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文章首先简要阐明创新能力对于一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然后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教学中要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注重教学与实际相结合以及建立良好亲和的师生关系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创新能力的自觉形成;尊重学生的独创意识,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关键词:中学生 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实现创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靠教育。这句话不仅阐述了创新的重要性,更为教育者指明了方向。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前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相当的快,人们都形容是知识大爆炸的年代,新的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思考,去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未来社会的主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要通过创造性活动的质量和效率来检验,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素质的高低,对综合素质的形成有很关键的作用。数学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数学教学为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环境,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空间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已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学生观,改变以往视学生为被动客体及被管理对象的学生观,确立新的视学生为独立个体,尊重学生需求、兴趣、爱好的学生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方式,实行引导式教学,给学生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心理学理论认为,创造过程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自发的释放过程,适宜学生创造力发展和体现的条件是要有实现和保障的环境。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的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
二、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创新能力的自觉形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众所周知,当一个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他常常会废寝忘食而感觉不到苦和累;反之,当他不得不从事他所厌恶的事情时,则常常会怨天尤人,叫苦连天。因此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聚精会神,专心致志,而且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教师本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好的向学生展示数学学科的魅力。每个学科都有它自身的美和魅力,但是对于没有深入其中的人来说,它的美还是埋在土里的金子,需要人们去开发,数学的美亦是如此。其实很多人开始会认为数学就是枯燥的数字和图形的堆积,有什么美可谈?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就要结合所讲的内容适时的向学生加以展示。比如讲到黄金分割时,我们就可以举出生活中和这个特殊的数字关系紧密的例子:人脸上的几个黄金分割,整个身体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比例符合黄金分割是最美的体型等等;再比如数学中的对称美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专题,以人们最熟悉的圆为例,它的美是最简单的,又是最完美无缺的,我们也可以举出好多的生活例证。毕达哥拉斯就认为:“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学科的美是需要人们去挖掘的。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责任并不是把埋在土里的金子一一挖出来,摆在学生面前供他们欣赏,而是要用自己的理念去影响他们,带领他们自觉地去探索,去发现,体验收获的喜悦。教师要想真正完成引导者的角色,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做后盾根本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教师对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创新能力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能力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所以教师首先要对本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本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样才能驾轻就熟,将数学的内在美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激发学生应有的兴趣。
2.注重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學习的最大乐趣莫过于能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时要尽量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场景,用有声有色的语言讲解生活中带有数学关系的具体事例。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个关键,课堂就会活跃得多,也就自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讲解有理数时,可以首先给出一组数字:1、2、4、8、32……让学生先观察这列数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猜猜32后面的数该是几?提出这个思路后,可以用简练的语言讲下面的的故事:过去有一个国王答应他的大臣,依照上面这组数的规律,按象棋棋盘上的格数奖励大臣们麦子,但最终却自食其言,因为侍卫们怎么也数不过来麦子粒到底要多少。这是为什么呢?再让同学们计算一下第64格中应有多少粒麦子呢?臣子们为什么会数不过来呢?这样既引出了本节的内容,又为后继课程用计算器埋下了伏笔,最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把爱心带进课堂,让微笑挂在脸上,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友善的人际关系,让学生的心理压力降到最低点,让他们有一个平等的感受,才能乐于学习,并敢于思维。创新精神依赖于认得自主意识和独立思考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就要在教学中很好地发挥独立性、民主性、主体性。实践证明,民主型的教学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关键因素之一。课堂中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气氛能使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可亲,学生的情绪平和,心情愉悦,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而且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创造性思维。
三、尊重学生的独创意识,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
在以往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总喜欢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无论大小问题都说了又说,总怕学生听不明白。殊不知,老师讲的时间越长,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越短,创新意识便无从谈起;而且一些老师喜欢学生回答问题时整齐划一,我的答案是“美丽,你说“漂亮”就不可以。这种做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更会扼杀他们的未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缩短讲解的时间,精化我们的课堂,还学生应有的思考时间;另外教师还应该耐心倾听学生的不同见解,特别是出现与自己事先预定的结果不同的结论,即使这个结论存在不足或完全错误,要激励学生超越老师,树立“胜于蓝”的信念。当初如果爱迪生的老师能够允许爱迪生在他的班里继续读书,他也许就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了!况且我们现在提倡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以上仅是笔者个人在教学工作中的一点经验与体会。展望未来教学改革的路还很长,做为教师就要勇于站在新的起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饱满的热情走好从教之路。
关键词:中学生 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实现创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靠教育。这句话不仅阐述了创新的重要性,更为教育者指明了方向。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前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相当的快,人们都形容是知识大爆炸的年代,新的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思考,去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未来社会的主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要通过创造性活动的质量和效率来检验,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素质的高低,对综合素质的形成有很关键的作用。数学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数学教学为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环境,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空间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已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学生观,改变以往视学生为被动客体及被管理对象的学生观,确立新的视学生为独立个体,尊重学生需求、兴趣、爱好的学生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方式,实行引导式教学,给学生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心理学理论认为,创造过程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自发的释放过程,适宜学生创造力发展和体现的条件是要有实现和保障的环境。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的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
二、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创新能力的自觉形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众所周知,当一个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他常常会废寝忘食而感觉不到苦和累;反之,当他不得不从事他所厌恶的事情时,则常常会怨天尤人,叫苦连天。因此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聚精会神,专心致志,而且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教师本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好的向学生展示数学学科的魅力。每个学科都有它自身的美和魅力,但是对于没有深入其中的人来说,它的美还是埋在土里的金子,需要人们去开发,数学的美亦是如此。其实很多人开始会认为数学就是枯燥的数字和图形的堆积,有什么美可谈?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就要结合所讲的内容适时的向学生加以展示。比如讲到黄金分割时,我们就可以举出生活中和这个特殊的数字关系紧密的例子:人脸上的几个黄金分割,整个身体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比例符合黄金分割是最美的体型等等;再比如数学中的对称美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专题,以人们最熟悉的圆为例,它的美是最简单的,又是最完美无缺的,我们也可以举出好多的生活例证。毕达哥拉斯就认为:“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学科的美是需要人们去挖掘的。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责任并不是把埋在土里的金子一一挖出来,摆在学生面前供他们欣赏,而是要用自己的理念去影响他们,带领他们自觉地去探索,去发现,体验收获的喜悦。教师要想真正完成引导者的角色,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做后盾根本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教师对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创新能力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能力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所以教师首先要对本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本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样才能驾轻就熟,将数学的内在美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激发学生应有的兴趣。
2.注重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學习的最大乐趣莫过于能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时要尽量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场景,用有声有色的语言讲解生活中带有数学关系的具体事例。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个关键,课堂就会活跃得多,也就自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讲解有理数时,可以首先给出一组数字:1、2、4、8、32……让学生先观察这列数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猜猜32后面的数该是几?提出这个思路后,可以用简练的语言讲下面的的故事:过去有一个国王答应他的大臣,依照上面这组数的规律,按象棋棋盘上的格数奖励大臣们麦子,但最终却自食其言,因为侍卫们怎么也数不过来麦子粒到底要多少。这是为什么呢?再让同学们计算一下第64格中应有多少粒麦子呢?臣子们为什么会数不过来呢?这样既引出了本节的内容,又为后继课程用计算器埋下了伏笔,最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把爱心带进课堂,让微笑挂在脸上,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友善的人际关系,让学生的心理压力降到最低点,让他们有一个平等的感受,才能乐于学习,并敢于思维。创新精神依赖于认得自主意识和独立思考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就要在教学中很好地发挥独立性、民主性、主体性。实践证明,民主型的教学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关键因素之一。课堂中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气氛能使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可亲,学生的情绪平和,心情愉悦,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而且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创造性思维。
三、尊重学生的独创意识,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
在以往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总喜欢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无论大小问题都说了又说,总怕学生听不明白。殊不知,老师讲的时间越长,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越短,创新意识便无从谈起;而且一些老师喜欢学生回答问题时整齐划一,我的答案是“美丽,你说“漂亮”就不可以。这种做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更会扼杀他们的未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缩短讲解的时间,精化我们的课堂,还学生应有的思考时间;另外教师还应该耐心倾听学生的不同见解,特别是出现与自己事先预定的结果不同的结论,即使这个结论存在不足或完全错误,要激励学生超越老师,树立“胜于蓝”的信念。当初如果爱迪生的老师能够允许爱迪生在他的班里继续读书,他也许就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了!况且我们现在提倡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以上仅是笔者个人在教学工作中的一点经验与体会。展望未来教学改革的路还很长,做为教师就要勇于站在新的起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饱满的热情走好从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