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染绿生活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s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治百病。”这些格言深深地告诉我们读书有百益而无一害。读书能使我们的精神更加富有,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翠绿。
  一个人外表穿金戴玉,而思想贫血庸俗,我想他一定不是完美的人,是永远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就像装着枯草的丝绸包。
  旁人经常问我整日钻在书堆里累不累,书不能给你带来金钱,为何还要痴痴地做一条书虫……面对这么多的诘问,我真不知该如何应答,因为磨破嘴唇他们也不会感受得到读书的那份乐趣。物欲横流的现实,谁不想去拥有足够的金钱,可金钱就能买到真正和长久的快乐吗?(也许有人会笑我两袖清风还说这种幼稚的话。)是啊,我没有体验过挥金如土的潇洒,自己只是背着清贫爬行的书虫。面对别人的取笑和蔑视,我唯一能做的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是我清高,只是再也想不出其它逃避的方式。但不管怎样,我都不会后悔最初的选择——与书同行。
  外出打工,受尽了各种艰难和痛苦。面对热闹繁华的城市,孤独、无助、失落总一浪接一浪的冲击我的心灵,此时,唯一能拯救自己的是去拼命地读书。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一切的忧伤就会慢慢溶解,一切的伤口就会慢慢愈合。我不敢想象失去书的结局,也许那时我将完全丧失生活的勇气和前行的力量。
  记得有一次,那天是冬至节。本想去找找工作,可路过昆明新知地下图书城时,我的书瘾就发作了。走进书城,我被纷繁的图书深深地吸引住了,想挑几本买回去细细品读,可囊中羞涩,连基本的生活都难淘了,用什么来买书呢。最后决定在书城里“免费”读书,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我被书中精彩的故事情节迷住了,跟着主人公一起喜一起悲,跟着作者的描述进入美妙的境界。时间在这里丢失了。当从书中苏醒过来,走出书城时,发现天空一片漆黑,路灯已亮起来。看看表,才发觉自己已在书城里呆了七个多小时。工作仍然无着落,可我没有怨自己,谁叫我与书结下不解之缘。
  书读多了,总有提笔练练的冲动。每当看见自己写的小诗、小散文变成铅字,在各种报刊露面,心里就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快乐。这也坚定了让我继续努力的信心和勇气。可难免也有窘事降临,有次在上班时灵感突发,就拿出随身带的纸和笔来写诗,谁知被老板发现了,说我不务正业,最后被老板炒鱿鱼。我又一次失业,心里感到有点难过,但我没有悔恨,读书、写作依然是我的至爱。
  读书,填补了生活的缝隙,使喧嚣狂躁烟消云散,使功名利禄化为灰烬。
  书香,依然在身旁萦绕,染绿了我苍白的生活。
  (书林漫步主持杨圭臬)
其他文献
和熙的阳光中,小镇开始躁动不安了。  孩子们的书声从校园的上空升起,  来自桥头村方向早发的客车的鸣号声  传入每一扇刚刚开启的窗棂,  卖菜,卖早点,卖烧酒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这是沉寂了一夜的小镇,  在晨光中,伴着人们的苏醒复又沸腾起来。  农人们扛着犁耙,赶着健壮的耕牛,  穿过街道,走向田野,他们  腰间的酒壶散发着阵阵醉人的香味。   小贩们似乎又忙碌了起来,他们  没有忘记这是乡下
期刊
大理国时期,文学创作较之南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保存下来的资料更加丰富。大理国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大理致书宋朝廷,要求通好。大理国多次向宋索求经籍,并于边市大量购买汉文书籍,用汉字抄写了大批佛经,均说明大理国人运用汉字相当熟练。宋仁宗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侬智高兵败逃入大理国,其部属大多投靠大理,其中就有广州进士黄玮,以擅长文学而得到了大理国的重用。宋崇宁二年(公元1
期刊
曾读过辛弃疾“点火樱桃”之美句,常神往那种意境。岁末来到大理,突然有了那份体验。  樱花开了,冬天的樱花。  腊月的大理点着了火,像雪山下的一个火盆,热力四射。古城引来了避寒的天边客。  谁也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这樱花开始开得这么惹眼,也许是那古老的青石板铺下第一块的时候,先祖们就下了种。也许苍山洱海混沌初开时,花仙子便撒了籽 。也许第一道石墙砌下时,樱花树便亭亭玉立在墙边,和古城相生相伴。  翻遍名
期刊
古老的地理书《山海经》上记载着一条洪荒年代就有的黑水河。在黑水河上段泾流过的区间,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上的弹丸小镇,她就是地处滇西北大山深处的剑川县沙溪古镇。沙溪盆地四周星罗棋布地散落着一色的青砖、灰瓦、白墙营造的白族村舍,又众星捧月似地拱卫着跨越了两千多年时间的古道上的寺登街。寺登街这个跨越二千多年时间、连结西藏和东南亚近万里的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下的古集市,因了四千年白族文化历史的见证,于2
期刊
每次走进喜洲,除了领略到大理天地人的精气之外,还会油然产生一种宁静的感觉。这种宁静似乎是经历过历史长河的呼啸,岁月风雨的洗礼,显得异常自然、沉稳。  喜洲是大理的一座古镇,离大理古城不远,只有半小时多车程。被称做“街子”的那条南北向老街古香古色,逼仄而幽长,有些深邃。虽然老街的现代商业气息越来越浓,开店老板们的口音也换成了来自不同省份的南腔北调,但毕竟只是一条街,喜洲的总体依然是静谧的。  在背街
期刊
在我梦中,有一条美丽的江萦绕了多年。  还是读大学时,我后排是一个腼腆的男生,他有一个女性化的名字:“柳碧江”,他告诉我们,他生长在一个美丽的江边,江水碧绿碧绿、晶莹透亮,江边有木棉树、橄榄树、芭蕉树……  夏天的时候,一群小伙伴就在江边游泳,捉鱼,江边还有很多人淘沙炼金......  从此,那条神秘、美丽的江就开始在我心里流淌,让我梦魂牵绕。  今年,柳碧江打来电话要我们同学春节一定去他们家玩一
期刊
古人说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如今看来,应该说是:山不在高,有鸟兽才显神秘;水不在深,有鱼虾才有灵性。试想,山再高大,若无鸟兽栖居出没,便寂寞如死山荒岭一座;水再深阔,若无鱼虾游动自如、鸥鹭翩飞其间,便冷漠如死水一潭。  在我童年的印象和先辈们的叙旧中,大理苍山上是有不少野兽出没的,不说狮子、老虎,豹子、豺狼、野猪之类则为数并不少,时常于傍晚或深夜下山来袭扰人畜、糟蹋庄稼。据说
期刊
在学校里,有人叫他二号,更多的人则称呼他二号教授,缘由是本校内有人与他同名同姓,而那个人年纪和个子都比他大,人们把那个人称为大号,把他称为二号。二号教授今年六十出头,海拔虽然不高,但是长得皮肤红润、银发飘飘,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很有点儒雅风度。他有个习惯,每天晚饭后无论是晴雨,必定到校内的足球场上散步十圈,以此来锻炼身体。可是最近以来,人们发现足球场上没有了他的身影,仿佛缺失了一道风景似的。尽管在
期刊
古镇的四周的山上是上帝洒落的干瘪种子——那些缺乏营养的村子。山路像一条条枯瘦的干蛇把山村无力的绕上几绕,从山的这边爬到那边,吸干了村人的汗水终究没变得丰润一些,山在人们眼里呈现着不规则的形状。人就在这种不规则中,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命舞蹈。  小河在冬日里是无水的,围着村子苍白的蚯蚓一样地躺着。村子是贫瘠中的孩子,但男人的肌体却如山岩一般,呈生铁的颜色,即使是女人,那手臂粗壮得也足以把山扭
期刊
一、喜洲白族商帮的形成    喜洲是白族聚居的古镇,白族占90%,地处洱海盆地北端,北距下关35公里,西枕苍山五台峰,东临洱海。境内山海之间是西高东低约80平方公里的狭长平坝,南北长约13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镇四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海拔约2000米。北与洱源县为邻,南与大理市湾桥镇相连,是云南重点侨乡。全镇人口近7万,其中华侨、侨眷等的相关数据还无法统计,目前又有众多无法统计清楚的喜洲籍海外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