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语文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要适应新语文课标要求,就必须改变当前陈旧落后的教学观,打破“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牵着学生走”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方式,就得使课堂变成开放的、动态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多读、多问”的好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课堂效率,变枯燥无味为兴趣盎然。
一、 多读 ——读中感悟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条重要的途径。书是学生读懂的,而不是教师教懂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体现以读为本,从读中感悟,读中想象,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读可分为个人读、集体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然而充分的读并不等于会收到读书的最佳效果,要读好书也应由教师去认真引领,使学生感兴趣,并且根据学生的自身的特点,有目的性的完成,那样的朗读会收到更佳的效果。
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首先,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很使你受感动,要反复读,直到读懂为止。然后,学生把他认为很感动的句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给大家听,读完大家评价,给予表扬、鼓励、指正。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最后,学生总结,从刚才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从而揭示中心。在教学《船长》一文时,我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采取男女生、好朋友之间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在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船长哈尔威的临危不乱,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由此可见形式多样的朗读,不但是激活课堂的气氛重要手段,而且是理解中感悟的过程,还是发展思维和不断提高认识的过程。
二、多问——问中发展
学生有问题想问了,就要鼓励他大胆地说出来,但因长期以来都是师问生答的固定的教学模式,使较多的学生缺乏问的胆量,具有畏惧心理。这其中既有一向少于思索,也有惧怕一旦说错引来众人嘲笑的心理障碍,针对这一情况,应大胆鼓励学生,要有勇气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告诉学生:一个人若要有发现,有创造,就不应该畏惧错误。有问题师生一起来探讨,有错误大家来一起指正。对能大胆质疑,积极发言的同学,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要多发掘学生质疑的闪光点,使他们在表扬与激励中慢慢培养敢于问、敢于说的好习惯。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船长》一文时,学生质疑:“船长哈尔威为何站在舰桥上,随着轮船沉入大海?难道他当时不能自救吗?”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课堂上学生们议论开了,有说能,也有说不能的,发言积极,课堂气氛可热闹了,不但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在教学《明天的太阳城》一文时,居然有学生大胆地站起来问:“能把我们的学校改成“太阳能学校”吗?使它成为一所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学校。”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决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创造一张未来的“太阳能学校”的图画,并附上文字说明。结果,同学们上交的作品令我不得不佩服学生们超凡的想象力,不但画得好,而且还介绍得那么棒。因此,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大胆的提问,大胆的探索,大胆的创新,不但提升了课堂中的气氛,增强了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而且使学生得到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发展了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得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得以锻炼,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育的实践关键在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应从小抓学,从现在抓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体会朗读中的乐趣,大胆发言,大胆质疑,大胆创新,尽量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的时间和活动的余地,改被动为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县淳溪中心小学
一、 多读 ——读中感悟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条重要的途径。书是学生读懂的,而不是教师教懂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体现以读为本,从读中感悟,读中想象,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读可分为个人读、集体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然而充分的读并不等于会收到读书的最佳效果,要读好书也应由教师去认真引领,使学生感兴趣,并且根据学生的自身的特点,有目的性的完成,那样的朗读会收到更佳的效果。
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首先,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很使你受感动,要反复读,直到读懂为止。然后,学生把他认为很感动的句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给大家听,读完大家评价,给予表扬、鼓励、指正。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最后,学生总结,从刚才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从而揭示中心。在教学《船长》一文时,我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采取男女生、好朋友之间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在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船长哈尔威的临危不乱,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由此可见形式多样的朗读,不但是激活课堂的气氛重要手段,而且是理解中感悟的过程,还是发展思维和不断提高认识的过程。
二、多问——问中发展
学生有问题想问了,就要鼓励他大胆地说出来,但因长期以来都是师问生答的固定的教学模式,使较多的学生缺乏问的胆量,具有畏惧心理。这其中既有一向少于思索,也有惧怕一旦说错引来众人嘲笑的心理障碍,针对这一情况,应大胆鼓励学生,要有勇气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告诉学生:一个人若要有发现,有创造,就不应该畏惧错误。有问题师生一起来探讨,有错误大家来一起指正。对能大胆质疑,积极发言的同学,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要多发掘学生质疑的闪光点,使他们在表扬与激励中慢慢培养敢于问、敢于说的好习惯。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船长》一文时,学生质疑:“船长哈尔威为何站在舰桥上,随着轮船沉入大海?难道他当时不能自救吗?”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课堂上学生们议论开了,有说能,也有说不能的,发言积极,课堂气氛可热闹了,不但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在教学《明天的太阳城》一文时,居然有学生大胆地站起来问:“能把我们的学校改成“太阳能学校”吗?使它成为一所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学校。”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决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创造一张未来的“太阳能学校”的图画,并附上文字说明。结果,同学们上交的作品令我不得不佩服学生们超凡的想象力,不但画得好,而且还介绍得那么棒。因此,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大胆的提问,大胆的探索,大胆的创新,不但提升了课堂中的气氛,增强了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而且使学生得到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发展了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得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得以锻炼,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育的实践关键在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应从小抓学,从现在抓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体会朗读中的乐趣,大胆发言,大胆质疑,大胆创新,尽量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的时间和活动的余地,改被动为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县淳溪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