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行,体育教学越来越引起重视。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应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本文从五个方面总结了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思想品德教育,长期训练必将对学生綜合素养提升大有裨益。
关键词:分层教育; 教学方法; 榜样示范; 极点训练; 竞争合作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对中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把握当代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认清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住中学生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层教育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心理上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而往往不能实行自我监督,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根据这些特点,在体育课的思想教育中要坚持正面教育、讲清道理,以表扬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为主,使他们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并能克服缺点。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针对后进生的正面教育。因为后进生在文化科学习中处于劣势地位,很多人在体育课上找到了幸福与尊严。根据这一心理特点,体育老师应对他们微小的、点滴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帮助他们找回自信与勇气,以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些学生性格内向、自尊心强,在教学中要给予赞许、肯定的眼神,激发学生的斗志和自我完善的观念。有些学生纪律观念差、好动、影响学习氛围,在教学中要采用富有说服性的内容、严肃的语言和果断明快的语调来批评学生。有些学生比较自满自大,在教学中应运用比较的方法,使学生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中更有强中对手。还应注意加强一些体育骨干分子和文化科优秀生的思想教育,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挫折教育与团队意识的培养。
二、利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应该设计多种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以便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如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本课内容、任务、目的精心设计,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提高学生的兴趣。
不同的教学内容,所体现的教育效果也不相同,教师应根据各类内容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通过球类项目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相互配合的能力,增强集体主义观念。长跑等耐力训练虽然让人觉得很乏味,但学生可以把它当作是与自己意志的较量,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通过武术项目的训练,在强健学生身体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素质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
教师的自身表率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情绪。因此,体育教师应明确自己是教育者,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各方面做好学生的典范。比如要求学生上课3分钟到达场地,老师要提前准备好上课的场地、器材,等学生的到来。在炎热的夏天,老师和学生一起在太阳底下练习,首先要做示范练习。对一些艰苦的项目练习,教师如能亲自带领,这对于培养学生奋勇进取的意志,克服不良品质具有特殊效果。如果教师上课常迟到、早退、随心所欲“放羊式”的教学,会造成教师形象差、威信低、教学效果不佳。因此,体育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自己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并赢得学生的信任,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率先垂范的表率作用。
四、培养顽强品质,进行适当的极点训练
当代中学生都是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下长大,心理上更加脆弱,承受能力更低。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让学生更多地在活动中去尝试成功与失败,可以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强化,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向更大的困难挑战。如在支撑跳跃中,通过提高器械的高度、加长起跳的距离等,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自信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有意识地设置挫折环节,利用雨、雪天气,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品质。
教师还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如在测试体育合格项目时,把体育不合格不能参加高考的厉害关系告诉一些体育成绩不合格的同学,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压力,然后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刻苦锻炼,争取补测时能顺利通过,逐渐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练习都要承受极大的肌肉疲劳,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肌肉活动的直接兴趣,并根据握力的测试证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忍受的练习,将获得相应的回报,使他们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真。如做1分钟仰卧起座时,告诉学生,当你做到35次时,肌肉感到酸痛,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否则你的成绩永远只能停止而不能进步,让他们在练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又如中长跑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清楚、明白阐述“极点”这一生理现象,在他们练习出现“极点”现象时,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去战胜“极点”现象,逐步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五、分组合作,培养竞争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在合作中分享团队的胜利成果。如在接力跑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规定最后一组到达终点的同学做俯卧撑,让这些同学认识到胜利和失败带来的两种不同的结果。
总之,体育教师要运用灵活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得到思想品质的培养。但是这种德育的渗透应该如雪融春泥,夜雨润花,了然无痕,却使学生体魄的大树更加根深叶茂,精神的花朵更加芳香馥郁。
关键词:分层教育; 教学方法; 榜样示范; 极点训练; 竞争合作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对中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把握当代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认清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住中学生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层教育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心理上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而往往不能实行自我监督,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根据这些特点,在体育课的思想教育中要坚持正面教育、讲清道理,以表扬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为主,使他们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并能克服缺点。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针对后进生的正面教育。因为后进生在文化科学习中处于劣势地位,很多人在体育课上找到了幸福与尊严。根据这一心理特点,体育老师应对他们微小的、点滴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帮助他们找回自信与勇气,以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些学生性格内向、自尊心强,在教学中要给予赞许、肯定的眼神,激发学生的斗志和自我完善的观念。有些学生纪律观念差、好动、影响学习氛围,在教学中要采用富有说服性的内容、严肃的语言和果断明快的语调来批评学生。有些学生比较自满自大,在教学中应运用比较的方法,使学生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中更有强中对手。还应注意加强一些体育骨干分子和文化科优秀生的思想教育,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挫折教育与团队意识的培养。
二、利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应该设计多种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以便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如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本课内容、任务、目的精心设计,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提高学生的兴趣。
不同的教学内容,所体现的教育效果也不相同,教师应根据各类内容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通过球类项目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相互配合的能力,增强集体主义观念。长跑等耐力训练虽然让人觉得很乏味,但学生可以把它当作是与自己意志的较量,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通过武术项目的训练,在强健学生身体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素质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
教师的自身表率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情绪。因此,体育教师应明确自己是教育者,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各方面做好学生的典范。比如要求学生上课3分钟到达场地,老师要提前准备好上课的场地、器材,等学生的到来。在炎热的夏天,老师和学生一起在太阳底下练习,首先要做示范练习。对一些艰苦的项目练习,教师如能亲自带领,这对于培养学生奋勇进取的意志,克服不良品质具有特殊效果。如果教师上课常迟到、早退、随心所欲“放羊式”的教学,会造成教师形象差、威信低、教学效果不佳。因此,体育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自己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并赢得学生的信任,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率先垂范的表率作用。
四、培养顽强品质,进行适当的极点训练
当代中学生都是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下长大,心理上更加脆弱,承受能力更低。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让学生更多地在活动中去尝试成功与失败,可以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强化,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向更大的困难挑战。如在支撑跳跃中,通过提高器械的高度、加长起跳的距离等,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自信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有意识地设置挫折环节,利用雨、雪天气,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品质。
教师还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如在测试体育合格项目时,把体育不合格不能参加高考的厉害关系告诉一些体育成绩不合格的同学,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压力,然后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刻苦锻炼,争取补测时能顺利通过,逐渐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练习都要承受极大的肌肉疲劳,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肌肉活动的直接兴趣,并根据握力的测试证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忍受的练习,将获得相应的回报,使他们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真。如做1分钟仰卧起座时,告诉学生,当你做到35次时,肌肉感到酸痛,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否则你的成绩永远只能停止而不能进步,让他们在练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又如中长跑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清楚、明白阐述“极点”这一生理现象,在他们练习出现“极点”现象时,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去战胜“极点”现象,逐步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五、分组合作,培养竞争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在合作中分享团队的胜利成果。如在接力跑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规定最后一组到达终点的同学做俯卧撑,让这些同学认识到胜利和失败带来的两种不同的结果。
总之,体育教师要运用灵活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得到思想品质的培养。但是这种德育的渗透应该如雪融春泥,夜雨润花,了然无痕,却使学生体魄的大树更加根深叶茂,精神的花朵更加芳香馥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