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佛光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哲宗元祜二年(1087年),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另外还有近四百件宗教石刻。
  佛教和佛教艺术都产生于印度,并流传至中国。中国的佛教造像艺术历史悠久,在范晔的《后汉书》中就有记载,现存最早的佛教造像建成于公元4世纪初。长安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自古佛教文化的昌盛之地。据史料记载,西汉时就有西域僧人在长安传授佛法,到后秦更加崇尚佛法。随着佛教的兴盛,佛教艺术也更加显现出其独特的影响,至北魏时期愈加兴盛。公元557年,北周代替了西魏的统治,其统治者崇佛更甚。西安及其周边地区在北周至隋唐佛教兴盛之际,一直是佛教文化传播的中心区域之一,留存至今的佛造像造型各异、数量众多。西安碑林博物馆长期致力于碑刻、造像类文物的搜集、收藏和保护,其中石质佛造像的收藏数量多、时间跨度长,且形式多样,已渐成规模。既有传世精品,也有历年来的考古发掘,被公认为是陕西乃至全国最重要的佛造像收藏地之一。主要收藏有大量北魏至隋唐的佛教造像及道教造像,其中北朝时期的多为造像及造像碑,以开龛造像、浮雕为主;隋唐的寺庙造像多为单体圆雕。这些造像种类较多、雕刻精美、时代特色鲜明,反映了佛教造像由外来形式向中国风格的演变过程。
  


  北魏前期的造像大都照搬印度的蓝本,面相、衣着都受印度犍陀罗艺术的影响,如馆藏的“皇兴五年造像”“刘保生夫妇造像”等。还有其他一些北魏早期的造像,都是面相丰圆,但又不失棱角。衣褶均采用细密凸起的条棱来表现,薄衣透体,更多地体现了域外艺术的风格。到了北魏晚期,如1959年在陕西华县出土的一批朱氏造像:“朱黑奴造像” “朱辅伯造像”等,都是在借鉴外来艺术的基础上,融入了本民族的文化内涵。主尊皆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吸收了南朝造像民族化的艺术特征,造像的藻饰上也出现了传统的民族文化符号,表示房屋建筑的录(皿)顶、鸱尾形式,还有汉代常见的金翅鸟、蟾蜍、东王公、西王母等图案也在这一时期的造像艺术中大量出现。
  


  北周虽然建国时间不长,但很重视佛教在国家的地位,碑林博物馆就收藏有大量的北周佛造像,近几年还发掘出土了许多大型的佛、菩萨造像。北周的佛像造型一改北魏的“瘦骨清象”,面相均丰颊方颐,衣褶开始出现平阶梯式,线条变得浅而稀疏,使袈裟产生了轻柔之感,身体显得高大、健壮、浑厚。如“武成二年造像”,还有2004年在西安郊区发掘的五件北周立佛都高达两米左右,其中一件有明确的“大象二年七月廿一日建”题记,有一件造像的底座上还刻有各种表演歌舞的伎乐天等,另一件座上刻有九身带翼兽首人身神王像,都是别具一格的造型。
  唐代长安是国家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文化的交流中心。唐代造像以大胆的手法,在传统民族艺术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外来艺术的特点,兼收并蓄,汲取精髓,佛像造型愈加接近现实,少了一份威严,尤其是观音菩萨像,还多了一份世俗女性的亲切感。唐代造像面相丰颐秀目,衣褶采用直刀和圆刀结合的手法,使袈裟显得自然贴体,雍容华贵,充分体现出唐代大国威武博大的气势。如无头观音立像、白石观音头造像、 “开元七年佛造像”等。
  


  西安碑林博物馆还收藏有佛道融合的造像碑及道教造像。融佛道题材内容与一体的造像多为北朝及隋代所刻的造像碑。 “熙平二年造像”高达两米多, “大代正光三年造像”高1,32米,都是大型的雕刻。“天宝四年”的老君坐像,高152厘米,是一件极有价值的道教造像,原存于临潼骊山上的老君殿。此像不知在何时被打碎,所以外包泥层,成了一尊泥塑老君像,现在泥层有些脱落,露出了原来的白石胎质。这尊老君像巍然端坐,神态庄严雍容,气势恢宏。据文献记载,道教造像约出现于南北朝初期,随着楼观道派在关中的兴起,西安地区的道教造像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其造型艺术还要参照佛教造像,从龛的形制、藻饰、造像组合,到主尊的坐式、手印等均模拟佛像造像,显示出道教造像艺术初期深受佛教造像影响的发展特点。
  


  2007年9月19日至12月8日,西安碑林博物馆将在美国纽约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举办“西安碑林佛教造像展”。这次展览不仅是西安碑林博物馆有史以来的首次在境外独立举办展览,也是博物馆出境展览文物最多、规格最高、品种最全的一次。参展文物76件,其中一级品15件。展品风格多样,造型各异,大多数都是第一次于观众见面,尤其是第一次参展的善业泥。 “善业泥”的含义是祈求“善业”,攘除“恶业”。“善业泥”又称善业佛,是以圆寂后的佛主遗骨掺人精选的陶土中,用模具压制后烧造而成的小型泥制浮雕佛像。其俗源自古印度,据考古发现,善业泥传人我国的时间最早见于北魏时期。这批精美的佛造像,展示了佛教传人中国后在北魏至隋唐时期逐渐发展演变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佛教文化的艺术面貌,具有宗教、艺术、文物、历史等多学科的收藏和研究价值,是展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他文献
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核心,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从某种角度来讲,世界上不存在永远不消亡的文化遗产,任何文化遗产都在每时每刻地发生着变化,只是变化的程度与速度不同。我们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就是在减缓这种变化的发生,但却不可能完全阻止,然而,我们却可以将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录下来,将它们永远留存下去,因此,从这方面来说,文化遗产作为历史信息的载体,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与文化遗产本身具有同样重要的价
期刊
元代:朝阜路的雏形    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命令大臣刘秉忠等人为其营建一座新的都城。由于此前激烈的战事,曾经的金中都早已破败不堪。在审慎地选择了新的水源地之后,一座形制规整的巨大城池在金中都东北郊外修建起来。这就是元大都。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考工记》描绘出来的理想城市模型在元大都得以实践。大都共设十一门,东、南、西各
期刊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祖国南疆边陲。西南与越南交界,西与云南毗邻,北与贵州相连、东北与湖南接壤,东面为广东,南临北部湾,面积23.67万余平方公里。聚居着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区。    广西历史悠久,距今约70~80万年前人类就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秦以前是百越族群及其先民聚居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
期刊
良渚博物院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良渚美丽洲公园内,是一座良渚文化专题类的考古学文化博物馆,于2008年9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院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4000多平方米,内设3个常规展厅、1个临时展厅以及文物专用库房、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信息资料中心和为公众开放的休闲场所等。开院3个多月,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21万人次,形成了“专家叫好、百姓叫座”的良好局面。  博物院基本展览总主题为“良渚
期刊
岩石上的绘画和图形,正如人们通常所说的“岩画”,它们产生在人类还不知道如何读和写之前,这些岩石上的图画,是最重要的人类文字发明之前的记录,它所提供的信息,是重建人类历史的非常重要的资料。    全球性的现象    现在全球约有120多个国家都发现了岩画。对早期的人类来说,艺术在日常生活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世界各地分散居住着的早期人群,他们为了传情达意,记录时事,祈祷祝福、敬神娱神等等,都要诉
期刊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初便开始成立机构,培养人才,切实加强地上与地下等各类文物的保护工作。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1961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各省、市也先后公布了第一批省级与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几年的保护工作经验证明,文物保护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搞好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即有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管理)。为此在西安召
期刊
千百年间,在同海洋的每一轮抗争中,人类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量的沉船便是最直接的物证。沉船记录了南中国海从宋元明清以来一直作为连接中国大陆与外部世界重要通道的历史。1987年,位于广东阳江、台山交界的 “南海1号”宋代沉船的发现,可说是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发端的标志事件之一。此后20年间,它的调查和发掘,见证了水下考古学在中国的扎根、发芽,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见证了苏秉琦、俞伟超等
期刊
准格尔召又名西召,目前是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最大的藏传佛教(黄教)的召庙,位于准格尔旗的西南部,举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准格尔召规模宏大,原占地面积5万2千亩,最多时僧侣近2000人。文革后,这里只留下9座佛殿,目前确切的僧侣在册人数仅为17人。  准格尔召每年阴历七月初三至初九举行大型的佛事活动“玛尼会”,在“玛尼会”即将结束的初八、初九两日都要跳“查玛”舞以驱鬼秽。“查玛”为藏语“羌姆”的音译
期刊
2007年4月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标志着建国以来我国第三次全国范围的文物大普查的正式启动。普查的范围涉及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内容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对已登记的近40万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了解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及环境的基本情况,尤其是量化指标、保存状况和环境现状及其变化情况。  通知指出,开展
期刊
“南海1号”即将出水,在神秘面纱揭开之际,回想20年来走过的坎坷经历却久久不能忘怀,它情系了整整两代考古学者为中国水下考古事业所作的不懈努力。作为中国水下考古创始人的俞伟超先生、最先将现代水下考古学理论引入中国的田边昭三先生,也是“南海1号”首次调查的正、副队长,虽然部已相继离世,但是在“南海1号”考古之路上、在印刻着他们足迹的地方,有更年轻的脚印向前延伸。    1987年8月,交通部广州救捞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