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2
摘要 抓好课堂三个常规建设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和保障。体育课堂要成为高效的体育课堂,就必须抓好学习小组建设;建设好学习小组,就必须选定好小组长。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体育与健康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主要体现在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对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动习惯养成的培养上,从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 体育课 构建 高效课堂 小组建设 计划 原则 教与学 学与教
体育高效课堂,是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高效地完成课中所规定的教材内容和学习目标,从而掌握运动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课堂教育模式。它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那么,如何构建体育高效课堂呢?
一、建立健全课堂常规,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和保障
众所周知,体育课堂的常规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常规。抓好课堂三个常规建设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和保障。每学期开学第一次课就与学生共同研制好三个常规制度,第二学期可以在第一学期的基础上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常规一旦制订,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得一律平等,人人遵守,相互监督。
例如:老师出差,必须提前告知学生。为什么呢?因为你走了,学生如果不知道,一如既往的、按规守纪地提前到达了操场。学生列好了队,上课铃响了,却见不着老师。教室里,代课老师走了进去,却又见不着学生。学生扫兴而归不说,学生一旦出现了安全问题,又该谁负责呢?所以说,课堂常规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上好一节体育课的成败。好的课堂常规建设,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和掌握运动技能、技巧,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小组建设,充分发挥体育尖子的带头和引领作用
体育课堂要成为高效的体育课堂,就必须抓好学习小组建设;建设好学习小组,就必须选定好小组长。教师在起始年级开学前两三周的时间内,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作为建立学习小组的重要依據;八、九年级则按上学期期末测试成绩为基准,在原来小组建设的基础上做适当调整。
小组长的选拔应从组织能力强,乐于帮助他人,体育拔尖的学生中选拔,当然也可以毛遂自荐参加竞选,任期为一学期,可连选连任。
小组长是老师贯彻落实教学目标的得力小助手,是小组学习的中坚力量,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同组同学或其它学习小组好榜样。重视和加强小组建设,是体育课产生高效的助推剂。根据班级人数多少,一般以8—10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为宜。
职责明确,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学习,协助老师维护秩序,记录违纪行为和缺旷情况;传达老师的相关旨意,监督好学习;当好裁判员,学会保护与帮助;学会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人对运动知识的学习和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
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在进行小组建设时,教师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选择教材内容,依据教学内容而制定学习目标,不要盲目的急于求成,闭门造车。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利用小组间的竞赛,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是提高运动能力、掌握运动技能的最高效的方法和手段之一。
三、要科学地选择教材内容,设计好各种教学计划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材版本较多,有北师大的、华东师大的、华中师大的等。如果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照搬照用,那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学校的场地、器材以及师资配备情况加以科学地选择运用。因为这是新的课程标准赋予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的权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地制定好水平教学计划、全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部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增补与完善,形成一套系统完善的教学计划体系。在水平教学计划、全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都齐全的前提下,课时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课时计划是对前几个计划的具体体现和实施,课时计划制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节课是否高效的问题。我们制定课时计划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已具备的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水平,从而才能制定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生所需要的体育课堂。当然,只要把这项工作做好了,形成一定的模式以后,工作就好开展了,可不是一劳永逸?下次其他教师上同类型教材时,只需稍加修改和补充,离完美还远吗?其实,这正充分体现了集体的力量、团队的精神和合作的愉快。
四、要循序渐进,加以区别对待。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在进行耐久跑练习时,在起始年级多以游戏、竞赛法教学为主,不是首先就进行200—600m、800米、1000米之类的枯燥而无味的反复跑的练习,而是通过游戏和竞赛方法来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到了下一个学期或年级就可以少些游戏,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等条件进行耐久跑练习,给学生以新鲜感,使练习不感到乏味;再到毕业年级时,就可以结合专项耐力教学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吃大锅饭,应加以区别对待。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掌握等情况不同,在进行练习时应加以区别对待和个别辅导。区别对待,不是讲“人情”,也不是不讲“人情”。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和生理反应,的确是努力的,也尽了自己最大努力的,可以讲“人情”。在学练过程中,可采用“分灶吃饭”的方法,对掌握技能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那些消化不良的学生,要多加偏爱,提高点营养,开点小锅小灶,多点帮助和辅导。对那些运动能力强,意志品质薄弱、怕吃苦的学生,可以不讲“人情”。但必须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以激励的方法,鼓励他们,表扬他们。以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积极的运动参与的态度。当然,不讲“人情”是在其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切不可一意孤行、莽撞行事,要见好就收。
五、先学后教,先教后学,学练结合
体育与健康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主要体现在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对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动习惯养成的培养上,从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对于技术动作要求较高的体育项目,如果让学生花很多很多的时间去自学的话,那么就是在浪费很多很多的时间,从而扼杀运动参与给学生带来的快乐。先教,是为了更好的学,让学生尽快的掌握运动技能,在学习中掌握锻炼的方法和技巧,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所以,对于很多体育项目的教学,我们还是要发扬和继承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并结合新的课程理念,在充分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前提下,对于那些技术难度低的教材和运动知识方面的教学,则可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总之,要想构建好高效的体育课堂,必须从以上五个方面的工作抓起,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完善自我,形成自己较完美的教育教学体系和教学风格,能让学生在运动中获得快乐,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的体育课就是高效的。
摘要 抓好课堂三个常规建设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和保障。体育课堂要成为高效的体育课堂,就必须抓好学习小组建设;建设好学习小组,就必须选定好小组长。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体育与健康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主要体现在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对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动习惯养成的培养上,从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 体育课 构建 高效课堂 小组建设 计划 原则 教与学 学与教
体育高效课堂,是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高效地完成课中所规定的教材内容和学习目标,从而掌握运动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课堂教育模式。它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那么,如何构建体育高效课堂呢?
一、建立健全课堂常规,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和保障
众所周知,体育课堂的常规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常规。抓好课堂三个常规建设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和保障。每学期开学第一次课就与学生共同研制好三个常规制度,第二学期可以在第一学期的基础上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常规一旦制订,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得一律平等,人人遵守,相互监督。
例如:老师出差,必须提前告知学生。为什么呢?因为你走了,学生如果不知道,一如既往的、按规守纪地提前到达了操场。学生列好了队,上课铃响了,却见不着老师。教室里,代课老师走了进去,却又见不着学生。学生扫兴而归不说,学生一旦出现了安全问题,又该谁负责呢?所以说,课堂常规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上好一节体育课的成败。好的课堂常规建设,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和掌握运动技能、技巧,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小组建设,充分发挥体育尖子的带头和引领作用
体育课堂要成为高效的体育课堂,就必须抓好学习小组建设;建设好学习小组,就必须选定好小组长。教师在起始年级开学前两三周的时间内,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作为建立学习小组的重要依據;八、九年级则按上学期期末测试成绩为基准,在原来小组建设的基础上做适当调整。
小组长的选拔应从组织能力强,乐于帮助他人,体育拔尖的学生中选拔,当然也可以毛遂自荐参加竞选,任期为一学期,可连选连任。
小组长是老师贯彻落实教学目标的得力小助手,是小组学习的中坚力量,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同组同学或其它学习小组好榜样。重视和加强小组建设,是体育课产生高效的助推剂。根据班级人数多少,一般以8—10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为宜。
职责明确,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学习,协助老师维护秩序,记录违纪行为和缺旷情况;传达老师的相关旨意,监督好学习;当好裁判员,学会保护与帮助;学会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人对运动知识的学习和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
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在进行小组建设时,教师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选择教材内容,依据教学内容而制定学习目标,不要盲目的急于求成,闭门造车。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利用小组间的竞赛,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是提高运动能力、掌握运动技能的最高效的方法和手段之一。
三、要科学地选择教材内容,设计好各种教学计划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材版本较多,有北师大的、华东师大的、华中师大的等。如果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照搬照用,那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学校的场地、器材以及师资配备情况加以科学地选择运用。因为这是新的课程标准赋予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的权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地制定好水平教学计划、全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部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增补与完善,形成一套系统完善的教学计划体系。在水平教学计划、全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都齐全的前提下,课时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课时计划是对前几个计划的具体体现和实施,课时计划制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节课是否高效的问题。我们制定课时计划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已具备的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水平,从而才能制定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生所需要的体育课堂。当然,只要把这项工作做好了,形成一定的模式以后,工作就好开展了,可不是一劳永逸?下次其他教师上同类型教材时,只需稍加修改和补充,离完美还远吗?其实,这正充分体现了集体的力量、团队的精神和合作的愉快。
四、要循序渐进,加以区别对待。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在进行耐久跑练习时,在起始年级多以游戏、竞赛法教学为主,不是首先就进行200—600m、800米、1000米之类的枯燥而无味的反复跑的练习,而是通过游戏和竞赛方法来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到了下一个学期或年级就可以少些游戏,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等条件进行耐久跑练习,给学生以新鲜感,使练习不感到乏味;再到毕业年级时,就可以结合专项耐力教学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吃大锅饭,应加以区别对待。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掌握等情况不同,在进行练习时应加以区别对待和个别辅导。区别对待,不是讲“人情”,也不是不讲“人情”。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和生理反应,的确是努力的,也尽了自己最大努力的,可以讲“人情”。在学练过程中,可采用“分灶吃饭”的方法,对掌握技能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那些消化不良的学生,要多加偏爱,提高点营养,开点小锅小灶,多点帮助和辅导。对那些运动能力强,意志品质薄弱、怕吃苦的学生,可以不讲“人情”。但必须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以激励的方法,鼓励他们,表扬他们。以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积极的运动参与的态度。当然,不讲“人情”是在其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切不可一意孤行、莽撞行事,要见好就收。
五、先学后教,先教后学,学练结合
体育与健康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主要体现在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对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动习惯养成的培养上,从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对于技术动作要求较高的体育项目,如果让学生花很多很多的时间去自学的话,那么就是在浪费很多很多的时间,从而扼杀运动参与给学生带来的快乐。先教,是为了更好的学,让学生尽快的掌握运动技能,在学习中掌握锻炼的方法和技巧,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所以,对于很多体育项目的教学,我们还是要发扬和继承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并结合新的课程理念,在充分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前提下,对于那些技术难度低的教材和运动知识方面的教学,则可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总之,要想构建好高效的体育课堂,必须从以上五个方面的工作抓起,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完善自我,形成自己较完美的教育教学体系和教学风格,能让学生在运动中获得快乐,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的体育课就是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