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政治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主体,这需要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让枯燥的课堂丰富起来,其中的很多实践证明的方法可以尝试,有模拟听证会、适当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影片和影像资料、开展辩论和组织学生讨论等等,这些尝试会使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兴趣提高,很好地巩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很能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创新活动
多彩课堂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要求“面向学生”,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疑难等。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获得发展,应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挖掘教学资源,使政治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开展过一些活动,效果不错。一、模拟听证会新课程倡导教育要回归生活,特别是学生的生活实践。一切基于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要求学科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新的课改理念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自主行为。模拟听证会能在教学中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人,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个性风采的舞台。在新课程必修一《政治生活》中讲到,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及民主管理,其中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很多,比如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及社会听证制度。为了让政治课上得更加生动和深受学生欢迎,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时可以组织学生模拟一次听证会。首先,由老师选择一个以学生身边实际为主,以学生感兴趣而且有话可说的主题如“高中学生是否开展周末补课”、“教育收费”、“高考制度调整听证会”、“班级安装空调收费听证”等等。主题确定之后,就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收集材料,作好准备,最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模拟听证会。在这一过程中,注意事项需要交代给学生,实际上,老师要真正发挥主导作用,而学生是真正的主体。学生通过组织、准备、参与这一活动,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在思想、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了升华,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兴趣有了极大的提高。二、适当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影片和影像资料新课程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就讲到优秀文化的作用,即优秀的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讲述这一知识点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情感上能有个很大的升华,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场或两场优秀的影片,如“我要飞翔”和“边检站”,青春励志题材电影《我要飞翔》讲述了发生在航空学校里飞行学员和飞行教官之间幽默、感人的故事,表现我空军飞行员勤劳、刻苦、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是我国首部关于青少年实现“飞行梦”的青春励志电影;数字电影《边检站》以刚毕业的警校学生的经历为切入点,通过他们在边防检查站的工作和成长经历,讲述了一个与境外犯罪集团斗智斗勇,最后一举粉碎境内外勾结走私犯罪阴谋的惊险故事。这两部优秀电影会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化的力量,收到的效果是语言无法替代的,真正发挥了政治课德育教育的作用;在文化生活中,还特别讲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此时把每年在河南新郑举行的“轩辕黄帝”祭祖大典仪式有剪接性地放给学生观看,那效果比老师大费口舌讲解好得多,通过观看这一气势磅礴的大典,学生由衷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一种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由然而生,这种教学效果正是我们政治课特别想要达到的。三、开展辩论在学生中开展辩论,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查找资料、搜索、统筹分析的能力,同时可以加强同学、师生之间的情感,锻炼同学们的团结协助能力。也满足了同学们自由发挥的愿望,符合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政治课中碰到合适的机会也可以组织学生针对问题开展辩论,如必修一《经济生活》“征税与纳税”中就可以开展一次辩论,辩题为:“税收与我无关”与“税收与我息息相关”;再比如,必修三《文化生活》“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关于传统文化今天对于我们究竟是财富还是糟粕也可开展一场特别激烈的辩论,通过辩论,同学们能更好地理解“对待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且达到了上面辩论本身的作用。四、组织讨论讨论教学方法已被广泛使用,它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养成探究学习习惯,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适当组织学生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时,我有意识地组织了一次关于价值取向的讨论。现如今社会上流行一些怎样的价值取向?讨论这些价值取向,并讨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讨论是思想的碰撞,在碰撞中去学会想问题、办事情,这样的讨论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不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书本上的知识就会变成死的教条。参考文献:[1]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2]胡兴松.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2(Z1)
多彩课堂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要求“面向学生”,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疑难等。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获得发展,应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挖掘教学资源,使政治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开展过一些活动,效果不错。一、模拟听证会新课程倡导教育要回归生活,特别是学生的生活实践。一切基于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要求学科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新的课改理念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自主行为。模拟听证会能在教学中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人,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个性风采的舞台。在新课程必修一《政治生活》中讲到,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及民主管理,其中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很多,比如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及社会听证制度。为了让政治课上得更加生动和深受学生欢迎,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时可以组织学生模拟一次听证会。首先,由老师选择一个以学生身边实际为主,以学生感兴趣而且有话可说的主题如“高中学生是否开展周末补课”、“教育收费”、“高考制度调整听证会”、“班级安装空调收费听证”等等。主题确定之后,就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收集材料,作好准备,最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模拟听证会。在这一过程中,注意事项需要交代给学生,实际上,老师要真正发挥主导作用,而学生是真正的主体。学生通过组织、准备、参与这一活动,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在思想、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了升华,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兴趣有了极大的提高。二、适当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影片和影像资料新课程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就讲到优秀文化的作用,即优秀的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讲述这一知识点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情感上能有个很大的升华,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场或两场优秀的影片,如“我要飞翔”和“边检站”,青春励志题材电影《我要飞翔》讲述了发生在航空学校里飞行学员和飞行教官之间幽默、感人的故事,表现我空军飞行员勤劳、刻苦、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是我国首部关于青少年实现“飞行梦”的青春励志电影;数字电影《边检站》以刚毕业的警校学生的经历为切入点,通过他们在边防检查站的工作和成长经历,讲述了一个与境外犯罪集团斗智斗勇,最后一举粉碎境内外勾结走私犯罪阴谋的惊险故事。这两部优秀电影会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化的力量,收到的效果是语言无法替代的,真正发挥了政治课德育教育的作用;在文化生活中,还特别讲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此时把每年在河南新郑举行的“轩辕黄帝”祭祖大典仪式有剪接性地放给学生观看,那效果比老师大费口舌讲解好得多,通过观看这一气势磅礴的大典,学生由衷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一种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由然而生,这种教学效果正是我们政治课特别想要达到的。三、开展辩论在学生中开展辩论,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查找资料、搜索、统筹分析的能力,同时可以加强同学、师生之间的情感,锻炼同学们的团结协助能力。也满足了同学们自由发挥的愿望,符合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政治课中碰到合适的机会也可以组织学生针对问题开展辩论,如必修一《经济生活》“征税与纳税”中就可以开展一次辩论,辩题为:“税收与我无关”与“税收与我息息相关”;再比如,必修三《文化生活》“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关于传统文化今天对于我们究竟是财富还是糟粕也可开展一场特别激烈的辩论,通过辩论,同学们能更好地理解“对待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且达到了上面辩论本身的作用。四、组织讨论讨论教学方法已被广泛使用,它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养成探究学习习惯,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适当组织学生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时,我有意识地组织了一次关于价值取向的讨论。现如今社会上流行一些怎样的价值取向?讨论这些价值取向,并讨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讨论是思想的碰撞,在碰撞中去学会想问题、办事情,这样的讨论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不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书本上的知识就会变成死的教条。参考文献:[1]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2]胡兴松.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2(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