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途班”是目前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出现的一种常见现象,一般情况下是“后进班”、“问题班”的代名词,但它又不完全等同与“后进班”、“问题班”。它的产生有多种原因,是当前我们中小学班级管理教育研究的一个空白,值得班级管理者去深思和研究。
【关键词】“中途班”定义;“问题与困难”;“措施”
“中途班”,顾名思义,就是指由于学校班级管理的需要,导致部分或者是个别班级组织在特殊时期调配班主任,从而形成的所谓的“中途班”。
“中途班”是目前农村中小学由于师资力量不均衡所导致的一种普遍现象,在中小学中带给学校管理层面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下面是本人在中学从事“中途班”接班工作的一些体会,以供广大同仁借鉴和参考。
1 如何认识所谓的“中途班”?
1.1 “中途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1)对学生而言,在班级学习的特殊时期和特定的情况下,被中途更换了熟悉的班主任。(2)对继任班主任而言,则是服从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需要,打乱原有的计划,在教学工作的中途接手计划外的陌生“成型班”。
1.2 “中途班”与“原始班”存在显著的差异。
“原始班”,一般指处于班级“初创”阶段,特征是:(1)班级组织尚未建立完善。(2)班级核心价值观尚未形成或不完全形成。(3)缺乏鲜明的班级特征、班级精神。(4)班级可塑性极强。
“中途班”则与“原始班”相反,从这个意义上看,“中途班”一般属于“成型”班。
1.3 不同教育阶段的“中途班”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小学阶段的“中途班”,由于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学校文化的不同、地域等因素的差异导致继任班主任所面临的管理挑战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初中阶段的“中途班”的班级管理的难度更大,对继任班主任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更高则是不争的事实。
2 初中“中途班”在继任班主任接班过程中面临以下困难:
2.1 初中“中途班”对继任班主任存在着天然的、不可避免的强烈排斥倾向。
2.2 初中“中途班”与继任班主任的磨合期会更加漫长。
2.3 初中“中途班”发展惯性可控性极低。
3 继任班主任接初中“中途班”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3.1 继任班主任更要重视师生的“磨合期”,这是继任班主任管理“中途班”工作成功开展的前提。
初中“中途班”中,每一个集体成员都鲜明的体现着原有班主任的“精神烙印”,展现着“中途班”原有的精神面貌。他们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排斥着继任班主任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他们天然地、习惯性地本能地排斥行为导致继任班主任与“中途班”集体之间存在一道无形的师生隔阂。
这种师生的隔阂是无法避免的,同时也是难以消除的,它需要继任班主任教师本着极大的工作耐心、饱满的工作热情、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和高超的班级管理艺术,尽可能地缩短“磨合期”,从而被“中途班”接纳,进而融入“中途班”,才能谈的上改造“中途班”。
3.2 继任班主任必须善于拨动学生的心弦,演奏出师生心灵和谐共鸣的乐章。
初中“中途班”通常大多数是“问题班”与“后进班”的代名词,作为“成型班”,集体成员的班级特征极为鲜明,大都个性鲜明。初中“中途班”产生的阶段越高,班级的自我封闭性就越强,排外性就越大。上任伊始,继任班主任会感受到“问题生”的“胆颤心惊”,会感受到“后进生”的“小心翼翼”,能够体验到中等生的“平常心”和“尖子生”的“好奇心”,也会体验到他们的一点点地挑剔、一点点漠然、点点轻视……
继任班主任此时的感觉是“原始班”所没有的一种“莫名的孤独”。作为新的班级管理者,就要想方设法去争取“中途班”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可、接受。
一般来说,初中“中途班”中的“问题学生”思维活跃,易于交流,同时对新的“班主任”具有一种莫名的心理“期待”,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期冀一种新的班级环境,他们往往是最容易争取的,如果继任班主任能够利用好他们的力量,对于班级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继任班主任要善于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要善于观察每一个集体成员习惯和喜好,做到心中有数,在工作开展阶段中有意识地“投其所好”,进行不着痕迹地沟通和交流,进而拨动学生的心弦,演奏师生交流的和谐乐章。
3.3 继任班主任接手初中“中途班”更需“细心”、“耐心”、 “诚心”、“爱心”。
初中“中途班”的班级惯性发展在一定的时期内是不易因继任班主任的主观愿望而改变的,“中途班”也不会因继任班主任的主观愿望而立刻产生质变。这些都需要继任班主任细心地了解“中途班”存在的问题症结所在,用真心去获得学生的理解,用诚心去赢得学生的支持和配合,用耐心去铲除“中途班”存在的“毒瘤”,根除滋生的“土壤“。
继任班主任接手初中”中途班“时, ”急功近利“,对”中途班”下“猛药”,导致矛盾激化,产生不良后果 ,使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继任班主任接手初中“中途班”时,要慎选班级“突破口”,最好从班级的细节着手,从小处入手,由小及大,由易至难,循序而渐进。
继任班主任如果从“中途班”的尖锐之处入手,采用霹雳手段进行管理整治,或许在短期内取得一些表面的改进,但是班级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没有真正得到有效的解决。继任班主任更易与“中途班”的集体成员产生不可弥补的隔阂,更难以获得他们的接纳和信任,更难获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从而更容易造成严重的师生对抗、抵触。
在中途班的发展过程中,这些矛盾和冲突必将逐渐积累、沉淀、进而激化、爆发,从而不可收拾。
3.4 继任班主任接手初中“中途班”时,对班级组织建设一定要做到深思熟虑、心中有数,忌“一刀切”或“照搬”。 在保证“中途班”班级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取舍。
综上所述,初中“中途班”的管理是当前农村中学班级管理忽视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无人问津的班级教育荒地。本人在初中“中途班”管理中的体会或许比较肤浅,仅供广大班级教育工作者进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中途班”定义;“问题与困难”;“措施”
“中途班”,顾名思义,就是指由于学校班级管理的需要,导致部分或者是个别班级组织在特殊时期调配班主任,从而形成的所谓的“中途班”。
“中途班”是目前农村中小学由于师资力量不均衡所导致的一种普遍现象,在中小学中带给学校管理层面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下面是本人在中学从事“中途班”接班工作的一些体会,以供广大同仁借鉴和参考。
1 如何认识所谓的“中途班”?
1.1 “中途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1)对学生而言,在班级学习的特殊时期和特定的情况下,被中途更换了熟悉的班主任。(2)对继任班主任而言,则是服从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需要,打乱原有的计划,在教学工作的中途接手计划外的陌生“成型班”。
1.2 “中途班”与“原始班”存在显著的差异。
“原始班”,一般指处于班级“初创”阶段,特征是:(1)班级组织尚未建立完善。(2)班级核心价值观尚未形成或不完全形成。(3)缺乏鲜明的班级特征、班级精神。(4)班级可塑性极强。
“中途班”则与“原始班”相反,从这个意义上看,“中途班”一般属于“成型”班。
1.3 不同教育阶段的“中途班”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小学阶段的“中途班”,由于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学校文化的不同、地域等因素的差异导致继任班主任所面临的管理挑战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初中阶段的“中途班”的班级管理的难度更大,对继任班主任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更高则是不争的事实。
2 初中“中途班”在继任班主任接班过程中面临以下困难:
2.1 初中“中途班”对继任班主任存在着天然的、不可避免的强烈排斥倾向。
2.2 初中“中途班”与继任班主任的磨合期会更加漫长。
2.3 初中“中途班”发展惯性可控性极低。
3 继任班主任接初中“中途班”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3.1 继任班主任更要重视师生的“磨合期”,这是继任班主任管理“中途班”工作成功开展的前提。
初中“中途班”中,每一个集体成员都鲜明的体现着原有班主任的“精神烙印”,展现着“中途班”原有的精神面貌。他们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排斥着继任班主任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他们天然地、习惯性地本能地排斥行为导致继任班主任与“中途班”集体之间存在一道无形的师生隔阂。
这种师生的隔阂是无法避免的,同时也是难以消除的,它需要继任班主任教师本着极大的工作耐心、饱满的工作热情、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和高超的班级管理艺术,尽可能地缩短“磨合期”,从而被“中途班”接纳,进而融入“中途班”,才能谈的上改造“中途班”。
3.2 继任班主任必须善于拨动学生的心弦,演奏出师生心灵和谐共鸣的乐章。
初中“中途班”通常大多数是“问题班”与“后进班”的代名词,作为“成型班”,集体成员的班级特征极为鲜明,大都个性鲜明。初中“中途班”产生的阶段越高,班级的自我封闭性就越强,排外性就越大。上任伊始,继任班主任会感受到“问题生”的“胆颤心惊”,会感受到“后进生”的“小心翼翼”,能够体验到中等生的“平常心”和“尖子生”的“好奇心”,也会体验到他们的一点点地挑剔、一点点漠然、点点轻视……
继任班主任此时的感觉是“原始班”所没有的一种“莫名的孤独”。作为新的班级管理者,就要想方设法去争取“中途班”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可、接受。
一般来说,初中“中途班”中的“问题学生”思维活跃,易于交流,同时对新的“班主任”具有一种莫名的心理“期待”,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期冀一种新的班级环境,他们往往是最容易争取的,如果继任班主任能够利用好他们的力量,对于班级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继任班主任要善于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要善于观察每一个集体成员习惯和喜好,做到心中有数,在工作开展阶段中有意识地“投其所好”,进行不着痕迹地沟通和交流,进而拨动学生的心弦,演奏师生交流的和谐乐章。
3.3 继任班主任接手初中“中途班”更需“细心”、“耐心”、 “诚心”、“爱心”。
初中“中途班”的班级惯性发展在一定的时期内是不易因继任班主任的主观愿望而改变的,“中途班”也不会因继任班主任的主观愿望而立刻产生质变。这些都需要继任班主任细心地了解“中途班”存在的问题症结所在,用真心去获得学生的理解,用诚心去赢得学生的支持和配合,用耐心去铲除“中途班”存在的“毒瘤”,根除滋生的“土壤“。
继任班主任接手初中”中途班“时, ”急功近利“,对”中途班”下“猛药”,导致矛盾激化,产生不良后果 ,使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继任班主任接手初中“中途班”时,要慎选班级“突破口”,最好从班级的细节着手,从小处入手,由小及大,由易至难,循序而渐进。
继任班主任如果从“中途班”的尖锐之处入手,采用霹雳手段进行管理整治,或许在短期内取得一些表面的改进,但是班级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没有真正得到有效的解决。继任班主任更易与“中途班”的集体成员产生不可弥补的隔阂,更难以获得他们的接纳和信任,更难获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从而更容易造成严重的师生对抗、抵触。
在中途班的发展过程中,这些矛盾和冲突必将逐渐积累、沉淀、进而激化、爆发,从而不可收拾。
3.4 继任班主任接手初中“中途班”时,对班级组织建设一定要做到深思熟虑、心中有数,忌“一刀切”或“照搬”。 在保证“中途班”班级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取舍。
综上所述,初中“中途班”的管理是当前农村中学班级管理忽视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无人问津的班级教育荒地。本人在初中“中途班”管理中的体会或许比较肤浅,仅供广大班级教育工作者进行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