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國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采取有效措施对农业生产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取代传统单一的农耕生产结构,发展了农村合作社等新型的方式。生产经营的资金增大,为了购买农资和相关的现代化设备农户们需要更多的资金,所以农业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农村金融扶贫的经验,具体分析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保证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村金融扶贫;经验;困境;有效对策
我国一直在世界农业国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一个有着悠久农耕文明历史的国家,改革开放之后,工业、商业等领域长期占据金融业的重心,农业生产的滞后性、农产品市场的不开放性,导致我国的农村金融长期均处于发展阶段,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发展。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阶段”,是我国扶贫工作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扶贫开发的思想,把握机遇,准确判断重要战略,争取扶贫工作跃上新台阶。借助市场的力量,创造出新的金融机制,实现农村金融扶贫,让贫困农户能够依靠自身力量真正富起来。
一、我国农村金融扶贫的经验
农村金融扶贫造福农民的同时,也能让农村金融机构赢利,实现双赢。总结发展经验有利于探索新的金融扶贫机制,促进早日实现脱贫致富。金融机构传统的业务模式不能适应当前农村的金融需求,为了满足需要必须提供特色化、差异化的服务,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银行必须创新管理理念,顺利完成转型,不断的金融创新促进扶贫工作的发展。在贷款审批程序上,担保方面可以积极采用多户联保、自然人担保、房地产抵押等方式。在贷款模式上,对于创业青年不要求任何担保或联保,给予5~10万元的贷款扶持,促进了农村青年规模化、产业化养殖。同时要培养贫困户承担责任,让贫困户意识到贷款并不是无偿的扶贫款,养成定期付息的信贷习惯。
转变风险控制理念,完善风险控制制度,注重信用建设,加强贷款管理。加强风险控制是农村金融扶贫的关键手段,科学合理的信贷风险控制机制,能够有效保证农村扶贫贷款不受损失,促进农村金融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定位,与区域内的农户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以客户为导向来评价个人和企业,不以各种硬性的数据为导向,来印证客户的财务指标,进行科学评价。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信贷风险,落实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各项要求,增强合法合规经营意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贷后管理和服务,及时掌握贷款客户的经营情况,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降低贷款资金风险。
二、我国农村金融扶贫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金融机构发展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资金需求,传统的监管标准阻碍了金融机构业务的拓展。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经营策略和经营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贷款积极性不高,许多分支机构多存少贷,导致资金缺口在短期内难以弥补,影响了资金的正常运用。小额信贷无法满足农户发展养殖业、种植业等规模化经营所带来的资金需求。小额信贷还款周期短、额度小、回收成本高等特点,而农户的生产经营具有资金量较大、投入多、风险大等特点,二者具有很大的反差。另外,信贷资金管理集约型与农村资金需求粗放型存在很大的矛盾,有贷款需求的农户不能及时获得贷款。
(二)信用环境差降低信贷支持力度,农户抵押缺失增大信贷获取难度。目前有的地区农村信用环境不尽如人意,影响了金融支农的积极性,增加了金融信贷风险。有的农户提供的信息不真实,缺少完善的农户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导致对农户的评分不够准确。农村征信系统推广比较缓慢,农户没有对金融机构贷款形成正确的认识,信用意识淡薄,给农村金融机构防范风险和债权维护带来了困难。另外,农业作为弱质产业,有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几率,涉农银行业机构一般会将合法有效的抵押担保作为必要的贷款条件。可是农村财产可作合法担保物的很少,当前农村抵押物交易体系建设滞后,导致部分能够作为担保的物品或权证,抵押物处置困难,难以作为还款来源实现担保清偿作用。
三、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扶贫困境的对策
(一)切实推进金融政策创新,建立科学的合理的激励约束考核机制,正确处理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关系。国家应给地方更多的金融支配权,赋予地方更多的宏观调控权力,促进金融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在存款业务方面,能继续给予大力支持与帮助,增强信贷投入能力。加强政策合作,拓展金融机构业务开展。建立严密的绩效考核体系,使绩效考核更具科学性,实行严格的考核管理机制。采取标准化考评流程,增强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合理运用绩效考核结果,加强绩效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另外,准确地把握风险控制与产品创新的关系,要加大技术投入,加大监管力度,有效控制风险。
(二)建立健全多层次金融扶贫供给体系。坚持以服务“三农”为方向,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商业化经营。推行农户联保的贷款制度,引导资金流向“三农”区域。充分发挥自身信息优势,提高信用社运用资金效率,扩大农村信用社资金规模和机构数量。利用农村和城市两个市场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大力扶植竞争力强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增加服务种类等措施,结合实际情况,加大农村信贷投放力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紧密。扶贫工作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健全完善的金融市场,才能保证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扶贫已经有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一定的困境,我们必须提高重视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化解农村金融扶贫困境,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扶贫开发新机制。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相容考核机制,引入多种担保方式。处理好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关系,加强风险控制切实推进县域金融政策创新,拓展金融机构业务,满足日益扩大的资金需求。深入开展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研究,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都同时得到改进,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秀曼.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汁,2011.
[2]孙飞霞,王吉恒.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师,2011(8).
[3]熊德平,余新平,熊 白.中国农村金融效率与农产品对外贸易[J].中国软科学,2011(10).
关键词:农村金融扶贫;经验;困境;有效对策
我国一直在世界农业国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一个有着悠久农耕文明历史的国家,改革开放之后,工业、商业等领域长期占据金融业的重心,农业生产的滞后性、农产品市场的不开放性,导致我国的农村金融长期均处于发展阶段,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发展。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阶段”,是我国扶贫工作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扶贫开发的思想,把握机遇,准确判断重要战略,争取扶贫工作跃上新台阶。借助市场的力量,创造出新的金融机制,实现农村金融扶贫,让贫困农户能够依靠自身力量真正富起来。
一、我国农村金融扶贫的经验
农村金融扶贫造福农民的同时,也能让农村金融机构赢利,实现双赢。总结发展经验有利于探索新的金融扶贫机制,促进早日实现脱贫致富。金融机构传统的业务模式不能适应当前农村的金融需求,为了满足需要必须提供特色化、差异化的服务,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银行必须创新管理理念,顺利完成转型,不断的金融创新促进扶贫工作的发展。在贷款审批程序上,担保方面可以积极采用多户联保、自然人担保、房地产抵押等方式。在贷款模式上,对于创业青年不要求任何担保或联保,给予5~10万元的贷款扶持,促进了农村青年规模化、产业化养殖。同时要培养贫困户承担责任,让贫困户意识到贷款并不是无偿的扶贫款,养成定期付息的信贷习惯。
转变风险控制理念,完善风险控制制度,注重信用建设,加强贷款管理。加强风险控制是农村金融扶贫的关键手段,科学合理的信贷风险控制机制,能够有效保证农村扶贫贷款不受损失,促进农村金融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定位,与区域内的农户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以客户为导向来评价个人和企业,不以各种硬性的数据为导向,来印证客户的财务指标,进行科学评价。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信贷风险,落实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各项要求,增强合法合规经营意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贷后管理和服务,及时掌握贷款客户的经营情况,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降低贷款资金风险。
二、我国农村金融扶贫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金融机构发展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资金需求,传统的监管标准阻碍了金融机构业务的拓展。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经营策略和经营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贷款积极性不高,许多分支机构多存少贷,导致资金缺口在短期内难以弥补,影响了资金的正常运用。小额信贷无法满足农户发展养殖业、种植业等规模化经营所带来的资金需求。小额信贷还款周期短、额度小、回收成本高等特点,而农户的生产经营具有资金量较大、投入多、风险大等特点,二者具有很大的反差。另外,信贷资金管理集约型与农村资金需求粗放型存在很大的矛盾,有贷款需求的农户不能及时获得贷款。
(二)信用环境差降低信贷支持力度,农户抵押缺失增大信贷获取难度。目前有的地区农村信用环境不尽如人意,影响了金融支农的积极性,增加了金融信贷风险。有的农户提供的信息不真实,缺少完善的农户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导致对农户的评分不够准确。农村征信系统推广比较缓慢,农户没有对金融机构贷款形成正确的认识,信用意识淡薄,给农村金融机构防范风险和债权维护带来了困难。另外,农业作为弱质产业,有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几率,涉农银行业机构一般会将合法有效的抵押担保作为必要的贷款条件。可是农村财产可作合法担保物的很少,当前农村抵押物交易体系建设滞后,导致部分能够作为担保的物品或权证,抵押物处置困难,难以作为还款来源实现担保清偿作用。
三、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扶贫困境的对策
(一)切实推进金融政策创新,建立科学的合理的激励约束考核机制,正确处理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关系。国家应给地方更多的金融支配权,赋予地方更多的宏观调控权力,促进金融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在存款业务方面,能继续给予大力支持与帮助,增强信贷投入能力。加强政策合作,拓展金融机构业务开展。建立严密的绩效考核体系,使绩效考核更具科学性,实行严格的考核管理机制。采取标准化考评流程,增强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合理运用绩效考核结果,加强绩效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另外,准确地把握风险控制与产品创新的关系,要加大技术投入,加大监管力度,有效控制风险。
(二)建立健全多层次金融扶贫供给体系。坚持以服务“三农”为方向,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商业化经营。推行农户联保的贷款制度,引导资金流向“三农”区域。充分发挥自身信息优势,提高信用社运用资金效率,扩大农村信用社资金规模和机构数量。利用农村和城市两个市场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大力扶植竞争力强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增加服务种类等措施,结合实际情况,加大农村信贷投放力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紧密。扶贫工作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健全完善的金融市场,才能保证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扶贫已经有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一定的困境,我们必须提高重视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化解农村金融扶贫困境,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扶贫开发新机制。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相容考核机制,引入多种担保方式。处理好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关系,加强风险控制切实推进县域金融政策创新,拓展金融机构业务,满足日益扩大的资金需求。深入开展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研究,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都同时得到改进,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秀曼.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汁,2011.
[2]孙飞霞,王吉恒.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师,2011(8).
[3]熊德平,余新平,熊 白.中国农村金融效率与农产品对外贸易[J].中国软科学,2011(10).