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有一天我死在网球比赛中,我希望能够留下某个品牌。这个品牌代表着改革、商品服务,让人们感到:‘嗯!我花的钱确实物有所值,它真的能够改变我的生活。’同时,我也希望所留下的东西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够继续前进;那么我将是一个快乐的人。”
——李泽楷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香港商人说:“赚钱要够快。”
“早”“快”兼具的李泽楷用自己的商业哲学说,给社会提供“物有所值”的商品与服务,自己也会活得“物有所值”。
对于李泽楷,赚钱要够快的秘诀应该就是不按常理出牌,才能出奇制胜。不按常理出牌,本质上是要求商人具有常变常新的商业思维,要具备无中生有、敢为天下先、瞒天过海、颠覆传统、整合他人资源等能力。东方式的智慧与西方式的精明组成了一个新的综合体,他们身上的传统特质,由于混杂了西方的思想而不再有传统的迂腐,中西优势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像李泽楷这一类人的独特经商理念。在李泽楷的眼中,父辈的奋斗与金钱也许都己是过去的历史,在他们这一代新人中,追求的应当是全新的现代人的经济与生活。
生来与父不同
激烈的生存竞争,既激发了香港人的拼搏精神,也给他们提供了大把的机会。香港商人的灿灿黄金就是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搏”出来的。在香港这块弹丸之地,总是不断地上演着一幕幕精彩的商战大戏。当然,要“搏”得好看,不能只靠匹夫之勇,精明的商业运作技艺、现代意识、冒险精神、上进、坚强,现代版的“亚洲犹太人”们以效率和速度著称……
在香港第二代富豪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李嘉诚的小儿子李泽楷。李嘉诚的很多优点在李泽楷身上不断浮现,但是他的生存方式却关乎另一个版本:李嘉诚讲的是子承父业,而李泽楷却自立门户;李嘉诚经商是稳扎稳打,谋定而动,而李泽楷却是标新立异,喜新厌旧;李嘉诚在私生活上是谨守本分,而李泽楷却是不拘小节;李嘉诚奉行的是低调,而李泽楷却是一掷千金,在父荫下循规蹈矩地生活,李泽楷好像实在没有兴趣。
身为华人首富之子,李泽楷身上没有娇骄二气,反而充满了反叛,胆大、冲动。在美国读书时,只因要靠自己生活,他曾在麦当劳做过夜间兼职卖薯条,又做过高尔夫球童赚取外快。
1987年,21岁的李泽楷从斯坦福肄业去了加拿大,随即加入父亲李嘉诚有份投资的加拿大投资顾问公司哥顿资金公司,成为该公司最年轻的执行董事。
母亲庄月明辞世,李泽楷返港奔丧,从此决定回港工作。一开始他被安排到父亲的和黄公司做一名小职员。经过一段短时间的亲自观察,李泽楷晋升为和黄的资金管理委员会董事。
1991年,卫星电视在香港绝对是一个全新概念,各方舆论均一致认为,在香港办卫视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事业,无法成功,李泽楷却有不同的看法,李泽楷向父亲借了5亿港币,成功投得香港首个卫星电视。两年后,他的卫星电视已覆盖了将近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300万家庭用户,广告客户包括万国宝通、大通、百富勤、国泰航空等著名商业伙伴,李泽楷靠自己的努力建起了一个卫视王国。就在卫星电视事业蒸蒸日上之际,李泽楷却将自己全力创建的卫视出售,套现4亿美元。
流传的版本很有意思,1993年5月,在加拿大的一艘游艇上,李泽楷仅由一位私人顾问陪同与有意开拓中国市场的传媒大王、新闻集团主席默多克过招。李以一种谈得成就谈,谈不成还有重要事务的心态,迫使默多克在2小时内以9.5亿的高价收购卫星电视。而李家当初在这个项目上的投入仅为1.25亿美元。创立卫星电视并将其出售,可以说是李泽楷在创业中做出的第一次非常漂亮的亮相,技惊四座。
怀揣分成的4亿美元,李泽楷又是“一分钟也不多留”,置李嘉诚开出的和黄总裁一职于不顾,在老父惊愕的眼光中,“出走”家门,独立创业。1993年8月,李泽楷成立私人公司盈科拓展。6年后,他策划“数码港”一案,名动香江。
为了促进香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李泽楷提出“香港硅谷”即数码港的设想,以便在软件开发上取得长足的进展,形成今后经济发展的优势。数码港项目尚未建成,名声早已在外,最终数码港的设想获得政府的批准,李泽楷取得“数码港”的项目发展权,有人统计,从“数码港”项目中李泽楷将可赚取37亿元。
在对数码港项目初步成功的原因分析中专家指出,香港数码港成功的原因很多,但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项目的构思极富创意,李氏家族的地产背景加上李泽楷个人的“硅谷情结”,促使小超人酝酿出建设香港硅谷的绝世狂想。把地产项目和高科技概念相结合,搞一个香港的硅谷,这会比单纯的地产开发更有意义。这场数码港的酝酿和发展权的争夺战中,锲而不舍、不断进取的精神,是李泽楷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原始动力,而其超人的智慧和胆识,孤注一掷的果敢行动,无疑是他得以成功的法宝。
1999年5月中旬,李泽楷购入“得信佳”集团,改名盈科数码动力上市,股价一天狂升23倍,短短几个月内,盈动的市值暴升至2200多亿港元,成为香港市值第六大的企业,被称为香港经济界的一个奇迹。李泽楷当时的身家达到379.6亿港元,成为香港第四大富豪。为此坊间有人戏言,“老超人干一辈子,不如小超人搞一下子。”
3年后,李泽楷成功说服120亿美元银团贷款又击溃新加坡电讯和新闻集团,将香港电信收入囊中,更名为电讯盈科(下称“电盈”)。这也是李泽楷最为辉煌的巅峰之作,收购后的电讯盈科成为当年市值超过700亿美元的宽带互联网集团,市值超过了长和系,成为仅次于中国电信及汇丰银行的全港第三大市值公司。
遭遇滑铁卢
电讯盈科无疑代表着李泽楷事业的巅峰但同样也是他滑铁卢的开始。半年后,全球互联网泡沫破裂,电讯盈科连年巨亏。
电盈以280亿美元狂吞香港电讯这则商业神话是以120亿美元的贷款为支撑的,而留给李泽楷的还款时间只有3年。电讯盈科在2000年亏损接近30亿港元,2001年亏损仍然超过20亿港元。股价也从最高的28港元跌到2港元。
在压力之下,小超人没有垮,他一方面通过业务重组减少亏损,一方面四处寻求资金来源。包括向澳大利亚电讯公司出售了电讯盈科60%的股权,套现将近30亿美元,使自己的债务降低到了47亿美元。2003年中,李泽楷引入香港地铁高管苏泽光,自己则学习父亲,转任集团主席。2004年3月7日,电讯盈科将旗下所有地产注入香港上市公司——东方燃气,取得了完全的控股地位,当日,东方燃气股价暴涨8倍,李泽楷账面净赚45亿元。2004年,电盈扭亏为盈。
从一开始李泽楷就明白,在此万众瞩目的一案中“我必须让香港电讯增值,否则自己就会有信誉危机。”为此,在电盈6年的颓势中,他也并非没有接受过父亲的好意。比如,2001年1月,电盈股价迅速跌落,已有半年没见面的李氏父子在当地的香格里拉饭店共进午餐,这一场景被敏感的香港媒体迅速捕捉,并被港人视为李嘉诚的“救子之举”,次日电盈股价暴涨8.8%。
对于视独立为生命的李泽楷而言,如果要完全靠父亲的荫庇才能盘活电盈,那或许就是对信念的叛变,对自我的否定。
2006年6月,李嘉诚从报章上获悉,李泽楷有意出售电盈资产,惹来股东高调反对,于是,他致电李泽楷,但一直未获回复。父亲的介入恰恰是李泽楷最不愿意看到的。于是,对于父亲的表态,李泽楷回复:“我确实很尊重我父亲在中国大陆开展业务的意愿,而且对我来说,这个市场也很重要,但是我有一个必须考虑的职责义务——忠于电讯盈科股东的利益。”对于父亲的建议,他的做法是:以“不说话,不来往,不见面”的“三不政策”,来抗拒父亲的好意。
当香港金融大亨、李嘉诚密友梁伯韬牵头组成的财团作为买家浮出了水面时,李嘉诚旗下的两个慈善基金赫然在列(梁伯韬曾表示这纯属无奈,因为没有其他人能够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这极大地刺激了李泽楷,他愤然推翻了自己此前不惜与网通“翻脸”亦要从电盈抽身的决定,表示希望股东大会否决该项收购。到了11月底,正当新加坡盈拓公司的小股东准备投票是否赞成由李嘉诚基金、梁伯韬及西班牙电讯的入股方案时,李泽楷向外界表示:“如果盈拓小股东投反对票,我会很开心。”间接拒绝父亲在事件中帮忙,令李嘉诚无法收购电讯盈科的股份。11月24日股东大会召开之日,尽管涉嫌关联交易,李泽楷被取消了投票权,但小股东们如其所愿,否决了收购方案。
外界对此评论道:“父亲想帮忙,儿子不领情。”
商场如战场,规则的制定者不一定总是赢家,因为规则是用来打破的。李泽楷深谙其道,也就常常扮演着规则的破坏者角色。
让规则为我所用
“他在娱乐、传媒领域,还是颇有投资眼光的。中国这个市场,任何一个风险投资都不愿意错过,更何况李泽楷呢”,投资界对于2007年李泽楷将在国内又有新的风险投资举措的消息,关注,但不惊讶。
很难想象将李泽楷定格于一个传统电信运营商。在电讯盈科的大后方稳定之后,穿上了西装的昔日梦想家会如何在广阔的中国大陆出手呢?
自从网络狂潮中劫后余生,这个曾被冠以“故事大王”称号的网络小子正在以越来越务实的态度来博得投资者的欢心。
有“小超人”之称的李泽楷自出道以来,投资常有惊人之举,其整合资源的财技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此前除了投资田溯宁的风险投资基金CBC(中国宽带产业基金)外,更有对腾讯的投资、通过大国文化集团收购台湾滚石唱片等,无处不彰显李泽楷在投资界的雄心壮志。像其他所有的风险投资那样,“发现机会—投资—辅助成长—兼并收购—做大规模—成功退出—再投资”,是“小超人”做VC的价值循环链。
早在1999年,李泽楷旗下的香港盈科数码就已经向腾讯投资了数百万美元。腾讯创始人马化腾透露,在1999年的深圳第一届高交会上,美国IDG和香港盈科数码共向腾讯注资22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各占20%的股份——这是腾讯公司得以继续生存发展的最重要一笔风险投资。2001年6月,香港盈科数码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所持腾讯控股20%的股权悉数出售给MIH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此次投资,盈科数码获得超过十倍的回报。
2007年末,李泽楷旗下的大国文化集团正式并购台湾的滚石唱片。据悉,此次大国文化斥资6亿新台币(约合1.4亿元人民币)收购滚石唱片。滚石唱片大量的音乐版权和品牌优势,是吸引李泽楷的真正原因,收购滚石唱片,也成为小超人借道滚石唱片图霸娱乐产业的标志。
据悉,滚石唱片是最早进入数字音乐的唱片公司,曾融资3000万美元创下数字音乐公司融资之冠。但是由于自身经营问题加上运营商政策挑战,滚石一直处于亏损状况。
2008年3月27日,大国文化集团、大国翼星公司与云南省文产办签订了发展云南文化产业合作意向书。该意向书就三方共同在策划大型文化活动、打造云南文化娱乐品牌、开展文化产业交流、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等方面达成了协议,业务触角伸向内地。
既不能退,则必勇进。这种非常之举,追求“物有所值”仍是李泽楷一贯的风格。也许大学时的一句话仍激励着他,这句话是用加州的天气来形容斯坦福学生的冒险精神的——不管今天的雨下得多大,明天又会阳光普照。
(胡洁整理)
——李泽楷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香港商人说:“赚钱要够快。”
“早”“快”兼具的李泽楷用自己的商业哲学说,给社会提供“物有所值”的商品与服务,自己也会活得“物有所值”。
对于李泽楷,赚钱要够快的秘诀应该就是不按常理出牌,才能出奇制胜。不按常理出牌,本质上是要求商人具有常变常新的商业思维,要具备无中生有、敢为天下先、瞒天过海、颠覆传统、整合他人资源等能力。东方式的智慧与西方式的精明组成了一个新的综合体,他们身上的传统特质,由于混杂了西方的思想而不再有传统的迂腐,中西优势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像李泽楷这一类人的独特经商理念。在李泽楷的眼中,父辈的奋斗与金钱也许都己是过去的历史,在他们这一代新人中,追求的应当是全新的现代人的经济与生活。
生来与父不同
激烈的生存竞争,既激发了香港人的拼搏精神,也给他们提供了大把的机会。香港商人的灿灿黄金就是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搏”出来的。在香港这块弹丸之地,总是不断地上演着一幕幕精彩的商战大戏。当然,要“搏”得好看,不能只靠匹夫之勇,精明的商业运作技艺、现代意识、冒险精神、上进、坚强,现代版的“亚洲犹太人”们以效率和速度著称……
在香港第二代富豪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李嘉诚的小儿子李泽楷。李嘉诚的很多优点在李泽楷身上不断浮现,但是他的生存方式却关乎另一个版本:李嘉诚讲的是子承父业,而李泽楷却自立门户;李嘉诚经商是稳扎稳打,谋定而动,而李泽楷却是标新立异,喜新厌旧;李嘉诚在私生活上是谨守本分,而李泽楷却是不拘小节;李嘉诚奉行的是低调,而李泽楷却是一掷千金,在父荫下循规蹈矩地生活,李泽楷好像实在没有兴趣。
身为华人首富之子,李泽楷身上没有娇骄二气,反而充满了反叛,胆大、冲动。在美国读书时,只因要靠自己生活,他曾在麦当劳做过夜间兼职卖薯条,又做过高尔夫球童赚取外快。
1987年,21岁的李泽楷从斯坦福肄业去了加拿大,随即加入父亲李嘉诚有份投资的加拿大投资顾问公司哥顿资金公司,成为该公司最年轻的执行董事。
母亲庄月明辞世,李泽楷返港奔丧,从此决定回港工作。一开始他被安排到父亲的和黄公司做一名小职员。经过一段短时间的亲自观察,李泽楷晋升为和黄的资金管理委员会董事。
1991年,卫星电视在香港绝对是一个全新概念,各方舆论均一致认为,在香港办卫视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事业,无法成功,李泽楷却有不同的看法,李泽楷向父亲借了5亿港币,成功投得香港首个卫星电视。两年后,他的卫星电视已覆盖了将近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300万家庭用户,广告客户包括万国宝通、大通、百富勤、国泰航空等著名商业伙伴,李泽楷靠自己的努力建起了一个卫视王国。就在卫星电视事业蒸蒸日上之际,李泽楷却将自己全力创建的卫视出售,套现4亿美元。
流传的版本很有意思,1993年5月,在加拿大的一艘游艇上,李泽楷仅由一位私人顾问陪同与有意开拓中国市场的传媒大王、新闻集团主席默多克过招。李以一种谈得成就谈,谈不成还有重要事务的心态,迫使默多克在2小时内以9.5亿的高价收购卫星电视。而李家当初在这个项目上的投入仅为1.25亿美元。创立卫星电视并将其出售,可以说是李泽楷在创业中做出的第一次非常漂亮的亮相,技惊四座。
怀揣分成的4亿美元,李泽楷又是“一分钟也不多留”,置李嘉诚开出的和黄总裁一职于不顾,在老父惊愕的眼光中,“出走”家门,独立创业。1993年8月,李泽楷成立私人公司盈科拓展。6年后,他策划“数码港”一案,名动香江。
为了促进香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李泽楷提出“香港硅谷”即数码港的设想,以便在软件开发上取得长足的进展,形成今后经济发展的优势。数码港项目尚未建成,名声早已在外,最终数码港的设想获得政府的批准,李泽楷取得“数码港”的项目发展权,有人统计,从“数码港”项目中李泽楷将可赚取37亿元。
在对数码港项目初步成功的原因分析中专家指出,香港数码港成功的原因很多,但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项目的构思极富创意,李氏家族的地产背景加上李泽楷个人的“硅谷情结”,促使小超人酝酿出建设香港硅谷的绝世狂想。把地产项目和高科技概念相结合,搞一个香港的硅谷,这会比单纯的地产开发更有意义。这场数码港的酝酿和发展权的争夺战中,锲而不舍、不断进取的精神,是李泽楷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原始动力,而其超人的智慧和胆识,孤注一掷的果敢行动,无疑是他得以成功的法宝。
1999年5月中旬,李泽楷购入“得信佳”集团,改名盈科数码动力上市,股价一天狂升23倍,短短几个月内,盈动的市值暴升至2200多亿港元,成为香港市值第六大的企业,被称为香港经济界的一个奇迹。李泽楷当时的身家达到379.6亿港元,成为香港第四大富豪。为此坊间有人戏言,“老超人干一辈子,不如小超人搞一下子。”
3年后,李泽楷成功说服120亿美元银团贷款又击溃新加坡电讯和新闻集团,将香港电信收入囊中,更名为电讯盈科(下称“电盈”)。这也是李泽楷最为辉煌的巅峰之作,收购后的电讯盈科成为当年市值超过700亿美元的宽带互联网集团,市值超过了长和系,成为仅次于中国电信及汇丰银行的全港第三大市值公司。
遭遇滑铁卢
电讯盈科无疑代表着李泽楷事业的巅峰但同样也是他滑铁卢的开始。半年后,全球互联网泡沫破裂,电讯盈科连年巨亏。
电盈以280亿美元狂吞香港电讯这则商业神话是以120亿美元的贷款为支撑的,而留给李泽楷的还款时间只有3年。电讯盈科在2000年亏损接近30亿港元,2001年亏损仍然超过20亿港元。股价也从最高的28港元跌到2港元。
在压力之下,小超人没有垮,他一方面通过业务重组减少亏损,一方面四处寻求资金来源。包括向澳大利亚电讯公司出售了电讯盈科60%的股权,套现将近30亿美元,使自己的债务降低到了47亿美元。2003年中,李泽楷引入香港地铁高管苏泽光,自己则学习父亲,转任集团主席。2004年3月7日,电讯盈科将旗下所有地产注入香港上市公司——东方燃气,取得了完全的控股地位,当日,东方燃气股价暴涨8倍,李泽楷账面净赚45亿元。2004年,电盈扭亏为盈。
从一开始李泽楷就明白,在此万众瞩目的一案中“我必须让香港电讯增值,否则自己就会有信誉危机。”为此,在电盈6年的颓势中,他也并非没有接受过父亲的好意。比如,2001年1月,电盈股价迅速跌落,已有半年没见面的李氏父子在当地的香格里拉饭店共进午餐,这一场景被敏感的香港媒体迅速捕捉,并被港人视为李嘉诚的“救子之举”,次日电盈股价暴涨8.8%。
对于视独立为生命的李泽楷而言,如果要完全靠父亲的荫庇才能盘活电盈,那或许就是对信念的叛变,对自我的否定。
2006年6月,李嘉诚从报章上获悉,李泽楷有意出售电盈资产,惹来股东高调反对,于是,他致电李泽楷,但一直未获回复。父亲的介入恰恰是李泽楷最不愿意看到的。于是,对于父亲的表态,李泽楷回复:“我确实很尊重我父亲在中国大陆开展业务的意愿,而且对我来说,这个市场也很重要,但是我有一个必须考虑的职责义务——忠于电讯盈科股东的利益。”对于父亲的建议,他的做法是:以“不说话,不来往,不见面”的“三不政策”,来抗拒父亲的好意。
当香港金融大亨、李嘉诚密友梁伯韬牵头组成的财团作为买家浮出了水面时,李嘉诚旗下的两个慈善基金赫然在列(梁伯韬曾表示这纯属无奈,因为没有其他人能够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这极大地刺激了李泽楷,他愤然推翻了自己此前不惜与网通“翻脸”亦要从电盈抽身的决定,表示希望股东大会否决该项收购。到了11月底,正当新加坡盈拓公司的小股东准备投票是否赞成由李嘉诚基金、梁伯韬及西班牙电讯的入股方案时,李泽楷向外界表示:“如果盈拓小股东投反对票,我会很开心。”间接拒绝父亲在事件中帮忙,令李嘉诚无法收购电讯盈科的股份。11月24日股东大会召开之日,尽管涉嫌关联交易,李泽楷被取消了投票权,但小股东们如其所愿,否决了收购方案。
外界对此评论道:“父亲想帮忙,儿子不领情。”
商场如战场,规则的制定者不一定总是赢家,因为规则是用来打破的。李泽楷深谙其道,也就常常扮演着规则的破坏者角色。
让规则为我所用
“他在娱乐、传媒领域,还是颇有投资眼光的。中国这个市场,任何一个风险投资都不愿意错过,更何况李泽楷呢”,投资界对于2007年李泽楷将在国内又有新的风险投资举措的消息,关注,但不惊讶。
很难想象将李泽楷定格于一个传统电信运营商。在电讯盈科的大后方稳定之后,穿上了西装的昔日梦想家会如何在广阔的中国大陆出手呢?
自从网络狂潮中劫后余生,这个曾被冠以“故事大王”称号的网络小子正在以越来越务实的态度来博得投资者的欢心。
有“小超人”之称的李泽楷自出道以来,投资常有惊人之举,其整合资源的财技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此前除了投资田溯宁的风险投资基金CBC(中国宽带产业基金)外,更有对腾讯的投资、通过大国文化集团收购台湾滚石唱片等,无处不彰显李泽楷在投资界的雄心壮志。像其他所有的风险投资那样,“发现机会—投资—辅助成长—兼并收购—做大规模—成功退出—再投资”,是“小超人”做VC的价值循环链。
早在1999年,李泽楷旗下的香港盈科数码就已经向腾讯投资了数百万美元。腾讯创始人马化腾透露,在1999年的深圳第一届高交会上,美国IDG和香港盈科数码共向腾讯注资22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各占20%的股份——这是腾讯公司得以继续生存发展的最重要一笔风险投资。2001年6月,香港盈科数码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所持腾讯控股20%的股权悉数出售给MIH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此次投资,盈科数码获得超过十倍的回报。
2007年末,李泽楷旗下的大国文化集团正式并购台湾的滚石唱片。据悉,此次大国文化斥资6亿新台币(约合1.4亿元人民币)收购滚石唱片。滚石唱片大量的音乐版权和品牌优势,是吸引李泽楷的真正原因,收购滚石唱片,也成为小超人借道滚石唱片图霸娱乐产业的标志。
据悉,滚石唱片是最早进入数字音乐的唱片公司,曾融资3000万美元创下数字音乐公司融资之冠。但是由于自身经营问题加上运营商政策挑战,滚石一直处于亏损状况。
2008年3月27日,大国文化集团、大国翼星公司与云南省文产办签订了发展云南文化产业合作意向书。该意向书就三方共同在策划大型文化活动、打造云南文化娱乐品牌、开展文化产业交流、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等方面达成了协议,业务触角伸向内地。
既不能退,则必勇进。这种非常之举,追求“物有所值”仍是李泽楷一贯的风格。也许大学时的一句话仍激励着他,这句话是用加州的天气来形容斯坦福学生的冒险精神的——不管今天的雨下得多大,明天又会阳光普照。
(胡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