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向文物强国迈进的关键举措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zvm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4月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标志着建国以来我国第三次全国范围的文物大普查的正式启动。普查的范围涉及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内容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对已登记的近40万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了解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及环境的基本情况,尤其是量化指标、保存状况和环境现状及其变化情况。
  通知指出,开展此次普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高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通知中说,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开展文物普查,有利于合理、准确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完善文物档案管理,促进文物保护机构建设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整体水平,有利于发掘、整合文物资源,充分发挥文物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锻炼文物保护队伍,增强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地上地下遗留的丰富的文化遗存,使我国理所当然的成为一个文物大国。但是40余万处的登记在案的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显然与我国作为文物大国的地位有一定的距离。
  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我国先后开展过两次全国文物普查 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所限,以及对文物概念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物保护理念的不断拓展文物的外延也在不断延伸。2005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首次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提出了文化遗产的概念,乡土建筑、工业遗产、文化景观,近现代优秀建筑、文化线路、文化空间,老字号等等一些新的内容进入了人们的保护视野。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迅速推进,一些具有一定文物价值,但尚未划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古遗迹,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所以适时开展文物普查,了解中国现存文物的保护现状是时代所需、工作所急。
  2005年底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国家文物局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进行一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设想。2006年5月,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此后,又批示同意了《文化部关于拟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情况的报告》。2006年底国家文物局召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07年,随着国务院通知的下发,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正式展开。
  普查工作从一开始就得到了自上而下的广泛重视。国务院成立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及时下发了《关于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并将其列为今后5年全国文物工作的重点,成立了由局领导亲自负责的文物普查工作机构抽调专门人员开展普查工作。
  7月,国家文物局分别与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测绘局和国家宗教事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五部委在通知中要求相关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参与制订本地区的文物普查工作方案,按照各自职能,重点明确文物普查的技术路线、组织方式、实施步骤、成果利用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并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使普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此次普查从2007年4月开始,到2011年12月结束,历时5年,分3个阶段进行。2007年4月至9月是普查的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确定技术标准和规范开展培训、试点工作。2007年1O月至2009年12月是普查的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实地开展文物调查。201O年1月至2011年12月是普查的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进行调查资料的整理、汇总、数据库建设和公布普查成果。
  近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批准同意了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及相关标准 规范》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工作方案》。为加快推进文物普查人员培训工作,国家文物局于6月11日和7月5日先后发出《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和《关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培训班结业证书的补充通知》,要求各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精神,将人员培训工作作为文物普查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抓紧制订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对培训合格的普查人员颁发资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国家文物局专门制作了统一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普查员资格证书。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通知的要求,成立了由分管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各有关部门和地市人民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各地省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由文物局局长或文化厅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一些地区的市、县人民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各级文物部门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文物普查执行办公室和专家组等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文物普查的业务指导、技术应用、宣传普及和后勤保障等相关工作。
  各地文物普查机构成立后,积极动员、部署和推进文物普查工作,制订文物普查工作方案,召开文物普查动员大会。尚未成立文物普查机构的地区也已抓紧制订上报相关工作方案,将在近期逐步开展各项文物普查工作。各地按照国务院通知精神和国家文物局的相关要求 制订培训计划 结合本地区文物普查工作的实际情况 采取集中培训或逐级培训的方式对文物普查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工作。河南、内蒙、宁波、广州等地文物部门率先组织了本地区的文物普查试点工作。
  东风劲吹万事兴。规模宏大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已经正式全面启动。在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务院适时做出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战略决策,为进一步夯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基础、实现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宝贵历史机遇。这是提高全国文物系统能力建设的一次大练兵是增强各级政府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 次大培训,也是动员全社会民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次大宣传。
  文物普查立足于抢救性保护,将更为积极、主动、广泛和经常地开展文物调查、登记工作使更多面临险境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和切实保护。文物普查立足于拓宽保护视野,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将深刻认识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趋势,扩大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并特别加强对工业遗产、乡土建筑,老字号、近现代遗产、文化景观、文化线路等以往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文化遗产种类的普查工作。文物普查立足于提高能力建设,将实现文化遗产保护观念新的进步,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整体水平和保护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促进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全局,最终促进我们在迈向文化遗产保护强国的征途中实现大步跨越。
其他文献
韩国镇川钟博物馆是韩国唯一一座以古钟为主要藏品的专题性博物馆,与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近年来,韩国镇川钟博物馆在中韩古钟学术交流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促进当代中韩两国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2007年11月,韩国国宝级别的铸钟技艺传承入、圣钟社的法人代表元光植教授仿照韩国最大古钟——圣德大王神钟铸造了一件精美的铜钟,并捐赠给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永久收藏,填补了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展览
期刊
发源于广西西南部中越边境的左江,自西向东穿流于龙州、崇左、宁明、扶绥等县的崇山峻岭之中,滋润着两岸的青山沃土。左江两岸,群山绵延,奇峰耸峙,层峦叠翠,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景色秀美。这条名不见经传的珠江上游的小支流,自古以来一直是骆越民族及其后裔壮族先民劳动耕耘、生息繁衍之地。先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开创了左江流域的早期文明,创造了辉煌灿烂、千古不朽的崖壁画艺术。  千百年过去了,先民们生活
期刊
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核心,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从某种角度来讲,世界上不存在永远不消亡的文化遗产,任何文化遗产都在每时每刻地发生着变化,只是变化的程度与速度不同。我们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就是在减缓这种变化的发生,但却不可能完全阻止,然而,我们却可以将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录下来,将它们永远留存下去,因此,从这方面来说,文化遗产作为历史信息的载体,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与文化遗产本身具有同样重要的价
期刊
元代:朝阜路的雏形    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命令大臣刘秉忠等人为其营建一座新的都城。由于此前激烈的战事,曾经的金中都早已破败不堪。在审慎地选择了新的水源地之后,一座形制规整的巨大城池在金中都东北郊外修建起来。这就是元大都。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考工记》描绘出来的理想城市模型在元大都得以实践。大都共设十一门,东、南、西各
期刊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祖国南疆边陲。西南与越南交界,西与云南毗邻,北与贵州相连、东北与湖南接壤,东面为广东,南临北部湾,面积23.67万余平方公里。聚居着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区。    广西历史悠久,距今约70~80万年前人类就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秦以前是百越族群及其先民聚居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
期刊
良渚博物院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良渚美丽洲公园内,是一座良渚文化专题类的考古学文化博物馆,于2008年9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院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4000多平方米,内设3个常规展厅、1个临时展厅以及文物专用库房、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信息资料中心和为公众开放的休闲场所等。开院3个多月,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21万人次,形成了“专家叫好、百姓叫座”的良好局面。  博物院基本展览总主题为“良渚
期刊
岩石上的绘画和图形,正如人们通常所说的“岩画”,它们产生在人类还不知道如何读和写之前,这些岩石上的图画,是最重要的人类文字发明之前的记录,它所提供的信息,是重建人类历史的非常重要的资料。    全球性的现象    现在全球约有120多个国家都发现了岩画。对早期的人类来说,艺术在日常生活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世界各地分散居住着的早期人群,他们为了传情达意,记录时事,祈祷祝福、敬神娱神等等,都要诉
期刊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初便开始成立机构,培养人才,切实加强地上与地下等各类文物的保护工作。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1961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各省、市也先后公布了第一批省级与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几年的保护工作经验证明,文物保护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搞好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即有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管理)。为此在西安召
期刊
千百年间,在同海洋的每一轮抗争中,人类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量的沉船便是最直接的物证。沉船记录了南中国海从宋元明清以来一直作为连接中国大陆与外部世界重要通道的历史。1987年,位于广东阳江、台山交界的 “南海1号”宋代沉船的发现,可说是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发端的标志事件之一。此后20年间,它的调查和发掘,见证了水下考古学在中国的扎根、发芽,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见证了苏秉琦、俞伟超等
期刊
准格尔召又名西召,目前是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最大的藏传佛教(黄教)的召庙,位于准格尔旗的西南部,举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准格尔召规模宏大,原占地面积5万2千亩,最多时僧侣近2000人。文革后,这里只留下9座佛殿,目前确切的僧侣在册人数仅为17人。  准格尔召每年阴历七月初三至初九举行大型的佛事活动“玛尼会”,在“玛尼会”即将结束的初八、初九两日都要跳“查玛”舞以驱鬼秽。“查玛”为藏语“羌姆”的音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