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本校及市区其它几所学校近千名初高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抽样检测。结果发现,超过80%的教师感到每天很忙、很累,但在总结的时候又想不出自己干了什么,约90%的教师感到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由此可见,教师在工作中普遍感到压力过大,教师职业已经属于一种“高压力职业”。抽样检测结果发现,教师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60%,其中,有10%以上的教师存在中度心理障碍,有2%左右的教师有心理疾病。
教师常出现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工作强度过大造成的职业倦怠。初高中教师工作项目繁多,工作时间过长,大部分教师不堪重负。除了课堂教学、备课、批改作业、课外答疑、准备试题、辅导课外小组、组织课外活动等之外,还要处理一些相关事宜,如担任班主任,与学校各管理部门协调工作,准备和接待各种检查,处理学生突发事件,向家长通报情况,与各科教师沟通信息,对部分学生做个别辅导等。这些工作时间加起来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每天8小时。二是就业形势带来的生存压力。近几年,学生数量减少,而教师却相对饱和,大批大学生、研究生纷纷涌向教师岗位的竞争,教师原来的职业稳定性正逐渐被聘任制所取代,教师下岗或面临下岗已成了不可避免的事实。三是自身素质欠缺而引起的过度焦虑。新课改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教师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标准。参照这些标准和要求,许多教师感到原有的知识技能难以适应新课程的发展。四是社会过高的期望值形成的评价扭曲。现实中,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思想如模范党员,奉献像优秀公仆,工作要勤奋,胸怀要宽广,教学水平要高,教育质量要好……这些过高的要求只能让教师望洋兴叹。学生、家长、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评价的不一致也使教师茫然失措。
过重的压力会对教师自身产生消极的影响。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有焦虑、习得性失助、自我评价下降等,这些容易导致教师的行为失常。长期处于沉重压力下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神经性头疼、头晕等生理症状。压力过大不仅会伤及教师自身,而且会殃及学生,若教师带着不良情绪进入课堂,势必会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出现动辄发怒、处罚学生等行为,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间接的影响,甚至给学生一生的发展留下阴影,严重的还会对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造成不良影响。
“山重水复疑无路”,过重的压力使得相当一部分教师感到前途渺茫,人生艰难。如何直面压力、积极应对?除了希望社会给予教师充分理解,学校提供良好氛围之外,解决或缓解压力,尽力避免不良后果,主要还要靠教师自己的努力。
以活力缓压力,调整心态,乐观生活。 教师提升自己的幸福感,是自己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怎样才能拥有或培养幸福感呢?首先要学会阳光思考,也就是用积极、正面、光明的心态去看待事物。阳光思考的关键是学会良性对比,不能总把别人好的方面与自己不如意的方面进行对比,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比法,这样才有益于提升主观幸福感,至少有益于健康。其次要学会安心、开心地生活。人事制度改革虽然已经进入教育领域,但在现行体制下,为了教师队伍的基本稳定,教师大面积下岗的可能性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因而一些教师产生的心理恐慌也是不必要的。一名教师,只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教育教学水平能够让学生基本满意,学校管理者是不会采取严厉措施的。再次要解放自我,知足常乐。这主要是指在物质方面不要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欲望,许多人正是因为对物质的贪欲和追逐,使自己失去了原有的宁静和幸福。
化压力为动力,不断前进,提升自我。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如果我们还在原地踏步,自然也就避免不了被淘汰的命运。“好教师永远不嫌多。”这是很多校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要想成为好教师,只有把职业压力化为促使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才能够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教师应该转换认识和情绪,多去开发压力的有利方面。行为医学研究发现,追求成就感和事业成功是人类行为极其重要的动机之一。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为追求成就感和事业上的成功不懈地努力着,而工作正好是人们实现这两者的途径之一。工作带给人们的重大意义还在于,它不仅给人们提供衣、食、住、行等经济方面的支持,而且对人的心理及人格稳定和成熟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为教师,只有把教书不仅仅当做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使之成为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使自己成为自觉创造职业生命的主体,唤醒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才能成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学生求知需求的优秀教师。
特级教师闫学说:“不停地行走,奇迹就在未知的前方。” 要想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乃至名师,教师就应该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理想,不放弃追求;相信自己的实力,不抛弃奋斗。同时,又要不自恋,不沉溺于自我欣赏中,不自我捆绑,不固步自封。
走近优秀教师,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成长方式其实很简单:读书、实践、思考、总结、写作。我们都知道也都尝试过这些方式,但为什么有的教师能迅速成长而有的教师却没有明显的进步?这主要看教师能否坚守,能否充分扎实,能否有机串联。方式无非就这么几种,规律无非如此简单,但企业界流行的那句名言恰恰能让我们醍醐灌顶: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不断成长、提升自我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应该把课堂当作一块起跳板,借此向上腾跃;当作一块试验田,不断播种从而有新的收获;当作一个舞台,以无限的创新激情不断演绎精彩。
从压力寻借力,融入团队,携手共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前那种单打独斗的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工作的需求,因此,把自己融入团队,借助众人之力共同奋斗成为取得事业成功的不二法宝,具有团队精神,也就成为一位教师具有合格职业精神的关键内核。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精神。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 团队的优势不仅在于共同完成个体不可能完成的目标,还在于它可以分解个体工作的压力,使每一个个体能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所学校的成功说到底应该是团队的成功,团队成功才能为教师个体的成长提供更为和谐的环境和更为顺利的平台。
总之,压力不必讳言,压力也不可避免。压力当头,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消沉懈怠。乐观自信,勇往直前,巧借东风,到达彼岸。山重水复总有路,一路前行,不断追寻,终将“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单位 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田欣欣)
教师常出现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工作强度过大造成的职业倦怠。初高中教师工作项目繁多,工作时间过长,大部分教师不堪重负。除了课堂教学、备课、批改作业、课外答疑、准备试题、辅导课外小组、组织课外活动等之外,还要处理一些相关事宜,如担任班主任,与学校各管理部门协调工作,准备和接待各种检查,处理学生突发事件,向家长通报情况,与各科教师沟通信息,对部分学生做个别辅导等。这些工作时间加起来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每天8小时。二是就业形势带来的生存压力。近几年,学生数量减少,而教师却相对饱和,大批大学生、研究生纷纷涌向教师岗位的竞争,教师原来的职业稳定性正逐渐被聘任制所取代,教师下岗或面临下岗已成了不可避免的事实。三是自身素质欠缺而引起的过度焦虑。新课改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教师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标准。参照这些标准和要求,许多教师感到原有的知识技能难以适应新课程的发展。四是社会过高的期望值形成的评价扭曲。现实中,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思想如模范党员,奉献像优秀公仆,工作要勤奋,胸怀要宽广,教学水平要高,教育质量要好……这些过高的要求只能让教师望洋兴叹。学生、家长、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评价的不一致也使教师茫然失措。
过重的压力会对教师自身产生消极的影响。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有焦虑、习得性失助、自我评价下降等,这些容易导致教师的行为失常。长期处于沉重压力下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神经性头疼、头晕等生理症状。压力过大不仅会伤及教师自身,而且会殃及学生,若教师带着不良情绪进入课堂,势必会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出现动辄发怒、处罚学生等行为,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间接的影响,甚至给学生一生的发展留下阴影,严重的还会对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造成不良影响。
“山重水复疑无路”,过重的压力使得相当一部分教师感到前途渺茫,人生艰难。如何直面压力、积极应对?除了希望社会给予教师充分理解,学校提供良好氛围之外,解决或缓解压力,尽力避免不良后果,主要还要靠教师自己的努力。
以活力缓压力,调整心态,乐观生活。 教师提升自己的幸福感,是自己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怎样才能拥有或培养幸福感呢?首先要学会阳光思考,也就是用积极、正面、光明的心态去看待事物。阳光思考的关键是学会良性对比,不能总把别人好的方面与自己不如意的方面进行对比,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比法,这样才有益于提升主观幸福感,至少有益于健康。其次要学会安心、开心地生活。人事制度改革虽然已经进入教育领域,但在现行体制下,为了教师队伍的基本稳定,教师大面积下岗的可能性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因而一些教师产生的心理恐慌也是不必要的。一名教师,只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教育教学水平能够让学生基本满意,学校管理者是不会采取严厉措施的。再次要解放自我,知足常乐。这主要是指在物质方面不要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欲望,许多人正是因为对物质的贪欲和追逐,使自己失去了原有的宁静和幸福。
化压力为动力,不断前进,提升自我。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如果我们还在原地踏步,自然也就避免不了被淘汰的命运。“好教师永远不嫌多。”这是很多校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要想成为好教师,只有把职业压力化为促使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才能够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教师应该转换认识和情绪,多去开发压力的有利方面。行为医学研究发现,追求成就感和事业成功是人类行为极其重要的动机之一。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为追求成就感和事业上的成功不懈地努力着,而工作正好是人们实现这两者的途径之一。工作带给人们的重大意义还在于,它不仅给人们提供衣、食、住、行等经济方面的支持,而且对人的心理及人格稳定和成熟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为教师,只有把教书不仅仅当做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使之成为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使自己成为自觉创造职业生命的主体,唤醒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才能成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学生求知需求的优秀教师。
特级教师闫学说:“不停地行走,奇迹就在未知的前方。” 要想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乃至名师,教师就应该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理想,不放弃追求;相信自己的实力,不抛弃奋斗。同时,又要不自恋,不沉溺于自我欣赏中,不自我捆绑,不固步自封。
走近优秀教师,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成长方式其实很简单:读书、实践、思考、总结、写作。我们都知道也都尝试过这些方式,但为什么有的教师能迅速成长而有的教师却没有明显的进步?这主要看教师能否坚守,能否充分扎实,能否有机串联。方式无非就这么几种,规律无非如此简单,但企业界流行的那句名言恰恰能让我们醍醐灌顶: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不断成长、提升自我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应该把课堂当作一块起跳板,借此向上腾跃;当作一块试验田,不断播种从而有新的收获;当作一个舞台,以无限的创新激情不断演绎精彩。
从压力寻借力,融入团队,携手共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前那种单打独斗的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工作的需求,因此,把自己融入团队,借助众人之力共同奋斗成为取得事业成功的不二法宝,具有团队精神,也就成为一位教师具有合格职业精神的关键内核。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精神。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 团队的优势不仅在于共同完成个体不可能完成的目标,还在于它可以分解个体工作的压力,使每一个个体能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所学校的成功说到底应该是团队的成功,团队成功才能为教师个体的成长提供更为和谐的环境和更为顺利的平台。
总之,压力不必讳言,压力也不可避免。压力当头,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消沉懈怠。乐观自信,勇往直前,巧借东风,到达彼岸。山重水复总有路,一路前行,不断追寻,终将“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单位 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田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