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意志的执行官

来源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_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概括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大维度。其中,人的自主发展维度处于核心素养整体结构的中心地位。自主发展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学会学习,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和信息意识,指的是学生智力方面的核心素养;二是健康生活,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和自我管理,指的是学生人格方面的核心素养。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学生的心理核心素养,心理核心素养是整个核心素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從2016年起,浙江省心理健康特级教师钟志农深入研究了学生心理核心素养的操作性内容体系,包括:小学生智力核心素养中的3项核心智能(专注力、思维力、记忆力)和中学生6项元认知关键能力(学法适应、自我监控、反思调节、时效管理、质疑探究、系统整合);人格核心素养中的12项必备品格(小学生6项:守规、正习、友爱、合群、诚信、进取;初中生3项:求真、扬善、塑美;高中生3项:志远、尽责、坚韧)。同时,又对每一项智力核心素养和人格核心素养,分别按6个维度做了内涵分解,形成了126个操作性的主题。根据国内中小学的实际情况,除了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之外,学生心理核心素养主要通过系列主题班会来加以落实。
  本刊将陆续介绍“学生心理核心素养系列主题班会”的部分教案设计,以飨读者。
  【关键词】心理核心素养;主题班会;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8-0062-03
  【设计理念】
  高中生人格核心素养包含三个维度,即志远、尽责和坚韧。其中,坚韧是学生在高中阶段人格塑造中的重要内容和必备品格,它既体现为一种自强不息、万难不屈的顽强意志,更表现为一种说到做到、百折不挠的行为特征。坚韧这一人格核心素养的培育可以从6个维度人手,即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执行力强、不惧挫败、驾驭情绪和突破极限。本节主题班会重点围绕“执行力强”展开。
  顽强的执行力是一个人意志品质最突出的体现。高中生由于大脑前额叶的发育尚不完善,因此在行为上往往表现出自制力或执行力不足等弱点,而无法将自己的一些积极的设想、计划、决心等等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本次班会课通过分析执行力的概念,找出执行力不足的表现,并通过两个游戏让学生在体验中归纳出提升执行力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破冰游戏——抓蜻蜓
  教师:全体同学左手竖起食指,右手展开为手掌,将食指垂直放在同桌的掌心下。当音乐声停止时要尽快完成两件事情:用自己的手掌抓同桌的手指,自己的手指逃离同桌手掌的范围。
  设计意图:通过破冰游戏,调动学生情绪,拉近师生距离。同时,该游戏为后面总结执行力的操作方法做铺垫。
  二、活动1:认识“执行力”
  教师:今天我们要分享的话题是执行力。简单来说,执行力就是将想法转化为行动的能力。我们先看一个故事,请同学们尝试着找找主人公有哪些执行力不足的表现。
  PPT展示故事:起床铃声响起,被室友叫醒的小明一翻身又睡着了。一小时后,小明从梦中惊醒,一看手表,迟到了!小明穿上鞋子就往教室赶。在教室门口,小明与班主任撞了个满怀。班主任:“你怎么又迟到了!”这节数学课讲评周末作业。每次周末的时候,小明总是带一书包的作业回家,幻想着自己这个周末认真学习,开启学霸模式。可每一次又都把作业原封不动地带回。不知不觉第三节课了,小明的肚子叫了,他开起了小差:哎呀好饿!中饭吃什么呢?今天找哪个同学一起吃饭呢?哎呀,糟糕!听不懂了!不管了,记下再说……上学迟到,没完成周末作业的他在课堂上不断地走神。
  学生分享。
  学生1:赖床就是想起床但没有成功起床,是执行力不足的表现。
  学生2:周末想完成作业但是经不住诱惑没完成,也是执行力不足。
  学生3:上课时想集中注意力但没集中。
  教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还能观察到哪些执行力不足的表现?
  学生:忍不住吃零食,忍不住玩手机。
  教师总结:执行力不足的主要表现包括(1)生活习惯方面,如拖延、熬夜赖床等。(2)行为习惯方面,如广播操动作不到位、站姿坐姿歪斜、队列不齐等。(3)学习习惯方面,如周末作业拖拉、上课走神等。所谓“执行力不足”,即明知自己哪里做得不好,甚至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但就是做不到。
  设计意图:以高中生普遍存在的现象为原型,让学生从主人公身上找执行力不足的表现,同时自我反省,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执行力的理解。学生通过自主讨论,寻找身边的执行力不足的现象,最终将执行力不足的表现归纳为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三个方面。这些强烈冲击学生的旧有认知,并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要克服执行力不足的意识。
  三、活动2:提升“执行力”
  1.自我排查。
  教师:请同学们分享自我执行力不足的表现。
  学生:晚自修忍不住想外出转转。
  教师:那你采取什么措施来纠正的?
  学生:列计划。
  2.游戏体悟。
  教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几种方法,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在知道方法前,我们先玩个游戏。
  PPT展示游戏规则:全班同学依次完成下列动作:左手拍一次左腿,右手拍一次右腿。猜测需要的时间。
  学生进行3轮游戏。每次教师的指令不同。
  第一次指令:咱们来试一试?
  第二次指令:咱们再来试一试,能不能快一点?
  第三次指令:咱们能不能更快,突破8秒!
  教师:为什么一次比一次更快了呢?
  学生1:注意力集中了。
  学生2:有目标了,熟练了。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对,第一点是注意力集中,也就是需要经常关注:我当下在做什么?我现在应该做什么?当意识到自己知行不一时,你就已经迈出了克服执行力不足的第一步。第二点是有明确的目标,还要把远大的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老师刚刚的三次指令就是把大目标分解成三个小目标。
  3.心理暗示。
  教师:我们再来试试克服执行力不足的第三种方法。请全体同学起立,闭上眼睛,将双手依次在胸前平举,用心感觉,将双手调整到同一高度。
  教师随机选择l—2名学生,进行语言暗示:你的两只手不是一样高,左手偏高……
  教师:其他同学请睁眼,看看这两名同学的手是否一样高,为什么会出现两只手不一樣高的现象?这就是心理暗示,每个人都会受到心理暗示,在情况不明时,更容易受到暗示影响。
  4.观看视频。
  在美国电影《面对巨人》的片段中,橄榄球球员背着队员爬行,在睁眼的情况下与蒙上眼睛并有教练鼓励的情况下,爬行距离增加9倍。
  小组讨论:奇迹是怎样发生的?
  学生1:蒙上眼睛就是在情况不明的时候,符合心理暗示的前提条件。
  学生2:教练在不断鼓励他。
  学生3:球员很信赖教练。
  5.积极的呼唤。
  教师:现在将执行力不足的自我表现改为反义句,修改好后右手握拳放在胸前,默念3遍,如我能不赖床,我能拒绝手机的诱惑等。
  设计意图:罗列执行力不足的表现,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游戏体验,激发学生激情,让学生融入教师创设的氛围中,自己总结提升执行力的有效方法。通过体验、观看视频引出第三种方法:积极的心理暗示,并让学生体验和学会日常生活中的自我鼓励与积极自我暗示。
  四、活动3:与“执行力”同行
  1.仪式教育。
  教师:同学们,攻克执行力不足是一场持久战,所以需要可以时刻提醒大家的标志物。在这里我选取的标志物是一个酒坛,因为同学们都知道,酒是由粮食经过酝酿而成。所以请同学们将刚刚改写好的纸条对折后写上自己的姓名,然后放入酒坛。三周后我们将砸开酒坛,重新取回纸条,进行对照和反思。
  教师:另外,将纸条放入酒坛前,请大家右手齐耳平举,再一次对自己宣誓。放入酒坛后,请在指纹图上按下指纹,这就象征着从脑到手,你已经对自己许下诺言。提升执行力的征程,现在开始1
  2.课外阅读。
  推荐读物《执行力》。
  设计意图:增加课堂的仪式感和庄重感,有利于将提升执行力的计划付诸行动。教师推荐相关读物,方便学生需要理论支撑的时候查阅。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设计意图围绕一个中心,用活动体验带动内心的感悟,注重现场的生成与分享,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但也有不足之处,一是攻克执行力的方法太少,二是课堂容量比较大,学生讨论时间较短。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南京市鼓楼区5所初级中学7~9年级部分学生及其家庭为调查对象,从学习态度、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行为等影响学生学习的诸多方面进行学业状况调研,根据实验(测试)结果进行推论并提出建议,帮助学校和家庭进行有效沟通,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校协同;7~9年级学生;学业状况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48-0007
彭敏(1918—2000),18岁参加革命,是我国铁路和桥梁建设的卓越组织者和领导者,曾任国家科委副主任、铁道部副部长、国家建委副主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国家计委副主任。朝鲜战争爆发后,彭敏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司令员、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抢修指挥局副局长,指挥部队抢修被美军炸毁的铁路桥梁;与美军斗智斗勇,战胜了特大洪水和敌机轰炸的双重困境,构筑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紧急出征快速抢
案例一 高考之后   一、个案资料   18岁的小兰是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咨询室的。小兰母亲是一位知识女性,在一家事业单位担任领导工作,待人热情谦和,说话大方得体。她不断地提醒小兰主动说出自己的情况和想法,可小兰双手抱臂,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母亲主动诉说自己和女儿在高三这一年一直处于纠结、冲突、争吵之中,原因是女儿突然表示自己想学艺术编导专业,希望能去参加专门的艺术培训。母親表示强烈反对,
捕捉寒潮的“李氏效应”  1927年5月,袁复礼、黄文弼等中国学者与外国科学家组成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开始了长达六年的旅程。  北大学生李宪之和刘衍淮在考察团内,是德国人郝德博士的气象研究助手。当时中国的大学还没有气象专业,他俩从零开始学习。  1928年秋,为观测寒潮,郝德带领李宪之从若羌翻过阿尔金山,在青海西北部的铁木里克设站,留李宪之在此观测。虽然李宪之出发前,考察团统一做了皮衣、皮裤子、皮
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后,正在考虑联络革命党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以推动革命运动的时候,上海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发生了罢课风潮。  该校设备简陋,缺乏称职教师,学生不满,认为校长藉学敛财,完全是一个学店。学生会向学校当局交涉,校长不仅不改进校政,反而带着学生缴的学费、膳费溜到日本去了。学生们忍无可忍,秘密组织十人团,决定推翻前校长,另请陈独秀或章太炎或于右任出任校长。后由学生派代表请于右
题写报头  毛泽东生前十分重视和关心《新华日报》,曾三次为《新华日报》题写报头。《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1938年10月25日至1947年2月在重庆出版。1949年4月24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宣布,把具有光荣历史的党报《新华日报》的报名,用于解放后的南京党报。4月30日,《新华日报》在南京出版。  在南京出版《新华日报》的最初阶段,报纸仍然沿用了重庆时期《新华日报》的报头。
【关键词】心理核心素养;主题班会;礼貌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0-0065-04  【作者简介】马舒婷,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苏州湾校区(江苏苏州,215200)教师,二级教师。  【设计理念】   礼貌待人是人类社会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共同倡导的美德,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行为准则,更是内心尊重他人的外在表现。待人是否有礼貌是判断一个学生
【摘要】情绪管理是一种心智技能。在情绪管理教育中,应结合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借鉴不同心理学流派的观点,聚焦正向经验,关注身体感受,强化自我接纳,回到此时此刻,及时反思总结,以期取得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生活技能;情绪管理;心理健康课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2-0016-03  【作者简介】吴煜姗,
【关键词】积极视角;认知方式;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8-0065-03  【设计理念】  进入初中后,很多学生在遭遇学业压力、人际冲突、失败事件时容易陷入“糟糕化”思维模式。引导学生积极看待问题,有助于学生快速适应初中生活。本课通过OH卡牌,让学生体验生活中不同的认知方式可能会带来的不同生活状态,学会将积极视角迁移至日常
·主持人语·  心理辅导能力是班主任十大胜任力中最具有专业性的,要求班主任有心理学背景。随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德育培训中强调心理辅导能力的培训,如要求班主任必须参加心理健康教师的上岗培训、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心理专业校本培训等,帮助教师在面对家长、学生群体时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管理班级、解决学生和家长的问题,从而构建充满归属感、凝聚力的班集体。   本专题从中小学教师参与心理辅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