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圳梦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you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越时空阻隔,让思绪游弋到20 多年前的1994 年。
  石巖上屋永兴工业区山脚下,有一排用石棉瓦搭建而成的简易工棚。棚子里住着20 来个湖南邵阳的农民工,我便是其中之一。我们每天重复着同一种工作,扛着偌大的石头,攀越坎坷不平的墙面筑混凝墙。工地巴靠山脚,遇上暴雨天气,泥石流哗啦啦地直泄而下。一顿饭的工夫,新筑的石墙被冲刷得面目狰狞,每遇这种情景,我们只好摇头叹息。
  “返工啦!返工!”雨脚刚停,包工头就来到门口吆喝着。大家手忙脚乱地赶紧穿好衣服,带上工具开始返工。老黄刚从家里来,瘦得皮包骨一样,包工头只好安排他拌混凝土。我对老黄半开玩笑地说:“你他妈命好!才来几天就能享受如此待遇,要不是你娶了包工头的小妹,做梦也甭想。”说实话,老黄是个老实人,虽然没多少文化,但心眼不坏,性格也好,因此人缘还不错。老黄刚来那天,因为来不及买床垫,临时跟我睡一张床。那时我患有严重的“失眠症”,加之心理压力大,事不凑巧,那天晚上我从噩梦中惊醒,迷迷糊糊中,我从床底抽出一根五尺来长的竹棍,劈头盖脸地直向躺在我身边的老黄打过去。幸好,老黄躲闪及时才避免了这场突如其来的伤害。事后,我非常抱歉地问老黄,当时是怎么知道的?他憨厚一笑说,幸好那时他没有睡着,听到我在叽里咕噜地说梦话,不便叫醒我。一会儿,蒙眬中见我从床上爬起来,在使劲扬起竹棍的一刹那,他立马从床上滚了下去。我钦佩地笑道:“你不愧是当兵出身的,警惕性高呀!”
  在石岩工地,我与老黄相处了三个多月。后来他去了西乡,我们之间从此没了联系。年前,我回了一趟家,与他在小镇的一条大街上巧遇,言谈中方知他这些年光景也不太好,老婆常年患病,加上儿女的牵累,因此他不能再出远门了,只好在镇上一家小煤窑做搬运,生活过得拮据,但是没办法。芸芸众生,像我与老黄这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工,应当说命运还不算很差。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仍有不少的打工者在为“一日三餐”而发愁。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我在215 房居住的那段时间,因为有一些老乡陆续搬进来住,生活自然感到趣味徒增。“年假”我们几个乡友聚在一起喝酒尽兴或凑在一起“斗地主”,尽情地享受自由自在的时光。
  难受的是夏秋两季,楼顶被火辣辣的太阳烤热了,晚上连床铺也是滚烫的。尽管睡觉把风扇开到最大挡,仍是大汗淋漓。晚上睡不好,白天上班便无精打采。一天,我困倦地对妻子说:“咱们去租一间好一点儿的房子吧!即使贵点儿我也认了。”妻子默默地点了点头,知道我不到万不得已是舍不得花钱的!搬离215 房那天,我们在街边雇来一辆三轮车,锅碗瓢盆、杂七杂八往上一扔,然后朝新地址驶去。
  20 年来,我不知搬了多少次家,因为深圳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我通过努力,拿到了自考中山大学文凭。
  现在,我是深圳民办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普通教师,生活充实、满足。
其他文献
1  “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到村口……”清脆嘹亮的歌声翻过山头,穿过田野,越过河流,在月亮湾的头顶萦绕,周旋,像月亮湾的河水清澈、明亮;像月亮湾的田野宽广、阔荡。山林中的鸟儿乘着歌声比翼双飞,啾啾呢喃;河里的鱼儿成群结队,欢快游荡。歌声含情脉脉,深情款款,却又带着几分伤感,凄凉,循那歌声望去,一中年男子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立在山后引吭高歌,唱得如此陶醉,如此痴迷,他是傻子阿强。  月亮湾
期刊
在滇东高原的北部,巍巍乌蒙山的主峰地段,镶嵌着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会泽,它以悠久的历史,灿爛的文化,雄峻壮美的山川,神奇秀丽的江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繁荣兴旺的社会经济,跻身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行列,成为滇东北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会泽,顾名思义,就是众水交汇之地。会泽因水而得名,更因水的奇秀而独具风采,令人陶醉,古往今来,引得多少文人骚客为之咏叹,会泽历史上的“十大景”中,就有饮虹云
期刊
在我租住房的庭院里,除了有棵三层楼高的枣树,一棵树围两三米的柿树外,还有一株栽在门前西侧花坛里的,已长成成人高的茶花树。  栽茶花树的主人,好像生怕这茶花树长大了会逃跑似的,在这小花坛的周围,砌了垛厚厚的方形水泥矮墙。  矮墙内的茶花树根下,许是没施过肥,许是很少给它浇水的缘故,遇上干燥天气时,那一坛的土质,显得浅黄板结。加上顶上的阳光,尤是在冬天,被二楼的阳台遮住。所以,我怎么也闹不明白,这株茶
期刊
几个世纪以来,有关我们家族的传说是这样传过来的:我们大部落的祖宗架得克成家立业后,他的老婆生个不停,可生出来的婴儿死个不断。  有一年,她老人家终于生了个活婴儿,就是我的祖先“吃狗奶的”那个。按哈萨克人的习俗,遭遇这种情况时,要么给婴儿起个不顺耳的名字,譬如:裹脚布巴依、屁股巴依、柴火巴依等等;要么起个祈祷含义的名字,认为这样才能保住婴儿性命。我的祖先生下来以后,在给他起名的问题上,人们商量来商量
期刊
光绪八年(1882),《中俄伊犁条约》签订者之一、浙江余姚籍外交官邵友濂带着一大家子迁往上海定居。  二十四年后,邵洵美出生于上海斜桥邵府,与末代皇帝宣统同岁。余姚于他只是长大后每年一次扫墓祭祖的远乡。  邵家始祖,北宋哲学家、易学家邵康节本名邵雍,生前多次授官不赴,所以死后谥号“康节”。北宋以降至近现代的幼学启蒙读本上,多半印有他的一首诗作,“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简
期刊
打开之后,门在履行着自己的职责。闭合之后,它与前院的红漆大铁门一起将院子锁成了一个整体。  它比前门小得多。过大年时前门要刷洗得干干净净,两侧贴上红纸黑字的对联,甚至还要挂上两盏红彤彤的灯笼以使其更加的体面;它没有这样的待遇,也没人想到身处后院的它也要在前门噼里啪啦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过一个大年。它在岁月的更迭中愈来愈陈旧,不过,开合依然灵活,伴随着咣当声证明着它生命的活力。  多少年之前,这黑漆的
期刊
那年,我患淋巴瘤三次化疗后,持续的副作用已使我身心崩溃。到了第四次化疗,感觉已经濒临绝境:发烧到了40℃,病房里一切渐渐变形,灯在眼前不停地转,挂针的针筒变得无限大,病魔向我狞笑着,魔爪一挥,卷起一片乌云。霎时,我一身的疼痛似乎减轻了,轻轻地飘了起来。  这时,我看见好多已故亲人微笑着向我走来。父亲走在前面,他和生前一样,穿着一身黑色中山装,面容清癯,眼光却格外坚毅,责备我:“你怎么能这样轻易地走
期刊
到单位门卫室拿我的邮政汇款单,一个新来的小保安一脸茫然:“汇款单是什么?好像没有。”  我自己动手翻找,果然找到两张我的稿费单。递给他看,他翻来覆去地瞧:“这个可以取钱啊?”他那好奇的神情逗乐了我,心想,你是火星来的啊,连汇款单都没见过。继而转念一想,现在的年轻人日常生活中转个账什么的,手机上点一点就成了,没见过纸质汇款单也就不足为怪了。然而,邮政汇款单却伴随我走过几十年的光阴。  上世纪70 年
期刊
从春风攀爬的时光里,我总会想到已故的母亲。  年幼的时候,每当山花烂漫时节,母亲总会领着我来到山冈上,将我拥在怀里,向那条通向山外的小路看去。那是父亲下坑挖煤的山路,也是母亲祈祷父亲安全归来的路。听母亲讲童谣,听啊听,我睡着了。熟悉的影子由远而近,父亲踢踏的脚步声惊醒了我,急不可耐地扑了上去。父亲抱起,又从怀中掏出没有舍得吃的“矿工面包”,我贪婪地啃嚼,特香。  回到家里,阳光从玻璃窗户伸了进来,
期刊
父亲在抗美援朝战场卧冰饮雪时,总是思念熏腊肉的味道,那可是刺刀上的乡愁。  转业到了地质勘探队,时令大雪,他要尝试做熏腊肉。当时买肉凭票,他每月仅有一斤,只好收集同事的肉票,许诺到时请大伙打“牙祭”。一日清晨,顶着凛冽的寒风,去五里外的黄屯公社食品站买肉,那时货源紧缺,鸡叫头遍就有人排队了。轮到父亲时,却傻了眼,一人最多能买两斤肉,票再多也没用。父亲多少有些沮丧,便垂着头去买大盐、八角、辣椒,可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