,一类是良性肿瘤恶性变,另一类是非肿瘤的恶性变,编码时主导词查:改变-恶性。
良性肿瘤发生恶性变时,形态学编码为原来良性肿瘤组织学类型编码,而动态码变为/3,部位编码改为恶性。如:支气管腺瘤D38.1 M8140/1,发生恶性变后编码为C34.9 M8140/3。
非肿瘤恶性变:非肿瘤的恶性变形态学编码均为M8000/3,部位编码为恶性肿瘤部位编码,如:胃溃疡K52.9发生恶性变后编码为C16.9 M8000/3[4]。
占位性病变的编码
占位性病变是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专用名词,通常泛指肿瘤(良性、恶性)结石、血肿等[5]。常出现在CT、DSA(数字减影动脉造影)MRI(核磁共振)、B超、X射线检查结果中;由于占位性病变没有提及病因,在进行ICD-10编码过程中需要编码员对疾病性质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才能准确编码。如:胆囊占位性病变通常包括:胆囊结石(K80.2)、胆囊息肉(K82.8)、胆囊恶性肿瘤(C23)、胆囊良性肿瘤(D13.5)。对于占位性病变通过阅读病历提取相关信息从而能确定疾病病因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编码,如:肝占位性病变,通过阅读病理检查确定为肝细胞腺瘤(D13.4 M8170/0);对于临床医生只根据医学影像学诊断作为临床诊断且病因不明确的疾病诊断可编码至第18章(R90-R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