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张全亮先生都是吴式太极拳大家王培生先生的弟子,我比全亮先生大十岁,但他是我的师兄。今年7月13日有幸聆听张师兄谈太极文化之道,感悟颇多,略记如下:
全亮师兄谈到练拳时往哪一站,要求“头融天,脚融地,胸融空”。这句话我从他编写的《王培生传吴式太极十三刀》这本书里也看到过,觉得他对身体上中下三盘选用了“融为一体”的那个“融”字,实在称得上是“精到,妙绝”!
“拳术之道,尤宜先立基础,故初学,以桩法为始”。这是武术大家薛颠,在他的专著《象形拳法》里谈到的。他认为:“形意拳的三体式,就是形意拳、象形拳的根本桩法”;“三体式是天、地、人,头颈为天,腿脚为地,天地生人。所以练拳先要摆正头颈和腿脚,如此才能蕴养五脏,端正脊椎”。而且还特别强调:无论行止坐卧,务要使脊柱正直无曲……。道经云:‘尾闾中正神贯顶,气透三关入泥丸’。此姿势宜常保守,不但练时为然,无论何时何地,勿忘却此法”,因为“脊柱中正才能练精化气”等等。
联想到六十年代中,我跟吴老(图南)学拳时,开始学定势,他说头若“悬珠”,就特别要求顶劲虚领,必须注意下巴颏儿微收,目平视,头顶百会处,似有绳系着微微上提,但切不可刻意上顶,以免意大造成颈项强直的毛病。故曰:“虚领”。能如是,头面也就自然中正,面容端庄,神凝于耳了。他不但这样说,而且言传身教,平时顶劲虚领(即顶头悬),脊柱正直无曲,“犹如一柱擎天奇峰突起”(原美国太极拳基金会会长周宗桦语),我们可以说是司空见惯,耳濡目染,再熟悉不过了。又如拳论云:“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若仅有虚领顶劲,而没有气沉丹田,即患上重下轻之弊…”。在这个问题上吴老更是经常不厌其烦娓娓道来,什么“气沉丹田”、“气聚丹田”、“意气相守于丹田”、“意存丹田”等等,真是名目繁多,奥妙精微。他认为,“气沉丹田”这个“沉”字,容易使人误解,要努气从上往下压;若说“气聚丹田”,好处是让人想到不仅要从上往下,而且还要由下往上,上下两头都有往丹田聚拢之意,但前面强调了一个“气”字,又恐十白使人着意在“气”,易犯努气和意大的毛病。他比较倾向于“意存丹田”的提法,当然如说“意气相守于丹田”亦未尝不可。总之,吴老认为,“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有助于脊柱节节松沉,尾闾中正神贯顶,形成上下两头对拉拔长一气二夺之势。这是太极拳身法中的重中之重。至于“腿脚”,吴老在“定势”的第一式“太极势”中,要求松腰圆裆,松胯松膝,脚掌平铺于地,劲气松落涌泉(脚掌的感觉,好似一滴墨汁落在宣纸上,向四面自然散开)。练拳时他不但要求手上不要用力,脚上亦复如是。有人说:“手不擎风,脚不沾尘”,这种比喻十分确当。
又如:我跟意拳名家姚仲勋老师学拳时,往那一站,起初提示我像休息似地立在那儿,“休息”指“身上要放松”;“立在那儿”,指“松而不懈”。视线往前看,比平视略高些,眼前景物既要尽收眼底,又要似有若无,不要认真注意去看什么。并且上下要协调,力量不能扎在自己的腿上。如果感到腿上有力,可以设想身体被降落伞吊着,下面随风悠来悠去(上不能上,下不能下)或者设想下身犹如置于水中,随其飘浮。后来又提示我站在那里,意念中要有“顶天立地”、“估满宇宙空间”的感觉……最后达到天人合一忘我的境地。关于头顶部位的要求,他谈到拳谚中有两句话:一句是,“顶上如绳系”,另一句话是“顶上力空悬(身如绳吊系)”。这两句话是一而二,二而一,实际上是强调“介乎有无之间”,也就是要求“以神领起一身之气”;
王培生老师生前也经常要求从学者,认真体悟太极桩功的要领:“脚踏黄泉,顶贴天,周身舒展,手要绵”。为什么不说头“顶”天,而说顶“贴”天,因为这一字之差,区别很大。后者符合“形不破体,力不出尖”的要求。就好像八段锦中:“两手托天理三焦”这句话,王老师认为,两手举起以后,不能真的去“托”天,否则将会感到胸腹不畅,只有意想两手要去“够”天,胸腹才会感觉到松快不堵;
1976年初秋,我有幸跟杨式太极拳名家汪永泉前辈学拳,听说此前有—位外地太极拳爱好者,练了20多年拳,出差到北京,手持介绍信拜访汪老,交谈中,提出想跟汪老摸摸手,汪老未予答理。有一次我跟汪老谈起这件事,他沉思了一下,感叹道:“那人真爱!练了20多年拳,就是不摸门,连站都不会站,周身僵得像根棍儿,……”他说:“一个人会不会站,主要看他是不是周身松开,平踏实地”(“平踏实地”,就是他在《杨式太极拳述真》里说的“涌泉穴与地吻接”)。接着他又补充说:“老谱上讲:‘五趾抓地上弯弓’那只是练拳中的一个状态,指发力前的一瞬间而言的;因为‘力从脚心生啊’”。当时我就直接向汪老请教:“听说您曾讲过‘我站在那儿就是一把撑开的伞’,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汪老说:“老谱上有句话,‘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身体往那儿一站,顶天立地,有下有上。下就是气沉丹田,上就是虚领顶劲。既不偏不倚,中定沉静,又安然舒适,周身节节松展。此外,若再意想由身中垂直线横向散出肩、腰、胯三道气圈,含有向四面八方支撑之意,你仔细揣摩揣摩,感觉感觉,那是一种什么状态啊?经汪老这么一引导,我顿时全身似有所感——可不是吗!“站在那儿就是一把撑开的伞”,太形象了,而且愈琢磨愈有意思!联想到陈鑫讲:“中气贯脊中”和《八法秘诀》第一法中“拥劲意何解?如水负舟行,先实丹田气,次领顶头悬,周身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尔千斤力,漂浮也不难”这些话,“往那一站,顶天立地,有下有上”,不就是先实丹田气,次领顶头悬吗!这时,中气贯脊中,呈现出胯以下往下沉,胯以上往上拔,对拉拔长、一气二夺之势,如再意想由身中垂直线横向散出肩、腰、胯三道气圈,含有向四面八方支撑之意,自己的身体不就好似一把撑开了的、无形的伞了吗?它气势均匀,普照全身。汪老还说:“这把伞可以撑大,也可以撑小;可以撑开,也可以不撑开。随心所欲,以意为之”。我兴奋地问汪老:“这是不是就是太极拳的棚劲?”汪老笑而不答……。
联想起这么多前辈所讲,就是要证明,张师兄在前人传授的基础上又概述出“头融天,脚融地,胸融空”这样一句话,“言简意赅”,一下子就把你带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力求达到的“太虚与我同体,万物与我同根”,“天人合一”的那种境界。一个“融”字,如嚼橄榄,如品茗茶,愈琢磨愈有味,真是妙不可言!
全亮师兄谈到练拳时往哪一站,要求“头融天,脚融地,胸融空”。这句话我从他编写的《王培生传吴式太极十三刀》这本书里也看到过,觉得他对身体上中下三盘选用了“融为一体”的那个“融”字,实在称得上是“精到,妙绝”!
“拳术之道,尤宜先立基础,故初学,以桩法为始”。这是武术大家薛颠,在他的专著《象形拳法》里谈到的。他认为:“形意拳的三体式,就是形意拳、象形拳的根本桩法”;“三体式是天、地、人,头颈为天,腿脚为地,天地生人。所以练拳先要摆正头颈和腿脚,如此才能蕴养五脏,端正脊椎”。而且还特别强调:无论行止坐卧,务要使脊柱正直无曲……。道经云:‘尾闾中正神贯顶,气透三关入泥丸’。此姿势宜常保守,不但练时为然,无论何时何地,勿忘却此法”,因为“脊柱中正才能练精化气”等等。
联想到六十年代中,我跟吴老(图南)学拳时,开始学定势,他说头若“悬珠”,就特别要求顶劲虚领,必须注意下巴颏儿微收,目平视,头顶百会处,似有绳系着微微上提,但切不可刻意上顶,以免意大造成颈项强直的毛病。故曰:“虚领”。能如是,头面也就自然中正,面容端庄,神凝于耳了。他不但这样说,而且言传身教,平时顶劲虚领(即顶头悬),脊柱正直无曲,“犹如一柱擎天奇峰突起”(原美国太极拳基金会会长周宗桦语),我们可以说是司空见惯,耳濡目染,再熟悉不过了。又如拳论云:“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若仅有虚领顶劲,而没有气沉丹田,即患上重下轻之弊…”。在这个问题上吴老更是经常不厌其烦娓娓道来,什么“气沉丹田”、“气聚丹田”、“意气相守于丹田”、“意存丹田”等等,真是名目繁多,奥妙精微。他认为,“气沉丹田”这个“沉”字,容易使人误解,要努气从上往下压;若说“气聚丹田”,好处是让人想到不仅要从上往下,而且还要由下往上,上下两头都有往丹田聚拢之意,但前面强调了一个“气”字,又恐十白使人着意在“气”,易犯努气和意大的毛病。他比较倾向于“意存丹田”的提法,当然如说“意气相守于丹田”亦未尝不可。总之,吴老认为,“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有助于脊柱节节松沉,尾闾中正神贯顶,形成上下两头对拉拔长一气二夺之势。这是太极拳身法中的重中之重。至于“腿脚”,吴老在“定势”的第一式“太极势”中,要求松腰圆裆,松胯松膝,脚掌平铺于地,劲气松落涌泉(脚掌的感觉,好似一滴墨汁落在宣纸上,向四面自然散开)。练拳时他不但要求手上不要用力,脚上亦复如是。有人说:“手不擎风,脚不沾尘”,这种比喻十分确当。
又如:我跟意拳名家姚仲勋老师学拳时,往那一站,起初提示我像休息似地立在那儿,“休息”指“身上要放松”;“立在那儿”,指“松而不懈”。视线往前看,比平视略高些,眼前景物既要尽收眼底,又要似有若无,不要认真注意去看什么。并且上下要协调,力量不能扎在自己的腿上。如果感到腿上有力,可以设想身体被降落伞吊着,下面随风悠来悠去(上不能上,下不能下)或者设想下身犹如置于水中,随其飘浮。后来又提示我站在那里,意念中要有“顶天立地”、“估满宇宙空间”的感觉……最后达到天人合一忘我的境地。关于头顶部位的要求,他谈到拳谚中有两句话:一句是,“顶上如绳系”,另一句话是“顶上力空悬(身如绳吊系)”。这两句话是一而二,二而一,实际上是强调“介乎有无之间”,也就是要求“以神领起一身之气”;
王培生老师生前也经常要求从学者,认真体悟太极桩功的要领:“脚踏黄泉,顶贴天,周身舒展,手要绵”。为什么不说头“顶”天,而说顶“贴”天,因为这一字之差,区别很大。后者符合“形不破体,力不出尖”的要求。就好像八段锦中:“两手托天理三焦”这句话,王老师认为,两手举起以后,不能真的去“托”天,否则将会感到胸腹不畅,只有意想两手要去“够”天,胸腹才会感觉到松快不堵;
1976年初秋,我有幸跟杨式太极拳名家汪永泉前辈学拳,听说此前有—位外地太极拳爱好者,练了20多年拳,出差到北京,手持介绍信拜访汪老,交谈中,提出想跟汪老摸摸手,汪老未予答理。有一次我跟汪老谈起这件事,他沉思了一下,感叹道:“那人真爱!练了20多年拳,就是不摸门,连站都不会站,周身僵得像根棍儿,……”他说:“一个人会不会站,主要看他是不是周身松开,平踏实地”(“平踏实地”,就是他在《杨式太极拳述真》里说的“涌泉穴与地吻接”)。接着他又补充说:“老谱上讲:‘五趾抓地上弯弓’那只是练拳中的一个状态,指发力前的一瞬间而言的;因为‘力从脚心生啊’”。当时我就直接向汪老请教:“听说您曾讲过‘我站在那儿就是一把撑开的伞’,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汪老说:“老谱上有句话,‘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身体往那儿一站,顶天立地,有下有上。下就是气沉丹田,上就是虚领顶劲。既不偏不倚,中定沉静,又安然舒适,周身节节松展。此外,若再意想由身中垂直线横向散出肩、腰、胯三道气圈,含有向四面八方支撑之意,你仔细揣摩揣摩,感觉感觉,那是一种什么状态啊?经汪老这么一引导,我顿时全身似有所感——可不是吗!“站在那儿就是一把撑开的伞”,太形象了,而且愈琢磨愈有意思!联想到陈鑫讲:“中气贯脊中”和《八法秘诀》第一法中“拥劲意何解?如水负舟行,先实丹田气,次领顶头悬,周身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尔千斤力,漂浮也不难”这些话,“往那一站,顶天立地,有下有上”,不就是先实丹田气,次领顶头悬吗!这时,中气贯脊中,呈现出胯以下往下沉,胯以上往上拔,对拉拔长、一气二夺之势,如再意想由身中垂直线横向散出肩、腰、胯三道气圈,含有向四面八方支撑之意,自己的身体不就好似一把撑开了的、无形的伞了吗?它气势均匀,普照全身。汪老还说:“这把伞可以撑大,也可以撑小;可以撑开,也可以不撑开。随心所欲,以意为之”。我兴奋地问汪老:“这是不是就是太极拳的棚劲?”汪老笑而不答……。
联想起这么多前辈所讲,就是要证明,张师兄在前人传授的基础上又概述出“头融天,脚融地,胸融空”这样一句话,“言简意赅”,一下子就把你带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力求达到的“太虚与我同体,万物与我同根”,“天人合一”的那种境界。一个“融”字,如嚼橄榄,如品茗茶,愈琢磨愈有味,真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