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席慕蓉同题诗《乡愁》比较分析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il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谈到诗歌《乡愁》的作者,海峡两岸的读者会想起乡愁诗人余光中,也会想起温柔谦逊的席慕蓉。虽然两人都在1949年离开中国大陆,都有前往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国外学习深造的经历,最后定居于台湾,有着同样的离乡别井、念亲怀乡之情,但21岁离开厦门、曾在故乡生活的余光中(祖籍福建)和6岁离开重庆、从未涉足过原乡的席慕蓉(祖籍内蒙古)终究只能写下两首不一样的《乡愁》。
  余光中的诗歌《乡愁》(下文简称余作)写于1972年,收录于《余光中集 第2卷 诗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诗歌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这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席慕蓉的诗歌《乡愁》(下文简称席作)创作于1978年,收录于其第一本诗集《七里香》(花城出版社,1987年版),诗歌写道:“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揮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一、时间的有与无
  相比席作,余作的时间脉络更为强烈。“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以及余光中在华南理工大学讲学时亲自朗读了自己为《乡愁》续写的第五段:“而未来/乡愁是一道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去那头。”这都是他的游子轨迹:1937年,从安稳到逃难,从出生地到异乡;1949年,从故乡到异地,从上学到辍学;1958年,从国内到国外,从死别到生离;1971年,从思家到念国,从流浪到返台;新世纪,从隔望到往来,从现在到未来。短短五段,清晰勾勒着他的生命版图,也清晰记录着海峡两岸的距离拉近,波澜壮阔。
  在席作中,时间的刻度消失殆尽,“永不老去”。席慕容在《乡愁》中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因为害怕曾经的美好破灭,所以在席慕蓉心里,故乡一直是个确定存在、不确定模样的整合体,整合着对家人的回忆和自我的想象,无关时间流逝,只管尽心刻画,使乡愁美得像“一支清远的笛”“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悠长寂寥,永远年轻。
  二、意象的实与虚
  在余作中,所有的意象都是个人生活中真实出现的事物:寄宿求学时与母亲通信的“邮票”、赴美进修时与妻儿相见的“船票”、母亲离世后阴阳相隔的“坟墓”、在台念国时跨不了的“台湾海峡”,从地理相隔到生死相离,从家分两地到国分两岸,余光中选择将前大段人生的漂泊符号直接张贴在诗句里,不加修饰,层层累积,从个人对家庭的乡愁生发出游子对家国的乡愁,使读者如临其境,经历从共情到共鸣,愈读,愈因一份新的断隔而悲伤加重。
  不同于余作的乡可感、愁可发,席作没有选择父母和祖辈口中的、从未相见的草原或河,而是选择模糊原乡的面貌、书写乡愁的模样,以亲人哼唱的“故乡的歌”带出意象“笛”“月亮”“雾”“树”这些用于形容回忆延伸的虚景:悠扬清朗的胡乐伴皎洁的月光而来,夜雾朦胧了月色,雾散后,辽阔的大地空余一棵没有记忆的树,和它孤独的影子。这景是孤独的,是永恒的,是立体的,更是美丽的。图1是席慕蓉诗集《七里香》(花城出版社,1987年版)里的插画,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席慕蓉的梦乡,席慕蓉的乡愁。
  三、乡愁的转与直
  “乡愁”二字既是余作和席作的题目,又是思想主题,虽然它们带给读者的感受都是“思乡之愁”,但回到两首诗本身,不仅“乡”的所指不同(余作的“乡”是江南,席作的“乡”是内蒙古),而且两份“愁”的表达路径也是不一样的。
  在余作中,“乡愁”是多义的转弯式表达:思母念家—思妻念儿—思母念家—思乡念国。在2013年第五届“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颁奖典礼上,余光中在回答听众提问时曾说:“每个人都会有‘乡愁’。一个人离开一个地方,不管时间长短,往往对所处过的环境,接触过的人,经历过的事,都会不经意地回想或重现。譬如说,我在台湾住久了,一旦去了别的地方,那我对台湾也会产生一种‘乡愁’。”尹银廷也曾在《论余光中的乡愁诗》一文中说:“在台北时,他(指余光中,后同)怀念江南;在香港时,他眷念台北;在高雄时,他回望香港;在美国时,他渴望故国和故岛。”因此,在《乡愁》中,余光中思念的家和国是鲜活而丰富的,它们的每个截面都有此人、此物、此景、此情。
  在席作中,“乡愁”是专一的直行式表达:故乡的歌每晚都会响起,梦乡总会如雾散去,但对内蒙古的乡愁永不老去。2015年,席慕蓉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曾表示:“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会转弯开始写蒙古族,而不再写以前类似《七里香》那样思乡的忧愁文字,对你们来说,我可能是转了弯,但对我来说,这就是我的一条直路,人总是在往前走,我最大的幸运是在中年遇到了原乡,我跟着生命的指引,走上了这条道路。”可见,她的乡愁即使没有年轮,却依然能传来清远的笛声,悠长而短暂。
  余光中曾在《右手写诗,左手写文》中说:“所谓乡愁并不仅是地理的,也是历史的。并不是说回到你的家乡,回到那一村一寨就可以解愁的,乡愁往往是历史的沧桑感和时间的沧桑感在其中。”这里的“历史沧桑感”和“时间沧桑感”无疑为本文总结余作与席作的异同提供了重要关键词:余光中的《乡愁》和席慕蓉的《乡愁》都深含历史沧桑感和时间沧桑感,表达了对故乡、原乡的思念与热爱,但余作是以时间为经、以历史为纬,在层层累积的分离地图上道尽孝儿念亲和游子爱国;席作则是以历史为房、以时间为窗,在祖辈建构的原乡梦境里歌唱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简介:韩悦瑶(1994-),女,广东东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其他文献
《天龙八部》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一部鸿篇巨制,这部脍炙人口、源于佛经的武侠小说历来以其精彩的描写、曲折的情节而为人称道,其精彩纷呈的人物刻画更是令人拍案叫绝。金庸用尽心血所创作描绘出来的“四大恶人”形象,充分体现了圆形人物的复杂性与多面性。  一、《天龙八部》中四大恶人形象分析  四大恶人之首“恶贯满盈”段延庆,原是大理国身份尊贵的太子,却因奸臣陷害而叛乱逃亡,险些丢失了性命,虽然侥幸得以不死,但也
期刊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人生七大事,茶虽处于末端,非生活必需品,却也在国人生活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这同样证明了茶的超然所在。茶本身随性,上可入朝堂商讨国是,下可盘市井惬意生活。华夏民族诞生以来,茶及茶文化便与之形影不离,这对我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简单论述茶文化和我国古代文学之间的融合及发展,并从唐诗宋词乃至明清小说等方面探讨茶文化的应用及实践。  在悠悠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传承中,茶乃是一珍贵
期刊
古典小说的鉴赏跟其他门类的艺术鉴赏大体上是一样的,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对艺术的一种整体感知和再编码,都是从自身出发对艺术进行审美体验和审美判断。古典小说是小说这一种叙事文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典小说进行艺术鉴赏,深刻体会其文化内涵,这可以对当代小说鉴赏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就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些特点,对古典小说的文化内涵进行赏析。  任何时代的小说都有其特有的文化内涵,这就意味着对小说进行艺术鉴赏时
期刊
晴山堂石刻收录了自洪武三年(1370年)至崇祯六年(1633年)260余年间的文人题赠书法。它现存于江苏江阴徐霞客故居,其内容来自徐霞客及其先祖所得的当时文人题赠。明代,江南富豪之家刻帖风盛,徐霞客家族为江阴地区富庶望族。徐霞客为庆祝母亲八十大寿,建晴山堂时勒之于石,列于晴山堂四壁,其中收录了上自元末明初倪云林所题赠徐本中诗稿(洪武三年),下至崇祯六年南都国子监祭酒谢德溥题《秋圃晨机为徐孺人赋并赠
期刊
“文备众体”是中国古典小说鲜明的文体特征之一,也是区别西方小说的典型特征。在众“体”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诗词。本文拟从诗词在文本中的位置简单讨论其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作用。  对于诗词在古典小说中作用,前人早有研究。石昌渝在《中国小说源流论》中曾指出,诗赋在传奇小说中的作用有五个方面:男女之间传情达意;人物言志抒情;绘景状物;暗示情节的某种结局;评论。这是对诗赋在传奇小说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论述比较简
期刊
陕西省的文学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陕西省的小说创作更是引人瞩目。在小说创作中,著名作家有陈忠实、贾平凹、柳青、李若冰和路遥。其中,路遥的小说更是成果丰硕。路遥是一位具有农本意识的作家,他和乡村有着不可割裂的血肉关系。他的小说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对底层人民的关怀和对农村青年奋斗方式的探索。路遥小说带给了人们激情和感动,但通过全面而深入地去分析其作品,同时发现路遥的小说存在一定的
期刊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而文化事业单位是文化发展和传承的重要部门。地方群文工作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重点内容,有利于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本文主要对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地方文化事业繁荣的具体措施。  群众文化活动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开展的一种自娱自乐、自我教育与完善的文化活动。群众文化中以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娱乐以及教育的方式展现出地
期刊
从1931年至1945年,处于东北沦陷区的作家古丁、外文、爵青、冷歌、但娣等“艺文志派”作家,以《艺文志》为主要阵地,发表了大量诗歌作品,揭示了沦陷区人民的精神困境和殖民政府的严酷统治,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以及无法言说的痛苦。因此,对“艺文志派”的诗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艺文志》诗歌作品的艺术特征为研究对象,论述“艺文志派”诗人生存之窘,主要揭示“艺文志派”的创作背景和诗人心境,分析隐喻
期刊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中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中有着对下人形象的描写,他们身份低微,日常忙碌只为糊口,更谈不上拥有人权,作者对他们因受封建压迫而出现身体与心理的损伤的描写兼而有之,而下人里,又以对女性的描写最为突出。身为下人,受社会阶级的压迫,而又因为是女性,受天生性别所带来的不平等对待,所以在书中更加具有代表意义。本文运用精神分析法,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揭示下层女性生存的困难。
期刊
王维诗歌在“文”和“质”间能保持均衡,“清”与“厚”的均衡则是其具体表现之一。简而言之,其既能做到文辞上的朴素纯洁,又能做到内蕴上的厚重丰富。  一  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说,“清”与“厚”实质上涉及的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观中的“文”与“质”这一对基本概念。《论语·雍也》中便曾以“文质”论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的内蕴胜过言辞,就会显得粗野,如果一个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