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运动兴趣的实效性研究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faxian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少儿趣味田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符合终身体育思想和现代体育“高质轻负”原理以及当代竞技体育项目的“软式化趋势”,在激发和提高学习兴趣方面明显优于小学传统田径教材,可以部分地替代小学体育课的传统田径教材,具有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
  关键词:新课改 少儿趣味田径 实效性 研究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各种国际性体育盛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从这些成绩的取得上不难看出我国只是一个体育大国而非体育强国这一现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专门下发文件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号召全国的中小学生提高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改进体育教学方法,全面提高青少年体质。
  在国外,德国的田径工作者针对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对田径活动的方式、器械、场地等进行了大胆的改进,在很多中小学中采用了“少儿趣味田径”,英文名称为“Fun athletics”,即趣味田径。它主要是针对小学7-12岁儿童设置的一套具有娱乐性、趣味性的田径活动方式,且有相应的成套器械,这套活动形式一经试用,就受到了儿童的喜爱。国际田联认为“趣味田径”对于培养儿童的田径兴趣及田径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经过反复论证,国际田联决定将这一运动形式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二、少儿趣味田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 作为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田径课程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关键,而改变中国田径运动发展现状的关键是让更多的少年儿童去喜爱、参与田径运动。作为主导地位的体育教师必须认识到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性,只有當学生以浓厚的兴趣、自觉的态度,积极主动地进行田径练习时,才能高效全面地实现“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
  营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必须更新观念,因材施教,研究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方法手段的设计,提高学生学习田径课程的兴趣。无疑,少儿趣味田径器械运用是一种非常好的手段或者说途径。少儿趣味田径适合儿童的运动兴趣,儿童在享受快乐田径运动的同时,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精神,造就拼搏竞争的决心和信心。少儿趣味田径通过新型的体育教学器械运用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乃至爱好,把趣味性和娱乐性融入田径教学中,开发了多种组织活动和比赛项目,使学生在不受场地限制下参与一些基本的跑、跳、投的活动,使孩子们在健康、教育、自我成就方面受益。
  三、开展少儿趣味田径以来的初步认识
  玩是儿童的天性,尤其小学生对新式田径器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好奇心极强。十字跳、短跑跨栏往返接力、立定三级跳蹲跃、速度阶梯、一级方程式赛跑……光听这些项目名称就使学生有玩的欲望和冲动。投掷除了尝试标枪、铁饼外,还有投掷多种形状和重量的物体,练习上抛、后抛、跪抛、侧向抛投等。新增的项目更具有时代气息,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更密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全面地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身体素质。最主要的是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很高,他们体验到了体育运动的乐趣。
  如,我们还在平时教学中采用多种竞争对抗相结合的方法,在课堂以及“比赛”中使用少儿田径趣味器械,课堂上学生生龙活虎,比赛中学生趣味盎然,忘记了训练的疲劳,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始终集中在极度有趣的活动中。一定强度的体质锻炼就在这样一种学生无意识、高度自觉参与中完成了,以往枯燥乏味田径课被学生的欢声笑语所取代。
  四、少儿趣味田径实效性研究的初步结论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从我校第六届科技体育节暨体能测试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趣味田径进课堂前,每学年体能测试数据变化不大,趣味田径进课堂后,在测试结果中兴趣量表一项有显著差异,其他项在投掷及跳跃方面有较为显著差异。这说明“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少年儿童,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发现“少儿趣味田径”对培养少年儿童的运动能力和田径兴趣有很强的吸引力,突出体现在集趣味性和游戏的结合,适合小学生的身心和年龄特征,把走、跑、跳、投等田径的基本动作有效地设计为综合练习。所有的体育器械实现了“软式化”,保证了学生练习的安全性,几乎不存在危险性。而且器械的颜色多彩醒目,适合当代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趋势。“少儿趣味田径”符合小学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因此,将“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课中广泛开展,对学生田径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钱亢 让趣味田径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亮点[J].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05期。
  2.才兴 仇营 田径运动在阳光体育中的价值[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年,01期。
  3.钟宇 少儿趣味田径对适龄学生基本田径技能培养效果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其他文献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要求受教育者作为参与德育活动的主体,主动积极地认识、体验、实践,把思想道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为精神财富,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结构,慢慢地能够解决知不知、懂不懂、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这一目的的实现,无疑要通过社会实践、社会交往和道德生活等一系列实践性、活动性的德育过程。德育活动课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就是对学生德育过程施加外在的影响,使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通过内外的交流互
期刊
摘 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其德育功能能否发挥及其程度的大小,直接关系着这门学科的存在价值和发展空间。以往制约中学思想政治课效益提高的最大因素,莫过于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讲理论、背理论、考理论”,与学生成长脱节,与社会生活脱节。因此,本文分析了目前在新课改形势下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政治教学 新课 情感教
期刊
摘 要:在如今这个被市场经济充斥着的社会里,懂得感恩的人越来越少,而我们却时常或多或少地接受着别人的帮助。如何将这种爱传递下去呢?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此感恩教育也成了小学校园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活动主题。  
期刊
摘 要: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个日益突出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那就是城乡之间英语教学存在的差异越来越严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来自城乡的学生英语程度不一、水平参差不齐所致,毕竟,教学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关键词:英语教学 城乡差异 分层教学    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说来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而今,我们教师面对的是层次不一、来自各地
期刊
前些日子,笔者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三名五年级的小学生因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相约从二楼跳下,虽未造成死亡事件,但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如此淡漠不能不让人吃惊。有一次和学生一起观看交通安全片,画面中出现了很多交通事故的镜头,极其悲惨,很多学生却哄堂大笑,把别人生命的消失当作笑料,毫无对生命的尊重。借此又联想到近几年来,时常可以看到的一些有关中小学生自杀和杀人的报道,一幕幕惨剧令人触目惊心。这不得不让人惊
期刊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最基本的功能是交际,口语是实现交际的重要手段。小学英语教学,尤其是中低年级,主要是口语教学,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的能力。因此小学英语教材对小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以下就如何科学地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的运用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基本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期刊
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的教学目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基本方法之一,更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以學生实践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练,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期刊
自主学习是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新型教学方式,它打破了传统的美术教学授课模式,把学生推到了主动的地位,做到了学生自主地学、教师科学地教。那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才能算是一堂好课呢?对此,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试举我在《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上课过程中的几个片段,浅谈一下自己对自主学习的理解。  【片段一】每個人对自己家里的生活用品都很熟悉,都有自己钟爱的生活陈设品,它们在实用的同时
期刊
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的为人处事是非常优秀的,他的善良品质是非常可贵的,他的道德情操更是非常高尚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懂得感恩,社会将增添多少美好与和谐。尤其是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学生,如果他们都用感恩的心来看待这个世界,那么他们的行为和习惯将变得更加可爱,我们的民族将更加充满希望。所以,让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在感恩中健
期刊
摘 要:学校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而开展小型多样的运动竞赛则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最为有效的办法,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促使全体学生共同健身、娱乐、受教育等方面。一是通过小型多样的运动竞赛推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全面开展,丰富全校师生的体育、文化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